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孟良|查看: 11076|回复: 88
[1978-2008年

那些年我们都一起追过的汽车:80年代的改革[转帖]

 [复制链接3熊猫
31#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44:39|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伏尔加轿车
俄罗斯伏尔加轿车  伏尔加.jpg  保存到相册
俄罗斯伏尔加轿车  伏尔加02.jpg  保存到相册
被GAZ 24取代的GAZ M21,是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制造厂1955年出品的经典车型。此车曾大量配备给前苏联部级以上干部,中国进口量不多,目前已出现的国内收藏不超过3台,是一款深受国内外收藏家喜爱的经典老爷车型。
  20世纪60年代后,虽然中苏关系江河日下,但是我国和前苏联的易货贸易一直没有终止。一直到70年代初期,我国使用的轿车主要是从前苏联进口的GAZ M21伏尔加。
  不过,随着1972年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的全面改善,中国改从日本进口轿车,因而苏联进口轿车的业务一度中断。但是,从日本购买需要用美元结算,当时的中国可不像现在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引进技术和设计都需要外汇。因而政府又想到了和前苏联的易货贸易,从前苏联的易货贸易可以部分解决外汇不足的问题。虽然当时和前苏联的关系极为紧张,但是做生意还是可以的。80年代初期,一款前苏联的新型轿车开始行驶在中国的大街上,这就是GAZ 24伏尔加轿车。
  GAZ 24伏尔加轿车是GAZ M21伏尔加轿车的替代车型,是第二代伏尔加轿车。最初的研制从1961年开始,设计上参照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福特和通用雪佛兰轿车,其车身较为扁平,外形尺寸和上一代车型相仿,车身长度为4735毫米,宽度为1800毫米,高度为1490毫米。和前一代车型一样,为了适应俄罗斯质量不好的道路,它的底盘离地间隙较高,达到了180毫米。在机械方面,其动力为一台排量2.44升的4缸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2千瓦,传动系统为4档手动变速箱。其最大速度提升到了180公里/小时。
  由于缺乏创新和技术水平的落后,GAZ 24推出的时候就已经落后于西方同时代轿车了。 1967年起,它进行了有限量的生产,1970年开始大规模投产。从1968年到1984年间它没有什么技术升级。
  我国进口的GAZ 24伏尔加首先在部队中使用,作为部队首长的配车替代已经老旧的GAZ M20胜利轿车和GAZ M21伏尔加轿车。从性能上看,它比M21伏尔加有显著进步,底盘坚固,座椅宽大舒适。但是和同时期我国进口的日本轿车相比,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上就差远了,车舱噪音大,密封差,驾驶的人机工程设计不理想,而且车上也没有空调,娱乐设备和M21伏尔加一样只是一个单喇叭收音机,油耗也偏高,最让司机无法忍受的还是它脆弱的离合器,很快就磨损了……落后的技术和品质也就造就了不怎么样的koub,伏尔加的黄金时代也随之而去。

32#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51:0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 桑塔纳(1983-至今)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经久耐用/车坛常青树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则广告语虽然现在看不到了,但是如今桑塔纳遍地开花,神州大地到处留下身影的场景总是让人想起这经典广告词。而保养便宜,维修便捷,经久耐用,适用面宽广,价格实惠等这些好处则是桑塔纳这棵常青树永葆青春的缘由。
桑塔纳  1.jpg  保存到相册

80年代初,随着老上海车型的日渐老化、上海轿车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公务车市场需求。所以,国家决定把“引进一条轿车装配成产线”的计划放在上海,当时政府是想通过中外合资的途径来解决中国轿车业的发展瓶颈。1983年,上海汽车和德国大众合资的第一款车-桑塔纳便在上海安亭的工厂内诞生了,而真正量产在1985年。
桑塔纳  2.jpg  保存到相册
桑塔纳  3.jpg  保存到相册
最早国产的三厢桑塔纳长/宽/高分别为4546×1690×1427(mm),轴距为2548(mm),动力搭载1.8升发动机(直列4缸8气门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70千瓦。变速器方面采用了4速手动变速器,在悬挂方面桑塔纳一直未变,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拖曳臂半独立悬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3#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52:24|只看该作者
配置方面,早期桑塔纳轿车相对简单,没有真皮座椅、ABS、EBD、安全气囊、天窗、电动车窗、遥控钥匙等配置,但当时桑塔纳在国产轿车中却拥有难得一见的扎实底盘、优异的做工和用料以及宽敞的空间。
20多年来,除了大灯的位置及门拉手之外,桑塔纳外观变化很少,桑塔纳最大的外观变化只能归结于车身颜色了。珍珠灰、酷白、龙绿、海蓝,众多颜色的金属漆取代了老旧的红、蓝、白色三种单调的颜色。不过看不见的内部进化则从未间断。机械方面经历了从化油器到电喷,从四速手动变速箱改五速手动变速器;配置方面,ABS、EBD、电动车窗、遥控钥匙、单碟CD机MP3播放功能等现代化配置也有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34#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53:27|只看该作者
在桑塔纳的发展过程中,还曾经诞生过像桑塔纳2000、桑塔纳3000、桑塔纳99新秀、桑塔纳志俊等一系列车型,不过如今在产的桑塔纳就只剩下2007款“普桑”和桑塔纳志俊两款。动力上,桑塔纳志俊拥有1.6L、1.8L、2.0L三款发动机,外观上相比“普桑”也要更加时尚一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5#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55:07|只看该作者
● 夏利(1986-至今)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相当实惠的家用轿车

