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22|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蜀途 发表于: 2005-10-8 20:46:55|只看该作者|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人物吴泰昌:我与诸位名家的交往

 [复制链接]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吴泰昌先生访谈
http://www.phoer.net   _" y3 v3 T% x" ~( B/ ~2 \- n源自:成都日报
  茅盾、巴金、朱光潜、冰心、钱钟书等不少中国最著名的作家及学者与吴泰昌先生都有着密切的交往。可是令吴先生感叹的是,自身那些成就了许多友谊的品质,在如今的很多文学编辑身上已很难得见了。
http://www.phoer.net 6 R0 d; n& x2 e, z5 R2 E
http://www.phoer.net , t" Z; X5 }. t- f: l一:编辑生涯
http://www.phoer.net 9 ?8 {! ^: T7 X9 L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吴先生是以散文和文学评论为大家所熟悉的。但是可以说,吴先生首先是一位编辑。
http://www.phoer.net 9 A; {' Z; I/ b/ l: E  r  吴泰昌先生(以下简称“吴”):对。我作为编辑的生涯,应该说占了我人生的很大一段。1955年我从安徽当涂县老家的中学考到北京大学,学文学──当时本科是读5年,本科毕业又读研究生,到1964年毕业。本来毕业我是要留校的,后来《文艺报》要我去,我就到了《文艺报》,做了编辑。打那以后,我就一直在做编辑工作。主要在《文艺报》,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报》停刊,我又到了河北的《河北文艺》。后来《人民文学》复刊,我就调了过去。1978年《文艺报》恢复,我又回到了原来的岗位。1984年我成为《文艺报》的副总编。基本上,从学校出来后,我都没有离开过编辑的岗位。我写东西大多是在业余时间,这两年我从报社退下来了,才开始专事写作。
http://www.phoer.net " Q. M2 }1 B2 f2 m& F" X) F' |5 ~# z4 h3 ]4 C# j http://www.phoer.net
  :吴先生的散文不仅读者喜欢,不少名家都说很好。我记得钱钟书、孙犁都夸奖过。+ v9 `4 I4 e6 p7 W: E- v) ~/ c, h  |. \ http://www.phoer.net
  :我写散文纯粹是因为我对这种文体的喜爱。有的人可以把工作和业余生活结合得很好,但是我不行。我只能把二者完全分开,在工作中我要看稿审稿,要写评论,但是业余我写自己喜欢的东西。
http://www.phoer.net + m9 U5 p# z) ~- Z' }( J$ t/ L* W/ ^  p- i2 ?' x, A' `3 V* R http://www.phoer.net
  :做一个好编辑需要哪些条件呢?
http://www.phoer.net * L9 `( f5 d+ s( k  :我觉得当年我开始做编辑的时候,很幸福的事情是,我是跟着一批老前辈在干。我到《文艺报》的时候,总编是张光年先生。在这些老前辈的手下干,学习的机会特别多。我自己体会呀,首先你对这个工作要熟悉。两方面的熟悉,一个是文艺界的现状要熟悉。这里面首先是文艺政策要熟悉,然后要熟悉文艺队伍。再一个就是要懂得怎么样选择题材。你向人家约稿,要约大家都爱看的题材。我老这样打比方,就像电视剧一样,一个电视剧,别人不爱看,那就等于不存在。文章也是这样。所以一个编辑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角度,这样才能约到独到的文章。1 H1 @1 k' x  ]+ X8 Y http://www.phoer.net
  编辑自身的修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熟悉专业,也要熟悉世态人情。编辑与作者的最好沟通方式,就是你事先就了解他,而不在于客套。我记得有一次我去采访孙犁,希望他谈一谈他的文学创作。他是一个不大愿意多谈论的人,可是我后来整理了一篇2万字的采访录,他看了却很满意。我记得我一去他家,他就考我,很巧妙地问我对他创作情况的了解程度。我也很如实地对他讲。你想,要是他问我的问题我一个都不知道,那还有什么可谈的。所以我对年轻的编辑的要求是:你要采访一个人,首先要多从侧面去了解他──他的创作情况、外界对他的评价、他个人的喜好……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0 F2 P- G6 Y" O http://www.phoer.net
