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279|回复: 8
#
跳转到指定楼层

[灾害·事故东航失事飞机黑匣子制造商发声

 [复制链接]
  记者从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的一部黑匣子已于23日被发现。


  @新华社 微博报道截图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海不日神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海不日神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海不日神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海不日神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海不日神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海不日神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这一幕,国台办驳斥! 新华全媒+丨山乡机声隆──从农机服务队看贵州春耕新变化
8#
 米仓山 发表于: 2022-3-24 20:25:5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东航失事飞机黑匣子制造商发声

源自:环球网
  东航失事飞机黑匣子制造商霍尼韦尔:随时准备支持调查工作
  东航失事飞机黑匣子制造商霍尼韦尔24日在回复《环球时报》记者相关问询时表示,已获悉东航MU5735的一部黑匣子已经被找到。MU5735事故的调查目前由相关监管部门牵头进行,如有要求,霍尼韦尔随时准备支持调查工作。

23日16时30分左右,在事故现场主要撞击点东南方向约30米处的表层泥土中发现了两部飞行记录器(黑匣子)中的 ...  8e32-adc2a615fe52f92780411d3c724308b1.png  保存到相册

  公开资料显示,失事飞机为波音737-800型客机,配有霍尼韦尔公司生产的两部飞行记录器,俗称为黑匣子。两部黑匣子中,其中一部是飞行数据记录器(FDR),另一部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
  23日,MU5735的第一部黑匣子被找到,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已被连夜送往北京的民航专业机构进行译码。记录器数据的下载和译码需要一定时间,如果内部存储单元出现损坏,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完成译码后,相关数据将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提供重要证据。
  据“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24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一部黑匣子的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目前,搜救队伍仍在继续加大搜寻力度,全力寻找第二部黑匣子。
  另据发布会通报,事件发生以后,中国民航根据国际民航公约附件相关要求,将事故基本信息通报国际民航组织及航空器设计制造国调查机构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当前的工作重点仍然在搜寻救援,同时开展事故调查前期的证据收集工作,待进入事故调查阶段后,将按有关规定要求需要参与的相关方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 相关链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海不日神山 发表于: 2022-3-23 21:26:00|只看该作者

独家视频丨东航失事客机两个黑匣子中的一个已找到

源自:央视网
  东航失事客机两个黑匣子中的一个已找到,暂不确定是数据记录器还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


  (总台记者 何盈 张卉 王洁 尹智磊 李福远 李阳阳 廖汨)
6# 青城山
 老君山 发表于: 2022-3-23 21:26:00|只看该作者

已找到黑匣子初判为舱音记录器

源自:环球网
  据“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消息,经过现场搜救武警官兵和事故调查人员的共同努力,23日16时30分左右,在事故现场主要撞击点东南方向约30米处的表层泥土中发现了两部飞行记录器(黑匣子)中的一部,现场调查人员对记录器进行了初步检查,记录器外观破损严重,但存储单元外观相对较为完好,初步判定为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

  该黑匣子已被连夜送往北京的民航专业机构进行译码。记录器数据的下载和译码需要一定时间,如果内部存储单元出现损坏,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完成译码后,将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提供重要证据,接下来,调查人员将继续全力搜寻另一部飞行数据记录器(FDR),为还原整个事件经过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贡嘎山 发表于: 2022-3-23 21:26:00|只看该作者

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源自:环球网
  记者直击救援人员搜救现场,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3·21”东航飞行事故的搜救进入第三天,截至目前已经搜寻到第一个黑匣子,核心区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现场搭帐篷用来搜集整理飞机残片,正在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搜救现场仍在下雨。
  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我们现在是在核心区外围,今天跟昨天最大变化就是在这个蓝色围挡之内,就是我们昨天曾经到达过的核心区。刚刚通过各方面的渠道已经了解到,今天下午核心区的搜寻工作出现了重大的进展,两个黑匣子的其中一个被找到。这个黑匣子有两个,一个是记录驾驶舱语音通话,另外一个是记录飞行数据。根据我们目前通过现场远程监控系统看到专家提取的这个红色的罐体,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一个黑匣子。但是目前可以告诉大家的是,现场除了现在看到的核心区里工作人员正在来回工作,他们还在继续进行搜寻。这个现场跟昨天相比也有很大变化,他们搭设了一些帐篷。昨天我们在核心区看到一些很重要的一些残骸,包括一些能够提示失联乘客身份信息的一些重要残片,他们今天都已经开始进行仔细收集和整理。现场还架起雨棚,因为现在现场下起了小雨,今天也有持续不断降雨,他们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把这些重要的一些残片,带有身份信息的一些相关抛撒物进行仔细收集和整理。

