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孤光一点|查看: 7267|回复: 33
[科学家

他是“中国氢 弹之父”,他的名字曾绝密28年,他叫于敏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科学家他是“中国氢 弹之父”,他的名字曾绝密28年,他叫于敏

 [复制链接]
  于敏(1926.8.16~2019.1.16),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在中国氢 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同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孤光一点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孤光一点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孤光一点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孤光一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孤光一点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孤光一点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瘾君子敲诈街坊后将其捅死 家属称当时民警在场 江苏一家族多人50岁左右因大血管破裂猝死
1# 贡嘎山
 灰头 发表于: 2019-10-1 12:56:36|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国家需要我 我一定全力以赴

源自: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源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编者语
  70年披荆斩棘,70年砥砺奋进,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获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42人中,有多位国企人的身影。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即日起,国务院国资委网站联合国资小新推出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一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
  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
  当年吴钩,申城淬火
  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
  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于敏院士的颁奖词。在新中国的成长历程中,这位没有任何留学经历、土生土长的“中国氢 弹之父”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1951年至1965年,于敏在原子能院(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先后从事核理论研究和核武器理论研究。2019年1月16日,这位改革先锋在京去世,享年93岁。就在9月29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隐姓埋名28年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 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氢 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参考借鉴,中国的氢 弹研究是彻底白手起家。因于敏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百日会战”:跪在地上做研究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 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 弹设计。
  1965年9~11月,上海。39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终于实现了氢 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氢 弹成功爆炸,他回去就睡了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 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为了真理,他曾拍案而起:
  1971年,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由于某型号试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被军管会定性为“理论长期脱离实际的恶果”,进而在“学习班”上对理论部横加批判。时任理论部副主任的于敏分析出实验失败是技术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并从模型和原理上提出修改设想。
  然而,这却完全违背了军管会定下的表态基调,在变本加厉的威逼胁迫下,一向温文尔雅的于敏竟拍案而起,“我不会同意你们的说法,那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事后,他对一同工作的胡思得说“顺了他们的意思,的确很好过关。但那是对不起真理,经不住历史考验的。”事实胜于雄辩,后来按照于敏的改进建议,实验得到技术上的修正并实现了成功。
  对《出师表》,泪流满面:
  1984年的12月,新疆核试验基地。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早起刷牙拖鞋都会被冻在地上。
  这次实验,参试人员都倍感压力。一次讨论会,大家刚刚坐定,心有触动的陈能宽忽然吟诵起诸葛亮的《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在场的于敏也来了兴致,一人一句地接下去,狭小的会议室安静得没有其他声响。到后来,只听于敏一个人在吟诵,“夫难平者事也!……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那次原理实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中子弹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婉拒“氢 弹之父”称谓

于敏在科研室查阅计算数据。
  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功底、善抓“牛鼻子”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表达……于敏的学术报告很“火”,头一天就有人占座位。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说这是集体的功劳。
  他婉拒“氢 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人们亲切地称他‘老于’。作为后辈,我们竭力沿着前辈们留下的震撼心灵的足迹,继续前行。”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李华说。
  人,总有憾事。
  老于说,亏欠妻儿很多;妻走了,他想补偿,来不及了。
  美好生活70年巨变-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浪新闻特别报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灰头 发表于: 2019-1-16 16:38:00|显示全部楼层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去世 仅3位在世

源自:海外网
原文标题:于敏先生,一路走好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至此,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仅余3位在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颁奖。

隐姓埋名28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氢 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参考借鉴,中国的氢 弹研究是彻底白手起家。带头突破氢 弹原理的,正是于敏,这个中国自主培养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因于敏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百日会战”:跪在地上做研究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 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 弹设计。
  1965年9~11月,上海。39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终于实现了氢 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20世纪60年代初参加氢 弹原理研究时的于敏

氢 弹成功爆炸,他回去就睡了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 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为了真理,他曾拍案而起
  1971年,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
  由于某型号试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被军管会定性为“理论长期脱离实际的恶果”,进而在“学习班”上对理论部横加批判。时任理论部副主任的于敏分析出实验失败是技术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并从模型和原理上提出修改设想。
  然而,这却完全违背了军管会定下的表态基调,在变本加厉的威逼胁迫下,一向温文尔雅的于敏竟拍案而起,“我不会同意你们的说法,那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事后,他对一同工作的胡思得说“顺了他们的意思,的确很好过关。但那是对不起真理,经不住历史考验的。”事实胜于雄辩,后来按照于敏的改进建议,实验得到技术上的修正并实现了成功。
1971年全家照

对《出师表》,泪流满面
  1984年的12月,新疆核试验基地。
  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早起刷牙拖鞋都会被冻在地上。
  这次实验,参试人员都倍感压力。一次讨论会,大家刚刚坐定,心有触动的陈能宽忽然吟诵起诸葛亮的《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在场的于敏也来了兴致,一人一句的接下去,狭小的会议室安静的没有其他声响。到后来,只听于敏一个人在吟诵,“夫难平者事也!……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那次原理实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中子弹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7年在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与小学同学(右1于敏)

婉拒“氢 弹之父”称谓
  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功底、善抓“牛鼻子”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表达……于敏的学术报告很“火”,头一天就有人占座位。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说这是集体的功劳。
  他婉拒“氢 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于敏与夫人孙玉芹的结婚照

“老于”的憾事
  “人们亲切地称他‘老于’。作为后辈,我们竭力沿着前辈们留下的震撼心灵的足迹,继续前行。”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李华说。
  人,总有憾事。
  老于说,亏欠妻儿很多;妻走了,他想补偿,来不及了。
  今天,您走了
  于老,一路走好
  资料来源/新华社、军报记者
  我国氢 弹之父于敏去世 享年93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02:52,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