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妮爱|查看: 5584|回复: 35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旭华曾“消失”荒岛30年 离休后给自己这样定位

 [复制链接]
26#
 欺头 发表于: 2019-9-29 18:56:58|只看该作者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党的决定我从没有含糊过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党的决定我从来没有含糊过

  新华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李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为国家利益隐姓埋名、默默工作,60多年来潜心技术攻关,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近日,黄旭华接受了新华网记者的采访。

以下为访谈实录
  :得知自己获得共和国勋章后,是什么样的心情?
  :感觉自己蛮幸运、蛮激动的,但是也感觉压力蛮大。我这工作是集体的产物,我仅仅是一个代表,我时刻记住感谢党、感谢政府,也感谢跟我一道协作的广大的战友,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常常讲,我是集体当中的一个成员,站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和大家一起把工作搞好而已,荣誉是属于大家的,是属于集体的,我只是一个代表。

  :您在入党申请书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党需要我把血一次流光我做到,党如果不是要求一次流光,而是一滴一滴慢慢流,一直流尽为止,我也坚决做到。”现在回过头看这句话,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
  :我记得我在入党转正的时候把这句话又重新讲了一下,表示了决心。因为我入党后按照党的要求准备这一生全部都献给党的事业,没有其他想法。现在想一下,时间长一滴一滴慢慢流,是一个很严重的考验,不像一次流光,一次热情迸发就完了。回忆过去,从入党到现在,党的决定我从来没有含糊过,我也没有向党提出任何个人的要求,“不忘初心”一直记住这个事,一直到现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觉得有哪些巨大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真正是天翻地覆,变化太大了。仅仅造船行业来看,解放之前造船厂的任务主要是拆船。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核潜艇造出来,航空母舰也造出来。从造船的角度来看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整个国家更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个飞跃是非常感动人的。

  :您为什么如此热爱核潜艇事业?
  :核潜艇跟我原来的志愿“科学救国”,不是造飞机就是造军舰抵御外国的侵略,完全结合在一起,给我这么好的机会,我当然很热爱。居里夫人说了一句话,叫做要反对原子弹,首先你必须自己要有原子弹,你自己没原子弹去反对人家,人家根本不听你的。我们国家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时是发表过声明的,我们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如果人家向我核进攻,我坚决给予报复。那人家向我进攻,我要报复,第一要保存自己,第二要有力量和威力给他报复,靠什么?靠核潜艇。要反对原子弹必须自己要有原子弹。我想在后面加一句:有了原子弹我们国家必须要有核潜艇,我要求自己鞠躬尽瘁也要和大家一道干成这个事。

  :您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因为我们生产的核潜艇里里外外全部都是中国自己干的,没有一件设备、材料、管道是进口的,应该从我自己来讲我是有把握的,为什么?我设计留有相当的余量,建造过程中还经过严密的检查,我还做了一个及时复查,我有充分的信心。但是另外一点,是不是还有哪些超出我的知识范围,我还没认识到这个潜在危险,最可怕的就是这样子的。那怎么样办呢?我只能跟它一道下去,在深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正常的现象,我可以协助马上采取措施,防止失误的扩大。
  人都是爱惜自己的生命的,我也是一样。严格来讲,这也叫做“贪生怕死”,贪生:爱惜我的生命;怕死:是怕没有价值的死。我下去一定要把实验数据完完整整拿回来,而不是硬装好汉,去让大家去牺牲。

  :您接下来还有什么目标,什么心愿?
  :我95岁了,不可能跟大家一样上第一线,我把自己定位为啦啦队的队长。啦啦队干什么?给大家鼓劲、给大家撑腰,年轻人特别是搞新技术的往往会碰到好多困难、好多挫折,我们老一辈有责任给年轻人撑腰。
  我想补还我欠父母,欠妻子,欠子女的情债,但不可能,我离开母亲的时候,答应她要常常回家看看,那之后三十年没有回家,我没遵守这个诺言,但我恪守了对组织的承诺,就是绝对保守国家的机密,这点我做到了。因此我虽然有那么多遗憾,但是无怨无悔。
  美好生活70年巨变-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浪新闻特别报道
25#
 李雪 发表于: 2019-9-25 06:3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黄旭华: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

源自:经济日报
原文标题:黄旭华: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
⊙作者:新华社记者 熊金超 冯国栋

  花白的头发、和蔼的笑容、温和的言语……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外表看起来朴实无华。
  作为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 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仿佛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在了人生的大海之中。

“深潜”报国三十年
  “从一开始参与研制核潜艇,我就知道这将是一辈子的事业。”黄旭华说。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家乡饱受日本飞机的轰炸。海边少年就此立下报国之愿。
  高中毕业后,黄旭华同时收到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录取通知。在海边长大的黄旭华选择了造船。
  新中国成立初期,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核威慑。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央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制核潜艇。黄旭华有幸成为这一研制团队人员之一。
  执行任务前,黄旭华于1957年元旦回到阔别许久的老家。63岁的母亲再三嘱咐道:“工作稳定了,要常回家看看。”
  但是,此后30年时间,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父亲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见他一面。
  1986年底,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再次回到广东老家,见到93岁的老母。他眼含泪花说:“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直到1987年,母亲收到他寄来的一本《文汇月刊》,看到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里有“他的爱人李世英”等字眼,黄旭华的9个兄弟姊妹及家人才了解他的工作性质。
  与对家人隐姓埋名相比,黄旭华的爱人李世英承担了更大压力。忙时,黄旭华一年中有10个月不在家。结婚8年后结束两地分居,李世英才知道丈夫是做什么的。
  “他生活简单随性,出去理发都嫌麻烦。后来,我买了理发工具学会理发,给他剪了几十年。”李世英说。

攻坚克难铸重器
  核潜艇,是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 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当时,我们只搞过几年苏式仿制潜艇,核潜艇和潜艇有着根本区别,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对内部结构更是一无所知。”黄旭华回忆说。
  在开始探索核潜艇艇体线型方案时,黄旭华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艇型。最终他选择了最先进、也是难度最大的水滴线型艇体。
  美国为建造同类型核潜艇,先是建了一艘常规动力水滴型潜艇,后把核动力装到水滴型潜艇上。
  黄旭华通过大量的水池拖曳和风洞试验,取得了丰富的试验数据,为论证艇体方案的可行性奠定了坚实基础。“计算数据,当时还没有手摇计算机,我们初期只能依靠算盘。每一组数字由两组人计算,答案相同才能通过。常常为了一个数据会日夜不停地计算。”黄旭华回忆说。
  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为了在艇内合理布置数以万计的设备、仪表、附件,黄旭华不断调整、修改、完善,让艇内100多公里长的电缆、管道各就其位,为缩短建造工期打下坚实基础。
  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是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克难攻坚的法宝。
  除了用算盘计算数据,他们还采取用秤称重的方法:要求所有上艇设备都要过秤,安装中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过秤。几年的建造过程,天天如此,使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和设计值几乎吻合……
  正是这种精神,激励黄旭华团队一步到位,将核动力和水滴艇体相结合,研制出我国水滴型核动力潜艇。