  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我现在手里是根据今天下午从专家组那里拿到的其中一个黑匣子的照片临时模拟出的模型,其实就是语音通话器的这样的一个黑匣子。语音通话器最主要的这个特征就是有这样一个罐体。虽然我们现在还不了解具体找到的是语音通话器的,还是飞行轨迹的,但我们猜测是语音通话器的可能性会比较高。针对另外一个现场黑匣子搜寻工作还在加紧进行。

  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今天下午我们拍摄到了这样一组画面,现场指挥部也是紧急调集了消防和武警近500名的兵力,让专家组的专家对他们进行了集中培训。核心内容就是告诉大家要如何去找到跟黑匣子直接相关的重要物证。因为这一次的冲击力非常大,现场出现了很多的碎片,所以很多专家就推测有三块砖大小的一个黑匣子,有可能已经出现了破损。他们现在就告诉这些搜救队员,一方面是扩大搜救范围,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关注所有的这些金属的残片,就是只要发现金属残片,当然也包括那些提示有乘客信息的重要物品,都要仔细进行收集,然后交给专家组来进行进一步鉴定。

  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我们也了解到现场现在还是有蒙蒙的小雨。根据天气预报,现场的搜索救援的环境还是非常恶劣。可以看到到处都是泥泞,而且昨天我们来的时候,这儿其实还没有一个小的溪流,今天出现了降雨之后还出现了这种溪流。随着这样泥水混合物的增加,也给现场不管是人员搜救,还是黑匣子搜寻工作都可能带来新的困扰。当然我们也期待能够更早找到另外一个黑匣子,还原事故的真相。
4# 金佛山
 念青唐古拉山 发表于: 2022-3-23 20:25:48|只看该作者

黑匣子已找到一个,通过它可以获得哪些讯息?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源自:大象新闻

  3月23日下午,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了“3·21”东航飞行事故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会上,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锋表示,当天下午已经发现了两部黑匣子其中的一部,外部破损比较严重,目前在确认是哪一部。
  黑匣子中储存的相关数据,是破解飞机失事原因的重要依据。黑匣子作为这场灾难的“见证者”,不仅有助于我们判断事故发生的真相,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判断同类机型是否存在相关隐患。黑匣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找到黑匣子后,我们多久可以破解事故真相呢?

一个黑匣子已找到,但是距得出真相还需要一段时间
  黑匣子,是电子飞行记录仪的俗称。用于记录飞机飞行和性能参数的仪器。它不是黑色的,而是橘红色,外形也不像匣子,而更像流线型集装箱。黑匣子记录的信息可用于飞行事故分析,人们可根据飞机坠毁前记录的数据和话音记录,经处理后送入一种飞行模拟器,重现事故的过程,形象地分析事故的原因。
  机场地勤工作人员王翔表示,“通过专用数据回放软件,可以直观真实地再现飞机飞行过程,自动分析飞机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或人员操作异常等。”
  东航失事的波音737~800型号飞机,有两个黑匣子,一个是数据记录器(FDR),记录时长25小时左右,记录参数详尽,约1000个左右,例如高度、速度、航向、俯仰角、滚转角、垂直速度以及机组的操作如驾驶盘杆量、油门等重要参数;另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可以记录四个通道声音,分别为机长的通道、副驾驶通道、备用通道、环境声音通道,记录时长大约两到三小时左右。
  “我们平时说的黑匣子一般是指FDR,是空难调查中最重要的直接证据。”对于,两个黑匣子哪个更为重要的问题,王翔表示:“应该说是同样重要的,两个黑匣子都是事后调查的必要设备,任何数据都是在为寻找真相提供信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数据,都是重要的。查明事故原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团中央特邀航空科普讲师赵东阳告诉记者,除了黑匣子本身能提供的数据之外,调查人员还要结合天气、维修记录等多方数据。“空难事故的调查一般时间都是比较长的,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勘察、分析、验证。黑匣子的数据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解读,而且各个系统的纯数据还可能是多个数据输入因素导致。所以解读起来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即便是相对比较简单的驾驶舱语音记录,在事故发生时候往往会夹杂的大量声音信息和噪音,不是有录音就能分析原因。”对于多久可以破解事故原因,王翔表示,“短则十几天,长则数年。”

