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51|回复: 8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江北靓妹 发表于: 2014-3-6 09:20:01|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人物·人事高德荣:“我们整族脱贫 就是最好的献礼”

 [复制链接]
  高德荣,男,1954年出生云南贡山人,独龙族,中共党员。曾任贡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人民政府县长、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2010年1月起担任州委独龙江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2014年5月退休后留任州委独龙江率先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职务。
  2015年10月13日,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6年10月16日,获得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奖。2017年,高德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2019年8月,高德荣被列入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高德荣“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5日,高德荣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江北靓妹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江北靓妹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江北靓妹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江北靓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江北靓妹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江北靓妹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6号线二期铜锣山隧道全线贯通 茶园片区居民受益 乘机72小时免签重庆中转可获赠“轻轨一日票”
8#
 噗鼾如雷 发表于: 2019-10-5 14:07:4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高德荣:“我们整族脱贫 就是最好的献礼”

──记“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高德荣
源自:光明日报
原文标题:“我们整族脱贫,就是最好的献礼”
⊙记者:张勇

  [致敬共和国勋章 国家荣誉称号人物]
  9月18日,来自北京的喜报传进西南边陲高黎贡山脚下的独龙江,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的带头人、云南贡山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这是云南的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这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们一定要珍惜好这个荣誉,要更加努力做好工作。”65岁的高德荣激动地说。他已荣誉等身,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
  这些崇高荣誉的背后,是高德荣留在独龙江两岸浸透血汗的足迹,是一个个带领独龙族群众苦苦摸索脱贫之路的感人故事。
  今年4月19日,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5G实验基站,记者见证了高德荣和当地群众现场体验5G虚拟现实。他激动地说:“独龙江的5G即将开通,我们将要走出独龙江,走向世界!”
  当天记者再次在独龙江集镇后山山腰巧遇高德荣,这里有合作社80多亩羊肚菌、重楼、黄精的种植基地,基地旁是孔当村搬迁后留下用作生产房的木楞房。高德荣每周都要上山来这里两三次,指导合作社科学种植和开展培训。
  高德荣的科技意识在10多年前就已显现。2007年,在高德荣的引导下,独龙江第一片草果在独龙江孔当村试种。为推广草果科学种植,高德荣在孔当村公路旁建了一个草果等经济作物科学种植培训基地。在高德荣的引导和林业部门的帮助下,草果很快成为独龙江两岸的一大生态产业。
  30多年来,高德荣跑昆明、跑北京,不遗余力地为独龙族群众脱贫奔走呼吁。
  2014年,独龙江隧道贯通通车,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仅需3小时,四季畅通,独龙族群众开始逐步走出贫困。也在这一年,经过云南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脱贫帮扶三年行动,独龙江两岸建成安置点26个,安居房1068户,全乡独龙族群众告别篾笆房、木楞房和木板房,入住具有独龙毯色彩的崭新砖瓦房。
  “不是我能干,是共产党对独龙族人民的厚爱。”高德荣常说。
  高德荣很早就有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在1996年独龙江简易公路修建过程中,他提出要最大限度保护好沿途的植被。如发现有乱砍滥伐行为,他不仅当场批评制止,还不讲情面地向乡林业站举报。贡山县林业局局长肖永福佩服地竖起大拇指对他说:“老县长,您一个人对独龙江动植物的保护,超过我们7至8个森管员的力量。”
  2000年以来,高德荣积极配合林业部门推动全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如今全乡森林覆盖率增至82.2%,独龙江江水碧波荡漾,两岸处处郁郁葱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良好的生态环境又给独龙江带来了充满希望的旅游产业。
  “我们独龙族今年整族脱贫,就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好的献礼!”高德荣乐呵呵地说。
  (本报记者 张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要有信仰 发表于: 2019-9-29 22:53:00|只看该作者

独龙族退休县长被授予“人民楷模”称号,致力于家乡脱贫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独龙族退休县长被授予“人民楷模”称号,致力于家乡脱贫
⊙记者:张静雅 编辑:郭琛 校对:刘军

  高德荣始终心系家乡脱贫致富,是德高望重的老县长。
  (记者:张静雅)高德荣喜欢把独龙族“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讲给年轻人听,告诉他们,独龙族祖先靠着顽强不息的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今日(9月29日)上午,65岁的独龙族退休“老县长”高德荣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9月29日,高德荣侄女高琼仙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时常鼓励乡亲们要奋发图强,避免返贫。

