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老磨|查看: 8442|回复: 44
[影视

环球:望存纳税问题从业者把范冰冰案看成最后通牒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影视环球:望存纳税问题从业者把范冰冰案看成最后通牒

 [复制链接]
  天价片酬指的是一些演员拍戏时获得的过高的酬劳,央视新闻频道在“演员天价片酬”专题中,连好莱坞演员的片酬占比只有百分之30,而国内演员的片酬达到了百分之50到80,严重干扰整部剧的质量。
  就这一问题,着力解决片面强调收视率、收听率、上座率、点击率、排行榜、发行量等问题,进一步研究遏制明星“天价片酬”的有效措施,促进影视业健康发展。2017年,毫无演技的流量明星天价片酬、抠图、替身等成了电视剧行业最大的病,众多的声音也都指向了这些乱象,它们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磨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磨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 震灾中,我们可以做的10件事 [转帖]大地震,有政府和军队在,我就不怕!
2# 四姑娘山
 红英 发表于: 2017-9-24 15:35: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别再吐槽演员天价片酬了,“限酬令”规定演员总片酬不超过成本40%

源自:钛媒体
  还记得今年3月编剧宋方金的一篇横店“卧底”文章吗?文中所揭露出电视剧拍摄现场与演员片酬的乱象,一直令业内人士无可奈何、令圈外人士耿耿于怀,而在今日,一则“限酬令”的出台却并未让人们心里的石头落下。
  月22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比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规定,电视剧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30%,如有全部演员总片酬超过制作成本40%的情况,则制作机构需要向所属协会及中广联演员委员会进行备案并说明情况。
  短短半月前,国家五部委发布了一则《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通知》第三条规定为: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行业组织出台电视剧成本配置比例指导意见,优化片酬分配机制。
  而《意见》中的几个数字也恰恰印证了近年来电视剧市场中的丛生乱象。无论是出台电视剧成本配置比例的指导意见,还是优化片酬分配机制,这是继今年九月初的《通知》后,政策上对演员的“天价”片酬提出的更加明确限制。
  单刀直入切中演员片酬这一痛点,并以此来抵制不合理高片酬等不良风气,网友们也直呼“这下烂片终于有人管了”。而看似“对症下药”的政策,对于电视剧市场乱象果真就是“百利而无一害”么?
演员天价片酬、电视剧市场乱象中催生的“整治之风”  今年三月,一篇由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发表的文章的热度蹿升,再次刷新了人们对国产剧演员的认知。在《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带回一线实录:被毁掉的表演》一文中,作者皆由在横店探位资深横店“老戏骨”的经历,借由演员之声披露了国产IP剧拍摄现场丛生的乱象,一时间引起行业为国产剧的前途所忧虑的深思。
  “一场戏有三十多个人演,全是替身出镜”的爆料让业内外人士闻之颤栗。演员可以不背台词、“脸”比演技更重要、不在剧组仍能拿得天价片酬……表演这门久远的行当似乎真的在一步步被毁掉。而电视剧片酬在近两年的频频上涨,在对行业风气产生了非良性导向的同时,也对电视剧制作市场造成了干扰现象。
  绿幕抠图、倒膜数字,部分一线演员的片酬近亿,几乎达到影视剧成本的50%到80%,从而导致制作成本降低。而现实情况是,作为影视制作成本的内容核心,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的成本都在逐步提升,二者几乎占据全部成本的三分之一,而部分演员片酬要占到整个项目费用的一半以上。
  而在去年这种现象显现的尤为严重,玄幻类IP剧一昧依赖“流量鲜肉”、“流量小花”,自以为三大流量元素的“保底”下即可召唤出一部流量大剧。而现实是残酷的,观众并不是傻子,试想一下,当制作费用大多砸在了传说中的“流量”身上,失去了内容与品质优势的电视剧作品,在如今拼品质、拼用心、拼垂直的剧集时代未免过于冒险。
  在《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带回一线实录:被毁掉的表演》这篇文章的最后,作者借由横店资深演员之口“现在都是围着钱转,要么赚钱,要么省钱。没多少人考虑创作的事儿了。”确实,无论是“绿幕抠像”、还是“倒模事件”、“数字小姐”,电视剧市场乱象似乎随着近年来资本的蜂拥而至愈演愈烈。
  演员片酬天价只是表象,表演与创作本源正在被这样的乱象所腐蚀才是本质。
遏制片酬的“疯狂”,电视剧行业会在阵痛之后走上正轨?  对于电视剧市场乱象,终有政策出台来遏制演员片酬的“疯狂”,但不少业内人士第一反应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演员片酬高除了明星流量带动下的市场效应之外,资本的推波助澜也是助其野蛮生长之因。而这样直接粗暴的“重拳整治”下,真的会给行业注入一针“镇痛剂”吗?
  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曾有政协委员曾就电影方面、针对演员的天价片酬现象进行提议,他建议合理控制演员人工成本,以保障作品质量,“一部电影中全部演员的片酬,最高不得超过该电影全部制作费用的30%,以法律的刚性规定为电影制作划上一条红线,有效引导制片人、导演和演员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当制作成本过分向演员尤其是明星演员倾斜,势必会严重影响电影制作中编剧、布景、配音等相关制作环节的经费,导致电影空有明星阵容,但此提议并未得到舆论的绝对支持,原因是由法律规定片酬占电影总投资的比例,并不符合市场规律。
  有业内影视制作人士表示,演员片酬的天价效应实际上来自市场需求的催生与带动。流量明星的身边通常伴随着一整支“一应俱全”的明星团队,团队中有助理、化妆师等人员随身跟随,少则3、4人,多则十几人。有业内记者在群访某知名流量艺人之时,便曾因采访间团队人数已占据空间大半而被拒之门外。
  可想而知,多达近十人的团队花销皆来自于明星本身所创造的商业价值。而这些明星身上承载着整个团队的价值,在市场定价下,演员的高片酬似乎也无可厚非。前提是保障其他制作环节的费用输出,如若演员片酬的拉高建立在其他制作环节的“收紧”之上,自然会造成恶性循环,电视剧的制作水准亦无法保障。
  这也是多数人对“限酬令”没那么看好的原因。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也有网友提出,希望政策能够让那些真正有实力的演员才拿到相应的价钱,而不是传说中的“流量选手”,鼓励演员工资按等级划分,让“国家一级演员工资涨上去”,这看起来似乎是个具有建设性的观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红英 发表于: 2017-9-24 15:35:00|显示全部楼层