终生奉献不言悔
  核潜艇战斗力的关键在于极限深潜。然而,极限深潜试验的风险性非常高。美国曾有一艘核潜艇在深潜试验中沉没,这场灾难悲剧被写进了人类历史。
  在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中,黄旭华亲自上艇参与试验,成为当时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所有的设备材料没有一个是进口的,都是我们自己造的。开展极限深潜试验,并没有绝对的安全保证。我总担心还有哪些疏忽的地方。为了稳定大家情绪,我决定和大家一起深潜。”黄旭华说。
  核潜艇载着黄旭华和100多名参试人员,一米一米地下潜。
  “在极限深度,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的压力是一吨多,100多米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巨大的海水压力压迫艇体发出“咔嗒”的声音,惊心动魄。
  黄旭华镇定自若,了解数据后,指挥继续下潜,直至突破此前纪录。在此深度,核潜艇的耐压性和系统安全可靠,全艇设备运转正常。
  新纪录诞生,全艇沸腾了!黄旭华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和激动,即兴赋诗一首:“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正是凭着这样的奉献精神,黄旭华和团队于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建造周期之短,在世界核潜艇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1970年12月26日,当凝结了成千上万研制人员心血的庞然大物顺利下水,黄旭华禁不住热泪长流。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新中国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
  几十年来,黄旭华言传身教,培养和选拔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他常用“三面镜子”来勉励年轻人:一是放大镜──跟踪追寻有效线索;二是显微镜──看清内容和实质性;三是照妖镜──去伪存真,为我所用。
  作为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直到今天,93岁的黄旭华仍然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为年轻一代答疑解惑、助威鼓劲……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4#
 张各国 发表于: 2019-3-15 19:38:00|只看该作者

“中国核潜艇之父”现身这个特殊的码头 全场沸腾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原文标题:“中国核潜艇之父”最新现身这个特殊的码头,全场沸腾!

源自:长安街知事

  近日,一场“快闪”活动亮相大连国家某重点装备试验码头。半年前,就在这里,三位科研人员在台风抢险中不幸牺牲。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包括“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内,老中青船舶工作者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向英雄致敬,向祖国表白。
  2018年8月20日,台风“温比亚”袭击大连东部海岸,中船重工七六〇研究所码头狂风暴雨肆虐,停泊在这里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部分缆桩断裂,缆绳脱落,安全受到威胁。
  在科研工作者眼中,试验平台就像自己的孩子。七六〇研究所副所长黄群等12人组成抢险队,冲向码头展开抢险救援。就在这时,一个大浪突然而至,将黄群和同事姜开斌卷入大海。就在大家开展营救之时,又一巨浪将参与救援的孙逊、宋月才等卷入海中。
  虽经全力施救,黄群(51岁)、宋月才(61岁)、姜开斌(62岁)仍壮烈牺牲。次月,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获授“时代楷模”称号。
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由左至右)
  近日举行的“快闪”活动中,出现了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代表的身影。其中,孙逊唱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除了上述英雄群体,国产航母建设者,国家某重点工程建设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麟,以及“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也参与了该活动,并在现场引吭高歌。
  对着现场众多年轻的面孔,黄旭华字句铿锵地说:“我们科技工作者,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强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默默无闻,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和热血无私地奉献给国家,呕心沥血,铸就国之重器,无怨无悔、砥砺前进,代代相传、许身许国。”
  黄旭华的上述话,既是对青年人的寄语,也是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出生于1926年3月,他经历了抗日烽火、解放战争,面对落后贫穷的祖国,毅然追寻造船造舰抵御外侮的报国梦。
  1970年12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当这个庞然大物从水中浮起时,黄旭华激动得泪流满面。1974年8月,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入列。“从1965年立项,用了不到十年,我们造出了自己的核潜艇。”黄旭华说。
  为了工作上的保密,黄旭华整整30年没有回家。离家时,他刚三十出头,等到回家见到亲人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了。
  直至1987年,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刊发,描写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一时轰动全国。文章只提到“黄总设计师”,没有名字。但文中“他的妻子李世英”,让黄旭华的老母亲坚信这就是自己的三儿子。
黄旭华与潜艇
  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但这位“三儿子”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1988年4月,中国某新型核潜艇进行首次深潜试验时,已经64岁的黄旭华毅然决定一试。他深知,核潜艇深潜试验遭遇事故并不罕见,曾有美艇沉没,致一百多人全部丧生。
  “我不是充英雄好汉,万一深潜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我可以及时帮助采取措施。”当到达设计深度时,巨大的水压使核潜艇艇身多处发出“咔哒”的声响,惊心动魄。黄旭华沉着应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
  直到今天,已经90多岁的黄旭华仍然每天8点半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一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
23#
 qwer222 发表于: 2018-11-17 09:53:00|只看该作者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真实身份隐藏30年,没回过一次家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真实身份隐藏30年,没回过一次家

  他30年不回家被骂“不孝”
  习总书记却为他让座
  我们都欠他一份敬意
  他的名字叫
  黄旭华
  一个被隐藏了30年的秘密


  2017年11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
  拉着黄旭华的手,邀请他坐在自己身边
  这一温暖的场景通过媒体传遍大江南北,直抵人心


  少年之志“我不学医了,我要科技报国,我要学航空,学造船”
  ──黄旭华


  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为了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
  保护长达几万公里的海岸线
  突破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包围封锁
  我国决定研制核潜艇
  然而当时的中国,对核潜艇的研究几乎为0
  也曾寄希望于苏联的技术援助
  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却明确表示:
  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花钱多
  你们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来研制
  并在日记中写道:
  中国也想搞核潜艇,简直异想天开


  前苏联第一代攻击核潜艇──“N”级核潜艇
  好像事实确实如此
  核潜艇是什么?
  堪称在深水中运动的武器库和战斗堡垒,必须集航海、导 弹、计算机、核反应堆等几十个专业学科才有可能造出来,代表着世界顶尖高端技术。即使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全世界也不过只有6个国家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
  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
  要造核潜艇简直是天方夜谭,白日做梦
  然而却偏偏有人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
  从一片荆棘中开出一条血路
  黄旭华就是其中一位