2015年.高德荣在贡山视察。受访者供图

“老县长是县里的骄傲”
  贡山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老县长是县里的骄傲,我们等他回来庆祝。”
  贡山县委宣传部李姓主任介绍,高德荣始终心系家乡脱贫致富,是县里德高望重的老县长。
  1988年,高德荣任独龙江乡乡长期间,扩建了独龙江乡卫生院、中心校区,新建了一个小型电站、四座吊桥,改善了独龙江乡的基础设施条件。
  2005年2月,持续暴雪导致贡山全县的电力、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大量民房和农作物、牲畜受损。时任贡山县长的高德荣担任道路抢修组组长,夜以继日奔波在灾区。10多天里,他跑遍了怒江沿岸的20多个行政村。一个村庄的道路被雪崩阻断,他步行3个多小时,去看望那里的灾民。
  2010年1月,高德荣兼任怒江州委独龙江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带领群众架桥修路、发展产业,到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不仅如此,他根据独龙江自然气候特点,亲自带领群众在密林深处套种草果、花椒等。

退休后心系扶贫
  2014年,高德荣退休,但他还惦记着县里的脱贫工作。
  高德荣的侄女高琼仙说,高德荣一直关心脱贫的老百姓如何能持续增收。他总是告诉乡亲们,大家生活改善了,但不能养成“伸手”的毛病。高德荣常说:“我们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大伯最喜欢把我们独龙族流传下来‘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讲给年轻人听,告诉他们,祖先靠着顽强不息的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高琼仙说,虽然贡山的自然环境比不了平原地区,但是也有自己的优势和自然资源,野百合和蜂蜜都是特产。每当外乡人来拜访高德荣,他总是拿出野百合粉,冲成饮品招待客人。

贡山景色。贡山网图

不忘关心下一代
  高琼仙说,高德荣身患糖尿病和骨质疏松,虽然身体不那么硬朗,但遇到县里下一代的事情,他从不推辞,不论是学校举行讲座或是入队仪式,还是幼儿园组织孩子开故事会,只要能抽出时间都会参加。
  “大伯总和我们说,要想让家乡富起来,彻底脱贫,就要从娃娃的教育抓起,没有文化是没有前途的。”高琼仙说,高德荣当县长的时候,经常到县里的中小学视察,对孩子们加以鼓励。面对孩子们,高德荣说的最多的就是“好好学习,发展我们的家乡”。
  “老县长为了家乡贡献了一生,作为下一代,我们更要回来为家乡脱贫致富贡献力量。”返乡青年祖德说,他高中毕业后,原本外出打工。2017年回乡过年,发现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干脆留了下来,“现在我在做野生蜂蜜的生意,一年也能挣不少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1-22 21:27:02|只看该作者

刘云山: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做高德荣式的好干部

源自:央视
  (新闻联播):高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1月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看望报告团成员,向高德荣表示亲切慰问,对学习宣传高德荣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提出要求。
  高德荣曾任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长,长期坚守在条件艰苦的独龙江畔,全身心致力于家乡建设发展,被当地群众誉为“一心为民的好县长”。从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转任后,他主动返乡扎根独龙江,一心扑在群众脱贫致富上。
  刘云山在看望时说,高德荣同志作为时代楷模,不仅是独龙族的带头人,也是全国党员干部的一面旗帜。高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
  刘云山指出,党员领导干部向高德荣同志学习,就要认真践行“四有”要求,做到不忘恩、不忘本、不懈怠、不妄为,努力做高德荣式的好干部。要增强党的意识,忠诚党的信仰、党的宗旨、党的事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勤勤恳恳干事创业,不辜负党的教育培养。要把人民放在心里、把百姓当作亲人,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带领群众实现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要牢记职位就是责任,当干部就必须尽职尽责、敢于担当,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肩负起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重任。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法律,守纪律、讲规矩、有戒惧,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刘云山强调,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广泛深入地宣传高德荣等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镜,见贤思齐、开拓进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做出新的贡献。
  刘奇葆、赵乐际参加看望活动。
  报告会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和云南省委联合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首都各界和少数民族群众代表700余人参加。高德荣和报告团成员的深情讲述,深深感染了现场听众,会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4# 金佛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4-12-21 20:07:00|只看该作者