7 F/ [& @1 @/ O( G. d2 M6 b6 I http://www.phoer.net
  :做一个好编辑,还需要注意什么?8 _8 p6 o# C. _' n7 `/ C- \ http://www.phoer.net
  :我认为做一个编辑,不仅要尊重作者,也要爱惜自己。讲个例子,我跟钱钟书先生交往十多年,他从来没有给我写过稿子。而我也从来没有想通过写钱先生来获取什么。只有1990年,是钱先生的80寿辰,电视剧《围城》又热播,《新民晚报》就向我约请一篇写钱先生的特稿。他们很热情、很诚恳,我就答应了。我晓得钱先生是不喜欢别人写他的,他也多次给我说到别人写他的文章有不实之处,所以我是大着胆子向钱先生提出《新民晚报》要我写他的事情的。他一听就说:你也来凑热闹。我就给他讲,我一不是为他祝寿,二不是为电视剧加温。他才说:还是那句老话,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后来我文章写出来先给他看,他改得很少。要知道,钱先生改稿子有时是改得很多的。他还在我的文章后面写了两个字:“甚好。”我明白,钱先生之所以同意我写他,就是因为我尊重作者,也爱惜自己。
http://www.phoer.net : _, ]/ N& e% [# o# W( H  还有啊,我向作家约稿,会选择对象。有些作家写的文章很好,但是他写得慢。有的作家呢,既能写,又能赶,这样的作者就是最适合报纸的。你不能贸然向那些写得好但是写得慢的作家约稿,你的时效性照顾不了,不用人家的稿子又容易伤害人家的感情。记得我有一次去找袁鹰约稿,他长期编报纸,知道我的来意,就叫我在外面的屋子休息一会,他到里屋去写。两个小时,文章写好了,而且字数恰倒好处。这就是我们编辑最喜欢的作者。
http://www.phoer.net % B! d& A( h! ^6 N  O
http://www.phoer.net . L; }4 Z9 A/ r+ i1 M' ~  :像袁鹰这样的作者的确适合报纸。5 S- U: F% a( R+ K! v http://www.phoer.net
  :还有一点──这是我个人的习惯──原则上,无论是大作家还是小作者的约稿,我一般不做大的删改。我要么不用,用了就绝对不会在别人的稿子上大删大改。有的人甚至把自己的文字加在别人的文章里头,这我是绝对不做的。我曾经向冰心约稿,是关于散文写作的。冰心在文章开头提到了我,报社领导就把这一句给删掉了。冰心后来知道了这个事情,要求把删掉的话恢复,她说:我提到吴泰昌是因为是他来约我的稿子,我是给他的面子,如果我讨厌他就不会在文章中提到他了。$ |1 o* T, F, m* M6 h http://www.phoer.net
  我和孙犁有一次关于艺术的对话,我把它整理出来。孙犁定的题目的副标题是《与文艺报吴泰昌对话》,我就叫手下把这个副标题去掉了,没有征求他的同意。后来孙犁看见了,给我写信表示了他的看法。后来他在自己的文集中仍然恢复了那个副标题。真正的作家都是很讲原则和重感情的。作为编辑,必须充分理解这一点。我约过巴金、茅盾、冰心的稿,也约过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的稿,我都抱同样尊重的态度。即便有的稿子因为篇幅的原因要删减,我也一定会尽量和作者商量,得到他的同意,并且最好是整段删减,尽量不损害原意。  k2 b* J3 z+ W/ T3 H3 ?4 t http://www.phoer.net
  还有就是编辑要多和作者沟通,文章什么时候发,为什么没有发,发的时候做了哪些技术上的处理,都要及时告知作者,事情要做到有始有终,不有头无尾。, r) W* M: o! @, l5 t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B# w0 F, b/ Y/ i6 R* V2 T6 f: A二:回忆钱钟书
http://www.phoer.net . I) V; w% B3 q! g  :正是因为你谈的这些,你才和很多名家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关系。
http://www.phoer.net 1 W+ l( j" K, N- v2 W5 f  :对。像钱钟书先生,我跟他交往十多年,最初也是抱着这种对作者负责的、诚恳的态度开始的。8 L4 o: B2 r* c http://www.phoer.net
: Z* x* O9 `' D) R3 ?7 O http://www.phoer.net
  :你是什么时候见到钱钟书先生的?
