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红星|查看: 7436|回复: 35
[普通人

[王凤雅]复盘小凤雅事件:不给自己加戏是志愿者的自我修养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普通人[王凤雅]复盘小凤雅事件:不给自己加戏是志愿者的自我修养

 [复制链接]
“王凤雅小朋友之死”背后:谜之善款额、矛盾时间线和糊涂逝去生命
源自:中国之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河南太康县的雅雅事件,节目此前多次报道过。去年9月,当时只有两岁的女童王凤雅被查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但医生判断有很大治愈可能。
  雅雅的母亲杨美芹以女儿患癌为由,通过多种网络渠道筹集了数目不详、但至少数万元的网友善款。然而今年3月,有公益组织发现,杨美芹将善款提现后,却并没有给女儿治病。在爱心人士的上门督促下,杨美芹才带着雅雅上北京求医。但就在医院,杨美芹不顾爱心人士的劝阻,把女儿带走。
  4月初,杨美芹谎称女儿已经死亡,被公益组织戳穿。太康县警方当时表示,孩子已经在镇卫生院接受简单治疗。而通过昨天开始大量传播的文章我们遗憾地得知,仅一个月后,雅雅死亡。
  母亲曾谎称女儿去世,公益组织称母亲带女儿在医院消失。
  据这篇网络文章说,比起不给女儿治病,杨美芹更让人愤怒的做法是,善款确实被提取了,而用处不是给雅雅看眼睛,而是为了给杨美芹的儿子治疗兔唇。此外,网友认为雅雅去世后,还剩余了大量善款,而杨美芹拒绝退还。杨美芹的做法,是简单的重男轻女?还是涉嫌遗弃罪?大家捐给女儿的善款,是否了儿子身上?如果坚决不还剩下的钱,我们拿她有办法吗?
  今年4月初,当雅雅被母亲杨美芹宣布死亡时,一个位于上海的公益组织就跟太康县政府部门取得了联系,获准后立刻派人前往太康县张集镇,一直参与对雅雅的救助。昨天晚上,这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雅雅去世的时间实际是5月4号,比雅雅母亲宣布的死亡时间推后了约一个月。一些一直关心孩子的爱心妈妈们在微信群里讲了孩子去世的消息。
  对于此前媒体报道和爱心人士讲述的,杨美芹多次反常地拒绝公益组织帮助、甚至阻挠雅雅去医院的说法,这位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杨美芹在北京的医院突然带着孩子消失这个核心事实属实,他相信雅雅家人挪用了女儿的善款给儿子治病。
  有媒体报道,雅雅自2017年农历10月患病后,家属通过水滴筹发起两次网络募捐,募捐金额共计3.8万余元。但也有说法称,杨美芹通过网络筹集了大约15万元的善款。这位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公众只能零碎地看到某一个平台上的筹款数额,对于善款总额只能估算,但钱是杨美芹筹的,并不是公益组织帮忙筹的,到底筹了多少钱,只有杨美芹等家属知道。公益机构也没有给孩子发起募款,募款还是她家里人发的,并且现在也联系不上。
  记者昨晚也多次尝试联系杨美芹,但她的手机从一开始的无人接听,到后来的立即挂断,到最后索性关机。


爷爷:孙子去年4月做完手术;母亲:去年12月带儿子来京看病
  对于网友和公益组织的质疑,雅雅的爷爷昨天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说,杨美芹给儿子治兔唇的钱是嫣然天使基金提供的,去年4月已经做完了手术,是在雅雅发病之前,因此不可能挪用善款。雅雅爷爷还说,雅雅在今年5月4日不治去世后,所筹集的善款还余下1000余元,家属准备交给当地政府处理。
  但记者发现,杨美芹的微信朋友圈显示,她在去年12月还发过一组北京的医院的照片,杨美芹本人在这条朋友圈底下回复:这是“北京给儿子看病的地方”。
  带儿子看病,到底是爷爷说的去年4月雅雅发病前?还是妈妈说的去年12月雅雅的治病关键期?当然,也可能是4月做了手术,但12月还去复查?嫣然天使基金方面表示,“术前检查和手术都是全部免费的,家属只需要承担往返交通费用和住宿费用”,家属承担的费用,是雅雅的善款吗?这些问题,我们暂时无法求证。

警方:不构成刑事案件;律师:个人筹款无强制返还手段
  此前,当地公安局对家属是否诈捐展开调查,官方调查组称“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是,筹来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疗上了”。太康县警方昨天在接受北青报采访时明确表示,经过他们调查,这一事件不构成刑事案件,目前家属还未透露筹款金额和剩余资金,并拒绝退还。
  太康县警方称:对于家属所接触的款项正常开支之外的部分,他们正在极力劝说,希望家属返还。至于剩了多少钱,由于家属不配合,所以警方也不清楚。目前,乡、村两级干部和公安民警都在做家属的工作。
  公益组织指责雅雅母亲挪用善款,雅雅家人否认;官方调查组称:善款“大部分用于孩子治疗”,但家人拒绝退还剩余善款。善款到底如何被使用?是不是用在了给儿子治病上?目前还没有结论。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认为,如果雅雅的家属主动放弃治疗,则涉嫌遗弃罪。遗弃罪是有抚养义务和能力,但是对被抚养人拒不抚养。这其中就包括在被抚养人患病的时候不给予有效的治疗,这也有可能构成遗弃罪。
  如果按照警方的说法,家属拒绝退还尚未花完的善款,应该怎么处理?岳屾山说,恐怕确实没有什么强制手段。目前对于公募的善款,如果没使用完,按照法律规定可以给相应的或类似的项目使用。这是有法律规定的。但是对于私人募款,确实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


