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418|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物·古迹罗家坝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 有望揭开千年巴人消失之谜

 [复制链接]
谁来拯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人文化遗址”
  位于四川省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罗家坝遗址,是四川省20世纪末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先秦文化遗址,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已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地处秦、楚、巴、蜀交界地,对于研究巴文化、蜀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相互交融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该遗址的发现和进一步发掘,对研究巴人文化具有特殊和重要价值。因有这层深厚的历史渊源,也为了打好这张历史赋予的文化牌,宣汉县委、县政府决定依托罗家坝这一让世人关注的历史遗址举办“四川·达州·宣汉首届罗家坝巴人文化节”,通过一年多的筹备后,文化节于2003年在宣汉县启幕。文化节期间将围绕巴人文化做文章,“巴人文化研讨会”是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国内明星参加的大型文艺演出、江口湖龙舟赛和百里峡漂流以及商贸展销、项目推荐、招商签约等活动也是重要的看点。

历史的光辉
  宣汉历史悠久,置县有1900多年的历史。数千年来,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光罗家坝先秦文化遗址”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当年,汉高祖刘邦派大将樊哙在这里囤兵秣粮,挥师北上,攻城略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宣汉创建了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独立组建了川东游击军和红三十三军,有34000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孕育了无数英雄和新中国10余位将军,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卓着功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将军从这里踏上了革命道路,毛泽东曾亲笔题词高度赞誉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20世纪80年代,宣汉人民创造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樊哙精神”享誉全川。

文明的碎片──罗家坝
  宣汉越来越被世人关注,是因为有罗家坝。罗家坝遗址距宣汉县城35公里,该遗址曾为东乡县县城,在此建县兴废长达728年(公元555年~1283年)。20世纪70年代,当地村民挖泥烧砖时曾挖到过青铜剑、青铜罐等,省、市文物专家前往考察,采集标本,认定为战国土坑墓群和汉代遗址。1996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发掘罗家坝战国墓群。1999年9月至11月,省考古队对罗家坝遗址进行首次发掘,共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2000多件珍贵文物,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时期文物,历史年代久远,文化积淀深厚。初步估计,罗家坝文化遗址距今有3000~4700年。该遗址考古工作被评为“1999年四川省十大文物工作成果”。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家、学者进驻罗家坝进行第二批发掘。5月5日,由于发生盗墓案,考古队随即对被盗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又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大批文物,加上公安机关追回的7件被盗文物,共约160余件,在全国已发现的所有巴人文化遗址中规格最高。经专家推测,该墓可能是巴国王侯之墓。省考古队在第二期发掘的400平方米内,共出土器物530余件,再次印证了该遗址是研究巴人文化最重要的基地。
  经各级专家初步评估,该遗址对研究川东北地区原始文化和巴人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遗址的发现和进一步发掘,给研究巴人文化与周边诸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学术价值的佐证。同时,作为川东北首次发现的这样年代久远的大型人类聚落遗址,其文化的内涵丰富、时段长、规模大、堆积厚、保存好,它的发现对了解川东北夏商周时期部落形态、房屋结构、生活方式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省考古研究所拟定了规划好、保护好、发掘好、研究好、利用好的“五好”工作目标,正在积极申报评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列入全省重点向国家申报的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建设规划。

遗风犹存
  神秘古老的“巴人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巴人的语言、文字、风俗和信仰等都与中原华夏族不同,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据宣汉普光镇罗家坝遗址发掘出土文物的文物考证,宣汉是巴族生息繁衍的地方。从农牧、手工业、民风民俗等方面都可看出与其中原文化有许多的不同。
  农牧业方面:远古的山区巴人耕作技术落后,普遍刀耕火种,该县樊哙山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是这样。随着农业的发展,巴人有了剩余谷物,于是酿酒业也发展起来。当时,巴乡村酿造的“巴乡清”名酒,醇香浓郁,是当时向周王朝交纳的贡品。
  手工业方面:从罗家坝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可以考证,战国时代巴人对青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有很高的造诣。
  民风民俗方面:古巴国民风淳朴,巴女明艳,能歌善舞。特别是闻名全国的“巴渝舞”,更是巴人作战勇猛顽强,被称为“神兵”的精神体现。汉高祖刘邦为汉中王时,派樊哙到四川宣汉一带征募巴人定秦,看见巴人队伍冲锋陷阵的军舞,令宫中“乐人习学之”,成为宫廷乐舞之一,并命名为“巴渝舞”。
  军事方面:从罗家坝出土的大量兵器和巴人遗骨分析,这里曾经是一个古战场,发生过多次激烈的战争,可能为揭开巴人神秘消亡之谜提供了重要依据。
  宣汉土家族是巴族的后裔。从现存的各种民间文学研究和民俗考察来看,秦灭巴后,巴族便散居各地。宣汉樊哙百里峡一带的土家族,约10,000人,应是巴人后裔。土家族好歌善对,每年农历4月27日晚举行篝火晚会,4月28日为传统的“对歌节”。土家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唱和山歌。其他地方的土家族是农历4月8日过节,宣汉土家族为了纪念西汉将军樊哙,则改为4月28日。土家族最流行的“薅草锣鼓”里面就有“巴渝舞”的影子。土家族人去世后实行土葬,用凄惨、忧伤的唱腔吟诵祭文,唱孝歌,与巴人祭祀和丧葬相通。

