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062|回复: 88
 3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1978-2008年那些年我们都一起追过的汽车:80年代的改革[转帖]

 [复制链接]
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各行各业都赢来了飞速的发展,当然汽车行业也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推进,诸多海外汽车品牌蜂拥而至,而这些品牌的如约而至也为我们记忆中的80年代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孟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孟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用心去想 龙年之夏
2# 四姑娘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10:3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印象指数:★★★★  记忆中的它:当时国内鲜有的两厢掀背轿车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有这么一款轿车曾遍布我国北方的大多数城市,这款车叫做波罗乃兹。在那个时代的车,基本都是方正的大公交、军绿色的212越野车、有头有尾的三厢轿车,而一款没有屁股的两厢掀背轿车令人过目难忘。
波罗乃兹  2.jpg  保存到相册

波罗乃兹是波兰FSO生产的。FSO波兰语为Fabryka Samochodow Osobowych意思是“乘用车工厂”。这是波兰在二战后所建汽车制造厂的统称。该公司于1951年在波兰首都华沙成立,它的第一个产品是采用苏联嘎斯M20技术研发的华沙牌小汽车,后来,该公司与菲亚特汽车公司合作,并在菲亚特125P的基础上打造出了波罗乃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12:23|只看该作者

在当时,波罗乃兹的主要用户是个体出租车用户,其在空间、动力与油耗、机械可靠性、车辆价格上都基本符合了用户要求。然而由于它是从菲亚特125P车型上改进而来,所以发动机、底盘和一些主要机械部件都来自菲亚特125P,整个车系还衍生出了三厢轿车、皮卡等多种车型。波罗乃兹在国内一直进口到了90年代末。
4# 金佛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13:13|只看该作者
『波罗乃兹车身尺寸单位(mm)』   4.jpg  保存到相册
『波罗乃兹车身尺寸单位(mm)』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13:57|只看该作者
在动力方面,波罗乃兹搭载了一台1.6L直列4缸发动机,最大功率57千瓦,最大扭矩122牛米,采用了后轮驱动,与发动机配合的是一台5速手动变速箱,并且前后轮都采用了盘式制动器,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时,综合百公里油耗为9.3L。
6# 青城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15:08|只看该作者

波罗乃兹对于国人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它有多先进,舒适性有多高,而是它让普通大众感觉轿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同时在中国的汽车史上,波罗乃兹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之前人们印象中的汽车只有老上海、红旗、伏尔加等,而波罗乃兹引进以后,慢慢的越来越多的车进口到了国内,越来越多的国人知道了“丰田皇冠”、“本田雅阁”、“尼桑蓝鸟”等等现代化的轿车。富康、夏利等与时代同步的轿车也逐步在国内量产,而波罗乃兹则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16:05|只看该作者
● 拉达2105(LADA 2105)(1981-2010年)
  印象指数:★★★★
  记忆中的它:在北方较为多见/是首批私车用户们的第一选择
  上世纪80年代,拉达汽车不仅曾是北京市的出租车,而且还曾是那个年代首批私车用户们的第一选择,而我们在北京街头经常看到的这款拉达正式名称叫“LADA RIVA VAZ-2105”,在1981年推出,其源自70年代的VAZ-2101,而2101的出身又可追溯到菲亚特124。
8#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16:50|只看该作者

1966年前苏联引进菲亚特124生产许可证在VAZ工厂生产了拉达2101家庭轿车,它继承了菲亚特124漂亮的外形。1981年,VAZ工厂推出了由2101改进的2104旅行轿车和2105轿车,2105的外观和2101大致相同,重新设计了车头车尾和内饰(大灯由圆灯改成了方灯),动力配备1.3升四缸发动机,变速箱仍为4速手动。而中国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进口了不少拉达2105。1986年时,拉达2105在中国的售价为3万3千人民币左右,1989年它的价格标升到了9万多元人民币,最先富起的一批个体户中不少人买了拉达2105。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17:59|只看该作者

拉达2105长4140mm、宽1630mm、高1450mm、轴距2430mm。采用前置后驱的驱动方式。这种驱动方式现在在拉达这么小的车型上已经非常少有了,因此当时还有些玩家会购入一些低价的旧拉达改装成漂移赛车。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拉达曾经多次参加拉力赛事和场地赛事,运动底子还是很不错的。
10#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2-8-14 18:18:50|只看该作者
拉达2105进口中国后,加装了空调和音响系统,不过由于和原车电路系统匹配性不好,故障非常多,而且2105当时前面没有装音响喇叭的空间(60年代设计的轿车前门内衬很薄),绝大部分加装的喇叭只能安装在后座位头枕两侧的位置,所以音响效果只能说将就。到了90年代后,随着中国合资轿车的迅速发展,拉达2105被品质更好、技术更先进的国产合资轿车迅速取代,21世纪初期在路上就难觅踪影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4:41, Processed in 3.775207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