  黄旭华在核潜艇建造现场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
  从小的志愿其实是学医
  想继承父母的意愿──治病救人
  然而“七七事变”的爆发,日军的侵略,无休的炮火
  让他对未来有了新的方向
  “弱国就要受人家的欺凌,受人家的宰割。”
  “我要制造军舰,抵御外国从海上进来的侵略。”


  年轻时候的黄旭华
  怀揣科学救国的理想
  黄旭华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
  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57年,黄旭华出差广东时回家
  母亲对他说:
  “母亲老了,希望你常回来看看。”
  黄旭华连声答应,但他不知道
  这一别后,他却“消失”了30年


  黄旭华和母亲
  1958年,我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
  黄旭华被选中成为29人队伍中的一员
  29个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人
  就这样挑起了国家核潜艇的开拓任务
  并为此奉献了一生
  而32岁的黄旭华凭借出色的才能
  担任了“总设计师”的职位


  世界上高新尖端技术
  尤其对于核潜艇技术
  无疑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
  从进入这个领域开始
  就注定要隐姓埋名、默默无闻
  不能暴露工作单位、工作任务
  不能与家人联系
  不能离开30年来黄旭华和家人的联系,仅仅只是一个海军的信箱
  1958年,黄旭华告别新婚的妻子
  和其他28位同事来到了
  一个荒芜凄凉、与世隔绝的小岛上
  开始了30年的“隐居研究”之旅
  小岛上的环境很恶劣
  “一年两次风,一次刮半年”
  物质也很紧缺
  夏天靠吃茄子为生
  冬天则是土豆烧白菜
  然而最大的苦难不是生活条件恶劣
  而是对核潜艇知识的一无所知:
  核潜艇什么样子,没人见过
  核潜艇里面的构造是怎样的,没人知道
  核潜艇所有零件的尺寸是多少,没人清楚
  ……


  核潜艇的设计师们,右一为黄旭华
  从了解核潜艇开始
  黄旭华和同事们
  开始从浩瀚的杂志里大海捞针
  将所有和核潜艇有关的资料都找出来
  哪怕是一点点零碎的东西也不放过
  进行分析整理,汇总成核潜艇的整体布局
  又将找来的美国核潜艇模型玩具
  反复拆了装,装了拆,对比资料
  一步步地了解,一步步地摸索前进
  边设计边建造


  为了节省时间
  大家直接住在研究所里
  半夜如果有问题需要处理
  直接穿上衣服就开始工作
  没有计算机
  就用算盘加计算尺去计算数据
  为了保证精确,分成两队同时计算
  只要有一点偏差就重头再来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许多核心数据
  就是靠这个老式算盘算出来的
  总有一些坚持
  能从一寸冰封的土地里
  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从1958年组建团队
  到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成功试航
  不过13年的时间
  黄旭华和他的团队硬是从零开始创造了奇迹
  中国成为了继美、苏、英、法后
  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而且由内而外全部由中国人自己建造
  1974年
  中央军委将这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
  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核潜艇吊装鱼雷


  中国“长征一号”核潜艇
  然而核潜艇成功试航
  并不意味着结束
  1988年
  “长征一号”即将
  进行最重要的极限深潜试验
  这一次试验的成功与否
  将直接影响中国核潜艇能否成为大国佩剑
  从而奠定中国在世界的发言权
  担心自己有去无回
  当时很多人甚至写下了遗书
  如何鼓舞士气,稳定军心
  62岁的黄旭华
  当即决定与170个乘试人员共同下水
  是自信,也是负责
  最终,这艘完全由中国制造的核潜艇
  成功完成水下300米极限深潜
  黄旭华也成为世界首位
  亲自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


  深潜成功后的黄旭华
  从1957年到1986年
  为了制造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黄旭华在荒岛隐居了30年,沉默了30年
  每次父母写信询问他工作状况
  他总是闭口不答
  30年里他没有回过一次家
  甚至在父亲去世都没能回家
  和家人的关系渐行渐远
  被家人写信骂“不孝子”“白眼狼”“忘恩负义”
  但是他什么都不能说
  有人曾问他如何理解“忠孝不能两全”
  他坚定地回答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除了对远在天边的家有所亏欠
  即使是对近在眼前的妻子和孩子
  黄旭华内心也充满愧疚
  新婚不久,他就被迫长年和妻子分居
  为了让黄旭华没有后顾之忧
  李世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将三个女儿抚养长大


  黄旭华一家人的合照
  黄旭华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答应带女儿去划船
  结果女儿长大成人了也没有履行
  但妻子和女儿并没有因此抱怨黄旭华
  她们知道他有更重要的责任在身上
  而每次回家
  黄旭华总抓紧时间和妻女相处
  还会为她们表演小提琴、口琴
  不善言辞的他
  用音乐传达自己对这个家深深的爱


  妻子李世英为黄旭华整理领口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
  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
  这是词作家闫肃为黄旭华写的词
  黄旭华坦言:
  “我很爱我的妻子、
  母亲和女儿,我很爱她们。”
  他顿了顿
  “但我更爱核潜艇,更爱国家。”
  “我们的这一生都奉献给国家、
  给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悔”


  有人询问黄旭华:对他来说,祖国意味着什么?
  黄旭华缓慢而坚定道:列宁说过,要他一次把血流光,他就一次把血流光;要他把血一滴一滴慢慢流,他愿意一滴一滴慢慢流。一次流光,很伟大的举动,多少英雄豪杰都是这样。更关键的是,要你一滴一滴慢慢流,你能承受下去吗?国家需要我一天一天慢慢流,那么好,我就一天一天慢慢流。
  “一天一天,流了93年,这血还是热的?”
  “因为祖国需要,就应该这样热。”
  没有万众瞩目的赞美
  没有名满天下的荣誉
  黄旭华就在默默无闻中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随着解密期的到来
  才开始有人慢慢知晓他的故事
  才知道这个“不孝子”
  原来背负了几十年的秘密
  才知道这个貌不惊人的老人原来是
  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
  战略导 弹核潜艇总设计师
  中国核潜艇之父


  然而身上的荣誉
  并没有让黄旭华迷失自我
  他清楚地知道
  对于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名利”
  而是“核潜艇”,是“国家”
  功成名就天下晓
  归来仍旧少年心
  如今90多岁的他
  依然坚持每天工作
  整理资料、场外指导、
  到全国各地作报告
  “我愿为国家的核潜艇事业贡献到最后一刻”
  即使身负盛名
  依然谦逊诚恳
  他曾回母校上海交大
  也做了一次演讲
  92岁的他在演讲时
  坚定地推开椅子
  坚持站着讲完
  有学生在网上感慨:“热血难凉,前辈如此,即使只是一瞬间,胸中也翻滚不断,认真踏实,将这一点点火光,变大变坚定!”