为什么黑匣子数据不能“云同步”?
  每次空难的出现,找黑匣子都是调查事故原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少网友提出疑问:为什么黑匣子数据不能“云同步”呢?
  对此,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郭庆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专访时提到,“黑匣子做到无线传输数据和云同步从技术上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但飞机正常飞行时,黑匣子保存的数据没用,这个数据仅仅是进行飞机出事故后分析的。也就是说,飞机只有在发生事故后黑匣子数据才能起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仅在我国,每天就有一万多架次飞机在飞行。全球每天飞行的飞机,数量自然更多。郭庆认为,“如果每个黑匣子的数据都被实时传输保存,会造成大量的数据垃圾,对真正有用的后期数据分析也会带来麻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王英勋也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有过类似的表述:“(牵涉到的)数据量很大,如果都传到云端,对通信带宽要求很高,目前难以实现,另外也存在数据安全问题。有部分数据,空管应答机可以收到,如经纬度、高度、速度等。”
  发布会提到,目前已找到这部黑匣子的外观破损严重。对此郭庆认为,这“可能会给提取数据造成很大的困难,但就看这个相关部门提取数据的能力”,他表示,一般来说,黑匣子的外部防护材料耐高温、耐腐蚀,可承受100G的重力撞击,可承受1000度以上的高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有的甚至能达到10个小时,4000米以上的深水水压,而且不怕海水长时间浸泡。
  至于黑匣子哪种程度的“损毁”是“致命性”的。《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表示,“如果还能看出是一个完整的圆柱的话,也就是事故数据存储单元,里面数据完好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但目前报道提到外观破损严重,后续还要看调查人员对数据的提取情况,因为它也受到了强大的加速冲击,不确定内部数据会不会受到影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傅芬芳 发表于: 2022-3-23 20:10:39|只看该作者

专家:客机“黑匣子”的数据读取会很快,但分析可能需要一周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源自:极目新闻

  “3·21”东航失事飞机的两个黑匣子已经找到其中一个,专家称,黑匣子中数据的读取和分析还需一周多的时间。
  3月23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消息称,MU5735航班的一部黑匣子已于23日被发现,暂不确定是数据记录器(FDR)还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
  据人民日报报道,波音737-800型号飞机装有两个美国honeywell公司生产的飞行记录器。其中一个是数据记录器(FDR),安装在客舱尾部,在发动机启动时开始记录,发动机停车后停止记录。它的记录时长25小时左右,记录参数详尽,约1000个左右,例如高度、速度、航向、俯仰角、滚转角、垂直速度以及机组的操作如驾驶盘杆量、油门等重要参数。

  另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安装在货仓尾部,在飞机通电时开始记录,断电后停止记录。可以记录四个通道声音,分别为机长的通道、副驾驶通道、备用通道、环境声音通道,记录时长大约两到三小时左右。
  这两个记录器外表面都是桔黄色,颜色非常醒目,便于搜寻发现,且可以抵抗高过载冲击撞击(3400g,6.5毫秒),耐高温(1100摄氏度持续60分钟火烧)、耐海水浸泡(30天)等特性,不易损毁,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帮助分析飞机状态、机组操作情况以及在驾驶舱面临的状况。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黑匣子找到之后,数据读取会非常快,但数据分析需要一段时间。
  “只要数据完好,我想快的话,两三天甚至更短,黑匣子里的数据就可以读取出来,中国民航局包括航空企业都有能力读取。读取后,数据分析还需要一段时间,可能一周左右会有一个初步的分析结果。”王亚男说。
2# 四姑娘山
 泥溪河 发表于: 2022-3-23 18:44:27|只看该作者

东航坠毁客机黑匣子终于找到了,它会告诉我们什么?