母亲发起筹款前,慈善法已禁止个人公开募捐
  这个事件中的善款,是由杨美芹以个人名义筹得的。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慈善法施行于去年9月1号,正是杨美芹发起募捐的一个多月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解释,这就意味着个人可以通过公益组织求助,但个人不能公开募捐。
  王振耀坦言,专款专用对一个组织来说,毫无疑问是比较好规范的,但对个人而言确实有难度。所以后来慈善法和民政部的有关规定要求个人不能在网上发起募捐。把钱简单地给妈妈,她处理起来可能有偏差。一般来说,现在比较规范的是,有一个慈善组织来帮助这个妈妈管理善款,介入救助过程。
  王振耀也表示,要求一个农村妇女严格依照慈善法行事也不现实。他认为,现阶段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和警方立刻跟杨美芹讲清利害,关键是不要因为这种个案,将社会公众对慈善的爱心和信心消失殆尽。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建议,要想彻底算清善款的细账、弄清雅雅的病情,将诈捐“罗生门”破解,捐过善款的网友可以以违约为由,对杨美芹提起民事诉讼。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南京扬子江隧道泄漏 官方:6点全线开通恢复交通 特朗普宣布取消特金会 朝鲜尚无回应
3# 峨眉山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5-27 20:01:02|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王凤雅之死”真相公开家属追责 作家陈岚道歉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家属追责!“王凤雅之死”真相公开,作家陈岚道歉

⊙记者:陈凯姿 彭渝

王凤雅和母亲。央视新闻 图
  从最开始被指“诈捐”、消极治疗,到事件逐渐清晰、反转,王凤雅爷爷向澎湃新闻表示,一定要追究造谣者、舆论制造者的法律责任。
  这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王凤雅”事件,折射出贫困农村家庭面对癌症的两难选择。
  河南省太康县公安局宣传科科长张磊落向澎湃新闻表示,王凤雅确实患病,警方没有发现王凤雅家属“诈捐”等犯罪的证据,因此未予立案。家属提供的有票据的开销,只有几千元,有些开销没有票据,不过,警方没办法对这个特殊家庭的支出提出质疑。
  “说穿了还是家里太穷。”曾为王凤雅诊治的一位医生对澎湃新闻说,开始王凤雅病虽然轻些,但毕竟是癌症,家里没钱,更怕人财两空,后来筹到一点钱,但远不够,病情也已恶化,家属想保守治疗,志愿者和网友不答应,认为既然筹款就得到大医院治疗,引发冲突。
  澎湃新闻注意到,最早一直质疑王凤雅家属的微博大V@作家陈岚 5月27日发微博称,“都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却变成了这样的撕裂。”她表示,向王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等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

“保守治疗”
王凤雅爷爷
  视网膜母细胞瘤,一种恶性肿瘤。医学研究显示,这是3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可危及生命,早期发现、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王凤雅家属,究竟是何时发现孩子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
  王凤雅32岁的母亲杨美芹在水滴筹第二次的筹款介绍称,2017年9月孩子高烧不退检查时发现患病。对此,王凤雅爷爷表示,这个时间有误。
  王凤雅爷爷对澎湃新闻说,真实时间是2017年11月,孩子连续多天高烧打针输液不退,到太康县人民医院检查,发现孩子患病。
  太康县人民医院2017年11月2日的诊断证明书显示,王凤雅被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
  负责第一次接诊的,是太康县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吴碧(化名)。她告诉澎湃新闻,2017年10月29日,杨美芹抱着王凤雅来检查,她问孩子哪不舒服,杨美芹说孩子半岁时发现一个眼发白,家里以为是白内障,想着等孩子长大再做手术。吴碧说“白内障也应该早点来治啊”。杨美芹说,现在发现孩子另一只眼也出现异常。吴碧就开了CT和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吴碧告诉杨美芹,孩子患的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癌症的一种,比较严重,如果转移到脑子里,“命就保不住了”。
  吴碧告诉澎湃新闻,从杨美芹当场哭泣的情况看,应该是初次得知孩子患病。她让杨美芹把合作医疗本拿过来,开转诊证明,赶紧带孩子到大医院治疗,杨美芹说孩子没有入新农合,因此没法开。“我还劝她,毕竟生了,尽最大努力治一下,做到无怨无悔,她还说‘中’。”
  当时,杨美芹给孩子报的名字叫杨某某,五岁。次日,王凤雅的爷爷找到吴碧,让她开诊断证明,但因为报的假名字,不符合程序,吴碧没给他开。
  王凤雅爷爷向澎湃新闻解释,杨某某是亲戚家的孩子,有新农合,报假名是想病情严重住院可以报销。太康县人民医院11月2日的诊断证明,是重新拍片找医生开的。
  据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声明,水滴筹平台公开可追溯的信息系统数据显示,王凤雅家属履行相关程序后,第一次筹款是在2017年11月3日至29日。
  也就是说,杨美芹得知孩子患病后第三天、在太康县人民医院开出诊断证明次日,就发起了筹款。
  澎湃新闻注意到,杨美芹接受采访时多次称,她是2018年3、4月做火山直播筹款时,听网友说可以通过平台筹款,才去平台筹款的。对此,王凤雅爷爷未向澎湃新闻解释为何杨美芹接受媒体采访时刻意淡化第一次筹款的时间。他表示,村里也有家人得大病到平台筹款的,所以他们了解一些,才去平台筹款的。
  “在太康县人民医院检查后,我们就去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王凤雅爷爷说。
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向澎湃新闻提供的王凤雅家属第一次筹款提交的郑大一附院诊断证明显示,当时,王凤雅脑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据红星新闻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生陈悦说,后来,多名眼科专家对王凤雅进行会诊,肿瘤已经在眼球内,可能向颅内转移,判断其病情处于中晚期。王凤雅爷爷对澎湃新闻说,这时已经脑转移了。不过,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向澎湃新闻提供的2017年11月9日的郑大一附院诊断书显示,王凤雅为双侧眼球内母细胞瘤,脑MIR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处理意见为“住院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化疗”。
  “我当时问医生如果把眼球摘了能不能保住命,医生说不能保证,又问她做化疗能不能撑一年,也不能保证。”据红星新闻报道,王凤雅的爷爷说,因为孩子太小,在与家人充分沟通后,他们决定不让雅雅经历痛苦的化疗,“化疗一个月一次,我们是农村家庭,当时入院要交两万块钱押金,实在拿不出。”既然保不住命也拿不起钱,就征求医生的意见,说是可以保守治疗,他们就决定先回老家保守治疗,也就是给孩子输降低颅压的药物和退烧药。