  被《开讲啦》邀请
  他足足写了十几页的手稿
  没有半点敷衍
  撒贝宁后来表示
  黄旭华的这场演讲
  是听到过的最震撼人心
  最让人心情无法平复的一场演讲


  黄旭华演讲的视频片段
  让多少人看了泪流满面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2013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颁奖词上这样写道: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
  他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
  一穷二白的年代
  他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
  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今天
  让我们用无声
  但无穷的力量
  向这位真正的大国脊梁
  国民偶像致敬制 作|冀青工作室
  编 辑|林楠
  须 知|转载注明"河北共青团(HBGQT87903800)"
  来 源 | 源自:延安青年、视觉志、图片来自你的景和我的桥。关于作者: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这一刻,向这位大国脊梁致敬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2#
 nekoda 发表于: 2018-7-2 05:26:00|只看该作者

94岁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购票参观海军博物馆,再下核潜艇

源自:文汇网
原文标题:94岁高龄黄旭华再下核潜艇
⊙记者:师丽青

  94岁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购票参观海军博物馆,再下核潜艇

黄旭华详细询问401艇近况  aWcz-hespqrx6448778.jpg  保存到相册

  日前,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 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率一行6人,如正常游客一样买门票到海军博物馆参观,在检票口被该馆官兵发现。

94岁高寿老人黄旭华穿过401核潜艇内水密门  ES2P-hespqrx6448843.jpg  保存到相册

  海军博物馆康海东馆长闻讯赶来,众人感到黄老年事已高,建议黄老不要再下到401核潜艇,就在码头上向他汇报该艇入馆以来的情况。但黄老梦牵子嗣,执意要下艇参观。看到黄老如此执着,在场人员急忙前搀后扶护送黄老入艇。年已94高寿的黄老,在核潜艇这样狭小的空间活动,尤其是进出直径不足1米的水密门,难度可想而知。

已退出现役的我国第一艘核潜艇401艇。| 郑蔚 摄  YcX4-hespqrx6448910.jpg  保存到相册

  进艇之后,黄老脸上的笑容慢慢变得凝重起来,他驻足凝视着艇内的每一个部位、每一台设备,先后不经意间问了两次“这艘艇现在都拆除了哪些设备?”周边人员被黄老的情绪深深感染。是呀,对于他来说,这艘核潜艇就像是自己多年未见的孩子,在他的眼里它不仅是一艘艇,更多的是过往艰苦奋斗、隐姓埋名的家国情怀。黄老进住舱、上战位,用他的话说:“一点都不累!”黄老不时还给大家讲述一些当年不为人知的故事。

黄旭华在401艇会议室里欣然题词  FPI1-hespqrx6448968.jpg  保存到相册

  在401艇会议室,应海军博物馆同志恳请,黄老在留言簿上挥毫题词:“骑鲸蹈海日游八万里五洋捉鳖。”这正是黄老依然壮怀激烈的心境写照。
21#
 红英 发表于: 2018-2-16 14:26:00|只看该作者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92岁仍不退休,每天8点半上班

源自:宜昌发布
  黄旭华,1926年3月生,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某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 弹核潜艇总设计师。
  黄旭华的一生中,有长达30年的时光一直都是隐姓埋名,默默奋斗,甚至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
  已至耄耋之年的他,至今还没退休。他仍旧坚持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半天,上午8点半准时到办公室。他说,自己要做年轻人的“啦啦队”,为他们加油鼓劲,必要时出个点子。什么时候退休不知道,身体还可以干几年。


  感谢有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0#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2-13 19:28:00|只看该作者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赴北京参加央视春晚

源自: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原文标题:关注:“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将登央视春晚

  有一位老人名叫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也是全国道德模范,94岁高龄仍坚守岗位,这 一次老人要从武汉飞往北京,去参加一场团圆宴。
19#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2-6 15:28:00|只看该作者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白内障术后复查:看手机不用眼镜

源自:光明日报
原文标题:两位全国道德模范北京结缘谱佳话,眼科专家姚玉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送光明──用纯净的心做纯粹的事

  2017年11月17日,黄旭华和姚玉峰,两位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相遇结缘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姚玉峰为已经93岁高龄的黄旭华治疗严重的白内障,术后,老人的视力就从不到0.1,达到0.6。
  本报1月12日10版和13日1版,分别刊发报道《两位全国道德模范北京结缘引佳话──姚玉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送光明》和《冬日里一篇暖人的新闻》,讲述了发生在两位全国道德模范间温暖的故事。
  报道刊出之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广大读者至今还非常关心黄旭华现在的恢复情况,关注姚玉峰在治疗、手术过程中还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2月5日,黄旭华到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做术后复查。一切都很好!现在,他不但能看清周围环境,而且还能不借助眼镜等辅助工具阅读报纸,看手机短信,自己还能够直接书写文字。
  在追踪采访中,记者不但了解了许多感人的细节,更深深感受到了姚玉峰作为一位医学工作者的担当。


“我崇敬英雄!我们应该崇敬英雄”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作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有“中国核潜艇之父”之誉。1958年至今,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他一生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研制领域,隐姓埋名、以身许国,阔别家乡30载,其间一次也没有回过老家。
  1962年出生,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姚玉峰是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第二次握手》《哥德巴赫猜想》等长大的。邱少云、黄继光、雷锋、王进喜、麦贤得、焦裕禄、李四光、钱学森、陈景润……这些不同时代的英雄模范人物,一直长驻在他的心中。
  姚玉峰说:“我崇敬英雄!我们应该崇敬英雄!黄旭华是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我对黄老充满崇敬之情!”
  其实,在世界眼科医学界,姚玉峰也是一位英雄。
  角膜病是眼科致盲性常见病,全球有角膜病病人4000万人左右,角膜病盲人1000万人左右。为攻克角膜病,从1906年开始,全世界眼科医学界前赴后继。整整一个世纪,在为之作出贡献的灿烂星河里,闪烁的名字都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直到2010年,在记录重大技术突破的角膜移植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姚玉峰。
  来自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的眼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姚玉峰,成功主持了世界上第一例由他独创的角膜移植术,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个难题。他创造的技术,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被美国眼科科学院称为“该领域治疗方法的一个突破”,并被写进美国医学教科书。
  登上了世界眼科角膜移植巅峰的姚玉峰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0世纪90年代初,他婉拒了日本、美国名校的高薪邀请,选择回国,20多年来,治疗过30万例病人,经他手术复明的病人有近3万名。
  93岁的黄旭华和55岁的姚玉峰,这两位相差了整整38岁的全国道德模范,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结缘。
  2017年11月17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暖意融融。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准备同代表们合影。看到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总书记握住他们的手,微笑着问候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习近平总书记拉着他们的手,请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来,两人执意推辞,习近平一再邀请,说:“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相机快门按下,记录下了这一感人瞬间。这一个暖心感人的场景在人们的心田荡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先进模范的尊敬与关爱,一次次为全社会作出示范,引领着社会风尚。
  站在黄旭华旁边的姚玉峰,目睹了这温馨一幕,他由衷为两位老人自豪,也为老人感到高兴!
  但当看到黄院士拿着发言稿上台,戴着挺厚的老花镜,还用放大镜一行一行地扫着做发言,姚玉峰心里“咯噔”一下。他断定黄院士视力肯定有问题。职业的敏感和由衷的心疼,让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提醒黄院士去看一下眼科。