源自:时代周报猛犸工作室
  东航失事航班的黑匣子,终于找到了。
  3月23日下午,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3·21”东航飞行事故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锋披露,当天下午已经发现了两部黑匣子其中的一部,外部破损比较严重,暂不确定是数据记录器(FDR)还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
  3月21日下午,东航MU5735航班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上空失联并坠毁,并引发山火,截至发稿,搜救仍在进行。
  传统空难中,失事航班在解体前,几乎都是俯冲下降。但在此次事故中,一段飞机坠毁前的监控画面显示,失事客机并未空中解体,也并非俯冲下降,而是机头近乎垂直朝下,直到坠毁山间。目前,尚待官方披露调查结果和详情,以进行确认。
  找到失事航班上的黑匣子,读取飞行记录,对调查此次航班的失事原因至关重要。然而,在漫长的航空发展史中,并不是所有发生空难的黑匣子都被找到。比如,2014年3月马航坠毁后,直至2016年黑盒子彻底失效,相关救援队都没能找到黑匣子。
  这与黑匣子的迭代效率不无关系。
  作为空难真相的关键证据,黑匣子在过去的70年来,只有四次的明确迭代。
  一位参与飞机设计制造的工程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目前的商业架构中,不会有新的企业投入研发全新的黑匣子,因为新兴企业很难进入飞机商们的采购名单。
  换句话说,即便研发出了技术更好的黑匣子,也不一定有人买单。
  而作为传统的黑匣子制造商,每年继续投入数十亿美元进行技术研发的驱动力也不强。“毕竟在历史上看,空难仍是小概率事件。”该工程师表示。
  言下之意,即黑匣子制造商们的产品现在有稳定的销路,即便每年继续投入数十亿,产品的销路也不会变大;不投入,也不会变小。
  寻找黑匣子
  最初的黑匣子在抗击外部压力和自身的电池续航能力上,都不尽人意。尽管目前的第四代黑匣子有了卫星定位和耐深海压力的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受信号盲点和气象环境影响,调查组仍然会为寻找黑匣子付出极大代价。
  比如2014年3月24日马航坠毁时,其黑匣子电池寿命只剩12天,且有可能已经坠入深海,因此即便多国救援队都参与了搜索,但截至目前,黑匣子仍未被找到。
  2016年3月8日,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表示,黑匣子的数据可保存至少2年,这意味着马航MH370的黑匣子已经失效。因此,马航事故仍旧是民航灾难史上的一大未解之谜。
  据统计,在1970至2009年间发生的大型民用飞机公海坠毁的36起事件中,有4起未找到残骸,9起未找到黑匣子,尽管有分析表示,即便找到黑匣子,也存在无法还原事实真像的可能,因为黑匣子也可人为关闭。
  这些都给黑匣子的迭代研发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理由。

  2016年埃航失事航班中的黑匣子
  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目前第四代黑匣子需要完善的功能中,依据重要性,首先为提高抗深海水压、耐撞击能力,其次是延长耐高温时间。
  而被公众寄予厚望的飞行数据云同步技术,即”在线黑盒子“的说法,该业内人事则认为,短期内无法实现。原因之一是部分数据可能涉密,例如航线中出现军用雷达或者其它国防设施;其二就是数据的带宽限制。
  即便是只记录88个数据的第二代黑匣子,以每秒记录4次的速率,每秒产生的数据量也达到了1500字节,更遑论同时记录数百个数据的第四代黑匣子。据民航联盟2022年初的数据,每一时刻都有约1.6万架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即便以10000架同时飞行的航班计算,每秒的数据传输量也达到了14.3G。
  商业不可行
  黑匣子的迭代速度,取决于研发机构在空难几率和商业价值之间衡量的答案。
  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称,“上个世纪中旬空难频发,黑匣子技术纠偏了很多技术上的失误,比如机械故障和人为影响,但我们想要靠黑匣子完全避免空难,也是不现实的”。
  以带宽限制为例,想要实现“在线黑匣子”,需要提高航空卫星网络带宽,这意味着每年至少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入。但实际上,空难是小概率事件,因此绝大多数的飞行记录数据,对飞机制造商而言缺少商业价值。
  尽管如此,2019年,四大黑匣子制造商之一霍尼韦尔还是提出了制造下一代黑匣子的计划。
  他们声称,从2021年起,驾驶舱记录仪CVR储存容量从2小时扩展到了25小时,并且带有扩展信标,以帮助搜救团队对飞机进行定位,信标的续航时长从30天延长到了90天。

  2019年狮航失事航班的黑匣子
  但就本次的东航坠机事件来说,无论其安装的黑匣子是否来自霍尼韦尔,空难发生24小时之后,救援队仍然在搜寻黑匣子的踪迹。
  除霍尼韦尔外,民航领域中的黑匣子生产企业还有L3、通用、以及罗克韦尔柯林斯(Collins Aerospace)。尽管无法完全确定,但目前全球主要的客机制造商为波音和空客,因此有理由认为两家飞机制造商目前都在这4家黑匣子企业中进行采购。
  “业内也思考过黑匣子是否需要记录这么多数据,因为大多数据是没有意义的,这占用了黑匣子大量数据存储资源,可一旦出现空难,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影响空难的因素,所以黑匣子的数据量具有双面性”。
  上述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称,“比如在同等风速和飞行高度的环境下,飞机的角度偏离了一度还是两度、或者高空的气温忽然发生了急剧变化是否影响了机械性能,这些问题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因此在目前情况下,黑匣子仍是解开事故之谜最有价值的方式。”
  黑匣子提供的大量航行数据,都会成为日后航班应对突发情况的判断依据。这也引发出了一场伦理之争,即突发状况发生后,究竟由计算机依据大量数据做出判断,还是由驾驶员依据计算机提供的数据进行判断。在目前的主要飞机制造商中,空客选择了计算机,波音选择了相信驾驶员。
  黑匣子发展史
  人类飞行史上,民航事故发生率远低于军用飞机。尤其在二战期间,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因此就在军用飞机上安装了飞行记录仪。
  它被正式命名为黑匣子是在1954年。当时的飞行记录仪的确是黑色的方盒,可以记录航向、高度、空速、垂直过载和时间5个参数。它的工作原理是一根针在金属箔带上留下反映数据变化的曲线。
  作为还原飞行事故最为直接的数据,现代意义上的黑匣子诞生于1958年,由墨尔本的工程师沃伦发明。他的灵感来源于德国产的便携式磁带录音机。

