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红星|查看: 7435|回复: 35
[普通人

[王凤雅]复盘小凤雅事件:不给自己加戏是志愿者的自我修养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普通人[王凤雅]复盘小凤雅事件:不给自己加戏是志愿者的自我修养

 [复制链接]
“王凤雅小朋友之死”背后:谜之善款额、矛盾时间线和糊涂逝去生命
源自:中国之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河南太康县的雅雅事件,节目此前多次报道过。去年9月,当时只有两岁的女童王凤雅被查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但医生判断有很大治愈可能。
  雅雅的母亲杨美芹以女儿患癌为由,通过多种网络渠道筹集了数目不详、但至少数万元的网友善款。然而今年3月,有公益组织发现,杨美芹将善款提现后,却并没有给女儿治病。在爱心人士的上门督促下,杨美芹才带着雅雅上北京求医。但就在医院,杨美芹不顾爱心人士的劝阻,把女儿带走。
  4月初,杨美芹谎称女儿已经死亡,被公益组织戳穿。太康县警方当时表示,孩子已经在镇卫生院接受简单治疗。而通过昨天开始大量传播的文章我们遗憾地得知,仅一个月后,雅雅死亡。
  母亲曾谎称女儿去世,公益组织称母亲带女儿在医院消失。
  据这篇网络文章说,比起不给女儿治病,杨美芹更让人愤怒的做法是,善款确实被提取了,而用处不是给雅雅看眼睛,而是为了给杨美芹的儿子治疗兔唇。此外,网友认为雅雅去世后,还剩余了大量善款,而杨美芹拒绝退还。杨美芹的做法,是简单的重男轻女?还是涉嫌遗弃罪?大家捐给女儿的善款,是否了儿子身上?如果坚决不还剩下的钱,我们拿她有办法吗?
  今年4月初,当雅雅被母亲杨美芹宣布死亡时,一个位于上海的公益组织就跟太康县政府部门取得了联系,获准后立刻派人前往太康县张集镇,一直参与对雅雅的救助。昨天晚上,这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雅雅去世的时间实际是5月4号,比雅雅母亲宣布的死亡时间推后了约一个月。一些一直关心孩子的爱心妈妈们在微信群里讲了孩子去世的消息。
  对于此前媒体报道和爱心人士讲述的,杨美芹多次反常地拒绝公益组织帮助、甚至阻挠雅雅去医院的说法,这位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杨美芹在北京的医院突然带着孩子消失这个核心事实属实,他相信雅雅家人挪用了女儿的善款给儿子治病。
  有媒体报道,雅雅自2017年农历10月患病后,家属通过水滴筹发起两次网络募捐,募捐金额共计3.8万余元。但也有说法称,杨美芹通过网络筹集了大约15万元的善款。这位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公众只能零碎地看到某一个平台上的筹款数额,对于善款总额只能估算,但钱是杨美芹筹的,并不是公益组织帮忙筹的,到底筹了多少钱,只有杨美芹等家属知道。公益机构也没有给孩子发起募款,募款还是她家里人发的,并且现在也联系不上。
  记者昨晚也多次尝试联系杨美芹,但她的手机从一开始的无人接听,到后来的立即挂断,到最后索性关机。


爷爷:孙子去年4月做完手术;母亲:去年12月带儿子来京看病
  对于网友和公益组织的质疑,雅雅的爷爷昨天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说,杨美芹给儿子治兔唇的钱是嫣然天使基金提供的,去年4月已经做完了手术,是在雅雅发病之前,因此不可能挪用善款。雅雅爷爷还说,雅雅在今年5月4日不治去世后,所筹集的善款还余下1000余元,家属准备交给当地政府处理。
  但记者发现,杨美芹的微信朋友圈显示,她在去年12月还发过一组北京的医院的照片,杨美芹本人在这条朋友圈底下回复:这是“北京给儿子看病的地方”。
  带儿子看病,到底是爷爷说的去年4月雅雅发病前?还是妈妈说的去年12月雅雅的治病关键期?当然,也可能是4月做了手术,但12月还去复查?嫣然天使基金方面表示,“术前检查和手术都是全部免费的,家属只需要承担往返交通费用和住宿费用”,家属承担的费用,是雅雅的善款吗?这些问题,我们暂时无法求证。