“必须‘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
  黄院士视力是有严重问题的。从45岁开始,老人就感觉看东西吃力。眼镜一年一换,度数越来越深。
  “我配了很多眼镜,非常不方便。我曾问医生能否再配一个更好的眼镜。医生说不行了,眼镜的作用只能到此为止。”老人无奈地告诉姚玉峰:他把字体打成最大,戴高度数的老花镜,还看不清;还要加上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照,才能勉强看见。他说:“我也曾经到多家医院求治,问过好多医生,我的白内障还能治疗吗?医生都说,您这个年龄,白内障,生活基本能坚持下来,还是不做手术为好。而且,超高龄,风险也太大了!以至拖到今天。”
  “黄院士患有最严重的白内障,又是93岁的超高龄,给这样‘国宝’级的科学家做手术,风险、责任、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一位眼科教授说:必须“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
  黄院士问姚玉峰:“能否请您帮我看一下?”
  作为一名眼科医师,姚玉峰当时觉得自己无法拒绝患者提出的这样的要求。他初步做了检查后,发现黄院士患有严重的白内障。
  黄院士问:“我还能治疗吗?”
  姚玉峰说:“确立正式的治疗方案,需要更全面详细的检查,但是应该还是可以手术治疗的。”
  黄院士说:“那我能否请你帮我做手术呢?”
  对任何病人一样,姚玉峰再次发现自己无法拒绝这样的要求。
  2017年1月2日下午,黄院士就来到杭州邵逸夫医院。姚玉峰和团队给老人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视力不到0.1,白内障呈棕褐色,已经发展到了最严重的等级(V级核),达到五级核的硬度(白内障最硬的核)。再不治疗,很快就会失明。
  老人说:我也明白,这是最后一次希望了!
  1月3日中午,医院组织全院大会诊。
  麻醉科、心血管科、呼吸科、肾内科等专科的专家们认为:黄院士是一位超高龄的患者(93周岁),心血管、肾脏系统、呼吸系统都显示一些老年性的异常;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或会术中和术后继发出血;全麻容易出异常,局麻手术医生压力大。因为多方面老年性多系统异常的客观存在,大家都担心手术可能诱发各种各样的风险。
  大会诊的一致意见:总体只能由眼科主刀医生自己把握。已有人私下悄悄力劝姚玉峰:千万不要接这个活儿,因为风险、责任实在太大了!
  作为曾经的浙江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有着30多年的从医经历,姚玉峰当然很清楚给黄老做手术,难度有多大!风险有多大!责任有多大!
  但是,姚玉峰想的是:这一系列风险,是否有可预防的措施?如果有,就应尽一切努力去做。如果所有该采取的预防措施都做了,剩下来做手术的风险,就看手术医生担当了。
  一阵沉默后,姚玉峰坚定地说:“手术还是要做,一切后果和责任由我来承担!”
  随后,姚玉峰和团队商量治疗方案:按一般常规,这样严重的白内障,一般只能采用大切口摘除。这样,对于医生来说手术难度降低,风险相对小一些。但是大切口,损伤大,术后视力恢复干扰因素多。尤其考虑到黄院士还非常渴望能够继续工作,大切口就不适合装入三焦人工晶体,术后阅读视力会很不理想。
  可是,如果采用1.8毫米微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又怕核太硬,能否顺利超声乳化是个疑问。还有,超声能量大,手术损伤也会大,术后角膜水肿会明显,整个恢复期会长。
  怎么办?治疗小组讨论再三,觉得考虑黄院士的工作愿望以及对国家的重要性,还是选微切口超声乳化方案。
  1月4日早上八点二十分,在麻醉科副主任周大春的监护下,姚玉峰给黄院士手术。
  正像预见的那样,黄院士的瞳孔只能散到中等大,核很硬,超声很困难。
  为了减少损伤,姚玉峰术中每个步骤都是仔细再仔细。十三分钟后,手术顺利结束。
  第二天一早,姚玉峰给黄院士检查:手术远眼视力达到了0.3,角膜除了一小块水肿,其他都还透明。
  视力比术前预计的还要好,这让大家松了一口气。接着,姚玉峰又给黄院士的另一只眼睛做手术。
  1月6日检查(第一只眼睛手术后第二天,第二只眼睛手术后第一天),黄院士左右眼的远中近视力都达到了0.6。
  “没做手术前,手机短信看不到,手术第二天,竟然就能看得清手机短信,清清楚楚。我非常惊奇,太神奇了。”黄老动情地对大家说,“医生真伟大!姚医生真伟大!”
  已经产生了终止科研生涯的想法,现在眼睛又亮了,黄老一边摆弄着伴随了自己20多年的眼镜、老花镜、放大镜,一边兴奋地说道:“它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可以送进博物馆了!我现在感觉自己的生命可上不封顶!我还要为国家再工作20年!”
  这真是一个高难度却完美的白内障手术!
  黄旭华和夫人不但赠送给姚玉峰“神医妙手”和“相逢首都是机缘,仁心感我赴邵院,妙手拨开瞳中雾,又见清澈碧云天”的题字和赋诗,黄老还准备了一面锦旗,上书周总理当年赠给核潜艇研究团队“周到细致,一丝不苟,万无一失”十二个字,充分表达了对姚玉峰主任的感谢。

