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远方的雁|查看: 17282|回复: 49
[刑事犯

辩护律师:吴谢宇不服死刑判决,将提起上诉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刑事犯辩护律师:吴谢宇不服死刑判决,将提起上诉

 [复制链接]
  吴谢宇,男,1994年10月7日出生,汉族,福建福州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学生。
  2016年2月14日,受害人谢天琴被人杀死在福州市晋安区桂山路172号某中学教职工宿舍5座102单元住处内。经侦查,其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
  2019年4月25日,从福州市公安局宣传处负责人处获悉,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已经被抓获。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远方的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远方的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过完春节再不能忍 549对重庆夫妻情人节离婚 陆军第27集团军由石家庄移防山西
1# 贡嘎山
 鱿鱼崽 发表于: 2021-8-27 09:54: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吴谢宇被判死刑,该如何反思这起弑母悲剧?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吴谢宇被判死刑,该如何反思这起弑母悲剧?
⊙李曙明(法律工作者)

  吴谢宇前后行为的对比,反映出的是其人格上的巨大分裂。
  8月26日,备受关注的吴谢宇弑母案宣判,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以被告人吴谢宇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院认定吴谢宇犯有三罪,死刑判决是数罪并罚的结果。法院认为,吴谢宇杀害母亲的行为严重违背家庭人伦,践踏人类社会的正常情感,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罪行极其严重,到案后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但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这样的认定和判决,符合多数人对司法正义的认知。当然,目前只是一审判决,吴谢宇还有重新上诉的权利。
  本案自进入公众视野即得到极大关注,人们因被害人遭遇而痛心。但吴谢宇在杀害母亲逃亡期间,曾表现出超乎常人的缜密心思。而据媒体报道,他并非只会死读书,在校期间人缘很好,有不少朋友,经常主动帮助他人。外人看到的他,俨然是一个相对正向的形象。
  但他还有另外一张面孔。在杀害母亲及实施其他犯罪过程中,他至少有这么几个标签:冷酷,一个可以将含辛茹苦将自己抚养长大的母亲杀害的人;自我,在法庭上,他解释杀害母亲的动机是“为了让母亲解脱”,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也佐证了这一说法;法盲,杀害母亲,骗取亲友钱款供自己挥霍,为逃避抓捕购买10余张身份证件,从这些行为看,他做事目的明确,而法律从来不是他的考虑项。
  其前后的行为对比,反映出的是吴谢宇人格上的巨大分裂。在后一种人格支配下为人处世,即使没有杀害母亲,其人生路上出现问题,也是大概率事件。走上这条不归路,吴谢宇个人方面的原因是主因。不过,既然冷酷、自我、法盲等并非天生,这其中的转变也值得反思。
  就本案而言,穿过那些逻辑缜密的作案细节,从吴谢宇成长路径来看,他少年丧父,母亲教子严格且性格孤僻,吴谢宇从小就被母亲安排游走在各个培训班之间,他表面品学兼优,实质却长期处于一种被过度期待的压抑中。上大学时,他曾跟好友说大学不快乐,想自杀。在别人看来光鲜的履历背后可能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而这,却被忽略了。
  就此而论,除了家庭教育需要给予孩子更多自由空间和个人选择的尊重外,在对智力、学业过分看重的教育环境里,是否也有意无意地削弱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当然,除了社会层面的反思,对此更多的还是要探讨其自身的原因。仅仅根据自己的认知,就认为母亲生活失去了意义,并因此剥夺其生命,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思维。这也警示,每个人在面对自身成长困境时,都不该以这种态度去面对那些苦难,面对不同的成长环境,显然不能走入人性的死胡同。
  而做这些反思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让类似悲剧再发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鱿鱼崽 发表于: 2021-8-27 09:34:00|显示全部楼层

