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327|回复: 8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画藏族画家尼玛泽仁:要坚守民族特性 也不能死守传统

 [复制链接]
艺术是用来诉说生命的(访班禅画师尼玛泽仁
──访班禅画师尼玛泽仁
⊙作者:王俊/文图

  尼玛泽仁(藏族):班禅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
  听到“德阳”这个词时,你是否能马上想起点什么?尼玛泽仁:当然。德阳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德阳很重视文化,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保存完好的历史古遗和新建的文化景点很多,比如文庙、石刻公园。但我首先想到的却是三星堆。三星堆和都江堰都是中国文明的见证,都江堰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三星堆反映了铸铜科技,但它更是古蜀国文化的缩影。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玉器艺术价值很高,反映了蜀国祖先高超的艺术境界,他们用厚重的金属表现对宇宙、对宗教、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制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创造力。站在那些青铜器前,我自愧弗如。德阳在发展文化事业中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我感觉对三星堆这个文化旅游精品的宣传还不够。三星堆作为中国经典艺术,代表中华文明的精髓。在艺术上,它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我在北京对朋友谈起三星堆时他们却知之甚少。三星堆应该是世界级的旅游精品。
  你认为在艺术创作中最应重视什么?尼玛泽仁: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必须重视,一是继承和发扬传统;二是深入生活。中华民族拥有的五千年文明史是我们的母体文化,没有母体就没有新生命。艺术家要善于从母体文化中吸取营养,那就必须继承传统,并在继承中融入时代意识,使之不断发展。
  你的艺术是用来表现什么的?据我所知,藏民族是把艺术用来表现神性的?尼玛泽仁:是的,藏族文化具有浓厚的藏域特色,藏族人民用艺术表现高原的神性。当然,这神性中也饱含着人性,东方艺术就是用来表现人性的。在我们藏族人看来,自然是神圣的,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只有依靠精神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藏族在物质贫瘠的环境中还能生存下来,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贯穿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全过程。所以说,人的精神是伟大的,生命是崇高的。我从艺就是为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不懈追求。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俊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俊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俊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俊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俊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俊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戴卫访谈录) 追求真善美──访画家郭汝愚
9#
 飞翔 发表于: 2016-12-26 08:45: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十世班禅画师: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没有文化

源自:中国新闻网  : 关向东 洪坚鹏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族群,这个族群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而绝对不能分裂是最基本的宗旨。”十世班禅画师、中央文史馆馆员尼玛泽仁,专程来海南三亚参加2016两岸笔会。他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我有幸追随十世班禅,见证他主张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发扬民族文化。他认为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没有文化,没有文化民族将会消失,这是历史的规律。”
  12月10日至14日,“写意美之岛,相会天之涯”2016两岸笔会在三亚举行,尼玛泽仁与蒋子龙、刘恒、苏士澍、季季等78位两岸及港澳地区文艺名流,在南国的艳阳里寄情山水,用笔墨、镜头共同“书写”文化中国。
  今年72岁的尼玛泽仁,戴着灰色小礼帽,西装革履,脚下的棕色皮鞋擦得锃亮。作为藏族人物画师,他用这样有仪式感的装束表达对“两岸笔会”的敬重。
  他说,两岸56个民族共同沐浴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两岸笔会”形式上是文化的交流,其实是心灵的沟通,是用中华文化点燃民族魂。
  尼玛泽仁1944年出生于四川巴塘县一个贫苦的手工劳动者家庭。“作为藏民,我证明自己的一生幸福地生活在中国。我经历了西藏解放的过程,有幸被政府送往内地接受了专业美术学院的教育,系统学习了汉文化和俄罗斯文化,走上了艺术之路。”尼玛泽仁说。
  回到西藏后,尼玛泽仁潜心藏族文化,他走遍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的各大寺庙,鉴赏数以万计的唐卡画、壁画,并下决心用绘画的形式将藏族历史呈现给世人,用画作《文成公主入藏弘佛图》等作品展示了西藏逐步融入大中国版图的历史事实。1986年,他被十世班禅册封为十世班禅画师,获得了藏族画家的最高荣誉。
  尼玛泽仁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见证了藏族艺术家用短短十多年时间,将宗教绘画变为现代艺术,“只有在中国这样的国度,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得到尊重、扶持,还不断发展。”他带着画作走遍了五大洲举办展览,“从最小的国家列士敦士登,到俄罗斯、美国,希望通过展览让外国人看到藏族文化得到最好的保护、尊重。”
  “不管在哪儿,多忙,也要来。”尼玛泽仁说自己接到“两岸笔会”的邀请特别高兴。“我多次到台湾举办展览、文化交流。两岸艺术家有共同的认知点,那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点上没有质疑,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需要。”
  尼玛泽仁告诉记者,几天的“两岸笔会”交流让他确信:“与台湾的艺术家们,心灵相通。当下最要紧的是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对中华民族前途的认知,不能允许任何一个人,用任何手段使民族分裂。我们文化人要用我们手中的笔、画笔,传承、传播中华文化,逐步抚平两岸间的一些鸿沟,达到民族复兴的目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大卫 发表于: 2016-1-7 13:31:02|只看该作者