筹款风波
  据搜狐《后窗》报道,癌症患者的家庭,往往面临和王凤雅家人类似的困境。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后是否要摘眼?摘眼后能否存活?一项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视网膜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疗效分析》,对2007-2011年收治的44例患儿采用摘眼、化疗等结合的治疗后发现,除了一名双眼扩散的晚期(双眼E期)患者死亡,其他全部存活超过一年半。文章提到,根据以往的文献,“未经治疗的患儿死亡率高达100%”。
  从郑大一附院回老家后,王凤雅家属就让孩子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保守治疗。
  2018年3月14日,他们又带王凤雅到太康县人民医院做了一次检查。此时,王凤雅右眼眼球已经暴出来,左眼也已经失明,颅内脑积水。
  那个时期,听朋友说通过火山直播可以筹款,杨美芹就开通了火山直播。杨美芹对媒体说,直播过程中,有网友建议她去网络平台筹款快。杨美芹称孩子现在是保守治疗,筹到钱也不可能彻底治好。“他们说即便是保守治疗也可以筹款,有钱了可以去好一点的医院保守治疗。”
  据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声明,王凤雅家属第二次筹款是在2018年3月15日至27日。这次筹款介绍中说,2017年发现孩子患病后,医生建议保守治疗,现在孩子病情严重,治疗需要医药费,家里比较困难,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恳求大家帮忙。
  正是这第二次筹款,使王家陷入漩涡。
  北京的爱心妈妈马婵娟是第一个跑去河南介入此事的志愿者。5月26日,澎湃新闻多次致电马婵娟,接电话者称是马的电话在他那里维修。
  据多家媒体报道,4月5日,马婵娟和另外的志愿者赶到王凤雅家,经她们劝说,王家同意带孩子到北京的大医院。但在北京的医院,王凤雅家属和马婵娟等志愿者发生冲突,不欢而散,王凤雅被带回老家。对此,双方许多说法矛盾。
  4月8日开始,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官方微博@小希望之树、微博大V@作家陈岚开始在网上发布质疑消息,称在爱心人士强烈要求下,王凤雅家属于4月6日将孩子送去北京儿童医院,医生确定还有救时,杨美芹撒泼打闹,随后将孩子抱走。并提示有监控视频为证。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大量网友、自媒体加入质疑阵营。有称王凤雅家属筹集到15万元巨款,但未用在王凤雅治疗上。还有网友称,杨美芹2017年12月在水滴筹第一次筹款后一个月,朋友圈晒出一些医院的照片,是带着最小的孩子、唯一的儿子前往北京治疗唇腭裂,“重男轻女”。
  许多网友认为,筹了款,就必须带孩子到大医院治疗。
  陆续有媒体报道,“王凤雅事件”进入舆论场。
  5月4日,王凤雅去世,网友质疑声更加猛烈。有网友提出,王凤雅家属所筹资金并未全部用完,要求公布详情。5月24日,公众号“有槽”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文风犀利,称“5月4日上午,王凤雅小朋友永远摆脱了罪恶的父母,离开了人世”,将质疑推向顶点。澎湃新闻5月26日搜索发现,该文已被删除。

