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48|回复: 1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科学家管轶团队:马来亚穿山甲中发现相关新冠病毒

 [复制链接]
  管轶,1962年生于江西宁都,医学微生物学专家,英国皇家医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学于崇光基金教授席(病毒学)、新发病毒性疾病学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香港大学流感研究中心主任,汕头大学·香港大学联合病毒学研究所所长、粤港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主任。
  管轶1983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香港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1月受聘返回香港大学医学院,历任研究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副教授;2001年担任汕头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联合流感中心主任;2005年担任香港大学教授、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担任汕头大学微免教研室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主任;2012年就任香港大学于崇光基金教授席(病毒学);2016年担任汕头大学·香港大学联合病毒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2019年担任粤港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主任。
  管轶长期从事流感和其他新发呼吸道病毒的生态、演化和发病机制研究,是最早分离出SARS病毒并最先提出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宿主的科学家之一。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龙泉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龙泉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龙泉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龙泉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龙泉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龙泉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平遥县已建成19个5G基站 “最励志浙江女首富”周晓光输了 西南证券追索9.3亿
#
 午夜思 发表于: 2011-7-24 01:47:31|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主要成就

一:科研成就
  管轶在流感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1)确定了在东南亚、欧洲和非洲地区传播的H5N1流感病毒的所有主要前体和传播途径,提供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大多数大流行前期H5N1疫苗株;(2)开展了H9N2病毒的系统研究,该病毒与H5病毒被视为最可能导致流行病的新流感亚型;(3)确定了家鸭在携带和传播流感病毒中的关键作用;(4)为识别2009年H1N1流行性病毒的出现、演化史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5)揭示了H7N9流感病毒的发生、传染源、演化过程和可能的传播途径。
  管轶确定了SARS冠状病毒及其活禽畜市场的传染源,帮助中国内地政府成功避免了2004年年初SARS的再次爆发。

  1. 学术论著
  据2020年1月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官网显示,管轶已发表同行评审论文300余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36000次,H指数达92。
  管轶曾连续五年被Thomson Reuters评为“高被引科学家”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2014-2018)。
  代表性著作
  Lam TT-Y, Wang J, Shen Y, Zhou B, Duan L, Cheung C-L, Ma C, Lycett SJ, Leung CYH, Chen X, Li F, Hong W, Chai Y, Zhou L, Liang H, Ou Z, Liu Y, Farooqui, Kelvin DJ, Poon LLM, Smith DK, Pybus OG, Leung GM, Shu Y, Webster RG, Webby RJ, Peiris JSM, Rambaut A, Zhu H*,Guan Y*(2013)The genesis and source of the H7N9 influenza viruses causing human infections in China.Nature.502(7470):241-4.
  Zhu H, Wang D, Kelvin DJ, Li L, Zheng Z, Yoon SW, Wong SS, Farooqui A, Wang J, Banner D, Chen R, Zheng R, Zhou J, Zhang Y, Hong W, Dong W, Cai Q, Roehrl MH, Huang SS, Kelvin AA, Yao T, Zhou B, Chen X, Leung GM, Poon LL, Webster RG, Webby RJ, Peiris JS,Guan Y*, Shu Y* (2013) Infectivity, transmission, and pathology of human-isolated H7N9 influenza virus in ferrets and pigs.Science.341(6142):183-186.
  Vijaykrishna D, Smith GDJ, Pybus OG, Zhu H, Bhatt S, Poon LLM, Riley S, Bahl J, Ma SK, Cheung CL, Perera RAPM, Chen H, Shortridge KF, Webby RJ, Webster RG,Guan Y*, Peiris JSM*(2011) Long-term evolution and transmission dynamics of swine influenza A virus.Nature.473(7348):519-522.
  Vijaykrishna D, Poon LLM, Zhu HC, Ma SK, Li OTW, Cheung CL, Smith GJD, Peiris JSM*,Guan Y*(2010) Reassortment of Pandemic H1N1/2009 Influenza A Virus in Swine.Science.328: 1529-1529.
  Smith GJD, Bahl J, Vijaykrishna D, Zhang JX, Poon LLM, Chen H, Webster RG, Peiris JSM,Guan Y*(2009) Dating the emergence of pandemic influenza viruses.Proc Natl Acad Sci U S A.106: 11709-11712.
  Smith GJ, Vijaykrishna D, Bahl J, Lycett SJ, Worobey M, Pybus OG, Ma SK, Cheung CL, Raghwani J, Bhatt S, Peiris JS,Guan Y*, Rambaut A*(2009) Origins and evolutionary genomics of the 2009 swine-origin H1N1 influenza A epidemic.Nature.459: 1122-1125.
  Zhou BP, Zhong NS,Guan Y*(2007) Treatment with convalescent plasma for influenza A (H5N1) infection.N Engl J Med.357: 1450-1451.
  Chen H, Smith GJD, Zhang SY, Qin K, Wang J, Li KS, Webster RG, Peiris JSM,Guan Y*(2005) Avian flu:H5N1 virus outbreak in migratory waterfowl.Nature.436: 191-192.
  Guan Y, Peiris JS, Zheng B, Poon LL, Chan KH, Zeng FY, Chan CW, Chan MN, Chen JD, Chow KY, Hon CC, Hui KH, Li J, Li VY, Wang Y, Leung SW, Yuen KY, Leung FC (2004)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that cause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Lancet.363: 99-104.
  Li KS,Guan Y*, Wang J, Smith GJ, Xu KM, Duan L, Rahardjo AP, Puthavathana P, Buranathai C, Nguyen TD, Estoepangestie AT, Chaisingh A, Auewarakul P, Long HT, Hanh NT, Webby RJ, Poon LL, Chen H, Shortridge KF, Yuen KY, Webster RG, Peiris JS(2004) Genesis of a highly pathogenic and potentially pandemic H5N1 influenza virus in eastern Asia.Nature.430: 209-213.

  2. 承担项目
  管轶曾担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SARS病毒动物宿主研究”的首席科学家,主持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项目“全球大流感的预备”、香港卓越学科领域计划(AoE)、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孔雀计划”新发传染病创新团队项目)等多项流感、新发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重大国际性课题。

  3.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
2004年SARS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特等奖
2005年东亚H5、H9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研究汕头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9年禽类甲型流感病毒的发生、演变及传播规律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9年丽珠牌抗病毒颗粒抗禽流感和新型甲型流感的实验研究珠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治疗禽流感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珠海市专利金奖
2011年治疗禽流感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广东专利金奖
2015年人感染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发现及其病原学研究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15年人感染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发现及其病原学研究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7年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
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二:人才培养
  讲座报告
  2009年6月7日,管轶在汕头大学商学院作了题为“新发传染病发生过程中的经济因素”的专题讲座。
  2016年6月22日,管轶在江南大学医学院作了题为“新发和再现病毒性传染病全球研究现状”的学术讲座。
  2018年11月5日,管轶在广西医科大学作了题为“Zoonotic influenza viruses from China, major pandemic threats to the world”的学术讲座。

三: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
2005年《时代》杂志“全球卫生英雄”
2006年《时代》杂志“亚洲英雄”
2009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特别贡献奖
201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杰出研究奖
201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优异研究奖
英国皇家医学院外籍院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22:03,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