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冉云飞|查看: 4326|回复: 18
[书评

流沙河先生《又挑金庸》

 [复制链接]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冉云飞 发表于: 2004-10-18 17:05:54|显示全部楼层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书评流沙河先生《又挑金庸》

 [复制链接]
⊙作者:流沙河

  曾有拙文挑剔金庸给学校写门联,不谙对仗平仄,而且意境阙如,道理亦谈不上。前几日他入川,游九寨沟,返成都坐茶馆。据记者报道说,“在雪白的宣纸上,他动情挥墨,留下28个大字”:
  乘兴品茶顺兴馆
  喜见传统皆呈观
  蓉城悠闲宛然在
  奋发腾飞心胸宽
  金庸写完后,谦虚声明说:“我作文章,平仄押韵搞不清,作得不好。”这是老实话,我不好再挑剔粘对平仄的毛病了。他也未说过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我又怎好以格律和意境绳之呢。只是有一点不得不指瑕,“呈观”生造躄脚,词性违碍,讲不过去。本来要用“呈现”才通,为了落脚平声,就强改“现”为“观”,以至明知故犯。韵文易犯这种错误,不足深责。我要挑剔的是他在九寨沟的题词。那也是“28个大字”。
  第一句“长江源头九寨沟”就让我吃一惊,疑心自己老眼昏花,是不是看错了。忆我童年,小学地理课本就有“长江发源于青海巴颜喀喇山南麓”。与此相应,还有“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喇山北麓”。老师叫背熟,期末要考的。过了六十几年,怎么又发源于四川九寨沟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勘测队到青海巴颜喀喇山南麓,找到长江源头,在那里竖了碑。噫,是他们找错了地方吗?这个玩笑开得不小,第一句为“长江源头九寨沟”的那首诗,还在成都报章上大字登着呢。当编辑的心知其错而不改正,不是安心拿大师来出丑吗?金庸若肯偶一收看中央台的天气预报,也不至于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天气预报一开头就映出中华版图,长江黄河两条明亮的曲线非常醒目,一瞥而知江河源头在哪个省区内。九寨沟离长江源头两千里以上,“失之千里”要乘二了。不但不是长江源头,九寨沟也不是岷江源头。准确说,是在白水江的上游,但也非源头啊。
  金庸的这个错,错得“很有学问”。想必他读过《尚书·禹贡》吧。古人就是认岷江为长江上游,所谓“岷山导江”正是如此。古人这个错认,延续两千多年,到了明清两代,方才厘清。金庸可能为古书所累,犯了地理常识错误,贻笑于小学生。这是他游九寨沟第一天的事。
  第二天又给一群著名作家讲羌族历史课。据记者报道说,“说起自己拿手的历史,金庸显示出了他的博学,成了名副其实的教授,在座的都变成了恭敬的学生”。鄙人不在现场聆教,未敢臆评。谨就报章文字所载,再来挑剔三下。
  一,金庸说:“羌以前是母系氏族,所以羌字当时是姜。后来成了父系社会时,才改成了羌。”这是想当然的说法。甲骨文羌字多,有三十四种不同的写法,而所指皆族名。董作宾说:“羌字从羊从人,谊为牧羊之人。”说本《说文解字》,世所公认。羌字下面的儿即人,是指牧羊之人,代表畜牧民族,此与所谓父系无关。比较起来,甲骨文姜字极少见,只有一种写法,而所指为姓之一种。女生为姓,所以姬姒姚姜诸姓字皆女旁,此与所谓母系确有关系。照金庸说,造字之初,先有姜字,后有羌字。但是《说文解字段注》认为先造羌字,“姜字盖后所制”。吾从段玉裁说。
  二,金庸说:“羌族在历史上曾经是最大的民族。羌族与西南的汉人联盟,建立了西周。”这大概是指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所谓“西南的汉人”又是大笑话。据《尚书·牧誓》载,武王伐纣,统帅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族战士,宣誓牧野,直捣朝歌,灭了商朝。事实是姓姬的周民族在领导羌族以及其他七族(金庸称七族是“西南的汉人”),哪来什么“羌汉联盟”?那时哪有什么“汉人”?汉人这个称呼,受孕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胚胎于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创建汉朝,直到北朝方才诞生面世。北朝民歌:“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汉儿即汉人。周武王伐纣时,周民族为多数民族,羌族以及其他七族都是少数民族,那时汉族不但尚未诞生,连受孕也不曾。到西汉武帝时,这八族被称为西南夷,仍有待于汉化。
  三,金庸还说他“正在研究羌族的灭亡”。我很吃惊,羌族还在,茂汶羌族自治县也还在,俱无灭亡预兆,他是要去研究怎样使之灭亡吗?
  据记者报道说,金庸正在编著一套中国通史。我想用拙文《小挑金庸》内的老话劝他,请勿“在他擅场的武侠小说领地外,乱出笨招,争当箭靶”。
  原载今日《文汇报》副刊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冉云飞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冉云飞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冉云飞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冉云飞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冉云飞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冉云飞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与狼共舞──野战游戏随军笔记 中国最大的危机来自国民心态(转自《新周刊》)
2# 四姑娘山
 楼主|冉云飞 发表于: 2004-10-19 10:01:23|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以下是引用好笑在2004-10-18 17:42:44的发言: 挑得好。
其实,只要仔细看过金的武侠小说就会发现错漏之处甚多。也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意。
但愿不要看到一部演义式的中国通史,为他老人家祈祷。