一颗纯净的心,去做纯粹的事
  手术成功后,面对记者的采访,姚玉峰感激自己的团队,医院各个环节的医疗团队,大家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才有最后万无一失的结果。
  当时记者曾问姚玉峰:你有没有感到压力和犹豫过?
  姚玉峰说:“从一开始发现院士视力有问题,到最后实施手术,我作为眼科医生,是一种责任在驱动着我,给他做手术。如果问我是否犹豫过,说实在的,我似乎没有犹豫或者可以逃避的空间。”
  “问我是否有压力?”姚玉峰坦言:自从黄院士正式决定来杭州后,他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压力。
  但是,姚玉峰告诉记者:作为医生,他能够做的只有把可能想得到的风险降到最低;把可以做的方案和预防措施做到尽可能周全,尽一切努力做到万无一失!尽管压力像波浪,一阵阵、一波波向他内心涌来。但每当出现压力的感觉时,他只能用意志和专业的责任,一次一次对压力进行屏蔽,尽最大力量做到不让压力影响自己专业技能和水平的发挥。屏蔽有形无形的压力,绝不想什么“一失万无”!这是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做的自我心理抗争。
  “其实,我也想了很多,特别是怎样才能‘万无一失’。”姚玉峰说,“但是,我唯一没想过的是‘一失万无’!”
  姚玉峰想到:这位倔强的老人投身我国核潜艇事业近60载,守护着大国重器,支撑起大国科技崛起的筋骨,挺立起民族智慧的脊梁;93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还每天坚持上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姚玉峰还想到眼疾给老人造成的不便和痛苦,看到他对光明深切的期盼;想到正是有像黄老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们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才让我们这些年轻后辈能安心工作,才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姚玉峰更忘不了如此坚强、乐观的老人一次和他谈起:曾有一个老同事,好朋友,原来也用老花镜加放大镜。两年后失明了,失明两年后,那个老人郁郁去世。
  “因为我们搞科研的人,眼睛实在太重要了。计算的数字,科研的数字,都要通过眼睛,没有一双好的眼睛根本就没法搞科研。”老人非常焦虑地说,“如果我的眼睛治不好,我的科研生涯也就到此结束了!”
  说完,老人默默地凝坐着,黯然神伤。这情景,深深地烙印在姚玉峰的脑海里,震撼在他的心坎上!
  由衷崇敬、心疼黄老,让姚玉峰想到的只是一份责任、一份豪情、一份担当!
  为万无一失,为承担一切责任!在手术前夜,姚玉峰几乎彻夜难眠。他一遍又一遍分析手术当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一次又一次考虑应对的预选方案:
  第一种情况:手术方案是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三焦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顺利。这是最理想的手术过程。但是,他当时估计,这个可能性不是太大,只是尽力去争取。
  第二种情况:手术方案是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三焦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做得下来,但术后角膜水肿明显,需要比较长的恢复过程。他当时估计这种可能性会最大。因为术后短期之内视力提高不明显,需要让患者提前知道这样的恢复过程,这样可以减轻患者因为不懂医学造成的心理压力,所以在手术之前,每次跟黄院士做交流时,他总会提到术后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周,10天或者半个月,让他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第三种情况:手术方案是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但无法顺利进行,预案是术中临时调整扩大手术切口,把晶体的硬核采用套出的方法摘除。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那么三焦人工晶体植入就意义不大,只能改为普通人工晶体的植入。他术前的设想评估是,尽管这样的可能性无法排除,但可能性不是太大。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要求团队在事前也备好普通人工晶体,以防万一。
  第四种情况:手术出现意外,比如晶体后囊破裂,晶体核掉入玻璃体,等等。如果这样的可能性出现,那对他和对黄院士都是差结果。尽管不愿意想象,但他也做好了最差可能性的应对,术前备好了玻璃体切割仪和缝线人工晶体植入,以备不测。
  还有,为了应对手术当中万一出现全身情况的意外,他要求麻醉科的副主任全程监护黄院士的手术过程,另外,心内科专家也处于待命状态。
  黄老的两个手术都结束并成功后,姚玉峰才感到背上肌肉酸痛痉挛着,他所承受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一位姚玉峰多年的好友,也是他的同行,向记者介绍,他所了解的姚玉峰始终禀信要做好一个职业,首先需要热爱;热爱了,就能够忍受委屈;热爱了,就能够默默坚守;热爱了,才能够不计较得与失、名与利。他只追随自己的那份初心。
  闻悉手术非常成功,这位好友感慨万千地说:“这是因为姚玉峰有精湛的医术和无愧大医才拥有的那份自信。但是,更难得、珍贵的是他有一颗纯粹的心,才能去做纯净的事。所以,他能做到极致!”

为黄老送光明,成为冬天里最温暖的新闻
  这个冬天里最温暖的新闻传遍大江南北后,人们都由衷地为黄旭华老人恢复视力感到高兴,无不为老人祝福!
  有位名叫“不胜寒”的网友写下诗歌赞美黄老与姚玉峰:少小离家赴他乡,舍生忘死献国防。投身核潜六十载,铸就重器驱豺狼。耄耋之年病缠身,阴翳悄然眼中藏。老将虽有报国志,奈何眼前白茫茫。医界楷模挥小刀,精准切除白内障。院士复明重抖擞,跃马挺枪骋海疆。
  “国家的重工事业,就是依托黄院士这一批重工专家多年来隐姓埋名为国家作贡献,这叫作重工精神。”湖北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袁善谋说,“让黄院士重获光明,我们重工人,发自内心地感谢姚玉峰教授!”
  “我们将铭记姚玉峰主任为黄旭华院士揭开纱布的那个神奇时刻!”719研究所党委书记曹明江,专程来到邵逸夫医院看望黄老,致感谢信给姚玉峰。他说:“我们感谢姚主任顶着巨大的压力,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这充分展示了姚主任的精湛医术、人格魅力和一位优秀医学科学家的担当。”
  “当年自己选择从医,选择报效祖国是对的。总之,当我扪心自问时,我希望觉得自己的心是安宁的,是问心无愧的。”在如潮好评面前,姚玉峰说,“但是,给黄旭华院士做手术,送光明,在无比欣喜、无比欣慰的同时,我也有深深遗憾。因为有一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
  发生在黄老身上的这种情况,也许带有普遍性。因为,如果黄老能够在10年甚至20年前就得到及时治疗,不但老人可以减少很多不便和痛苦,他还可以为国家、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作出更重大的贡献!
  在黄老治愈出院回家之后,姚玉峰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存在延误治疗的问题?他想:一方面可能是像黄老这样的老科学家太投身于自己专业的科学事业,对医学能够达到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行的治疗方法和及时性不够了解;第二,像黄老这样的老科学家,社会影响力巨大,身份很高,这无形中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给黄老做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我强烈感受到了老一代科学家身上的报国情怀。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中国梦的实现,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姚玉峰说,“他们身上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这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姚玉峰深感:我们年青一代的医务工作者应该有担当,让这些对国家对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老科学家、老院士们不但能得其所愿,发挥余热,而且能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所以,他希望对像黄老这样的老科学家、老院士们给予更加准确、周到、细致、及时的关爱,甚至超前的预防、控制和治疗。
  “在给他们做眼科各方面诊治和手术方面,我和我的团队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和任务。我自己认为眼科可以先做起来,我也可以带头、推动这件事先做起来。”姚玉峰对记者说,“我有信心从医疗的角度,对类似黄老这样的老科学家,帮他们做更多更好的诊治。”
  这是姚玉峰的美好心愿:能及时地提供并介入老科学家的治疗,让更多的老科学家们不但能发挥余热,更好地为国家科技创新作出更多贡献,更重要的是还能极大地提高老科学家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这将不但是这些老科学家的身体之福,更是国家之幸!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8#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1-31 04:28:00|只看该作者