独龙族老县长“八大怪”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消息,据“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报道,我们一大群记者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终于找到高德荣,却险些被拒之门外──这位先进人物不愿接受采访。
  宣传部做工作:“这不是宣传你个人,接受采访是你的工作。”
  60岁的高德荣总算让步了,脸却拉得比竹竿长。我们问上十句八句,他就蹦出来三五个字。听着不顺耳的问题,连理都不理,有时还怒目相对。
  尴尬,冷场。这可咋办?
  百般无奈之下,老记者周亮只好“舍身堵枪眼”,对他说:“采访你对我有不平凡的意义,今天是我的生日……”
  高德荣听着,面无表情,过会儿却摸出手机,用浓重的土话讲:“午饭搞两条鱼嘛!”
  顿时,世界变暖了。这个又冷又硬的“怪老头”,其实有一颗柔软的心。
  高德荣,云南怒江州人大常委会一位副厅级干部,独龙族一位传奇带头人。通过这次挤牙膏式的艰难采访,我们听到了他动人的“怪”故事。

一怪:他属“水”,爱往低处走
  千百年来,在大山深谷里,高德荣的乡亲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18岁那年,高德荣考上怒江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又留校任团委书记。人们都为这个娃终于走出大山而高兴,哪成想,他却申请返回独龙江乡,到巴坡完小教书,在乡里一干就是十多年。
  对于那次返乡,高德荣说:“一个民族要发展,没有文化不行。独龙江需要我。”
  此后,他从乡村教师成长为乡长、副县长、县长,2006年又当选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对这次升迁,他不喜反忧,说:“如果选我,我就辞职,把我调到州里工作,离开贡山和独龙江,我就相当于没有根了,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我能做什么?”
  结果,他还是当选了。
  任命宣布当天,他就把办公室钥匙交了,返回贡山县。州里那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他始终没有坐进去过。
  当年全国人代会期间,高德荣遇到了省委书记,当面提出请求:“我不愿在州里当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我是人大代表,就要扎根在群众中间。辞职报告我已经递交了,请您尽快批一下。”
  第二次返乡,他把办公室搬到了贡山县独龙江乡边简陋的家里,退休的老伴也跟来了。后来,他头衔里多了个“州委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
  “人家都往高处走,他偏爱往低处去。”乡亲们管高德荣叫“钉子官”,在独龙江畔,一钉就是近40年。不管他当了多大的官,大家还是爱叫他“老县长”。

二怪:神奇本领──流水积雪看天气
  滇西北,巍峨的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脉之间,奔腾南流的独龙江边,生活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独龙族。而贡山县独龙江乡,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区。全乡1994平方公里,独龙族同胞4300多名。
  高山耸立,江水澄澈,森林幽深。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独龙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各种劳动技能祖祖辈辈一代代口口相传。
  自幼生长在独特的自然文化环境中,高德荣有很多让我们这些城里人惊奇的本领。比如,只要细心留意一条溪水水流的变化,或一座雪山积雪的厚薄,就能大概估算今后几天的天气状况。
  然而,给他烙印更深的,是落后和贫穷。
  新中国成立前,这个独龙族仍处于原始社会形态。刀耕火种,结绳记事,被外人称为“俅扒”“俅人”,直到1952年才有了自己的族称。
  上世纪90年代,独龙族人还在靠原始渔猎和采摘活动勉强果腹,靠救济粮过活;甚至三年前,这里大部分人住的都还是茅草房、木屋,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九百元。

三怪:在“秘密基地”兼任老师、厨师
  高德荣建了个“秘密基地”,用来试验、示范、培训农业致富技能。
  独龙江边一处院落,距乡政府有三四公里,一排七八间屋的房子,院子里养着鱼、猪,种了些菜。这,就是他的“基地”。从几年前开始,他就在这里试验种植可作调料的植物草果,还手把手教村民一起种。
  只要乡亲们活计不忙,只要自己手上有了余钱,高德荣就自掏腰包宰猪、杀鸡,召唤群众来“秘密基地”培训。时候晚了不好走山路,大家就留宿在这里,他亲自为大家烧水、做饭。那时,基地就变成了一个饭菜飘香、欢声笑语的家,大伙儿都忘了,“老县长”其实是个大领导呢。
  2013年3月,高德荣从基地拿出6000棵老草果苗,送给了马库村委会村民。他不仅亲自挖采,还自掏腰包雇车送到群众手中。在他带领下,独龙江全乡草果种植面积已达到4万亩。
  摸索多年,他带领大家找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草果、中草药重楼、漆树、蔬菜等种植项目和中蜂、独龙牛养殖等致富产业,老百姓的日子眼看着好起来了。
  原本偏僻贫穷的独龙江大峡谷,成了独龙族致富的“绿色银行”。乡亲们存入自立和勤劳,积蓄下宽裕的生活和富裕的希望。