【社论】告别天价片酬

源自:澎湃新闻
【社论】告别天价片酬
早已引起行业公愤的明星天价片酬现象,正在得到整治。  9月22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等四家行业组织,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意见》要求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
  从今年年初,编剧宋方金“爆料”小鲜肉天价片酬起,这个话题就一直保持着超高的关注度,不断有编剧、导演、“老戏骨”等痛陈天价片酬对影视剧行业的伤害。正如华谊兄弟副董事长王中磊所说,因为市场本身有空间,预算会有限制,如果过度偏向某一个环节,电影质量就会受伤害。电视剧市场也是如此。
  限酬令的出台回应了舆论的关切。坦白说,制作总成本40%这条“片酬红线”不算严苛。众所周知,影视剧制作的产业链条相当长,天价片酬本就是不可持续的行业现象。抠图、滥用替身等乱象都是天价片酬下的“蛋”。只不过近年来一些小鲜肉携粉丝之势,借资本之力,相当程度上“绑架”了市场,导致人们见怪不怪了。
  其实市场已经对天价片酬发出了警告。近年口碑爆棚的作品,几乎都没有出现流量演员、天价明星。而以“小鲜肉中心制”做出来的作品,普遍只能沦为粉丝圈内部的狂欢。结果现在“不用天价明星”反而成了很多片子爱用的宣传方式。一些有追求的小鲜肉也开始尝试突破安全区。
  IP与明星满天飞,是市场发展不成熟的体现。小鲜肉没有原罪,他们身价暴涨是市场追逐的产物。资本对小鲜肉“慷慨”的背后是算计,如果搞定明星和粉丝就能稳赚不赔,又何必费心于品质?因此限酬只是手段,纠正这种简单粗暴的“市场逻辑”才是目的。
  有个说法很有道理:当有号召力的演员稀缺,就会出现“天价片酬”,当有号召力的故事稀缺,就会出现“天价IP”。因此为了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除了用限酬令“治乱”,还要在“供给侧”做文章,才能实现“标本兼治”。也就是说,培养可以与“资本+明星+IP”这个组合相抗衡的力量。
  总之,天价片酬下畸形的内容生产机制是短视的、竭泽而渔的,带坏了行业风气,也禁锢了观众的选择权。我们的文化市场航向航船要想驶入广阔的深海,就必须走出天价片酬的粗暴模式,用原创度更高、制作更精良、品类更丰富、诚意更足的作品赢得观众的心。
#
 红英 发表于: 2017-9-24 13:35:00|显示全部楼层

最明确的“限薪令”能否限住“天价片酬”?