怎么就不能理解、放过他们呢?
  在遭疯狂质疑后,王凤雅的手机,每天都收到很多谩骂信息。
  但事实上,随着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声明,以及警方介入并公开发声,事实慢慢开始清晰,事件一些事实逐渐清晰。
王凤雅家属两次筹款共有2249人次捐款,实际筹到35689元。
  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声明表示,王凤雅家属两次筹款共有2249人次捐款,实际筹到35689元。王凤雅爷爷对澎湃新闻说,加上微信转账以及孩子妈妈视频直播上获得的捐助,一共就是38638元,并没有网上说的15万元。太康县公安局宣传科科长张磊落向澎湃新闻证实:筹款总额经警方及银行调查核实,无误。
  王凤雅爷爷说,王凤雅治疗过程中,在村诊所花了1910元;在太康县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花了5840元;救护车费1400多元;多次各地往返交通费5000多元。2018年4月孩子从北京回来后,包括药物、护理等用了3500多元。从最初孩子发病到过世,奶粉、玩具、零食等用去14500元左右,孩子陪葬品也花了1200元。有许多是没有票据的,比如来回的救护车费、护理48天的费用以及治疗期间家人吃喝、交通、住宿和丧葬费等。所有开支,只能凭借记忆抄了一个单子给警方。
  对此,张磊落向澎湃新闻表示,根据家属提供的支出费用单计算,其剩余款项1000余元,通过警方和民政部门做工作,已经由王家交给太康慈善会。因有些花费无记录,无法进行调查取证,而此事不构成案件,警方也没办法对这个特殊的家庭的支出提出质疑。
  针对网友“放弃女儿,把钱给儿子治疗唇腭裂”的质疑,王凤雅爷爷表示,孙子在去年4月申请了嫣然基金,同月完成手术,去年12月份去北京医院是进行复查。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随后证实了这一情况,并称复查也是免费的。
  最近这些天,王家不停在接待记者采访。5月26日,王凤雅爷爷说,当天他接受了一天采访。而杨美芹受到刺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当天在诸多记者陪同下还到医院检查。5月27日,王凤雅爷爷说,经过一天休养,杨美芹的精神好了不少。
  王凤雅爷爷告诉澎湃新闻,现在一家人都很愁,失去了孙女,还招来了这么大的质疑。他很感谢出来说话的政府和相关部门。等忙过这几天,他将通过法律手段向舆论制造者和“抹黑”的志愿者讨要说法,“是时候反击了”。他强调,不是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而是一定要追究。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5月25日晚,最初并一直公开质疑王凤雅家长的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官方微博@小希望之树 发布情况说明称,因王凤雅事件该机构的名字出现在新闻报道里,该机构数十个危重小朋友的捐款项目被停。该机构会全力配合基金会和相关部门对所有项目的审核核查工作。
  @小希望之树 及曾和王凤雅家属发生冲突的工作人员,均对澎湃新闻表示,不接受采访。而且,他们微博不会再发和王凤雅事件有关的信息。
  澎湃新闻注意到,@作家陈岚 5月27日发微博称,“都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却变成了这样的撕裂。”她表示,向王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等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
  王凤雅去世时年龄过小,不能入祖坟,被家人简单埋了。王凤雅爷爷说,生前给王凤雅买的手机,也给她陪葬了。
  在曾为王凤雅诊治的一位医生看来,“说穿了还是家里没钱”,在基层因为得大病选择保守治疗并不少见。几次王家带小孩来检查,她都没有见到孩子的父亲,听说孩子父亲智力有问题,一直在外打工,家里孩子又多。她表示理解王家的做法。“毕竟是自家的孩子,谁家有几百万上千万不给孩子看病?”
  王凤雅家属:要起诉作家陈岚及造谣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5-27 19:01:00|显示全部楼层

新京报评王凤雅事件:任何社会都不需要造谣式慈善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王凤雅事件,任何社会都不需要“造谣式慈善”

