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401|回复: 12
 3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2007-08-05日(中):金川访战争遗址

 [复制链接]
←先前纪实,请见:2007-08-05日(上):甲居下的大金川
⊙作者:雷康/编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上午,一路沿着奔腾的大金川河逆流而上,丹巴县到金川县的一路上有许多可看可拍摄的景点,除了这次我们看了的中国碉王,干隆御碑外,还有天下第一自生石佛──东巴石菩萨的嘉绒圣地嘎达山;有曾为全国四大皇庙之一,干隆亲书“正教恒宣”御匾的广法寺;老街红军城。下午从金川县到壤塘县的路上,在金川县境内还有没有看到的名扬海内外,终年香火不断的藏传佛教朝拜圣地观音庙;有宁静幽远的高原湖泊──阿科里长海子「情人海」。相比而言,我们没有多多体验到藏区的山水和民俗,而是不经意间寻访了与战争有关的遗址。

高达50米的西碉,是目前全国已知石碉中最高的,被誉为“中国碉王”,据说是干隆初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所建,原先这里是东女国女王行宫。“马尔邦”嘉绒语音译,意为不结冰的地方
地点:马尔邦乡·金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10:22:28

正在铺设通往碉王脚下的车道
地点:马尔邦乡·金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10:26:48

中国碉王”如直刺苍穹的长剑,静静地倚天矗立。这座方形碉王孤单地耸立在公路边,睥睨四方,路人从脚下经过,有些高山仰止
地点:马尔邦乡·金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10:30:28

为了更好的拍摄“中国碉王”,穿过藏民的院落和花椒树林,来到碉王后的山坡上,试图拍摄得更好,但却失败,因为是逆光。这是上得藏民的房子后拍摄的大金川的下游,但这家藏民的房顶已是川西坝子汉族人通用的小青瓦的坡面,表征了汉文化在此地的融入
地点:马尔邦乡·金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10:39:07

据说,过去对岸还有一座高28米的东碉,但这次没有注意到。东西两碉形成“一江南流,双碉守关”的态势,形成古马尔邦关。当从碉王后的山坡上走近时,发现更无法拍摄碉王了,再次明白了什么是距离美,只得挂碉王的一个角拍摄才觉得有些味道。站在碉下,举头仰望,泰山压顶,气势磅礴,感受到高耸关碉的巨大压力
地点:马尔邦乡·金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10:49:41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泸沽湖之迷津 成都方言用字浅谈之二十一:凶、港和提
13#
 匿名 发表于: 2009-12-13 12:17:58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徐帅不可能在安顺村住了10个月之久,1936年7月第二次北上时徐也不是从金川出发的。

徐在金川住的时间应该很短:1935年10月红四方面绥丹崇懋战役期间,徐可能在此住过,不会超过一个月,因为10月底他就翻越夹金山去指挥百丈决战了!次年二三月间,他又率部队经丹巴翻党岭去了道孚、炉霍,6月间第二次北上时,就率中纵队从炉霍经壤塘去了阿坝,根本就没有到金川。

在这里住得最久的,应该是董振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何宗发 发表于: 2007-10-24 22:18:19|只看该作者
问好各位朋友,雷哥辛苦了,谢谢你让我们又一次从梦里回到家乡.

你说的不知道名字的花花,志国兄说得对我们当地人叫'火草",牛放兄也说得对又叫"野棉花",对于生活在高原的人来说,这个显得熟悉又亲切.


2007-08-05日(中):金川访战争遗址  4JRkDNgq.jpg  保存到相册

火草结子了


2007-08-05日(中):金川访战争遗址  LHlzqS9e.jpg  保存到相册

火草开花了所以叫"野棉花"


2007-08-05日(中):金川访战争遗址  baNoN0tV.jpg  保存到相册

秋天到来,满山的野棉花在等待人来采
11#
 王志国 发表于: 2007-10-6 12:02:35|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些景象好熟悉哟,熟悉的地方却那么的遥远。在金川这块土地上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但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可惜了那么好的资源。我一直不明白我们金川的旅游布恩施干吗的。

对了,楼上那个花,我们当地人叫它“火草”,学名野棉花。

问好罗姐、牛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罗子兰 发表于: 2007-8-29 13:25:53|只看该作者
呵....牛哥──我不该叫你哥哈,只不过大家都这样叫,我也图个方便.
9#
 leikang 发表于: 2007-8-24 12:06:10|只看该作者
谢谢牛兄的回复和指教,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如有你在,尤如佛光普照,万事增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牛放 发表于: 2007-8-24 09:18:37|只看该作者
  向各位楼主问好!
  我的同学刘文志、唐红燕(男)至今还在安宁教书,他们已经在当地娶妻生子,过着安定闲适的日子。看到安宁,就忍不住想到了他们。
  在金川的历史记忆中,当地人说得最多的是干隆皇帝征剿大小金川,其次是红军长征。这是历史上外族人最多,最集中地集团性进入这一地区。
  康兄,作品里的那种花叫“野棉花”结子后就一见便知了。
7#
 leikang 发表于: 2007-8-20 12:55:00|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两位的回复,我将会充实一些内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罗子兰 发表于: 2007-8-20 09:40:29|只看该作者
这组照片集景,史,民俗一体,太强了!
5# 华蓥山
 周鸣天 发表于: 2007-8-19 21:32:53|只看该作者
楼主再传点自然风光来(山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4 15:23,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