他用算盘造出一架核潜艇 成中国定海神针

源自:央视财经频道
原文标题:传奇,致敬!他用算盘造出一架核潜艇,成中国定海神针!

  一穷二白的年代,他凭借一个算盘,开始研制核潜艇!
  黄旭华:“哪有现在的什么计算机啊,没有,我们只有算盘。”
  挑战极限,62岁总设计师笑对生死考验!
  黄旭华:“有些人给家里写了遗书啊。”
  工作保密,30年隐姓埋名不能和家人相见!
  黄旭华:“我忍住啊,这忍住的心情,只有我自己晓得。”
  以身许国,93岁高龄仍然坚持工作!
  黄旭华:“做到我不能做为止。”
  2017年11月17号,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拉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的手,请他坐在自己身边。48年前,正是他、亲手把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推进大海。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

一项秘密使命改变了他的人生
  1958年夏天,黄旭华被上海船舶工业局派往北京出差。但对出差的具体任务,单位领导却只字未提。在北京公主坟附近,黄旭华找到了目的地,这是一个偏僻幽静的院落,戒备森严。离开上海时,连一件多余的衣服都没带的黄旭华,从此在这里度过了长达五年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黄旭华从事的秘密使命被称为“09计划”。29人组成的团队,大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34岁的黄旭华之所以成为其中一员,是因为他不仅学的是造船专业,而且还曾经到苏联学习过常规潜艇知识。
  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很清楚,国家如此迫切地把研制核潜艇提上日程,是迫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
  1954年1月,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服役。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核潜艇的出现,把一个国家的战略防御从陆地推向遥远的大海。它不仅可以携带战略导 弹,摧毁任何目标。更可怕的是,它长时间潜伏水下,无影无踪,令对手防不胜防。
  黄老说,“在那种时代背景下,中国必须有核潜艇,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安全,为了保卫我们海边的资源,为了遏制美国的核讹诈。”
  1958年6月,中国核潜艇研制工程的第一份文件──《关于开展研制导 弹原子潜艇的报告》,得到中央批准。自此,中国的核潜艇事业,踏上了蛟龙入海的漫漫征途。
  研制核潜艇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涉及水下航海技术、水下机动核电技术、导 弹兵器装备技术等众多领域。当时的中国不仅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包括黄旭华在内,甚至没有人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子。
  1959年国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正是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希望苏联老大哥能够提供核潜艇技术支持,但赫鲁晓夫的回答却是:“中国想研制核潜艇,那简直异想天开”。面对苏联人的拒绝,毛泽东发出了这样的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不具备条件怎么办?作为总体研制的负责人,黄旭华提出“骑驴找马”!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他让研究人员从国外保密控制极其严格的报刊资料中,寻找蛛丝马迹。
  有人从香港带回一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的玩具模型,他们就从这个玩具入手,研究核潜艇的构造。没有计算机,庞大的数据运算他们就用算盘一点一点完成。到1962年,黄旭华和同事们已经探索到关键技术157项,完成实验课题254项,一切进展顺利。
  然而就在大家的报国热情熊熊燃烧的时候,中央突然做出决定:核潜艇工程──“下马缓行”。