警方:不构成刑事案件;律师:个人筹款无强制返还手段
  此前,当地公安局对家属是否诈捐展开调查,官方调查组称“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是,筹来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疗上了”。太康县警方昨天在接受北青报采访时明确表示,经过他们调查,这一事件不构成刑事案件,目前家属还未透露筹款金额和剩余资金,并拒绝退还。
  太康县警方称:对于家属所接触的款项正常开支之外的部分,他们正在极力劝说,希望家属返还。至于剩了多少钱,由于家属不配合,所以警方也不清楚。目前,乡、村两级干部和公安民警都在做家属的工作。
  公益组织指责雅雅母亲挪用善款,雅雅家人否认;官方调查组称:善款“大部分用于孩子治疗”,但家人拒绝退还剩余善款。善款到底如何被使用?是不是用在了给儿子治病上?目前还没有结论。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认为,如果雅雅的家属主动放弃治疗,则涉嫌遗弃罪。遗弃罪是有抚养义务和能力,但是对被抚养人拒不抚养。这其中就包括在被抚养人患病的时候不给予有效的治疗,这也有可能构成遗弃罪。
  如果按照警方的说法,家属拒绝退还尚未花完的善款,应该怎么处理?岳屾山说,恐怕确实没有什么强制手段。目前对于公募的善款,如果没使用完,按照法律规定可以给相应的或类似的项目使用。这是有法律规定的。但是对于私人募款,确实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