四怪:不待见记者
  老高不待见记者是出了名的,受到冷遇的并不是只有我们这一拨记者。原因就两条:一是觉得太占时间,二是不愿意为他歌功颂德标榜自我。
  有一次,几个记者来到独龙江,各自亮出拟好的采访方案,却一概遭到高德荣的回绝。原来,他已定好第二天去各村检查安居工程建设情况,丝毫没打算因记者到访改变行程。无奈之下,记者们只能跟随他下乡,趁他停车工作时在旁边观察。有时记者们还没追上来,他又上车匆匆赶往另一个点了。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那一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跑了6个村、10多个项目建设点。60岁的高德荣一天行上百里山路后,仍然精神抖擞,而年轻的记者们却早跟得快散了架。高德荣的同事说:“这就是‘老县长’每天的工作量和工作状态。”
  这次采访也是如此。特别是电视记者,吃尽了苦头。由于录制节目需要,有时我们想请他重说一遍。可是,“老县长”报以两道利剑般的目光: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为拍摄再说一遍,门儿都没有。
  摊上如此不配合的采访对象,记者们急得想撞墙。可是,我们发现,对待工作和村民时他却能不厌其烦。对村民嘘寒问暖,询问工作进展,即使是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询问、同样的家常,高德荣总能重复很多遍。
  对这样一个人,我们该骂,还是该敬?

五怪:座驾后备箱变成农具箱
  高德荣身材瘦小,肤色黝黑,一双粗糙的手生着老茧,衣服上的泥土总是掸不干净,怎么看都不像厅级官员,纯粹像个老农。
  下乡,他有“癖”。他的办公室,除了开会和接待,从来不用。他更喜欢流动办公,在车上,在村寨,在农家。随手拿着的一顶斗笠、磨破了领口的衬衫、高高挽起的吊裤腿、沾满泥巴的旅游鞋,这是他下乡的经典行头。
  他有个习惯,喜欢看寨子上空的炊烟。“这家在做早饭,起得早,很勤快。”“嗯?这家怎么还没生火,懒惰怎能致富?”然后他会上前敲门,喊人起床,问问生活有没有困难。
  他尤其喜欢独龙人家的火塘。就在家家户户的“客厅”中,他随意和乡亲们围着烤火、说话、喝茶,高兴了还会喝点自酿酒。
  他出门随车必带几件“宝贝”:锄头、斧头、砍刀、撬杠、铲子、锤子、绳子、被子、照相机、摄像机、药品,有时还有锅碗瓢盆、油米酱盐。
  独龙江流域雨水多,驱车行走,经常上有飞石、下有激流、前有断桥、后有塌方。遇到情况,这些“宝贝”就派上了大用场。而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查看、处置,抬石头、铲泥土,让大家通过危险地带。看望困难群众,他就把车上的米、面、油等送给乡亲。
  一次下乡途中,车走在公路上,突然雪崩了。高德荣坐副驾驶,开着车窗,雪埋了大半个车身,也把他埋了。幸亏抢救及时,他才被救了出来。而公路旁就是万丈悬崖,如果雪崩再大一点,高德荣就粉身碎骨了。