吴谢宇为什么要弑母?回顾其当庭陈述

源自:环球时报
原文标题:吴谢宇为什么要弑母?回顾其当庭陈述

  弑母者吴谢宇一审被判死刑,其杀人动机依然令人费解。
  据福州中院宣判后发布的信息,法院审理查明,吴谢宇悲观厌世,曾产生自杀之念,其父病故后,认为母亲谢天琴生活已失去意义,于2015年上半年产生杀害谢天琴的念头,并网购作案工具。
  从想自杀到计划性弑母,其间吴谢宇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8个月前的2020年12月24日,该案第一次开庭时,吴谢宇的法庭陈述呈现出他矛盾复杂的一面,他称想帮母亲“解脱”,作案方式却十分残忍,用哑铃猛击母亲的头面部;他称本想杀母后自杀,却因“恐惧”放弃,之后骗取亲友钱财挥霍,买10余张身份证件隐匿逃亡;他作案前精心策划,把这种准备类比成“推理完成一个数学模式”,放弃自杀后,他精心处理现场,在尸体上放置床单、塑料膜等75层覆盖物及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称原因是“爸爸爱干净”;他在法庭上认罪悔罪,说法庭可以对他重判,又说自己“还能劳动”。
  澎湃新闻此前曾采访这次庭审的旁听人员和多位犯罪心理学专家,对吴谢宇的当庭陈述进行了分析,专家认为,一个极端行为的发生,要给出准确的归因,其实相当困难。
吴谢宇在福州市第一看守所接受宣判。央视新闻截图
  吴父病逝后
  在2020年12月24日的那次庭审中,吴谢宇称,他的变化始于父亲病亡。
  1994年生的吴谢宇,本来成长于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父亲是国企领导、母亲是中学老师,他自己成绩优异,后来被保送北大。
  2010年,厄运降临。吴谢宇43岁的父亲吴志坚病逝,病因和爷爷当年一样,肝癌。
  据上述庭审旁听人员介绍,在庭审中,吴谢宇回顾说,爸爸在家病亡的过程对他刺激很大,让他觉得很无助。他一直摆脱不了“爸爸已经死了”的现实。“爸爸就是家”,他感觉,父亲不在,这个家已经不再完整。
  庭审中,吴谢宇说,从小他就知道,念书好可以让他的父母感到骄傲、有面子,所以他就努力念书。他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他考了年级第二名,父母都特别高兴,“我可以满足他们的骄傲。”
  而他觉得,自己念书只是为了满足别人,而不是自己。这种感觉从小时候就有过,他举例说,一次爸爸希望带他去西湖玩,“其实我并不喜欢,但为了满足他们的期待,还是去了。”
  吴志坚离开后,家庭重担落在谢天琴和当时还未成年的吴谢宇身上,变故对两人影响很大。吴谢宇说,妈妈为了不耽误他学习,好多事情不跟他说,不让他操心。他认为,可能是这种氛围使他形成了一种长期性的阴影,让他变得自以为是,怀疑别人、怀疑一切,“这东西不是一时一刻,是长期积累起来。”
  著名犯罪心理学学者武伯欣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从目前信息来看,吴谢宇的犯罪不应该简单归因其原生家庭。
  武伯欣认为,吴的父母都有一定社会地位,几乎没有看到报道说他父母对他有恶,吴凭借自己的高智商,在学校中一直处于拔尖的位置,在这样的原生家庭是相当不错的。丈夫死后,吴谢宇母亲费心费力一人培养孩子,尽量让外界对孩子的影响缩小,保证吴谢宇能进入北京大学这种高等学府,并不存在明显问题。
  武伯欣认为,吴谢宇最终做出如此恶性的事件,背后很可能有具体事由,比如某件事挫伤了他的自尊,或者说没有给他提供经济上的后盾等等。
  旁听人员介绍,吴谢宇说,他和妈妈并没有矛盾,反而一直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之一。但他陷入极端无法自拔,他甚至在法庭上说,“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找到方法我不会这样,当时觉得这种方法是最伟大的。”
  吴谢宇还说,他现在感觉后悔,自从律师、检察官跟自己交流后,他感觉到,原先的想法都是自我认为,现在认识到错了。如果之前能有现在这样的开导,他不会去这么做。
  计划弑母
  据旁听人员介绍,根据吴谢宇的当庭陈述,上大学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健康并变得厌世。
  他说,来到北京大学后,他时常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总感觉自己得了和爸爸一样的病,快到期了。一开始,他对死亡还觉得恐惧。一段时间后,他认为死是无所谓的,只是人从一种形式到达了另一种形式,一个世界到达了另外一个世界。他甚至认为,死后就可以到达爸爸的世界,可以很幸福。