谁来拯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人文化遗址”  QNdn8KKj.jpg  保存到相册

背景
巴国巴人巴文化

  据考古发掘,川东地区史前文化发端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其代表性古人类是“巫山人”。结束于距今4000多年前,即新石器时代末叶,其代表性文化是“巫山大溪文化”。
  约4000多年前,巴人先民就世世代代在川东地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巴人文化。

巴国
  巴国的形成大约在商周之际。据《辞源》:“巴者,古国名,位于四川省东部一带地方”。
  川东地区在夏朝(距今4100年前~3600年前)称“巴方”,在商朝(公元前16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中)称为“巴奠(甸)”。巴奠(甸)向商朝年年纳贡,岁岁服役。后来巴人不甘商朝的压迫,于公元前11世纪,参与周武王伐纣,由于巴人英勇善战,迫使纣王军队阵前倒戈,终于打败商纣王,西周建立。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中~公元前771年)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巴氏被封为子国,首领为巴子,因而叫巴子国,通常简称巴国。巴国的地域大致在陕南的汉水上游,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春秋时有所扩展。战国初期迫于楚的势力,巴国举国南迁至长江干流,先后在清江、川峡之间至川东立国。

巴人
  巴人,古巴族人的简称,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传说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后迁到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鄂东,另一支迁至今湘西,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留在四川境内的,部分叫板楯蛮,南北朝时因大量迁移,大都先后与汉族同化。
  板楯蛮古时居住在嘉陵江和渠江两岸,北及汉中东部,东及长江三峡,遍及整个川东地区,是川东巴国各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古代巴人不但作战勇猛顽强,以致被称为“神兵”,而且能歌善舞。在荒莽的大巴山、秦岭中,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自强不息,世代繁衍。他们斩蛇蟒、射虎豹、猎牧捕鱼、垦荒种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和建设。这对川东地区,特别是大巴山一带(包括宣汉)经济文化的开发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至清朝,川东地区历史上曾有五次移民迁入。这五次移民迁入,既促进了川东地区土着居民与大汉民族的同化,同时又加快了川东地区的开发步伐。

巴文化
  巴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
  巴文化的主要代表:
  “巴渝舞”──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
  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地。巴渝舞来源于商末巴师伐纣时的“前歌后舞”。巴渝舞特点:舞风刚烈,音乐铿锵有力,属武舞、战舞类型。“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进退疾鹰鹞,龙战而弱起”,“退若激,进若飞。五声协,八音谐”。汉初,巴渝舞被刘邦移入宫中,成为宫廷乐舞,也是王朝祭祀乐舞。那时巴渝舞几乎成了国家乐舞。唐以后,巴渝舞从宫廷乐舞中消失。尽管如此,在民间,巴渝舞遗风犹存,川东巴人后裔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变,现在的薅草锣鼓、花鼓调、花灯调、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翻山铰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巴乡清”──古代巴人的酒,以“巴乡清”著称于世。《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迳鱼腹县(今奉节)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此酒名贵,饮誉遐迩。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熟,色清味重,为酒中上品。巴人善酿清酒,表明其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巴人神话──巴人自然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等。巴人英雄神话有“廪君传奇”等。巴人神女传奇有“巫山神女”、“盐水神女”等。
  根据考古发掘,巴文化代表还包含巴人诗作、巴国符号文字和青铜文化等内容。由于秦朝大规模的“焚书坑儒”,加之战乱、灾荒和历史年代久远等,其史料逐渐绝迹,巴文化已埋藏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融化在大巴山人民的民俗文化里。对巴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有待依赖考古新发现…
  可是在今年的7月7日凌晨2时至7月10日8时,受西南暖湿气流、高空低潮和地面冷空气影响,四川省宣汉县各地普降大暴雨,全县55个乡镇、497余个村严重受灾,受灾人口68.7万人,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5万亩,绝收11万亩。石铁、新华、厂溪、黄金、普光、土主、清溪、毛坝、胡家、双河、大成、花池、红岭、君塘、明月、土黄、华景、白马、天生、七里、芭蕉和县城等22个场镇全部或部分被淹,其中,普光、黄金、厂溪、新华、石铁等场镇全部被淹,普光、黄金场镇进水分别达12米、15米,石铁、新华、厂溪场镇进水10米以上。县城东乡镇滨河路进水深8米,比去年“9·3”洪灾高出2.7米;直接经济损失达18.2亿元以上。
  这天;天河崩决。暴雨呼啸,洪水泛滥。桥垮了,路断了,山崩了。田冲了,地毁了,庄稼绝收了。村庄不见了,镇子不见了,城市淹灭了、、、、整个“巴人文化遗址”全部被浸泡在洪水中,巴人文化街有50多户的古民居全部被洪水吞噬卷走。
  据笔者了解,巴人遗址地处江口湖库区的上游,这里三面临河,原本是一个繁荣的水陆码头,大大小小的经营商户多达上千家。
  遗址离江口湖库区的水位330线最多不超过4米高,由于近年来的水土流失,河床越来越高,一但到了洪涝的季节,遗址有可能随时被淹没。50万平方米的遗址2001-2003年省考古队才试挖8万平方米,地下还有很多文物就会长期的浸泡在潮湿的水中腐烂;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所以,笔者呼吁有关单位尽快拯救“巴人文化遗址”。 (此帖本人曾经帖在央视国际论坛里)