藏族画家尼玛泽仁:要坚守民族特性 也不能死守传统

源自:中国新闻网
藏族画家尼玛泽仁在“2015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现场。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中新网西安1月7日电(宋宇晟)“2015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6日晚在西安举行。藏族画家尼玛泽仁等人获此殊荣。谈及自己在绘画方面的经验,他指出,民族特性一定要坚守,但也不能死守传统。
  尼玛泽仁曾尝试过油画、版画、雕塑等各类艺术形式,但在尝试之后,他觉得“抛弃母体文化一定无法成功”。此后,他尝试在传统藏画基础上融入中国画和西方艺术元素,并形成了新的风格。
  谈及此,他说:“我走过很多西藏寺院,也研究过藏族的历史、美学,发现当地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民族的审美趣味。因此,有时候别人通过艺术就能看懂一个民族。民族特性一定要坚守。”
  但坚守不意味着完全不改变。尼玛泽仁也说,不能死守传统。
  对于尼玛泽仁来说,这种改变就是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艺术形式。他说,自己曾在米兰街头写生,当时就是将西方的色彩与中国水墨结合起来。这种尝试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人很感兴趣,甚至有人想当场收藏这些作品。不过我当时说不行,这还属于不成熟的作品。”
  他说:“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知道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也要吸收其他优秀文化。虽然不一定会成功,但一定要尝试。”
7#
 跟我走 发表于: 2014-3-11 16:46:00|只看该作者

尼玛泽仁:艺术机构过多过滥应有监管机制

《美术家通讯》
  编者语: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召开,美术界代表积极参政议政,提交提案,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言献策。《美术家通讯》特别收集了他们的提案或媒体采访,归纳辑录“两会声音”,以飨读者。
  全国政协委员尼玛泽仁:
  艺术机构过多过滥 应有监管机制
  “现在很多民间的机构、协会都是未得到国家、政府批准的,动不动就冠以国际、中国的名号,更有一些人把自己冠为‘天下第一人’,大师满天飞的现象比比皆是。然而这些冠名一般人是分辨不出来的,这就导致很多人花了上千万元买来的东西却是赝品。这极大地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降低了艺术品的档次,更是影响了中国的书画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营。相关机构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行。”尼玛泽仁说话的声音很洪亮,整个人带着一股浩然的正气。
  据了解,仅北京一地,这种冠以国际、中国名头的机构就数以千计。在香港地区,这种机构虽然没有注册,但是也要有相关的手续才能成立。但我们的现状是很多的地方连手续都不用办,随意两三个人就可以成立一个机构,而带头人也就顺理成章地将自己冠以主席的大名。对于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尼玛泽仁认为:“有序的发展和监管是必须的,如果没有监管体制,就会出现混乱的现象,学术机构也就没有权威性可言,大师这个名称也就变成了泡沫。这需要文化部、中国文联能出台监管机制,以保证机构设置的有序发展。”
  此外,尼玛泽仁还注意到现在一些艺术机构领导人过多。“很多高官介入到艺术领域,是因为有很多油水可以捞,这里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败因素。现在有很多人喜欢用官职衡量一件作品的好坏和一个人的艺术成就,而不是用真正的才学来看的。”对于此种状况,他表示:“一方面要有监管机制来对各类协会的岗位设置予以监督,遏制官本位现象的滋生,同时要用政策和资金扶植正规学术机构的发展,这样才能推动机构的有效‘瘦身’,形成行业的良性循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花舞语 发表于: 2005-12-10 14:52:20|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5# 华蓥山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12-10 13:01:41|只看该作者