大家对于夏利相信一点都不陌生。它最早是在1986年9月30日以“CKD”方式引进生产的第一辆两厢轿车,比富康的两厢车足足早了6年,而随后又经过了多次的改款更名,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时至今日,夏利已经在中国生产了26年,其长寿程度足可以与上海大众的桑塔纳“媲美”。
1985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与日本大发签署协议,引进1983年在日本上市的第二代大发Charade。夏利是中国量产的第一辆采用四轮独立悬挂的小型轿车,前悬架为麦弗逊式,后悬架为单横臂式。
1986年夏利开始正式生产,虽然外形上可谓是相当的老土,但是在夏利车友的眼中却是最经典的,平滑简洁的引擎盖和中网都是后来被誉为最经典的部件。最初的生产的夏利采用的是376QE三缸1.0L发动机,最大功率39千瓦,最大扭矩77牛米。到了1998年夏利换上了丰田的8A系列发动机,并陆续装载在了夏利2000、威姿、夏利N3等车型上。排量1.3L,最大功率63千瓦,最大扭矩110牛米,对于夏利这样的小车来车,可谓动力充沛。
36#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56:29|只看该作者
外观上,1998年夏利的造型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经典的中网变成了立体式的镀铬款式,前翼子板也有些微微外凸,看起来稍有一些肌肉感,车尾部分变化最大的则是三厢,边缘处微微上翘的后备箱盖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手动外侧调节的反光镜也被改为手动内调节,并且首次加入了合金轮毂。
在2003年的时候,夏利又一次进行了改款,共改进全车150处,这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外观了。更具时代特征的车头则是外观方面最大的改动,转向灯和大灯融为一体,中网和前杠也进行了一体化的处理,并且首次加入了雾灯。尾灯也变得更加时尚,饱满圆润的前后杠以及晶莹剔透的水晶大灯和尾灯成为了A+系列最明显的特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7#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57:27|只看该作者
如今,已经走过20多年的夏利品牌,成为国产汽车中保有量最高的车型。在国内车企合资车盛行的一段时间内,天津一汽没有放弃自主品牌道路。相反,还加大了自主品牌的投资力度。很快,绅雅、骏雅、N3、N5等系列产品相继推出,使得夏利在3万~6万元的价格区间内,形成了不同排量、不同配置,共数十种车型同时热销的局面。
38#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58:24|只看该作者
● 切诺基(1985-2001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越野性能强悍的硬派SUV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BJ212明显已经满足不了军方和政府的使用。所以开发新一代越野车的愿望便提上日程,而后因为改革开放的缘故,北汽决定与外方合资共同生产新一代国产越野车。1984年,美国AMC的切诺基刚刚下线,1985年时切诺基就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驰骋。
在外观设计上,切诺基与当时美国市场上所有的同类车型不同,切诺基采用80年代轿车流行的承载式车身,车厢内有轿车式的布局和舒适感,视野很好。外形轮廓分明,外倾的轮罩颇有肌肉感。它的操纵性比当时美国市场上以卡车为基础的同类产品好得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9#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59:38|只看该作者
在四驱系统上切诺基有可以在行进中转换的Command-Trac分时四驱系统和Selec-Trac全时四驱系统两种选择,它通过四连杆螺旋弹簧与车轴相连的Quadra-Link前悬架设计在当时是先进的,并为切诺基在越野性能方面赢得了声誉。
在当时,切诺基的油耗明显低于美国市场上同类产品,在它推出的第一年,就创下78000辆(全球)的销量,这对于一款非主流的越野车是罕见的。

40#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9:00:48|只看该作者
在配置上,切诺基提供了许多装备,包括了前座头枕、中央扶手、合金轮毂、毛绒地毯等,到了1987年,切诺基全面更新了动力系统,淘汰了2.8升V6发动机,取而代之的是吉普自己开发的强劲的4.0升直六发动机,功率提高到177马力,新的动力系统使切诺基的0-100公里加速性能达到9秒,这在SUV中是非常快的记录。同时四缸机在这一年也得到改进,功率增加到121马力。新的四速自动变速箱取代了原来的三速自动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还对切诺基做了一次换代,不过在中国生产的一直是第一代切诺基。
2001年,克莱斯勒发表了切诺基的接班人-吉普“自由人”(Jeep Liberty),而到此生产了17年的“切诺基”渐渐淡出美国市场。同时在美国切诺基停产以后,北京吉普决定引进“大切诺基”。2001年9月18日,“大切诺基”在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下线。当时,“大切诺基”在国内卖得并不好,它五十多万的售价对当时来说已经是相当高了。随后一直到了2006年国产的大切诺基停产,不过它在中国的销量依然是不温不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2 07:19,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