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56|回复: 4
#
跳转到指定楼层

[考古对话良渚考古领队刘斌:诸多疑团待解 考古还在继续

 [复制链接]
  刘斌,1961年出生于陕西西安市,祖籍山东省青岛市。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5年至今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工作。现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研究馆员。
  2020年11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表彰。

★ 同名人物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一对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一对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一对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一对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一对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一对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中央正式批准北京市机构改革方案 人民日报:治霾不搞一刀切 别不分青红皂白关企业
4# 金佛山
 雏菊花 发表于: 2019-7-16 18: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对话良渚考古领队刘斌:诸多疑团待解 考古还在继续

源自:新京报
⊙记者:倪伟 编辑:陈思

  良渚文化对其他地区的影响,良渚文化怎样传播等,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 人物介绍
  刘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考古遗址发掘领队。良渚古城重要考古发现和申遗的全程参与者。
  7月16日,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器齐聚故宫“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这是10天前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良渚古城遗址首次大规模文物展。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考古遗址发掘领队刘斌随文物来到北京。他告诉记者,此次展览的动议始自5年前,经过半年多筹备策展,17家文博机构贡献了藏品,促成此次良渚文化最全的一次文物大展。
  刘斌是良渚古城重要考古发现和申遗的全程参与者。1985年的8月,他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当时浙江所并不是考古热土,但时任系主任、后来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告诉他,长江下游是个独立区域,文化面貌单纯,做考古是块好地方,可以很快熟悉入门。
  刘斌赶上了好时候,从入职第二年开始,良渚重要遗址如井喷般出土:1986年,反山遗址被发现,举世著名的良渚大墓──反山12号墓现身,至今为止个体最大的玉琮和玉钺出土;1987年,瑶山遗址被发现,确认11座良渚大墓与祭祀址;1987及1992~1993年通过对莫角山遗址的发掘,确认了大型宫殿基址;2007年,良渚城墙终于被找到,良渚古城重现天日。
  经历良渚考古发展最快的30余年,刘斌认为,良渚遗址发掘最重要的经验是考古与保护并行,这成为申遗的重要基础。目前我们对于良渚的了解还是框架性的,对很多细节尚不了解,诸多未解之谜需要持续的考古发掘来解答。

谈良渚申遗
最重要的经验是做好保护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后,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作为从事良渚考古30多年的考古人,我比任何人都高兴。良渚是几代考古人一点点挖出来、研究出来的文明,我知道从80年代以来我们是如何把良渚文化从几个点到几十个上百个点,再到整个良渚古城和水利系统逐渐找出来,并逐渐研究明白的;是怎样把良渚文化从以陶器石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到以玉器和大型墓葬为代表的复杂等级社会的文明曙光时代,再到以古城和大型水利工程为代表的古王国时代,一步步寻找发现和研究出来的。
  这一切来之不易,是中国考古人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干出来的。良渚文化有今天的成果和认识,不仅是浙江的考古人,还有江苏、上海以及北京的考古人一起合作。因此申遗成功后,我也特别怀念已经故去的浙江考古所牟永抗先生、上海博物馆黄宣佩先生等前辈们,特别是我的老师张忠培先生,在良渚文化保护研究上给予了很大帮助和指导,并在良渚申遗中出了很多力。

  :作为考古遗址类的世界遗产,可以说是“挖出来”的是世界遗产,良渚申遗对于国内类似遗址的保护和申遗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做好保护。从1986年发掘反山遗址时,我们就考虑到保护,当地政府也很给力,每发现一个重要的遗址都进行了保护。如果没有保护,挖完就把东西拿走,现场被毁掉、盖房子,就不会有今天良渚这样完整的遗存呈现出来。

谈发掘保护
对良渚诸多细节仍缺乏了解

  :你参与良渚考古30多年中,最有价值的发现有哪些?
  :反山、瑶山跟良渚古城发现都是极其重要的。上世纪80年代反山和瑶山发掘,让我们真正认识了良渚文化的内涵,包括的等级制度、信仰,也第一次在玉器中发现完整的神徽,雕得非常精细。然后到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真正把良渚文化推到良渚文明层级,证明了良渚有国家产生。