  吴谢宇称,在北京时,经常想着自己怎么才能死去。每次路过很高的楼,都想跑到楼上去结束生命。一次,他来到一家酒店顶楼尝试自杀,结果因为有防盗网挡着失败了。事后他想:如果我自杀了,我妈该怎么办?她本来就过得挺苦的。
  吴谢宇自述,2015年寒假回家,他曾想过将自杀的想法告诉妈妈,后来放弃了。至今他还后悔:为什么当时那句话不说出来,如果我当时和她说了,可能就是被打一顿或者骂一顿,或许就不会发生这些事。
  他还称,曾在一本小说中看到:爱你爱到极端的时候,你不敢做的事情你不能做的事,我替你解决,我什么事都给你解决。这时,他产生念头:“不如和我妈一起死,这样就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了。”
  2015年春节形成这个想法后,4月份起吴谢宇开始策划杀害母亲一事。他说,在他的概念中,杀害母亲这事就像是推理完成一个数学模式,每一步该怎么准备、安排、实施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吴谢宇将日子选定在2015年7月10日。他的生日是10月7日,日期正好倒过来。此外,这一天正好是谢天琴结束学生的毕业仪式后回到家中。
  当天下午,放学到家的谢天琴进门,弯着腰穿换鞋的那一刻,吴谢宇拿着哑铃砸向了她的头面部。
  福州中院一审查明:吴谢宇确认谢天琴死亡后,在尸体上放置床单、塑料膜等75层覆盖物及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据公诉机关指控,作案后,吴谢宇在屋内多处安装监控探头及报警器。
  旁听人员介绍,庭审现场,吴谢宇对指控内容供认不讳。回顾其当时的作案过程,此前情绪稳定的吴谢宇全身发抖,痛哭悔恨。他称,看到现场的惨状后,他放弃了自杀。
  旁听人员介绍,提到这里,吴谢宇哆嗦着身体说:“好可怕、好可怕”。对于作案后又将现场打扫干净,他称是因为“爸爸很爱干净,不能玷污家里”。
  法官就量刑问题问吴谢宇时,吴谢宇说,你们可以把我从重判,但是我现在还有劳动力,还能干点活。此外,我现在还在写一个材料,我要把这些事情写出来,到时候交给法院,交给社会,希望给大家一些警示。
  “儿子为什么要杀她?”
  针对上述吴谢宇的当庭陈述,澎湃新闻此前采访了多名专家进行分析。
  湖北省警官学院刑事犯罪研究专家徐俊文教授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吴谢宇的庭审陈述与其实际行动存在诸多矛盾点。
  如吴谢宇称因为看到了母亲的惨状而放弃自杀。徐俊文认为,吴谢宇高智商,对于杀害母亲应该会有预期,死亡肯定不是那么美好的事情,惨状是必然,看到惨状就放弃自杀,是一个矛盾点。其次,吴谢宇在庭审中表示可以重判,然而,他同时又补充说明称,自己还有劳动能力,可以为社会干点活,是有矛盾的。
  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吴谢宇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是一个高智商的犯罪人,他的聪明让他绰绰有余地应付现实、应对各种人。“但他的内心是空的,空到没有灵魂。想必他母亲至死都没明白:儿子为什么要杀她?”
  武伯欣说,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实际上多是因为个性的缺陷和不良倾向造成的。缺陷大的话违法犯罪可能性就会变成现实性,缺陷小可能随着社会化的过程,社会的教育和自我的教育,没有表现出违法。吴谢宇的个性缺陷和不良倾向情况,没有被披露,其实这是主观恶性最关键的主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教研室主任皮艺军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说,在吴谢宇陈述的逻辑中,他有自杀倾向,但怕走了后母亲活不下去,遂杀害母亲,作案后又害怕死亡放弃自杀念头,这种情况在实际案例中也有出现过。
  皮艺军说,自己想自杀还要将身边人一起杀害的,这类案件受害人一般是老人、小孩这些丧失生存能力的人。吴谢宇案中的受害人是有生活能力的中学老师,这种比较少见。
  至于中途放弃自杀的情况,皮艺军说在一些案例中也有出现。有的情侣商量好一块殉情,结果一方喝完毒药后,另一方害怕死亡突然反悔了。看到他人死亡结果时,放弃了原有的自杀动机,保全自己的生命。
  “但吴谢宇的庭审陈述到底多少真实成分,多少谎言成分,确实很难说。”皮艺军说。
源自:澎湃新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5:09,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