⊙作者:西坡

  这几天,“王凤雅事件”的走向牵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河南太康三岁女童王凤雅患病去世前后,网上有人指控家人“诈捐”15万元。事后,经媒体和当地政府部门证实,家属募捐数额为38000多元,而且已将剩余的款项捐给公益机构。
  最新消息是,王凤雅的家人表示将起诉造谣者,包括作家陈岚及一名姓马的女士。
王凤雅爷爷出示的花销明细及部分支出收据。新京报记者 逯仲胜 摄
  造谣者该为造谣付出代价。王凤雅家人刚刚失去了一个孩子,又遭到谣言的中伤,没人应该遭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我想要补充的只是,谣言不仅会伤害当事人的感情,而且会拉低公共讨论的层次,阻碍人们关注真正重要的问题。
  除了借助造谣传谣博名求利的人,每个人都是谣言的受害者。当新闻沦为“反转”与“再反转”,舆论场就只剩下一地沾着口水的鸡毛。
  用法律武器击退谣言,让造谣者付出代价,我们才能进行有效的公共讨论。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造谣者都该被追究责任。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王凤雅事件”发酵至此,已经具有了多重内涵,谣言与反谣言只是其中之一。讨论还没有到达终点。
5月25日,王凤雅爷爷出示捐款凭证。新京报记者 逯仲胜 摄
  我认为还有一些真正重要的议题没有得到充分讨论,比如农村儿童的生存境遇,网络募捐的进步与局限等等。王凤雅家人没有义务配合所有的讨论,但我们不应该自我设限,不应该让谣言与反谣言占据我们所有的注意力。
  继续讨论不等于“消费死者”、“蹭热点”。只要保持理性、公正、开放,继续讨论才是对生命真正的负责任。
  关于网络募捐,此事暴露出了善款使用难以监督、捐赠人与受赠者容易扯皮等弊端。但不能因噎废食,还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那就是网络极大地降低了求助与行善的门槛。
  王凤雅家人没有筹到足够的钱,善款的使用也遭到了很大争议,即使现在出现了反转,争议依然没有消失。但是有更多的底层人,从这些网络募捐平台筹到了救命钱。“王凤雅事件”是对这类平台的一个警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小凤雅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如何改善农村儿童的生存境遇。许多农村儿童并没有享受到一个文明社会理应提供的安全保障,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王凤雅家人一直称他们已经尽力去治疗这个孩子了。但综合各方信息判断,王凤雅患病之后并未及时得到发现与重视,以致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有人说不能拿城市中产理想中对待生命的态度去批判农村人士。但我想说,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困境而否认理想是值得追求的。没有一个孩子应该经历王凤雅所经历的苦难。
  当下一个王凤雅出现,究竟是应该呼吁监护人做出更大努力,还是地方政府承担起责任,抑或社会公益力量做出更好的表现?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答案永远不应该只有“愿天堂没有疾病。”与其关心天堂是什么模样,不如关心那些受苦的人。
  王凤雅家属:要起诉作家陈岚及造谣者
1# 贡嘎山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5-27 09:01:00|显示全部楼层

王凤雅爷爷:遭遇指责和网络暴力 全家都要崩溃了


原文标题:王凤雅爷爷:遭遇指责和网络暴力 全家都要崩溃了


  2015年5月27日,一个小女孩降生在了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张集镇温良村的一户普通农家中。家里最有文化的是曾经当过老师的爷爷王太友,他给第四个孙女取名王凤雅。3年后,在离家不远的卫生院里,王凤雅没能撑到她的3岁生日。2018年5月4日,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王凤雅很顽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她用小小的身体对抗着强大的病魔。她不会想到,她的病和死去,却让家人遭遇了疾风骤雨般的指责和质疑。
  从4月8日开始,@小希望之树和@作家陈岚发微博质疑王凤雅的家长,认为他们靠募捐得到了钱却消极治疗,没有把王凤雅送到大医院治疗,疑似把善款挪用来给王凤雅弟弟治唇裂,重男轻女,涉嫌诈捐。

白点 兔唇 五个孩子
  凤雅出生后不久,王太友和家里人就发现,这个孩子的右眼上似乎有一个白点。“当时以为是白内障。”今年4月,王太友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采访时说,他现在有些后悔。在他看来,如果彼时便带凤雅去大医院就诊,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的这些风风雨雨了。
  孩子的成长很快打消了家人的顾虑,毕竟,胖嘟嘟又乖巧的凤雅怎么看也不像是罹患重病的孩子。
  除了隐隐的担忧之外,王太友和儿媳妇杨美芹更多地需要考虑如何去改善生活。毕竟,除了凤雅以外,这个农村家庭还有3个孩子需要哺育,凤雅的三个姐姐最大的已经开始读小学,而凤雅的父亲,因为智力发展迟滞,除了简单的家务之外,无法承担更多的生活重担。
  这个家庭渴望男丁。全家的愿望终于在第五个孩子身上得到满足,不同于凤雅眼睛上白点所带来的隐忧,这个男孩所带来的喜悦和忧虑都是显而易见的:男孩有唇腭裂,也就是俗话说的兔唇。

直播 筹款 风波
  在嫣然基金会的帮助下,凤雅的弟弟获得了免费手术的机会,面部的畸形得到矫正。2017年5月,当杨美芹带着小儿子做完手术从北京回到河南老家时,一家人还很欢喜,似乎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但凤雅的突然发病改变了一切。
  发烧,虚弱,右眼的白点似乎变得更加明显,再到出现眼睛局部肿胀。王太友说,2017年10月,一家人带着孩子从乡到县,最后求医至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时,他得到的信息是,凤雅罹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癌细胞已经扩散,“手术没有意义了,医生建议化疗和保守治疗,化疗一个疗程大概要2万元。”
  直到现在,尚未有人看到当时的就诊记录和相关证明,但王太友很笃定,“我没有乱说,警方把所有的记录都拿走调查了,我没有不给孩子治病。”
  凤雅的病情在一天天加重,右眼的肿瘤一天天变大,孩子日渐虚弱。“我做了一个非常后悔的决定。”杨美芹说,因为没有工作,为了给孩子赚一点营养费,她开始尝试发布凤雅的视频和进行直播,“广告说发视频能挣钱,我就想弄点钱给孩子。”
  杨美芹说,一些用户看到了凤雅的情况,告诉她可以通过水滴筹去申请善款和帮助。“总共筹了2次,第一次筹了1万多元,大部分是亲朋好友捐助的。第二次筹了23000多元。目标是15万,是我主动中止了,我想凑够了化疗的钱,就不再需要了。”
  网络筹款中,自称志愿者的马女士来到了凤雅家里。“我是通过刷社交软件知道她的情况的。”5月25日,马女士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她是专职的志愿者,专门帮助凤雅这样需要帮助的孩子。
  这样的志愿者并不是免费的。马女士称,如果这些孩子成为公益组织捐助的目标“项目”,她的交通费和一些花销可以报销,还能获得一部分补贴。