母亲发起筹款前,慈善法已禁止个人公开募捐
  这个事件中的善款,是由杨美芹以个人名义筹得的。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慈善法施行于去年9月1号,正是杨美芹发起募捐的一个多月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解释,这就意味着个人可以通过公益组织求助,但个人不能公开募捐。
  王振耀坦言,专款专用对一个组织来说,毫无疑问是比较好规范的,但对个人而言确实有难度。所以后来慈善法和民政部的有关规定要求个人不能在网上发起募捐。把钱简单地给妈妈,她处理起来可能有偏差。一般来说,现在比较规范的是,有一个慈善组织来帮助这个妈妈管理善款,介入救助过程。
  王振耀也表示,要求一个农村妇女严格依照慈善法行事也不现实。他认为,现阶段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和警方立刻跟杨美芹讲清利害,关键是不要因为这种个案,将社会公众对慈善的爱心和信心消失殆尽。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建议,要想彻底算清善款的细账、弄清雅雅的病情,将诈捐“罗生门”破解,捐过善款的网友可以以违约为由,对杨美芹提起民事诉讼。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南京扬子江隧道泄漏 官方:6点全线开通恢复交通 特朗普宣布取消特金会 朝鲜尚无回应
2# 四姑娘山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6-1 11:01: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王凤雅之死”为公益圈敲警钟:儿童救援需更谨慎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王凤雅之死”为公益圈敲警钟:“儿童受虐救援需更谨慎”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儿童安全的话题再一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不管是谁,以什么样的身份,在介入某件事情时都要找到证据,核实事实。比如,认为募集的资金未给到女儿治病而是给了儿子,就没有核实清楚。”5月29日,在中国民间受虐儿童服务研讨会会后,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创始人张雯向澎湃新闻谈及“王凤雅之死”事件时表示,“如果(该事件)能推动做公益的人用更谨慎更认真的态度展开救援行动”,从某种程度上对公益圈和公益人是“一件好事”。
  5月29日,中国民间受虐儿童服务研讨会在京召开。澎湃记者廖瑾 图
  在谈到民间救援过程中为何会产生把好事办坏的现象,张雯坦言,因为没有办法掌握全部事实,也无法评价,但她注意到,目前中国慈善公益行业的规范较为欠缺,虽然有《慈善法》规范行业行为,但是大多较为笼统,对于救援过程公开并未有很系统详细的要求。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上升,但专业的救助“比较少”
  儿童虐待,包括暴力伤害、精神虐待和性虐待等。近年来频频曝出的“12岁小妈妈”、“南京女童遭猥亵”、“江苏刘老师,媲美欣”等儿童遭受性侵和伤害的事情,刺痛大众神经,这些受害者也成为张雯着重关注的群体。
  据最高检5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其中在提起公诉的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性侵害和伤害案件占据较大比例。在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中,强奸、猥亵儿童、强制猥亵、组织卖淫等性侵害案件比例较大,不少地方达60%多。
  虽然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在上升,未成年人性侵害比例大,但张雯在5月29日召开的研讨会却指出,在网上搜索儿童虐待时能看到一些触目惊心的个案,或者一些团队做的倡导工作,“但是真正专业的救助、辅导、关怀当事人或者提供庇护等切实服务的(组织机构)是比较少的”。
  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院服务部主任李涵在工作中也看到,当前在性犯罪未成年被害人救助服务中有缺少全面系统的政策,缺少儿童友好的硬件设施,从业人员理念、方法不一致,专门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
  “比如去医院,谁考虑隐私?带未成年到医院检查,医院是开放的,(穿)警服(的警察带着)一个女孩到妇科检验,还得排队。没有绿色通道,就得公开暴露自己,这实际上没有对她(受害者)友好。”李涵举例。
  然而,专业的救助服务对于受到性侵的儿童来讲却可能是一根“救命稻草”。从受虐儿童救助项目启动,张雯和基金会5年时间接待救助了30余名遭受过性侵或伤害的儿童,她看到:“一个未成年人,他(她)在遭受性侵犯的时候和之后的后果是超出常人想象的。孩子对世界、对自己、对身体、对情感的感受完全被扭曲、被破坏,修复起来是一生的事情。”这也呼吁一个更完善、系统、周到、友好的救助服务系统的完善和建立。

专家建议建立和完善责任通报制度
  如今,青少年性侵或伤害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此前,疑因年幼时遭补习班名师诱奸,台湾地区27岁女作家林奕含的自杀事件引发各界热议;而今年2月大洋彼岸的美国则发生了震惊全球的“色魔医生数年间性侵犯103名儿童471次”的骇闻。
  研讨会现场,现任社团法人中华育幼机构儿童关怀协会(CCSA)秘书长洪锦芳指出,建立责任通报制度比较重要,保育人员、学校老师、警察、司法人员、村干事及其他执行儿童及少年福利业务人员等,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通报。
  美国司法部驻北京大使馆的法律顾问胡倚婷介绍,美国强制性报告相关法律也适用于所有和儿童一起工作的工作人员,包括社区中心、在家里实施服务的提供商等。
  另外,在儿童性虐待调查中,胡倚婷强调进行儿童法证询问也相当重要。询问不仅要求由需要专业的、接受过培训的人士进行,甚至对询问环境也有考虑,细节到一个软沙发的布置,一面双向镜的摆放。
  “镜子一面面向法证询问实施的房间,另外一面面向的是可以观察法证询问过程的房间,由观察员坐在房间观察。观察员可以看到孩子,孩子看不到观察员。法证询问的内容要进行录音、录像。还要给儿童提供零食、水、果汁。”胡倚婷在介绍的同时也提醒,询问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儿童诚实,所以在进行法证询问之前需要告知儿童将被观察。
  “王凤雅之死”真相公开 家属追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5-28 15:01:00|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谈王凤雅事件:锱铢必较的爱心走向了刻薄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深观察|王凤雅事件:锱铢必较的爱心走向了刻薄

