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05|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染姐 发表于: 2014-4-14 09:24: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芦山地震一周年:听他们说这一年的变迁

 [复制链接]
源自:四川在线
  他们,是芦山地震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救援者、重建者;他们,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也可能是一栋百年老宅……”

▲ 四川在线记者陈明
  快一年了,我们想知道,这一年他们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心情如何……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天摇地动的一刻,芦山留下伤痕,也留下温暖。救援者、志愿者、重建者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用大爱填补伤痕,用温情抚平灾难。
  今日起,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推出大型专题系列报道──“芦山一年·他们说”。他们,是芦山地震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救援者、重建者;他们,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也可能是一栋百年老宅……倾听他们的述说,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描绘出这一年他们的生活变化,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原生态立体呈现这一年的芦山变迁。

他们说·人物
回访人物 图片文字描绘生活变化

  向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发出“鸡毛信”的芦山中学师生;新郎接命令奔赴灾区,最终独自完成婚礼的新娘陈静;芦山地震后首名新生儿的接生医生凌嘉梅;徒手两小时挖出被埋妹妹的8岁男孩周子耘;援建的消防官兵……那些芦山地震中的动人瞬间,曾抚慰过无数牵挂震区的心,如今他们都还好吗?
  听说,当时发出“鸡毛信”的高三(8)班主任夏老师,又开始带新一届高一学生了,只是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还惦记着她。参与援建的消防官兵轮换到了第四批,现在仍有来自全省14个支队的65名外地消防官兵驻扎芦山援建。
  时隔近一年,我们将回到芦山,以图片文字描绘出这里的人和群体的生活变化。

他们说·影像
画刊呈现 记录动人瞬间,串联讲述故事

  每一张图片,都记录着某个动人瞬间。一个个瞬间串联,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四川在线“芦山一年·他们说”专题页面今日将同步上线,推出精品专栏“影像志”,以画刊的形式,讲述芦山这一年的故事。
  一座老式铁索桥隔着的“河对面”开始新建大桥;因为地震遭受重创的根雕一条街,如今知名度大大提升……一座桥、一条街、一栋房、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影像志”的主角。
  灵关镇上坚守的一家人,地震后救灾帐篷前的合影尚在,可生活已经是另一幅模样──丈夫王光军在当地一家沙石场开装载机,每天一早上工,要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回到家;妻子张鸿在她舅妈家开的小饭馆帮忙,一家人搬入安置点板房。图片中,张鸿穿着粉色外套,看着1岁多的女儿,眼里充满爱意。
  芦山“根雕一条街”,地震中曾是县城里建筑毁坏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媒体的报道让根雕一条街“火”了,重建后70多岁的刘大忠甚至还开通了微信,做成了好几单生意,用他的话来讲,这也算得上一次行业内的优胜劣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染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染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成都全城除癣治乱 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攀枝花山火仍在不断蔓延 烟雾笼罩城市
2# 四姑娘山
 楼主|染姐 发表于: 2014-4-14 09:2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他们说·口述
口述实录 原生态展现这一年的芦山

  芦山地震一周年前夕,我们回访地震灾区,关注民生与重建工作。但我们并非单纯回访,而是希望通过关注真实的人,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的“芦山一年”。
  回访过程中,每个人的讲述都将为我们描绘出这一年的芦山,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变化,通过音视频原生态地记录下来,形成“芦山大型口述实录”,并在四川在线专题页面集中呈现。
  实录中,我们将分作“芦山·亲历”“芦山·见证”“芦山·重建”“芦山·祝福”四个板块,分别通过亲历地震的芦山当地人,见证地震的救援者,参与重建的心理咨询师、援建者等,以及曾间接或直接参与芦山地震救援或捐助的名人明星,共同为芦山送上一份祝福。
  这些来自不同人群的原生态声音,将最终形成一件音视频产品,作为一段历史片断,被留存,被记住。

回到芦山
用脚步丈量,传递真实情况

  时间回到近一年前,“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第一时间发出消息,当日22名记者,分别从荥经、成都、青川、绵阳等地,以自驾车、采访车、搭顺风车兼徒步等各种方式抵达震中芦山。把最真实的情况告诉给读者,把灾区最强烈的需要传递出去。
  此次回到芦山,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将再次集结,兵分多路,用脚步再次丈量芦山,用文字和图片传递真实情况。“大部分群众回到了家中,笑容重回到了他们脸上,生活恢复正常,街市也重新热闹起来。”在芦山县城,记者发现这里还有着另外一群人,“他们是消防官兵、建筑工人、路桥工人,一年来,他们坚守着芦山,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1 15:43,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