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远方的雁|查看: 17279|回复: 49
[刑事犯

辩护律师:吴谢宇不服死刑判决,将提起上诉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刑事犯辩护律师:吴谢宇不服死刑判决,将提起上诉

 [复制链接]
  吴谢宇,男,1994年10月7日出生,汉族,福建福州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学生。
  2016年2月14日,受害人谢天琴被人杀死在福州市晋安区桂山路172号某中学教职工宿舍5座102单元住处内。经侦查,其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
  2019年4月25日,从福州市公安局宣传处负责人处获悉,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已经被抓获。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远方的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远方的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过完春节再不能忍 549对重庆夫妻情人节离婚 陆军第27集团军由石家庄移防山西
#
 美好一下 发表于: 2021-8-26 16:45:57|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新京报:吴谢宇判死刑,也该反思他如何走向了弑母悲剧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吴谢宇判死刑,也该反思他如何走向了弑母悲剧 | 新京报快评

  8月26日,备受关注的吴谢宇弑母案宣判,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以被告人吴谢宇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院认定吴谢宇犯有三罪,死刑判决是数罪并罚的结果。不过,根据刑法数罪并罚原则,在某一罪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情况下,其他罪的刑罚将被吸收。在本案中,死刑是吴谢宇在法律上为杀害母亲付出的代价,至于他有没有犯诈骗罪和买卖身份证件罪,都不改变死刑的结果。
  法院认为,吴谢宇杀害母亲的行为严重违背家庭人伦,践踏人类社会的正常情感,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罪行极其严重,到案后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但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
  这样的认定和判决,符合多数人对司法正义的认知。当然,目前只是一审判决,如果吴谢宇上诉,将有二审程序;如果二审维持死刑判决,还会有死刑复核程序,其命运并未尘埃落定,仍有改变的可能。
  本案自进入公众视野,即得到极大关注。人们因被害人遭遇而痛心,因吴谢宇的行为而气愤。除了吴谢宇的个人命运,一个学霸、外人眼中的乖孩子,如何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也备受关注。
  吴谢宇是一个学霸,一路辉煌的学业即可证明,甚至在杀害母亲逃亡期间,他也表现出超乎常人的缜密心思。而据媒体报道,他并非只会死读书,在校期间人缘很好,有不少朋友,经常主动帮助他人。外人看到的他,是一个热情、阳光的大男孩。
  但他还有另外一张面孔。在杀害母亲及实施其他犯罪过程中,他至少有这么几个标签:
  冷酷,一个可以将含辛茹苦将自己抚养长大的母亲杀害的人,“冷酷”这个词不需要解释。
  自我,在法庭上,他解释杀害母亲的动机是“为了让母亲解脱”,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也佐证了这一说法:被告人吴谢宇悲观厌世,曾产生自杀之念,其父病故后,认为母亲的生活已失去意义,遂产生将其杀害的念头并付诸实施。
  根据自己的认知,认为母亲生活失去了意义,并因此剥夺其生命,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自我”。
  法盲。杀害母亲,骗取亲友钱款供自己挥霍,为逃避抓捕购买10余张身份证件,从这些行为看,他做事目的明确,而法律从来不是他的考虑项。
  学霸,热情,阳光;冷酷,自我,法盲。两组词的强烈对比,反映出的是吴谢宇人格上的巨大分裂。在后一种人格支配下为人处世,即使没有杀害母亲,其人生路上出现问题,也是大概率事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身边有多少“吴谢宇”。
  走上这条不归路,吴谢宇个人方面的原因是主因。不过,既然冷酷、自我、法盲等并非天生,一个普通的孩子如何成了今天这样子,就值得反思。
  就本案而言,穿过那些逻辑缜密的作案细节,从吴谢宇成长路径来看,他少年丧父,母亲教子严格且性格孤僻,吴谢宇从小就被母亲安排游走在各个培训班之间,他表面品学兼优,实质却长期处于一种被过度期待的压抑中。上大学时,他曾跟好友说大学不快乐,想自杀。在别人看来光鲜的履历背后可能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而这,却被忽略了。
  就此而论,除了家庭教育需要给予孩子更多自由空间和个人选择的尊重外,在对智力、学业过分看重的教育环境里,是否也有意无意地削弱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做这些反思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让类似悲剧再发生。
  特约评论员 | 李曙明
  “北大学子弑母案”一审宣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20:04,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