  最近,发生在河南太康县的“王凤雅事件”被持续关注和热议。原本这只是一起普通的网络众筹,波澜起于王凤雅患病去世前后,网上有人指控其家人“诈捐”15万元,并将善款挪用于小儿子治疗兔唇。事后,经媒体、慈善平台和当地警方证实,家属募捐数额实为38000多元,且已将剩余款项捐给公益机构。
  目前,事情的真实面目已被还原,当地警方作为权威第三方,已经宣布挪用不存在,“诈捐”不成立。这也就等于,王凤雅的家人应从舆论的风口浪尖中被宣布“无罪释放”。然而,依然有不少网友留言,继续质疑、吐槽、否认凤雅家人。他们要求提供花销开支明细;认为不能用善款买奶粉只能治病,等等。
  总之,这种声音认定了这家人行为上是有不妥的,道德上是有亏欠的,甚至来一场公开道歉他们都不觉得过分。我不知道,何以要如此锱铢必较;还是因为一开始站错了舆论队、跟错了方向,即使新闻反转了,还要一意孤行、继续寻找些许微末的细节,来为自己当初选择的“战队”辩护?
  不知从何时起,舆论的道德评判尺度开始变得斤斤计较,不放过每一个可以批驳对方的细节,这其实是在强求道德完美,容不下人性瑕疵。然而,众生皆凡人,怎能指望每一个在困境中挣扎求助的人,都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用好每一分善款?
  互联网放大了很多细节,也放大了很多情绪,我们似乎不再喜欢一个综合的、立体的人,而是一个标准的、完美的人。但其实,有点缺点、有些不足的人才更有血肉。我们都是俗世中人,哪怕凤雅父母有些小偏心、小贪心、占了点小便宜,都是可以理解和宽容的,这才是真实的人间,真实的人。
  很多人揪住凤雅家人“重男轻女”的莫须有穷追猛打。当善款并没有从女儿身上被挪用到儿子身上得到澄清和证实时,一些网友并没有放下这个靶子,而是继续“计较”:已经有好几个女儿了还继续生儿子,就是典型的超生、重男轻女嘛。
  我儿时曾亲眼目睹一位和小凤雅家庭(生了三个女儿继续想生儿子)很相似的小女孩溺亡,当她弱小的尸体被打捞上来时,其父其母哭天抢地、求医拜神、悲痛欲绝到不知所措的情景,让我记忆深刻。女儿溺亡时他们的表情,分明是人间至痛呀,而至痛背后不就是至爱吗?
  事实上,我敢保证,没有人比凤雅父母更爱凤雅,包括所有网友和慈善家。我们仅仅揪住一些不知虚实的细节,去揣测他人的父爱母爱,这得多么缺乏共情、共理心。
  在苦难的现实中,人们是无法做到道德完美的,大家还记得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徐帆饰演的母亲吗?上天给她出了一道考题:一块沉重的石板下,女儿儿子只能救一个。最终,这位母亲选择了小儿子,后来的故事我们也看到了,亲情还是走向和解,母亲没有选择你,但永远记得你想吃的红番茄呀。
  在这起波澜的结尾,有一个细节让人很触动,凤雅家人最终退还剩余善款金额为1301元。这当中的“零一元”,如果是凤雅家人主动退还,我觉得这是本分、是体面;而如果是舆论主动去索取,要求每一块善款都精准无比,那就是过分、是难看了。
  凤雅去了,似乎很少人再去关心、想象这个刚刚丧女的家庭本身,大家专注于诈捐不诈捐、钱买了奶粉还是药。而我们似乎忘记了,爱心为何出发,又要抵达哪里。
  “王凤雅之死”真相公开 家属追责
#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5-26 01:01:02|显示全部楼层

新京报评小凤雅去世:你的重点只是愤怒 而非孩子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小凤雅去世:你们关心的只是怎么表演愤怒,而非孩子本身