尼玛泽仁:一位穿越时空的藏族艺术家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十世班禅大师的画师尼玛泽仁的心里也有一份荣耀。此前,我州著名藏画家尼玛泽仁先生应邀参加了中国书画报社和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组织的创作活动,他创作的绘画作品《红军飞夺泸定桥》、《珞巴族人物》随着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目前,这两幅绘画作品已在国家博物馆和搭载舱一起展出。
  尼玛泽仁出生在我州巴塘县。小时候由于家庭贫穷,流浪到了德格县。从小在德格印经院那个藏族文化气氛很浓的环境里长大。少年时代,他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接受了正规的教育,这对他以后的创作起了重要的作用。青年时代,他再一次返回康区并领略了康巴文化,这一经历给了他非常厚实的藏文化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到了藏民族的精神境界、文化以及历史。“文化大革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开始进入我国,中西文化交往进入了鼎盛期。作为一位身在大山的画家,尼玛泽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样使藏文化从封闭的大山走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藏文化。这时,十世班禅大师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大师对尼玛泽仁说:“你既懂佛教文化,又懂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应该将三者结合起来,发扬光大藏民族文化。”
  在藏传绘画中,唐卡画占主体;但由于多种原因,这种绘画的选材相对较窄,仅局限于一些佛教传说等,绘画技法也较单一,这就使人们对唐卡画产生了误解。为了探索新的绘画技法,尼玛泽仁开始了他的艺术创新之路。他从藏族人的祖先“抓赛毛”这个起源说开始,一直到吞弥桑布扎创立藏文字、宗喀巴辩经图创立黄教,《文成公主入藏弘佛图》、萨迦班智到达甘肃武威地区等历史故事入手,并一步一步地把它们画出来。尼玛泽仁认为,他画的不是唐卡,画的是汉族人看了是藏画,外国人看了是中国画,藏族人看了是汉画的一种新画种。这样一种绘画,把藏族文化浓缩起来,变成了国际语言,传达出让人们来了解藏民族的信息。
  这段时间,他的创作题材很广,既有本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年画形式如:《珠姆遣鹤送信》、连环画《格萨尔王》,又有大型壁画《十世班禅》、《文成公主进藏联姻图》;既有传统绘画《米拉日巴》和风俗画《沐浴图》,又有现代感极强的《极地的梦》等。
  尼玛泽仁在多种艺术形式中探索藏民族特色,透过这些绚丽奇妙的作品,体现出他对藏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对敦煌壁画及佛教艺术的熟悉。他娴熟的艺术技巧与现代艺术融合的能力,以及他在艺术上特有的灵气也得到了充分展示。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从本民族文化的载体上生长出来的,每一个形象,每一个符号都浸染着历史。所以,凡是看过他的画的人都说: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文化感、历史感、宇宙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此外,他的作品中还保留了藏画设色鲜明、造型夸张和超时空的特征,融汇了中国画的线条和西洋画的立体造型手段,拉开了与传统唐卡画之间的距离。
  一位外国导演看到尼玛泽仁的画展后很惊讶地说:“我们欧洲把宗教艺术变为现代艺术用了500年,在中国你居然用了短短20年就完成了这个过程。短短二三十年就完成这个过程,非常了不起。在不失去传统的情况下,发展成一门崭新的艺术,也同时证明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会因为他贫瘠的经济原因而消失。”瑞士藏学家、美术史论家霍伊斯则认为,尼玛泽仁的作品“赋予不可见的精神世界以生命形体和自然风格。”
  尼玛泽仁的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国和国际上的重要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得大奖。其中:《元蕃瑞和图》、《格萨尔王》(合作)、《牧马图》三件作品分别获得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颁发的全国画展金奖;《辉煌的遗迹》、《扎西德勒》(合作)两件作品分别获得全国画展银奖;《雪域》、《走出大山》、《古艺逢春》(合作)、《元蕃瑞和图》四件作品分别获得四川省国画大展金龙奖和金奖;《元蕃瑞和图》还获得四川省文艺最高奖──巴蜀文艺金奖。