六怪:“怀旧”到“极品”
  贡山县城一套46平方米的老房子,就是高德荣一家四口住了二十多年的家。
  我们走进去,只见客厅狭小,墙壁和天花板被熏得发黑。陈设十分简朴,一张上世纪80年代老式三人沙发,一张油漆剥落的小方桌,几根长条凳和几只小板凳。卧室里摆着一个老式三门柜和几张板凳床。屋里没有卫生间,只能到外面上公共厕所。州里曾多次要给老高分配一套大点儿的房子,但他坚决不要,连现金补贴也没拿过。
  人们告诉记者,这间简陋的屋子,在多少大雪封山无法返乡的日子里,成了来县城办事的乡亲或在县城上学的学生的临时落脚点。他们和高德荣家人一起在这里打地铺、吃大锅饭,多的时候屋里能挤上十几号人。
  从州里回乡里工作后,高德荣和老伴搬到了独龙江边。如今,女儿已成家,只有儿子儿媳还住在县城的老房子里。
  在物质生活日渐发达的今天,高德荣俭朴到了寒碜的地步,最集中体现在“怀旧”上:旧房子、旧表、旧衣服。
  他手上戴的是一块将近30年的手表。每当有人建议高德荣换块体面的手表时,他就说:“坏了修一修还可以用。”
  “别说是换手表,衣服旧了都舍不得换,让我缝了又补,不让乱扔。”高德荣的“怀旧”,有时真让老伴无法忍受,“有一件外衣不知道缝补了多少次,一直劝他扔了算了,但他就是不同意。很多东西已经用得很旧了,但别人动都不能动。要用时找不到,他会骂人的。”
  有一次,司机发现高德荣的衣服随手丢在车上,就准备顺便帮他洗一下。哪知稍微一用力就把原来的小窟窿扯成了大窟窿。看到衣服已经破烂到这种地步,司机自作主张把衣服扔掉了。后来,高德荣知道了,硬是叫司机开车把衣服找了回来,亲手重新洗干净晾好。第二天,那件衣服又穿在了高德荣身上,只是原来朽裂的地方已经重新缝好。

七怪:对人对己“两重天”
  人们喜欢高德荣这样的领导干部,原因就两句话:对老百姓好,对自己严。
  前些年,高德荣的儿子毕业后回贡山考公务员。有人想,一个副厅级领导的孩子考公务员还难吗?可是,他儿子连考了3年才考上。儿子结婚前带未婚妻去昆明拍婚纱照,当时高德荣也要去昆明,但小两口硬是没敢向父亲开口搭他的公车,而是挤了一天的长途汽车。他们知道,一开口就会被骂回来。
  对自己和家人,他就是这么严。
  双拉娃村傈僳族村民肯阿勇告诉记者一件事:几年前,有一天肯阿勇正在家门口看工程队修公路,一位大叔来到眼前,仔细询问他家的生活情况。肯阿勇不认识这个人,只看他笑得很亲切,于是有啥说啥,家庭困难一点都没隐瞒。两人一直聊到口干舌燥,方才各自散去。再后来,工作队到村里推广玉米、土豆种植时,肯阿勇又遇到这位大叔,一边给大家讲解种植庄稼的技巧,一边微笑,仍然那么亲切。事后很久,他才知道这位“邻家大叔”原来是个当官的,官还不小咧,当过贡山县县长。
  不用说,这就是高德荣。
  后来,肯阿勇家成为了县里的帮扶对象,如今他有了像样的住房和稳定的收入,还买了摩托车,孩子也读上了书。
  对百姓,他就是这么好。

八怪:禁卖瓶装酒
  举报乱砍滥伐树木行为,这不新鲜。可是,一个州领导亲自去举报,谁听说过?
  独龙江乡林业自然保护所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三年来,高德荣已经不下10次举报他遇到的乱砍滥伐事件。
  县林业局领导打趣说:“‘老县长’一个人对独龙江动植物的保护,超过我们7至8个森管员的力量。”
  高德荣不仅想方设法让老百姓富起来,还要让大家富在一片美丽的土地上。
  保护环境,他以身作则。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后,他第一件事不是洗漱,而是随手带上几个塑料袋去路边捡垃圾。看到废纸、酒瓶等废弃物,他弯腰一一捡起来,捡干净了再回家。
  我们还听到一件事……嗯……这事儿是不是有点过了?是这样的:因为玻璃瓶会成为无法降解的垃圾,在高德荣的力推下,独龙江乡实行最“严苛”的环保管理制度──禁止销售瓶装酒。
  不管人们怎么看吧,“老县长”那颗赤子之心却显现无遗。
  不爱搭理记者的高德荣其实口才文采俱佳。他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记得儿时,每当盛夏,我还一丝不挂跳进独龙江清清的河水里游泳,她是那样的清凉洁净,一尘不染。真的,她就像一块流动的碧玉,流动的翡翠。每当你靠近她时,就想掬一捧江水一饮而尽。独龙江的水就是这样清澈得让你欣喜若狂,让你魂不守舍。”
  读到这些纯净透明的文字,我们忽然理解了,高德荣为什么会做出那样“怪”选择,为什么会有那些“怪”做法,为什么会成为那么“怪”的人。(记者:周亮、李柯勇、王长山、薛艳雯、刘阳、王思北、崔清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江北靓妹 发表于: 2014-3-6 09:20:01|只看该作者