志愿者 看病 网络暴力
  王太友说,之后陆陆续续有自称志愿者的陌生人到他家,大多数人建议他带着孩子去北京看病。“他们跟我保证说,北京那边医院联系好了,不用我们出钱,去了就可以住院。”
  2017年4月5日,王太友、杨美芹和志愿者马女士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我们去了北京儿童医院,医生看了孩子的情况就摇头,说没法手术,也住不了院,不收。”
  “志愿者又说可以联系其他医院,但要等几天。”王太友说,他本能地认为,所谓的帮忙看病其实是一场骗局。“这些志愿者一路上各种给我们拍照,然后还让我哭,说我不哭,怎么让别人捐钱。”杨美芹说,得知孩子无法住院甚至没办法提供连续的医疗救助后,她和志愿者撕破了脸。而这也成为了一些网文中不愿救治孩子的“铁证”。“我当时确实说过感觉孩子不行了,因为孩子的状况确实很差,就剩一口气了。”
  4月9日晚,风波来了。
  微博认证用户作家陈岚发布微博,实名报警称凤雅疑似被父母虐待致死,同时称其有诈捐行为(此微博后删除),网络质疑骤起。与此同时,骗捐15万,拿给女儿治病的钱给弟弟治病等说法通过自媒体流传。
  “我们连陈岚的面都没见过,她也没来看过孩子,我就想问问她凭什么在网络上说这些不负责任的话。”时至今日,王太友依然愤懑异常,“我们家从那之后就遭遇各种指责和网络暴力,连村里人都以为我们骗了15万,公安也来调查,全家都要崩溃了。”

波折 质疑 真相
  2018年5月4日,王凤雅停止了呼吸。
  20天后,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网文再次引爆了对王太友一家的质疑。尽管很快,当地警方就发布调查结论,认定事件不属于刑事案件,调查结论是,“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是,筹来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疗上了”,同时,包括水滴筹和嫣然基金等事件所涉方都发出声明,证实了筹款金额并非网传的15万,而且治疗凤雅弟弟兔唇确系嫣然基金出资。
  5月25日,河南省太康县警方表示,没有了解到王凤雅家长涉嫌“诈骗”等犯罪的证据,未予立案。
  但王太友一家的生活再难平静。不论是对媒体还是志愿者,亦或是网络,这个家庭如今都表现出了极度的不信任和抵触,王太友直言感到无助和绝望,在他看来,人们渴望知道事情的始末,却不愿意相信他叙述的真相。
源自:华西都市报

  王凤雅死亡背后 到底是父母诈捐还是爱心人士道德指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5-26 22:01:00|显示全部楼层

王凤雅母亲:志愿者说拿了他们的钱就得去北京治疗

源自:界面
原文标题:对话眼癌女童王凤雅母亲:志愿者说拿了他们的钱就得去北京治疗

风波中的一家人。雅雅爷爷准备凑钱将剩余的一千多块善款交还政府。拍摄:王昱倩
  近日,一篇自媒体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刷爆了舆论。文中称河南省太康县一2岁半女童王凤雅被诊断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其母杨美芹在获得15万元捐款后却未救治眼球已脱出眼眶的女儿,反而去北京高端民营医院为儿子治疗兔唇。2018年5月4日,不到3岁的王凤雅离开人世。
  文章将女童王凤雅之死归结于“罪恶的父母”,认为女童的父母消极治疗导致了本来有极高存活率的女儿死亡。文章称,当志愿者介入后,杨美芹一家采取了失踪、报警、殴打志愿者等方式。网友纷纷质疑,王凤雅去世后,其家人所筹资金并未全部用完,要求他们公布筹集资金去向。
  对于捐款,小雅的爷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小雅自2017年农历十月患病后,家属通过水滴筹发起两次网络筹款,筹款金额共计3.8万余元,而非网传的15万元,筹款都用在为小雅治病上,但小雅仍于今年5月4日不治去世;目前善款剩余1000余元,“准备交给政府”。
  2018年5月25日,涉事互联网募捐平台水滴筹发布官方声明称,据该平台公开可追溯的信息系统数据显示,王凤雅家属履行相关网上填报程序后,先后于2017年11月3日至29日、2018年3月15日至27日通过“水滴筹”平台发起两次个人求助,共有2249人次伸出援助之手,实际筹得款项为35689元。另外,该机构已派人和律师赴当地协助有关部门调查。
  究竟真相如何?界面新闻记者对话风波旋涡中的杨美芹,试图还原王凤雅死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说治愈率高是单眼的情况,凤雅是双眼”
  界面新闻:什么时候发现凤雅眼睛不对劲?
  杨美芹:出生两三天后,屋里的灯光照着,她的眼睛会一翻一翻,有反光,一个月两三次。我没太在意,以为灯光反射。去年10月,凤雅两岁半,我经常看见她的眼睛像猫眼一样。有一次高烧不退,我带着她去太康县医院做全面检查。没有正式检查前,医生说,你的孩子送来晚了,保不住命了。我当时愣住了,还不知道是什么病。
  界面新闻:县医院的医生怎么建议?
  杨美芹:医生说眼睛里有肿瘤。还没等到正式的结果,医生让我们转院,去郑州最好的医院治疗。
  界面新闻:你们去了吗?
  杨美芹:第二天就去了,是郑大第一附属医院。那里的医生说,病已经特别严重了,到了晚期,而且治愈率很低。我咨询了很多专家,虽然网上有说法是治愈率高,但那是针对单眼的情况,如果是单眼,可以立马做手术。凤雅双眼都有肿瘤,治愈率很低。
  界面新闻:有咨询其他医生的意见吗?
  杨美芹:我加了专治这种眼病的群,里面有上海的医生。他们不让我去上海看病,说去了也不接收。今年2月,凤雅眼睛变红了,我给郑州的一位医生发照片过去。医生对我坦诚地说,如果选择治疗,存活率只有几个月;一滴药也不用,撑不过一个月。因为凤雅颅压高、呕吐、不吃饭,身体又瘦又小,我们必须每天给她打治颅压高的营养针。颅压高,会积压肿瘤,一旦肿瘤破裂,凤雅就没命了。
  界面新闻:郑大附属医院的医生怎么建议?
  杨美芹:做化疗。但是我们没有钱。做化疗每个月一次,一次交两万块。我们的生活、治病的路费就是东拼西凑的,拿不出更多,就回家了。后来,凤雅的小姑建议我用水滴筹筹款。
  界面新闻:你的儿子是什么情况?
  杨美芹:去年3月份,我们申请了嫣然的基金。不到一个月审批下来了。2017年4月17号,儿子做了唇腭裂手术。之后,两个月复查一次。路费和看病的费用全免。本来今年3月底、4月初要做最后一次复查,因为女儿的病情,我们没去。