  尼玛泽仁是第一个带着自己的绘画作品走遍五大洲的藏族画家,也是把藏文化的精神作为另外一种国际符号传达出去的人。他曾在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奥地利、瑞士、西班牙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的大型美术馆、博物馆举办过个人画展,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访印、欧汇报展;还在日本、新加坡、韩国、埃及、以色列、土耳其、俄罗斯、法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过美术作品联展和文化访问,获得了国务院、外交部、文化部的嘉奖。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与你同行”专栏,国家对外电视专题片专栏、山东时代美术专栏以及《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美术》等十多个国家级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电台均对他作过专题报道。
  尼玛泽仁的新绘画形式征服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和学者,荣誉和赞美也接踵而至。在中国一百万美术家、画家中,尼玛泽仁成为西部地区唯一一个任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这全靠他的作品在说话。他是对世界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英国剑桥和美国国际人物传记中心把他选入《世界最著名五百名人录》和《二十世纪最杰出贡献人物传》并授予金质奖章,英国利物浦市政府授予他“国际杰出艺术家”奖牌;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巴特鲁治市政府授予他“荣誉市长”证书,并请他亲自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在市政府门前,获得了美国政府给予国际艺术家的最高殊荣。在国内,他荣获了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获得了国家级专家特殊津贴,获得了中国美协等单位颁发的“全国杰出美术家”称号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授予的“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还获得全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号。同时获得了四川省文联、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特殊荣誉证书。
  他先后出版了《十世班禅大师画师尼玛泽仁绘画选》、《尼玛泽仁》画集、《藏传佛教故事》、《藏画新篇雪域赞歌》、《大山无言》等画册,其中《元蕃瑞和图》、《雪域》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外博物馆以及著名收藏家收藏。
  尼玛泽仁出生在我州巴塘县。小时候由于家庭贫穷,流浪到了德格县。从小在德格印经院那个藏族文化气氛很浓的环境里长大。少年时代,他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接受了正规的教育,这对他以后的创作起了重要的作用。青年时代,他再一次返回康区并领略了康巴文化,这一经历给了他非常厚实的藏文化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到了藏民族的精神境界、文化以及历史。“文化大革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开始进入我国,中西文化交往进入了鼎盛期。作为一位身在大山的画家,尼玛泽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样使藏文化从封闭的大山走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藏文化。这时,十世班禅大师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大师对尼玛泽仁说:“你既懂佛教文化,又懂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应该将三者结合起来,发扬光大藏民族文化。”
  在藏传绘画中,唐卡画占主体;但由于多种原因,这种绘画的选材相对较窄,仅局限于一些佛教传说等,绘画技法也较单一,这就使人们对唐卡画产生了误解。为了探索新的绘画技法,尼玛泽仁开始了他的艺术创新之路。他从藏族人的祖先“抓赛毛”这个起源说开始,一直到吞弥桑布扎创立藏文字、宗喀巴辩经图创立黄教,《文成公主入藏弘佛图》、萨迦班智到达甘肃武威地区等历史故事入手,并一步一步地把它们画出来。尼玛泽仁认为,他画的不是唐卡,画的是汉族人看了是藏画,外国人看了是中国画,藏族人看了是汉画的一种新画种。这样一种绘画,把藏族文化浓缩起来,变成了国际语言,传达出让人们来了解藏民族的信息。
  这段时间,他的创作题材很广,既有本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年画形式如:《珠姆遣鹤送信》、连环画《格萨尔王》,又有大型壁画《十世班禅》、《文成公主进藏联姻图》;既有传统绘画《米拉日巴》和风俗画《沐浴图》,又有现代感极强的《极地的梦》等。
  尼玛泽仁在多种艺术形式中探索藏民族特色,透过这些绚丽奇妙的作品,体现出他对藏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对敦煌壁画及佛教艺术的熟悉。他娴熟的艺术技巧与现代艺术融合的能力,以及他在艺术上特有的灵气也得到了充分展示。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从本民族文化的载体上生长出来的,每一个形象,每一个符号都浸染着历史。所以,凡是看过他的画的人都说: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文化感、历史感、宇宙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此外,他的作品中还保留了藏画设色鲜明、造型夸张和超时空的特征,融汇了中国画的线条和西洋画的立体造型手段,拉开了与传统唐卡画之间的距离。