谁来拯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人文化遗址”  2o7u23KO.jpg  保存到相册

谁来拯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人文化遗址”  WFMpznqW.jpg  保存到相册

谁来拯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人文化遗址”  P8GqilKt.jpg  保存到相册

谁来拯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人文化遗址”  Ws8adqAy.jpg  保存到相册

谁来拯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人文化遗址”  fxjXN8KV.jpg  保存到相册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杨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杨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杨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杨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杨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杨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泸州酒店业最佳宾馆投票 [建议]应征版主[批准为“男女”版版主]
2# 四姑娘山
 故国神游 发表于: 2005-8-25 11:16:1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令人忧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刘靖安 发表于: 2005-8-27 21:00:17|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回去专门看看。
4# 金佛山
 染姐 发表于: 2015-12-31 08:24:00|只看该作者

罗家坝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 有望揭开千年巴人消失之谜

  12月30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从达州市宣汉县获悉,国家文物局已批准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坝遗址实施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有望揭开千年巴人消失的诸多历史之谜。
  在罗家坝遗址前三次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约4000年前,川东北地区生活着一支生性骠悍的民族──古代巴人,然而2000多年前,这支民族却神秘地消失了。1999年,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相继出土许多巴人文物、墓葬,这段尘封五千年的历史也随之被揭开,随着罗家坝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或许困惑人们上千年的巴人消失之秘终将显现出它历史的本来面目。
  据介绍,罗家坝遗址,位于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距宣汉县城西北46公里,分布于渠江流域中河与后河交汇的一级平台上,包括罗家坝“外坝”和“张家坝”,总面积140多万平方米,是四川省20世纪末发现面积最大的先秦巴人文化遗址。2000年,该遗址考古发掘被被评为“1999年四川省十大文物工作成果。”2001年,罗家坝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坝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古蜀船棺葬遗址一道,被评为“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是全国150年内重要大遗址之一。
  张崇耀 廖昌军 王兴寨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周子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奥燕 发表于: 2015-12-31 08:31:03|只看该作者

出土文物有望揭开千年巴人消失之谜

源自:华西都市报
  达州罗家坝遗址开始第四次考古发掘

  12月29日,在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罗家坝遗址,考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勘探。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赵建介绍,国家文物局已批准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坝遗址实施第四次考古发掘,相关工作人员已于12月26号进入考古发掘现场,先进行整体普探、再选点、布房、然后再进行发掘工作。本次出土的文物有望揭开千年巴人消失的诸多历史之谜。
  据了解,1996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发掘罗家坝战国土坑墓群。罗家坝遗址先后经历了三次发掘,1999年9月至11月,对罗家坝遗址实施了第一次发掘。发掘面积50平方米,清理墓葬6座、灰坑19个,房址1座,出土青铜器、陶器、玉石器等100余件;2003年3月至7月,实施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清理墓葬33座、灰坑31个;2007年6月到2008年1月,实施了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53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26座、灰坑14个。
  据初步推断,罗家坝遗址距今约3000至5000年。罗家坝遗址的发现和进一步发掘,出土文物具有显著的巴文化特征,填补了巴人历史研究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巴国、巴人、巴文化,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和史料线索,在研究巴文化和蜀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的相互交融关系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
  国家文物局已颁发罗家坝遗址2015年度考古发掘证照,同意省考古院和市、县文管所联合发掘,拟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届时,罗家坝遗址惊世文物将带着3000多年前珍贵的古代巴人信息向我们走来。张崇耀王兴寨廖昌军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轩
6# 青城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5-12-31 14:53:09来自手机|只看该作者
转 廖红丁 在微信上所发:
巴人是善于造船航行的民族,他们有没有可能在秦军大兵压境之时驾船顺长江而下,出长江口后继续航行,最后到达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8 19:43,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