  :良渚古城保护状况如何?
  :近30多年来,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并行。1986年,反山遗址发掘时,作为考古工作者,我们就想到了保护展示。所以我们做了保护性发掘,清理完墓葬后,马上对墓坑进行了填沙保护。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后,我们积极呼吁当地政府保护,当时的余杭县很支持,把这块地征了,成立了文保所。
  1987年瑶山发掘后,也实行了征地和回填保护。1987年老104国道拓宽工程中,发现了大观山果园有良渚文化遗存,所以交通部门主动改道。1991年发现汇观山祭坛墓地,也进行了征地保护。1992年莫角山遗址核心区的沙土广场发现后,当地印刷厂搬迁。
  随着考古不断深入,保护的范围也逐渐扩大。1993年浙江文物考古所成立良渚工作站,1996年良渚遗址列入国保单位,开始实现整体保护,划定了33.8平方公里的保护区。2002年开始启动良渚遗址总体保护规划,提出了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的两山之间为自然地理单元,实施整体保护,得到专家们的认可,所以总规把保护范围调整到42.4平方公里。良渚申遗成功,真正体现了考古与保护的互动。

  :良渚考古还在继续,未来还有什么期待得到的成果?
  :我们现在认识对于良渚的了解还是框架性的,对很多细节不了解,包括玉矿的来源、良渚文化对于其他地区的影响、良渚文化到底怎样传播的等等,都还缺乏进一步了解。我们会按照考古自身的研究的方法,不断深入去研究。
  考古也很难去设定预期的目标,良渚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待解,还有不少未解之谜,还有很多没有做过发掘的区块。后续我们继续按部就班去做,要按照规律来。

谈传播展示
要让人看得懂、看得心服口服

  :全国良渚文化玉器首次集中在故宫展出,有什么特殊意义?
  :这是良渚申遗成功以后,首次举办的与良渚文化有关的大展,也是历来良渚玉器最全的一次展览。良渚玉器在故宫展览也有特别的意义,这个展览最早就是故宫已故院长张忠培先生在2014年提出的。故宫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象征的宫殿群,良渚是五千年文明的起点之一,这是两个世界遗产的相遇。
  而且良渚文化与故宫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次展览中也展出了不少故宫院藏的良渚玉器,都是非常精美、水平极高的。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后,接下来有哪些重点工作?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区有14平方公里,但良渚遗址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范围有100多平方公里,保护的压力很大。
  良渚古城成为世界遗产,成为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圣地,接下来国内外来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如何展示、宣传好良渚文明,让人看得懂,看得心服口服也很重要。良渚考古目前还在继续,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持续的考古本身也是遗址公园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良渚文化来讲,不仅仅是一座良渚古城,而是分布于太湖流域长江下游的良渚王国。良渚古城与嘉兴、上海、江苏等地的其他次一级的中心怎么协调管理,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一对山 发表于: 2018-11-6 06:08:00|只看该作者

刘斌:考古者的俯身与仰望

源自:钱江晚报
原文标题:刘斌:考古者的俯身与仰望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在良渚古城北城墙遗址。  220803tno2ldh2z0d2hlno.jpg  保存到相册

  2006年12月20日,在余杭瓶窑葡萄畈遗址发现石头的那个晚上,刘斌睡不着了,他越想这些石头越激动:一定是个重大发现。他给自己的老师张忠培先生打电话,挂下后,又打给了北京大学赵辉老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孟宪民先生,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他们。
  如今,站在大莫角山遗址──良渚宫殿区,5000多年前,良渚国王就是在这个小山坡上,俯瞰全城。他大概不会想到,5000年后,正是这个儒雅的西北男人和他的考古队通过泥土里不起眼的石头,发现了自己的王国。
  30多年前,刘斌来到杭州工作,之前,他只知道杭州有个著名的遗址叫良渚,却不曾想,自己与这块土地的缘分,一结就是30多年,至今仍在继续。
  自1986年,从瓶窑反山发掘王陵墓地开始,良渚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刘斌都一一见证:良渚遗址至今已6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8年底开始对古城内外进行大范围勘探,至今已完成近20平方公里范围的摸底工作。从发现近3平方公里的内城,到6.3平方公里的外城,再到发现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10年的探索,换来了今天世界考古学界对良渚王国的认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可。
  历史的一大步,其实是考古人的一小铲,甚至是从一块小石头开始的。然而,如果没有像石头一般的执着和硬气,我们岂能知道,5000年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被材料牵着鼻子走
一层石头挖出一个古城

