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6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今日雨又风 发表于: 2013-4-21 00:42: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78-2008年乔冠华墓葬之谜:为何大江南北有四处墓地

 [复制链接]
  1984年12月7日,章含之怀着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来到乔冠华的故乡江苏盐城市建湖县,找到有关部门,希望协助解决乔冠华的最后归宿问题。乔冠华的墓地背靠大山,面临太湖,有山有水又清静,完全符合章含之的愿望,也体现了乔冠华艰苦朴素的人生宗旨。
  苏州城西40里地有个东山镇,镇西十多里地有个槎湾村,村前临太湖处有座湖沙山,山上有个当地政府建造的“华侨公墓”。沿公墓山道攀登向上越27级,右侧一片绿荫森森的松柏林间,有一片占地约16平方米的砖块竖砌铺就的墓地。
  这便是当年曾在我国外交舞台上咤叱风云的外交部前部长乔冠华的人生最后归宿。
  令人诧异的是,除了上述墓冢,如今在江苏省长江北面的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畔、在苏州东山镇杨湾村的华侨公墓二区里、在上海青浦区的福寿园中,也都出现了乔冠华的墓。乔冠华之墓分为四处出现在大江南北,这是怎么回事呢?个中又都藏有什么谜呢?

英魂难以归故乡
  1983年9月22日10时03分,乔冠华在北京医院溘然长逝,其骨灰盒仅在八宝山公墓里存放了三天,便由其夫人章含之取回,安放在她的卧室里一年多。
  1984年12月7日,章含之怀着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来到乔冠华的故乡江苏盐城市建湖县,找到有关部门,希望协助解决乔冠华的最后归宿问题。
  当时,章含之来到盐城市政府后,乔冠华的侄儿乔宗连在宴请章含之的同时,也邀请了盐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可是他们一个人也没有出席,只是让已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到场尽了一下地主之谊。章含之觉察到了盐城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后,连乔冠华安葬故乡的事情都没敢提,只在盐阜宾馆住了三四天后,就于12月10日和乔宗连一起含泪回了上海。
  但是,乔冠华终究要有个归宿的,他的魂魄究竟该安息在哪里呢?一番思考后,章含之想到了苏州,想到了远在那里的丈夫早年的生死至交李颢医生。苏州的吴县东山镇是个濒临太湖的半岛,那里山明水秀,当是乔冠华理想的归宿。
  于是,1985年新春一过,章含之便来到苏州,找到时任苏州市医学院教授的李颢,把她的想法告诉了他,请他先去吴县县委投石问路。没几天,李颢夫妇即根据章含之的要求,来到吴县县委,找到了时任吴县县委书记的管正,转达了章含之的想法。
  管正完全理解章含之心中的想法,他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了章含之的要求。
  当年清明节前,章含之就满怀感激之情地与李颢夫妇一起前往苏州吴县东山,并在当地政府领导的陪同下,选中东山镇槎湾村面临太湖的一个美丽的山坡。
  乔冠华的墓地背靠大山,面临太湖,有山有水又清静,完全符合章含之的愿望,也体现了乔冠华艰苦朴素的人生宗旨。
  就这样,乔冠华的人生最后归宿落实在了东山槎湾的华侨公墓。

墓葬三地皆荣幸
  18年的岁月磨洗,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开放,乔冠华故乡人民对乔冠华的怀念之情被重新唤醒,希望乔冠华魂归故里的要求也越发强烈了。为适应不断增长的旅游需要,使乔冠华的故居与墓地融为一体不致缺憾,所以,当地政府向上级部门提出了把乔冠华之墓迁回故里的要求。
  但是,乔冠华的墓地当时是在一种特殊的背景下,在苏州吴县领导的勇敢支持下选定的,现在要把它迁回故里,虽然并无不妥,但有违人情。为此,征得章含之同意,报请江苏省政协协调,大家一致达成了在把乔冠华之墓迁移其故里的同时,保留东山镇华侨公墓中的乔冠华墓的共识。
  2004年清明节前夕,位于江苏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的乔冠华之墓落成。
  那乔冠华的墓地又何以在2008年的清明后,再次出现在苏州太湖东山镇杨湾村的华侨公墓二区了呢?
  这是一个新墓。与过去不同的是,1983年章含之为夫君建立在槎湾村的那个墓地是乔冠华的单穴墓,而现在,这个建立在离槎湾村不远的杨湾村的新墓,则是乔冠华与发妻龚澎的合葬墓。
  这个迟来的合葬墓,是乔冠华与龚澎的女儿乔松郁2008年清明节建立的。2007年,学医的乔松郁拿起文学创作的笔,撰写了一部《我的父亲母亲:乔冠华与龚澎》的长篇回忆录。在撰写此书的同时,乔松郁萌发了把亲生父母安葬在一起的想法。
  其实,早在2003年,当乔冠华的家乡建湖县的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提出要把乔冠华的墓地迁往建湖县,安葬在乔冠华的故居旁时,乔松郁、乔宗淮与章含之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了不同意。他们一致认为乔冠华的英灵既然已经得到安息,就得按我国约定俗成的传统风俗与习惯,轻易不得搬动。建湖县的领导尊重他们的意见,所以只在建湖县乔冠华故居旁的乔冠华墓中,安放了一些乔冠华生前所用过的衣帽与文具等物,是为衣冠冢。
  但是,乔冠华与龚澎毕竟是乔松郁、乔宗淮的生身父母,他们的心中始终萦绕着让父母魂归一处的夙愿,实现他们当年立下的“生不同衾,死同穴”的誓言。章含之对此深表理解,完全赞同他们的想法。同时,章含之与乔松郁、乔宗淮又采纳东山华侨公墓管理处领导的意见,一致决定继续保留下最早建立在槎湾村华侨公墓一区的乔冠华单穴墓,作为大家永久的纪念。就这样,2008年的清明节,又一座崭新的乔冠华与龚澎的合葬墓,在距槎湾村华侨公墓一区不远处杨湾村新辟的华侨公墓二区落成。
  就这样,在大江南北,出现了三处乔冠华之墓。
  然而,有熟知上海市福寿园情况的人们却疑惑了,因为在那里也有着一座乔冠华的墓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墓葬四处传新奇
  上海福寿园浓缩了上海地区近百年的历史,是一个人文纪念公园。这里安息着已过世的潘汉年、曹荻秋、汪道涵等上海市领导,还有蔡元培、章士钊、阮玲玉、陈洁如等历史名人。2002年春天,福寿园向章含之提出了在该园建立一座乔冠华陵墓的建议。这时,章含之已年逾七旬,囿于年龄与身体等条件,她对每年清明节前往远在太湖之滨的东山祭扫乔冠华之墓已感到力不从心,同时,她也有在百年之后与乔冠华一起相聚在她的出生地上海的愿望。所以经反复考虑,她采纳了福寿园多次向她提出的建议。
  2003年3月31日的上午,我国著名的外交家乔冠华的铜像与墓碑在这里落成。
  至此,共和国前外交部长、著名外交家乔冠华何以墓葬四处的谜底,总算都已解开了。这位生前为共和国的外交事业创下众多传奇故事的著名人物,身后又因他墓葬四处的故事而再次留下了新的传奇。
  摘自《档案春秋》2011年第5期 [责任编辑:韩孝(实习)]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今日雨又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今日雨又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提升儿童阅读品质:儿童阅读优化基地10问 院士:5·12大地震后四川百年将无强震说是误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10:38,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