源自:北京青年报


  9月4日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对于优化片酬分配机制问题,曾明确提出“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的要求。昨天,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等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要把演员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围内──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这是长期以来针对演员高片酬问题,有关部门首次明确提出具体的“红线”。

主演片酬不能超总片酬七成
  《意见》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发布。一共三条,全部剑指“高片酬”问题,明确提出:一、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要把演员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围内,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二、如果出现全部演员总片酬超过制作总成本40%的情况,制作机构需向所属协会及中广联演员委员会进行备案并说明情况;三、各会员单位、影视制作机构及广大电视剧网络剧从业人员要把德艺双馨作为职业理想和目标追求,自觉抵制不合理高片酬等不良行业风气。

主演片酬最高曾占总投资八成
  正如“意见”中所提,“高片酬”被认为是造成当下电视剧市场种种不合理现象的“痼疾”之一。主要明星片酬占到一部剧总体投资50%以上已成常态,甚至还有的比例高达80%。可想而知,剩下编剧、导演、服装、化妆、道具、场景等等的成本被严重挤压,只能怎么凑合怎么办,导致很多剧唯明星论,并且越来越粗制滥造。
  2014年上半年,广电总局宣布自2015年起国产电视剧播出从过去的“四星”变“两星”,俗称“一剧两星”政策。对于电视台来说,购剧的成本压力陡然加大,自然会要求制片方控制成本。当时业内盛传,每集超过150万到180万成本的剧组都在紧急撤下,重新做预算,压缩到100万一集,并希望明星降低片酬。但明星自然是不愿意把真金白银拱手让出,所以业内一直有呼声希望出台政策进行调控。受此政策影响,市场一度观望情绪浓厚,2014年下半年曾短暂出现剧组推迟开机、暂缓建组等低潮,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

此前的三令五申多被暗度陈仓
  短暂的观望之后,市场经过调整后重新洗牌。新的“玩法”下一线卫视对大剧、剧王的争夺更加白热化;加之视频网站和资本重新进入战场,有收视号召力和流量的明星资源成为“硬通货”,新一轮片酬暴涨之势反而更加猛烈了。尽管从播出平台到制片方等各环节均表达对这种现象的担忧,总局也多次提出要求试图进行管控,但都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去年8月,央视在新闻节目中提及“天价片酬”问题,点名《如懿传》的霍建华和周迅共拿走上亿片酬,还提及电影《致青春2》和电视剧《幻城》也片酬过高,批评“天价演员”并没有提升电影和剧集本身的水准。之后,广电总局也针对“天价片酬”出台新政,要求各地电视台不得在购买电视剧时以明星演员为议价标准,业内称其为“限薪令”。可以说针对这个问题,有关管理部门三令五申后,在执行中都被“暗度陈仓”了。

不少艺人已将片酬转为股权
  据介绍,此《意见》出台的背景是“少数演员不合理高片酬现象,导致影视剧制作成本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比例失衡,影响影视剧整体质量的提升。为贯彻落实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和全国电视剧工作座谈会有关精神,引导制作企业合理安排电视剧投入成本结构,优化片酬分配机制,弘扬‘戏比天大’的职业精神,形成良好行业风气,推动影视行业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此次《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与18天前的五部委“十四条”,可以说构成了近年来针对“高片酬”最严格也最为明确的“组合拳”。但实际的执行情况和对市场环境的清理效果还有待观望。事实上,在这两年人人喊打“高片酬”的风向中,一线演员的片酬支付方式已经更为“隐性”,很多有实力的制作公司通过合股开公司及将片酬转化为投资、股权、红利等,以这种新型分红方式紧密锁定跟明星的关系。演员很多摇身一变成了出品人、制作人,既可以躲开“片酬过高”这个人人喊打的靶子,实际收入的空间却更大了。因此此时出台“限制制作成本配置比例”,是否已经有些“滞后”,尚待观察。
⊙记者:杨文杰

☆ 相关资讯
  中国视协新任主席胡占凡:
  治理明星“天价片酬”需明确细则多管齐下
  新华社电(记者:白瀛、徐舟)新当选的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22日在京表示,明星“天价片酬”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电视剧的发展,需要广电、审计、税务等多个部门下决心共同制定量化标准、实施细则来解决。
  本月初,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社部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综艺节目、网络剧参照电视剧规范执行;播出机构不得将收视率作为购片价格唯一依据。
  “电视剧的大量资本都流向了明星,这是不正常的。”曾任广电总局分管电视剧工作副局长的胡占凡说,明星为电视剧艺术做出了很大贡献,明星报酬高于其他演员或工作人员是合理的,但明星片酬畸高就会影响电视剧行业的健康发展。
  胡占凡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发力才能解决。“仅靠广电部门、电视台、电视剧制作机构等任何一个部门都解决不了,靠明星自身更不可能解决,必须有法律约束,有政策约束。”
  他指出,五部委下发的通知仍需出台配套细则。“比如,有的电视台会说,我们以明星为议价标准了,但没有以它为唯一标准,这个怎么界定呢?谁是明星怎么界定呢?另外明星是动态的,今天是明星可能明天就不是明星了。这都需要周密地调研。”
  胡占凡说,接下来中国视协将主动参与相关调研,推进解决这个问题,促进我国电视剧健康有序发展。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7 09:56, Processed in 5.86561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