  一位外国导演看到尼玛泽仁的画展后很惊讶地说:“我们欧洲把宗教艺术变为现代艺术用了500年,在中国你居然用了短短20年就完成了这个过程。短短二三十年就完成这个过程,非常了不起。在不失去传统的情况下,发展成一门崭新的艺术,也同时证明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会因为他贫瘠的经济原因而消失。”瑞士藏学家、美术史论家霍伊斯则认为,尼玛泽仁的作品“赋予不可见的精神世界以生命形体和自然风格。”
  尼玛泽仁的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国和国际上的重要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得大奖。其中:《元蕃瑞和图》、《格萨尔王》(合作)、《牧马图》三件作品分别获得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颁发的全国画展金奖;《辉煌的遗迹》、《扎西德勒》(合作)两件作品分别获得全国画展银奖;《雪域》、《走出大山》、《古艺逢春》(合作)、《元蕃瑞和图》四件作品分别获得四川省国画大展金龙奖和金奖;《元蕃瑞和图》还获得四川省文艺最高奖──巴蜀文艺金奖。
  尼玛泽仁是第一个带着自己的绘画作品走遍五大洲的藏族画家,也是把藏文化的精神作为另外一种国际符号传达出去的人。他曾在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奥地利、瑞士、西班牙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的大型美术馆、博物馆举办过个人画展,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访印、欧汇报展;还在日本、新加坡、韩国、埃及、以色列、土耳其、俄罗斯、法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过美术作品联展和文化访问,获得了国务院、外交部、文化部的嘉奖。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与你同行”专栏,国家对外电视专题片专栏、山东时代美术专栏以及《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美术》等十多个国家级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电台均对他作过专题报道。
  尼玛泽仁的新绘画形式征服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和学者,荣誉和赞美也接踵而至。在中国一百万美术家、画家中,尼玛泽仁成为西部地区唯一一个任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这全靠他的作品在说话。他是对世界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英国剑桥和美国国际人物传记中心把他选入《世界最著名五百名人录》和《二十世纪最杰出贡献人物传》并授予金质奖章,英国利物浦市政府授予他“国际杰出艺术家”奖牌;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巴特鲁治市政府授予他“荣誉市长”证书,并请他亲自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在市政府门前,获得了美国政府给予国际艺术家的最高殊荣。在国内,他荣获了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获得了国家级专家特殊津贴,获得了中国美协等单位颁发的“全国杰出美术家”称号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授予的“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还获得全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号。同时获得了四川省文联、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特殊荣誉证书。
  他先后出版了《十世班禅大师画师尼玛泽仁绘画选》、《尼玛泽仁》画集、《藏传佛教故事》、《藏画新篇雪域赞歌》、《大山无言》等画册,其中《元蕃瑞和图》、《雪域》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外博物馆以及著名收藏家收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楼主|王俊 发表于: 2003-5-22 18:01:21|只看该作者

尼玛泽仁

艺术是用来诉说生命的(访班禅画师尼玛泽仁)  pAlWSLEA.jpg  保存到相册
3# 峨眉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3-5-21 20:41:03|只看该作者
如可能,你把照片也放上来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杨正保 发表于: 2003-5-21 20:15:45|只看该作者
图在哪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08:36, Processed in 1.638003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