  黑匣子发明者沃伦
  不过沃伦在磁带机外面加装了具有抗冲击、耐火烧等能力的保护外壳,按照美国联邦航空局当时颁布的第一个黑匣子标准TSO-C51,要求黑匣子能够承受100g(重力加速度)、持续11ms的冲击,以及1100℃、30分钟的火烧。
  但澳大利亚飞行员组织并不接受黑匣子,他们认为自己不是间谍,不需要安装监视飞行员的仪器,直到1960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发生一起大空难,依照当时的传统,政府部门开始向美国求出,但异常艰难的事故调查过程,终于让澳洲政府开始重视飞行纪录系统,并要求在全澳洲的飞机上都安装“黑匣子”。
  1966年黑匣子标准更新为TSO-C51a,将抗强冲击指标提高到1000g,并增加了抗穿透、静态挤压、耐海水浸泡、耐腐蚀液体浸泡等要求,这让可以记录几十个参数的第二代黑匣子真正成熟。
  此后,国际民航组织要求所有客机必须安装这种设备。自那以后,由驾驶员失误和机械故障导致的空难逐年减少,但在1970到1990年代之间,人为破坏的空难数据开始上升,民航史上十大空难,有七次发生在这个时期。这对黑匣子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1985年南非展示的黑匣子,仍然以磁盘记录
  大型空难增多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第三代黑匣子诞生。上世纪90年代,磁带进化成半导体储存记录,抗坠毁能力等各项指标也更为严格(标准更新为TSO-C124),比如耐冲击和耐高温都得到加强,耐海水浸泡时间也由36小时增加到30天,增加了耐6000米深海压力要求,更完善的是,其记录的数据,从磁带的80多项,丰富到了几百个,功能也从事故调查,延伸到对飞行员的监控、飞行器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当数字技术不断完善,黑匣子发展到了如今正在使用的第四代。它在第三代的基础上,多了视频信息,参数也多达数千。而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成熟应用,黑匣子也有通过卫星等数据链定期传输关键数据的功能。
  黑匣子的进化仍未完成,在2009年法航和2014年马航事故中,黑匣子定位功能缺陷被再次放大。
  即便如此,黑匣子目前仍然是判断空难事故原因最关键的证据。
  “这次东航的空难我也一直在关注,尽管有很多与我常识不大相符的地方,但作为一个参与飞机设计制造的人来说,一切都以黑匣子的数据为准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失事航班黑匣子已找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綦江 发表于: 2022-3-23 17:25:57|只看该作者

东航失事飞机MU5735黑匣子已找到一个

源自:人民日报
  3月23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人民日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的一部黑匣子已于23日被发现。暂不确定是数据记录器(FDR)还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


☆ 相关资讯
  波音737~800型号飞机装有两个飞行记录器
  波音737~800型号飞机装有两个美国honeywell公司生产的飞行记录器,其中一个是数据记录器(FDR),安装在客舱尾部,在发动机启动时开始记录,发动机停车后停止记录,记录时长25小时左右,记录参数详尽,约1000个左右,例如高度、速度、航向、俯仰角、滚转角、垂直速度以及机组的操作如驾驶盘杆量、油门等重要参数。
  另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安装在货仓尾部,在飞机通电时开始记录,断电后停止记录。可以记录四个通道声音,分别为机长的通道、副驾驶通道、备用通道、环境声音通道,记录时长大约两到三小时左右。
  这两个记录器外表面都是桔黄色,颜色非常醒目,便于搜寻发现,且可以抵抗高过载冲击撞击(3400g,6.5毫秒),耐高温(1100度持续60分钟火烧)、耐海水浸泡(30天)等特性,不易损毁,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帮助我们分析飞机状态、机组操作情况以及在驾驶舱面临的状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08:44, Processed in 2.246404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