获得荣誉

  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奖等诸多荣誉。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第四届云南省道德模范。
  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全国敬业奉献范候选人。
  2015年10月13日,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2019年8月,高德荣被列入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高德荣“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5日,高德荣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2# 四姑娘山
 楼主|江北靓妹 发表于: 2014-3-6 09:20:01|只看该作者

人物事迹

  作为一名独龙族党员领导干部,高德荣始终心系家乡脱贫致富,为独龙族群众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全面小康生活做出了不懈努力。
  1988年,高德荣任独龙江乡乡长期间,争取了350万元的项目资金,扩建了独龙江乡卫生院、中心校区,新建了一个小型电站、四座人马吊桥,改善了独龙江乡的基础设施条件。
  2005年2月,持续暴雪导致贡山全县的电力、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大量民房和农作物、牲畜受损,直接经济损失为7132万元。时任贡山县长的高德荣担任道路抢修组组长,夜以继日奔波在灾区。10多天里,他跑遍了怒江沿岸的20几个村委会。每到一处,他挨家挨户了解灾情、慰问灾民,深入第一线带领干部群众抢险救灾。有一个村公路被雪崩阻断,他步行3个多小时,去看望那里的灾民,村民见到他泪水都流了出来。
  2006年,他主动向组织提出“把办公室设在独龙江”,协助贡山县的重大项目建设。
  2010年1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由他兼任州委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已58岁的他不是在下面带领群众架桥修路、发展产业,就是到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忙到连儿女都很难见到他。他根据独龙江自然气候特点,亲自带领群众在密林深处套种草果、花椒、重楼等,发展中蜂养殖。
  至2012年末,独龙江帮扶“六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1亿元。高德荣在计划打通独龙江和高黎贡山与毗邻国家的口岸通道,让美丽的独龙江成为滇西北最富魅力的旅游胜地。
  作为一名优秀侨眷,他为中缅胞波情谊、睦邻友好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中缅边境线上侨务工作的一尊丰碑。为了独龙族和其他55个民族一道迈进小康生活,作为党培养的独龙族优秀干部,四十多年来,高德荣跑昆明、上北京,不遗余力奔走呼吁。他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核心任务,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说话办事。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对偏远地区开发与保护的思考,他持续关注和呼吁的这些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省里越来越高的重视,对独龙江乃至整个怒江州的发展给予扶持和帮助的力度也逐渐加大。高德荣退而不休,他不顾年已花甲,继续驻扎在独龙江河谷,跑工地、进农家,争分夺秒,竭尽全力奔忙在独龙江率先脱贫的各项工作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楼主|江北靓妹 发表于: 2014-3-6 09:20:01|只看该作者

人物经历

  1958年,高德荣父亲巴吉出国定居缅甸葡萄县木克嘎村,1960年回国,母亲木克感泥就是从木克嘎自然村嫁进中国的。高德荣生在中国、长在中国。
  1975.08~1979.03,在怒江师范学校任专职团委书记、州直团委委员、校民兵营干事。
  1979.03~1984.03,在贡山县独龙江乡巴坡完小任教、独龙江公社代理扫盲干事、巴坡完小教导主任。
  1984.03~1990.06,先后在贡山县独龙江区(乡)任副区长、党委副书记、乡长。
  1990.06~1993.08,在贡山县人大常委会任法纪科科长。
  1993.08~1998.08,在贡山县人民政府任副县长、党组成员。
  1998.08~2001.08,在贡山县人大常委会任主任。
  2001.08~2006.02,在贡山县委任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2006.02~2012.01,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12.01至今,享受副厅级待遇。
  2014年5月退休。
  党的十九大代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2 21:33, Processed in 0.046801 second(s), 1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