一穷二白的年代,他造出不可思议的神话
  黄旭华的老家是广东省汕尾市的田墘镇,父亲是一位当地很有名望的老中医。14岁以后,黄旭华辗转广东、广西几地读书,并于1945年参加了国民政府的大学招生考试。被上海交大录取。
  从青年时代起,面对国家和民族遭遇的深重苦难,黄旭华逐渐树立起了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我当时想我不能学医,学医改变不了国家。我要学造船,抵御列强从海上对我们的侵略”。
  1949年7月,从国民政府的国立交通大学顺利毕业的黄旭华,3个月后,成为了新中国华东区军管会船舶建造处的一名技术员。
  到1958年,他加入了秘密研发核潜艇的团队。从此保守秘密、完成使命,制成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就成了黄旭华矢志不渝的毕生追求。
  因此当国家决定“09计划”下马的时候,黄旭华并没感到失落,他知道这是当时的共和国所能做的唯一选择。上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遭遇严重困难,国力难以支撑核潜艇的研制,必须为另一项国家绝密工程──原子弹的研发让路。
  黄旭华坚信,“09计划”一定还有重启的那一天。项目叫停后,大部分人都走了,但黄旭华没有走。他和少数一批留下来的同事继续进行理论攻关和科学实验。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惊雷响彻神州、震惊世界。
  黄旭华敏感地意识到,核潜艇研制的第二个春天就要来了。1965年3月20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中央专委第11次会议,正式批准核潜艇工程重新上马。
  重新上马的核潜艇秘密研发总部,设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岛上。一大批解放军官兵、技术工人和大学毕业生,怀揣报国梦想,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
  为了工作方便,黄旭华把妻子和年幼的女儿接到身边。但岛上生活条件之艰苦,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据黄旭华的大女儿黄燕妮回忆,那时,“地瓜叶和红薯都一起煮在里头的,好一点的挑出来是我父亲吃,差一点的去喂猪,也就是说和猪在同一个锅里煮吃的东西。”
  高粱面,是高粱壳和米一起磨成的面,又苦又涩,扎得嗓子疼,吃完了好多人便秘。过年过节,单位贴出布告,为欢度春节,每家每户供应红方(豆腐乳)两块。
  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这些从事着中国最尖端工程的科学家,每天都要面对的是饥肠辘辘。艰苦的生活条件,丝毫没有影响黄旭华对核潜艇事业的信心和努力。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黄旭华和同事们完成了为中国核潜艇定位、定型这样一个重大课题。
  从世界成功的经验看,核潜艇主要有两种造型模式:一种是常规型,一种是水滴型。水滴型当然最好!但美国为了制成水滴型,先后经历了“常规型加核动力”、“水滴型加常规动力”、“水滴型加核动力”三个阶段,花了11年时间。中国的路该怎么走呢?
  黄旭华认为,中国没必要重复美国的老路,应该三步并成一步,直接研制水滴型。这个观点得到了聂荣臻元帅的支持。这样,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外型,正式确定为水滴型。
  在无比简陋的条件下,在生活困难的日子里,黄旭华和8000多名解放军官兵、工人、技术人员一起,怀着为祖国奉献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不分昼夜、忘我劳动。核潜艇的各项施工进度,大大加快。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在鲜花掌声欢呼声中,徐徐驶向大海。从1958年立项到1970年下水,仅用了十二年时间。
  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是编入海军序列。
  1985年11月25日,“长征一号”核潜艇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自持力考核训练航行,创下了核潜艇最大自持力新的航行记录。
  当外界好评如潮的时候,黄旭华没有沾沾自喜。他知道,第一艘核潜艇还不能算圆满成功,它还没有通过极限深度下潜试验。只有通过了极限深潜,那才算大功告成。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1988年春天,极限下潜试验在南海悄悄进行。对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来说,这是必须通过的严峻考验。但试验进展得并不顺利。对于极限深潜,170多名参战人员,全都忧虑重重。
  世界上已有10多艘核潜艇在测试或航行时沉没了。在大海深处,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水的压力是一吨重。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
  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保证试验顺利进行,黄旭华作出一个大胆决定──跟官兵一道下潜。
  回到家里,黄旭华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妻子。下潜能否成功?能否平安归来?他要做出最坏的打算。妻子李世英和黄旭华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她知道深潜的意义,更知道深潜的危险,但她毅然支持黄旭华的决定。
  试验如期进行! 100米、150米……,每下潜一个深度,就要记下有关参数。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对此,黄旭华却波澜不惊、沉着冷静。他知道,这个响声是艇身受到海水压力之后的正常反应。
  试验成功了!黄旭华和170多名官兵合影留念。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中国人最有底气的一张照片!黄旭华,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工事业的底气和胆魄!
  深潜试验的结果令人振奋!但为了这一结果,黄旭华整整奋斗了30年,也苦苦等了30年。30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他没能回一趟家,没能看一眼自己的父母。
  黄旭华从事的工作,在当时是国家的最高机密。绝对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所有人员不仅不能回家,就连写信都不能透露半点信息。
  黄旭华和广东老家的父母、兄弟姐妹,几乎失联。“老三,你在哪里,做什么工作?”“老三,父亲病重,为什么不回来?”“老三,你忘记家人了吗?”面对亲人的质疑和询问,黄旭华只能忍住泪水,把家书悄悄塞到抽屉里。
  二哥病重,他不能回去;父亲去世,他不能回去。兄弟姐妹都说,三哥不要这个家了,不要生他养他的父母了。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首次公开报道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传奇事迹。黄旭华把这篇文章寄给了母亲。黄旭华的身份部分解密之后,他终于可以回家了。从上一次告别到这一次相见,整整30年!30年,母亲记忆中年轻帅气的儿子,此时已是花甲老翁;30年,儿子记忆中硬朗慈祥的母亲,此时已是93岁高龄。
  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理解?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2017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拉着黄旭华的手,请他坐到自己身边。这个曾经对核潜艇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人,获得了新时代的至高礼遇和尊敬。
  201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在游弋深海40年后,光荣退役。它驻进位于青岛的海军博物馆,继续向后辈子孙讲述那段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核潜艇的总设计师却仍在服役。继续担任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
  每天上午9点,他一般先打一趟太极拳,然后会准时来到办公室,开始半天的工作。每周他还要抽出一到两天,到研究所的新址去看看。他没有专车,没有司机,没有秘书。他什么都不要,只关心核潜艇。他说:“今天如果组织上没有叫我退休退下,那我一直坚持工作,做到我不能做为止。从1958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为止,没有离开核潜艇工作,就是我一个人,这一点我自豪了。”
  对自己的一生,黄老把它概括为两个字──痴和乐。《财经人物周刊》栏目向黄老赠送了一件特意准备的礼物。这幅字画的内容,是黄老30年前写的一首小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黄老表示,这一“痴”一“乐”,正是自己一生的写照。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
  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E6m2-fyqincu7908598.jpg
17#
 红英 发表于: 2018-1-15 10:35:00|只看该作者

“中国核潜艇之父”眼睛又亮了

源自:北京晨报
“中国核潜艇之父”眼睛又亮了
[td]
[/td][td]姚玉峰医生(右)为黄旭华老人检查。光明日报/图[/td]  新华社电 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小心地给93岁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揭开纱布时,黄老脱口而出:“太亮,太亮了!”
  几天前,黄旭华在浙江邵逸夫医院接受了高难度的白内障手术,术后恢复效果良好。
  姚玉峰与黄旭华的相识要追溯到2017年11月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两人都是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作为第六届道德模范的代表之一需要上台发言。大会前一天,工作人员把大字号的发言稿交给黄旭华。黄旭华拿着稿子说,他的眼睛不好,要特大号的字,再加上放大镜,才能看得到。
  这话被一旁的姚玉峰听到了,想着会后为老人检查一下眼睛。
  姚玉峰是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中国首届白求恩好医生,眼科界“姚氏角膜移植法”的发明者。他在北京为黄旭华简单检查了眼睛,发现他的白内障非常严重。
  “我问过好多医院,医生都说,这种白内障很少见,我又是这么大的年纪,做手术风险太大。”黄旭华说。
  姚玉峰决定接下这个重担。1月2日,黄旭华与家人来到浙江邵逸夫医院。检查结果显示,黄旭华眼睛的视力不到0.1,白内障呈棕褐色,达到五级核的硬度(白内障最硬的核)。
  考虑到手术的难度和黄旭华年龄,邵逸夫医院组织全院大会诊。经多方讨论,姚玉峰作为主刀医生最后决定,治疗方案采用局麻下进行白内障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三焦人工晶体植入术。“压力当然是很大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做到足够自信,可以防止意外。”姚玉峰说。
  在治疗团队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黄旭华左右眼的远中近视力都达到了0.6,比术前预计的还要好,老人看电视、看手机、看便条都清楚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8 06:30,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