“他们说,用了他们的钱,必须去北京的医院”
  界面新闻:何时开始用水滴筹第一次筹钱?
  杨美芹:因为想筹足化疗费,去年11月下旬,凤雅的小姑帮我在水滴筹上第一次筹钱,二十天的时间,周围的邻居、亲戚筹了12373元。当时给专家打电话,专家建议我们同时要跟上保守治疗。我们一直给她输营养液、降颅压的药、退烧药。
  界面新闻:后来又通过哪些方式筹钱?
  杨美芹:我天天在家照顾孩子,也想分担经济压力,今年1月,亲戚告诉我可以在火山小视频上发搞笑视频,但我不会。他们说,也可以发孩子病的照片,来筹钱。我发了十几天,网友让我留下联系方式。有的人让我开直播,我弟弟就帮我开了直播。许多网友看见凤雅确实可怜,就给我的微信打钱,一次三十块、二十块左右。
  界面新闻:怎么想到第二次水滴筹筹款?
  杨美芹:有个网友叫美佳,她给我打电话问,为什么不用水滴筹。我说,之前筹过,都是朋友、亲戚捐的,也不多。她说,可以发动社会人来捐款。她想帮我开通水滴筹,让我把孩子的资料、照片发给她。我发了后,又不敢相信陌生人,一夜没睡着。后来她又说,必须要我本人才能开通。我不识字,用嘴巴对着手机说话来打字。我写得很简单,说孩子在保守治疗,需要筹钱。
  界面新闻:第二次水滴筹筹了多少钱?
  杨美芹:23116元。
  界面新闻:为什么当时就有网友指责你了?
  杨美芹:我一直和网友解释,孩子的脑部有肿瘤、有积水,许多医生都说不能轻易手术,但网友们不同意。他们一直催促我去治,像是这个病很容易治似的。有的人说,即使保守治疗,也可以筹款。后来我就一直在筹款。我怕网友不相信,还给他们看病历单。后来一想,孩子要是治不好了,我还筹什么款?我就结束了筹款,提现出来。第二天,网友们翻脸了,他们说,用了他们的钱,必须带着孩子去北京的大医院。我说,已经告诉过你们,医生说过了,去北京的医院,也不会给我们做手术。
  但网友说,你必须去,孩子死也要死在北京。
  界面新闻:提现出来后,这些钱都用到哪里了?
  杨美芹:孩子日常的用药、保守治疗。我怕最终治不好了,尽量给凤雅买最好的奶粉,买几百块的。后期她什么东西也不吃,只喝奶粉。