  2006年6月,刘斌带着考古队在瓶窑葡萄畈遗址进行试掘。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古河道的发现,让刘斌感觉有戏。洛阳铲一把下去,在3米多深的地方,碰到了石块。
  如果要说良渚古城发现的瞬间,似乎一两句话可以说完了──对,不是玉器,也不是陶器,只是一层石头,没有任何惊心动魄的戏剧性场景,谁都不会想到发现的是一个古城,一个国。
  刘斌没有放过这一层石块,困惑,纠结,论证,始终在继续。
  他的老师,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说的话,刘斌一直印在心里:被材料牵着鼻子走。“你发现了石头,然后怎么办?怎么样去理解材料,这些材料带给你的信息是什么?”
  有些人会觉得,一堆烂石头而已,也不是什么宝贝,但刘斌觉得,这些东西带来的思考、困惑,就是重要材料,他必须思考每一个点,每一寸土背后的秘密。
  他开始“破案”──石头是在三米多厚的黄土堆积的下面发现的,而且中间没有间隔,是一次性堆上来的,说明这些石头应该是三米多厚土的一个基础,很有可能是大堤或者城墙。他再看石头,发现是开采来的,那么,是从哪个山上开采来的?城墙的堆土,是山上的黄土,他就想到,现代修大堤,也是从山上运过来的,那必定是一个大工程。
  “所谓的‘被材料牵着鼻子走’,当某一种材料能触动你,就要把它搞明白,要被它牵着走,找出它有多长有多宽,再顺下去,这个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后面的科技设计都是从这个角度来做的。考古就是教我们怎样去追寻遗迹,怎样去发现它的功能。”

考古不只是考古
考古人有时候像个包工头

  刘斌和良渚考古队在良渚古城的实际发掘过程中,没有去发掘陶片丰富的古河道,挖的都是没有陶片的黄土。2007年,他们就依次发现了西城墙、北城墙、东城墙。当11月最终发现南城墙时,这座被历史的泥沙淹没了5000年的王城,就真的展现在我们脚下。
  “五千年并不遥远,穿过那间宋代酒肆的残垣断壁,从汉代人的墓地经过,我们便可望见五千年前的篝火……”2016年冬天,在反山王陵南面姜家山发现新墓地时,爱写诗的他,伏在良渚工作站的书桌前,写下这些浪漫的句子,与良渚古人隔空相望。
  古城发现后,来自各方的质疑声不断涌来,一路上,刘斌遇到了很多红灯。他一个人带着几个技工,请来各种专家,开论证会,寻找学术支持,包括向国家申请研究经费,征地,和村里人打交道,努力保护遗址范围。
  考古不只是考古,考古人有时候像个包工头,有时候还像居委会大妈,大量的生活琐碎,鸡毛蒜皮,他们全都要应对和解决──跟施工队磨合工期,动到老百姓的田地又涉及补偿,雇用民工、管理民工都需要妥善安排,而考古队本身也有一摊吃喝拉撒的事。
  良渚已成为中国第一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目前一期正在建设中。在遗址公园的修建过程中,这棵树该不该砍,那条路该不该修,刘斌觉得哪里不对,细枝末节全都要管。难怪,同事王宁远说他:你老把自己当甲方,老那么激动。
  这个斯文的男人心中,藏着十头牛也拉不动的较劲和执着。
  有一段时间,莫角山遗址北边的村子拆了,房子下面的垃圾没有运干净,上面铺了土,变成了农田,边上修起了石坎。刘斌又激动了:修那么多生硬的东西做什么?把垃圾运走,原来底下就是田,现在还造田,不就是弄虚作假吗?做石坎那么生硬,遗址就难看了,就毁了。
  “我确实给他们的工程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他笑说,“但把遗址毁了,我就要管。”
  “经常有人问我,考古苦不苦?这是个傻傻的问题。人生在世苦不苦?谁又能为我们开释得比佛陀更清楚。考古是一场修行。面对历史,我们不能改变什么、发明什么,只能在坚定的信念里,走近历史的真实。”刘斌说。
2# 四姑娘山
 楼主|一对山 发表于: 2018-10-21 21:28:00|只看该作者

人物成就

一:个人著作
  曾发表过的主要论文有:《良渚文化玉琮初探》《良渚治玉的社会性问题初探》《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良渚文化的鸟与神》《从玉器的角度观察文化与历史的嬗变》等。

二:荣誉表彰
  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020年9月以文科领军人才加盟浙江大学。
  2020年11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表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楼主|一对山 发表于: 2018-10-20 17:28:00|只看该作者

人物经历

  曾参加过河北蔚县三关遗址、青海大通孙家寨遗址、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三峡大坝)、以及浙江省余杭反山、瑶山等著名的考古发掘工作;主持发掘并发现了良渚古城遗址;并主持发掘浙江省海宁荷叶地、海宁佘墩庙、余杭汇观山、嘉兴南河浜等许多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地。还主持发掘过浙江省泰顺碗窑村的南宋和元代的龙泉窑系的瓷窑址。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10:13,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