当今文化界的妄人相当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冉云飞 发表于: 2004-10-20 07:39:09|显示全部楼层
我转载一点网友关于此文的评论来吧。

作者:yxtgh 回复日期:2004-10-19 9:07:17
  顶一下!
  大家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金庸其实是个很“会做人”的人。说白了,一副市侩的心肠,却偏要装出大侠的样子。
  当然,我并不因此而否认他的小说很好看。
4# 金佛山
 楼主|冉云飞 发表于: 2004-10-20 07:41:15|显示全部楼层
带有别人网名者,全是转载,特此说明

者:女公民 回复日期:2004-10-19 22:28:05
  老金不但很懂经济,更懂政治,他热爱党,念念不忘毛主席,前年他在凤凰卫视讲演,手捧一本有毛画像的杂志在胸前,凭这点就知此公老猾如此。与此相比,那些金迷简直是低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冉云飞 发表于: 2004-10-20 07:42:26|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ly57906666 回复日期:2004-10-20 1:23:50
  老而不死多为贼。信然。

作者:jien 回复日期:2004-10-20 1:27:02
  1聞金庸要與內地合作辦雜誌,
  2金在<明報月刊>撰頌鄧小平万字長文
  3有記者轉告:金嘆仕途最不順(查,未當全國政恊常委或人民代表,指此乎?)
  4四處拋頭露面,放言“高”論  以此斷言,此公耐不住寂寞,想再創風头,反而露餡.可嘆!

作者:愚人- 回复日期:2004-10-20 2:20:03
  流老挑得对,查良庸的历史地理常识过不得硬,一泼人把他吹得神乎其神.尤为恶心.
  记得金庸解释什么四川农民头缠白布是纪念诸葛亮,说是听他的四川朋友说的,金庸既然被誉为历史知识丰富,考证有据,就该仔细想想,四川农民就算自称包白布为了纪念武乡侯,是不是真的?四川农民绝大多数都是湖广填来的,老四川农民的香火早就断了,还纪念什么?

作者:Cody9999 回复日期:2004-10-20 7:36:21
  钱钟书从不翻译其他作品, 但却全心全意、毕恭毕敬地翻译毛选、毛诗。金庸深情回忆: 我这一辈子最佩服的人就是邓小平。他们二人都是中国社会的大聪明人啊。

来自南方网: 金庸眼中的邓小平:我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邓小平
  2004-08-17 10:47:56 文汇报 万润龙
  7月18日上午,[金庸]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廖承志的陪同下来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邓小平已经等在福建厅门口。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邓小平:“欢迎查先生回来走走!你的小说我读过,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
  金庸:“我一直对邓先生您很仰慕,今天能见到您,很感荣幸!”
  邓小平笑着说:“对查先生,我也是知名已久!”
  那天,邓小平穿着短袖衬衣,而金庸则按照香港的礼节穿着西装。邓小平对金庸说:今天北京天气很热,请查先生除了外衣,咱们不用拘礼。
  现场气氛一下子就融洽了许多。
  金庸将家人一一介绍给邓小平,邓小平热情询问金庸儿女的姓名。邓小平和金庸全家合影留念之后,两人坐下谈话。
  他们的第一个话题是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当选为党中央副主席。
  金庸:以邓先生的功绩,原本可以当主席,你却不重视个人的名位,这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很少见,令人敬佩。
  邓小平:名气嘛,已经有了,还要什么更多的名?我身体还不错,但毕竟年纪大了,当领导的也不能太忙,往往越忙越会坏事。
6# 青城山
 楼主|冉云飞 发表于: 2004-10-20 22:39:24|显示全部楼层
老雷可能是觉得拍一趟老金不易吧,所以对他的毛病总是有回护之意,但愿我是理解错了。
我可以给老雷赔罪,但我现在只能这样理解老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冉云飞 发表于: 2004-10-21 08:38:01|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老树昏鸦在2004-10-20 23:10:11的发言: 沙老言之有理,但术业有专攻,应该看重金庸的文笔而不必过多去挑剔。
他的武侠写得不错,并不表明他其它都好,同时他既然要说出来,理应接受别人的批评。尤其是他频向中共献媚,这是我断断不喜欢的。
8#
 楼主|冉云飞 发表于: 2004-10-22 07:14:33|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朝琴暮书在2004-10-21 20:49:21的发言: 金庸小说不看,(不值得看)
金庸这个人不评价,(不想评价)
只说对他四川行的前呼后拥觉得好笑……
呵呵……各位请用
金氏的武侠还是可以消遣消遣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冉云飞 发表于: 2004-10-23 15:27:50|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兄台说得也有理,读书之事不可强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17:01,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