  节奏太容易被带,人们太容易愤怒。
小凤雅及其母亲。
⊙作者:王言虎

  去年9月,2岁半的女童小凤雅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其母亲在网上募捐引发关注;4月,有志愿者在网上称,其父母在利用孩子病情筹款后选择放弃治疗;5月4日,小凤雅不幸离世,指责其家人骗捐的声音加剧,质疑声也在那篇题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热传后达到顶峰……连日来,小凤雅事件持续发酵。
  遗憾连着愤怒,成了很多网民在此事上的反应。不少人顺着网帖爆料,将矛头指向小凤雅家人。这其中,上述爆款文章提供的信息,如其家人筹到15万善款却“救儿弃女”,还拒绝偿还善款等,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时间,指斥小凤雅家人“利用女儿的重病行骗”的声音甚嚣尘上。
  但在更多机构媒体跟进后,事情呈现出了更多面相:如有基金会确认,小凤雅母亲带儿子治兔唇的钱是该机构提供的,去年4月已做完手术;据其爷爷还原和募捐平台介绍,募捐金额共计3.8万余元,而非网传的“15万元”。当地官方调查组也回应,“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是,筹来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疗上了”。
  由此基本可以判断,那些筹到了钱却不为女儿治病的说法有失偏颇。至于筹款数额、其家人到底有没有尽心给小凤雅治疗,家人与志愿者、网友各执一词,仍难判断。
  但在这些事实确证之前,网上掀起的对小凤雅家人的道德批判却一浪盖过一浪。有网络大V就直言:“小凤雅疑似被亲生父母虐待致死”;有人说,“地狱空荡荡,小凤雅的父母在人间”;还有自媒体以漫画形式,脑补其家人被弟弟欺负、被爷爷奶奶嫌弃、因为和弟弟吵架而被妈妈“暴打”的场景……
  小凤雅父母以救她的名义筹了款,却没有救活她,确实可能引致“不尽心治疗”的质疑。可不得不说,现在太多的质疑,都只是来自单方信源或网友强加的脑补,而没有多少实锤。
  我们看到,这两天的舆情风波中,不同志愿者、自媒体纷纷发声,而小凤雅家人呢?
  到目前为止,涉事各方的发声频次与音量严重不对称。我不敢说,小凤雅家人说的就必定是事实,可至少我们应该“兼听”,避免主题先行地“扔道德石子”。
水滴筹方面的声明。据调查,小凤雅家人从其他两个平台募捐得的资金约3万。
  在此事件中,小凤雅家人在为女儿筹款和治病过程中,确实得到了公益组织的很多帮助。若果真挪用了善款,或许确应致歉。
  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在慈善的施受两端,可能存在双方话语的不对等。慈善行为一旦出现纠纷,掌握话语权的组织、志愿者可以通过不同平台发声。而被救助的一家,可能在舆论场中天然失势。特别是小凤雅家人不在城市,这意味着其与网络世界的连接通道很多时候是屏蔽的。
  这并不是要为其家人辩护,而是想说,虽然他们是被救助的弱者,但其声音也该被倾听。接受了救助,不等于就该被索垢寻疵。在事实确证之前,不轻易出恶语,也是应有的克制。
小凤雅家境确实很贫困。
  从媒体报道看,小凤雅家在农村,五个孩子,两个病童,还吃着低保。考虑到贫穷的境遇,就算其家人对所剩不多的善款动了点小心思,是否就该穷追猛打,或许也是个值得思考的慈善伦理问题。
  眼下真相在渐次浮现,相信很多偏颇的道德审判会退烧。但我们也希望,下一次再发生类似慈善纠纷时,身在底层的被救助者说法能被更广泛地倾听,而不是蜷缩在一隅,被“误解”,被“指控”,却默不作声。
⊙王言虎(媒体人)

  女童患病身亡 父母被指拿捐款为儿子治病放弃女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4:13,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