“凤雅高烧呜咽了一声,他们就说是‘救我’”
  界面新闻:何时第一次接触志愿者?
  杨美芹:今年3月下旬。网友“苗苗妈妈”让我把孩子的病历、证件发给她,要给孩子看病。我怕碰到骗子,有点犹豫,她随后指责我,“你又不懂,找个识字的人来和我聊。”我就把她拉黑了。清明节前后,因为许多网友不满我没有带孩子去北京治疗,一些自称志愿者的人来到我们家,要带我们去北京。其中一个女的问,为什么拉黑了她?我忽然想起来是“苗苗妈妈”。
  界面新闻:去北京治疗时,为什么发生了冲突?
  杨美芹:志愿者来到我们家,其实他们挺不容易的。我爸爸说,那就去吧。志愿者又许诺,去了北京之后的安排都已经妥了。志愿者帮我们带着资料、村里的证明,后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根本没有床位,不接收。我们想要回资料,回家,志愿者不让走。我爸爸和他们吵,告诉他们,如果拿着我们的资料,以凤雅的名义到处找人捐钱,就起诉他们。为此,我们吵了半个多小时。
  界面新闻:好不容易来一趟北京,为什么医院不接收就想回家呢?
  杨美芹:当时凤雅的眼睛肿瘤已经凸出来了,这好像是几天内突然发生的。当时我们问医生,如果能做手术,我们就在北京等。但医生暗示说,做手术、做化疗都没什么意义了。眼科、肿瘤科、急诊我们都去了。志愿者又说帮我们联系其他医院。之前凤雅每天都需要输液、吃奶粉,来到北京后,也没有输液,凤雅的下半身都凉了。我抱着凤雅坐在急诊室输液,但我不想再折腾了。
  界面新闻:视频里凤雅说“救我”是怎么回事?
  杨美芹:去北京的火车上,我想发个视频,告诉爱心人士,我们去北京治病了,让大家放心。凤雅一直在发烧,身体很热。她呜咽了几声,不让我给她盖被子。他们就说,视频里凤雅说的是“救我”。
  界面新闻:后来又来了上海的志愿者?
  杨美芹:回到北京后第二天,来了上海的志愿者。我不相信他们。但由于是政府人员陪同来的,我爸信他们。
  界面新闻:又为什么发生了冲突?
  杨美芹:他们让我们去郑州治疗。孩子在家打吊水,脸全白了,一直发烧。输液的药水快不滴了,我拔掉了管子。我说,孩子就算死了,也不能挂着针死。
  从北京回来,凤雅没停止过发烧。烧到40度,维持了一个星期。半夜我们找医生,医生都下班了。她眼睛的脓天天往外面长。从北京回来,就不会说话了。我觉得孩子实在撑不住了,所以我不想去医院。
  界面新闻:为什么你们说孩子死了?
  杨美芹:当天下午4点,我去提了钱,拨打了120,和志愿者们把凤雅送到了县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抢救了两、三个小时。孩子没断气,有一点心跳。我抱着她,凤雅的手已经不动了。主治医生说,你不放弃的话,我们可以抢救,但是孩子撑不到明天。孩子死了后,尸体不能给你。我不愿意,就把孩子抱回了家。我想让凤雅死在家里。医生把氧气、输液都拔掉了,回到家后,我发现凤雅的手又动了,赶紧叫村里人给她输液。
  界面新闻: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杨美芹:因为志愿者举报到乡、省里,妇联的工作人员来家里看,孩子到底死了吗。他们告诉我,网上说,在几点几分,孩子断气了。网上还说,三天三夜,我不给孩子吃、喝,手上发青,是被虐待的。政府发现不是事实后,让我们继续住院。到了县医院,主治医生吓了一跳,说,前天你们的孩子不是死了吗。

“社会筹的钱花在她的身上,她的器官要捐给社会”
  界面新闻:你们之后去哪住院的?
  杨美芹:因为县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不接收,我们又去了郑州肿瘤医院。我感觉我已经陷入了无底洞,不能手术、不能化疗,也不知道凤雅何时断气。每天花费一万多块钱,后来政府说,愿意帮我们出。但是医生又提出了,孩子断气后,要直接送太平间。
  我再也不想去大医院治疗了。折腾来回,孩子没有得到治疗,还不如在乡里,我伺候到她断气。
  界面新闻:凤雅是5月4号去世的?
  杨美芹:我们回到了乡里。那一天,早上她烧到39度。突然之间,她开始大喘气。心跳全都停止了。正是中午下班时间,我跑下去找护士。护士去扔垃圾了,我又哭着找医生。医生赶来时,凤雅只剩一口气了。她的脸色已经白完了,嘴唇紫了。医生让我准备后事。等我爸妈赶来,凤雅已经去世了。
  我很愤怒的是,孩子死了后,派出所的人要掀开衣服拍照。但拍了照片也没有公布,至少证明,孩子不是我虐待死的。
  界面新闻:现在网上最大的质疑是,你们家重男轻女。
  杨美芹:没有。我的体质不能流产。三个女儿,我几乎没有照顾过,是因为我一直在外打工。我是做杂耍工作的,从9岁就全国各地跑,表演走钢丝。
  凤雅是我一手带到大。村里人觉得我家女儿多,想领养一个,我坚决回绝了。
  界面新闻:凤雅死了之后,你们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
  杨美芹:从北京回来,我的手机、电话、微信、微博不停有人来诅咒我。我要照顾孩子,没看手机。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被网友截图了,后来我就清空了。
  我本身早就想退钱回去了,现在我气得都崩溃了。凤雅是我的孩子,我比谁都疼她。就算领养一个孩子,我们也不会没人性到不给她治病。
  现在,剩下的一千块钱,这几天也支出了许多。我爸去向邻居借钱,凑够后还给政府。从社会上筹的钱都花在凤雅身上了,我们有一个愿望,想把凤雅的器官捐献出去,让她报答社会。
  女童患病身亡 父母被指拿捐款为儿子治病放弃女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9:54,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