http://www.phoer.net , r" [2 S9 S& ?- i  :那是1977年。当时《文艺报》还没有复刊,我在《人民文学》干。《人民文学》也是刚刚恢复没多久,需要好的稿子来支撑,主编就要求我们千方百计约一些名家的稿子。我先是去找叶圣陶先生。我们的编辑部对面就是叶先生的家,我就去找他,慢慢熟悉了以后,我从他那里“磨”了好几篇稿子。叶先生还介绍我去找俞平伯先生求援。我记得有一次叶先生说到了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问我为什么不去找钱先生要稿子。我说,听说钱先生一直在写大东西,去了怕碰钉子。叶先生大笑。他说不要怕碰钉子,钱先生、杨绛先生待人都很好。磨不到稿子,听他们说话也长见识。叶先生一鼓气,我就决定去一去。
http://www.phoer.net 6 S& ~( k5 r, R$ k0 M$ f$ F: W; K
http://www.phoer.net : x: u1 u+ R- ?" I4 A( L( z  :去的那天是什么样一个情形,吴先生一定记得很清楚。% \$ t7 y% F* }7 t9 N) ^0 \ http://www.phoer.net
  :那是秋天,一个下午。钱先生他们住在三里河。开门的是杨绛先生。她把我引到客厅,我就看见客厅东边的书桌旁有人在写作。我知道那就是钱先生。他清瘦,戴着黑色宽边眼镜。他看见我站在那里,连忙起身走过来说:欢迎,欢迎。我坐到书桌旁的沙发上,杨先生给我沏了一杯茶,钱先生就在我对面的一张转椅上坐下来。我还在打量周围的情况,钱先生就站起来,大声地说:写文章的事今天不谈了。弄得我有些手足无措。碰钉子的准备我是有的,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
http://www.phoer.net 6 z& w3 O! g& \, K0 x  l9 m" T0 \$ |  w http://www.phoer.net
  :这个见面有些尴尬。
http://www.phoer.net 3 j. ]4 g" n6 p" J- J  Z  :还是杨先生观察细致,她把话题岔开了,问我最近到哪些地方。我说刚去了上海。她问我巴金和柯灵的情况,我就讲给她听。这样气氛才慢慢活跃了。钱先生关心阿英先生去世后的一些情况,我也把我知道的告诉他。这样我们的交谈就多了,主要是钱先生讲。一直谈到傍晚,我才告辞。5 W8 y6 d' |, ^' _ http://www.phoer.net
- j1 b/ M4 `  o; w8 z* M- @) O http://www.phoer.net
  :可惜没有约到稿子。. u0 g+ s. p7 ~! y2 { http://www.phoer.net
  :是啊,在钱先生那里,我这个编辑很不称职。之后好多次,我也没有约到他的文章。不过钱先生的谈话使我受益匪浅,对我的编辑业务也非常有帮助。正是因为那一次钱先生多次谈到郑振铎先生,我才不会忘记在郑先生遇难20周年的时候请冰心先生写了《追念振铎》的文章。
http://www.phoer.net ( y5 \1 z+ r0 k$ ^* j5 n8 k, i1 d% l" u# q: n0 m& q http://www.phoer.net
  :吴先生对钱先生的印象是怎样的?# N. p6 |  A! y+ I7 i http://www.phoer.net
  :钱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睿智、幽默,他和杨先生虽然平时交游不多,但是很看重情谊。我生病,他曾经给我写信要我注意劳逸结合,还打电话关照我要注意身体,别丢下手上的笔。9 p* C; }9 Z5 t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P# A6 m. X3 g6 O  :都说钱先生是一个记忆力奇好的人,是不是这样?4 z% u9 J7 Z) T9 b% G http://www.phoer.net
  :他的记忆力的确惊人。你想,他的《谈艺录》引用了上千文人的话,在《管锥编》里引用了几千文人的话,提到了近一万篇作品,一般人肯定会认为他家里汗牛充栋,藏书多得不得了,但是我到他的书房看过,除了两个书柜,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书。我问钱先生是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过目不忘,他说:怎么可能做到呢?他只是没有藏书的习惯,看了书尽可能将有用的东西用脑子记下来,用手抄下来。但是即便像他说的那样,他也算是记忆力非凡了。7 {' }. U/ U: g& Z! _ http://www.phoer.net
$ i; I( v8 r3 u# `1 _1 @. [; @  d  w http://www.phoer.net
  :在你与钱先生交往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T, c4 J7 S% i: c) b http://www.phoer.net
  :印象深刻的太多了。我记得1994年的2月,杨绛先生给我打电话,先问我身体如何,接着又说,近日如有空到她家坐坐,钱先生和她都在家。我当时就预感到有什么事情,因为从前我去他们家多半是我先打电话过去问他们有没有空。第二天我去了,钱先生再次提醒我要注意身体,他说我那两年劳累,头发不应该那么早就白了。他还说,我晚上喝咖啡、喝茶还看书写作的生活方式无异于慢性自杀。我记得那天钱先生还送给我新印的《管锥编》第五册,说这书是抢手货,现在难得买。% i7 E. I7 R! e3 f& E  X http://www.phoer.net
  去钱先生家之前我刚去了冰心先生家。冰心对我说,本来应该给杨绛先生写信的,但身体不大好,于是她想了个主意,叫我当场拍了张照片,说明杨绛先生送她的作品集,已经收到,而她的精神也不错。我把冰心的话说给钱先生夫妇听,他们全乐了。9 M5 f( C6 o% d9 K  L( J# X http://www.phoer.net
  钱先生不大喜欢照相,我和他好多合影都是因为陪客人的缘故。这一次钱先生却很乐意和我合影,还把很少送人的法文版的作品《诗学五篇》送给我。2 y3 o5 N0 t5 p/ V2 O http://www.phoer.net
  这是我最后一次在三里河钱先生家中见到他,4个月后他就住院了,再也没有回到家中。! j& }, u- P) {, y/ Q6 C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8 x% ]/ @6 n4 L! E# d) T* u  :除了钱钟书、杨绛两位先生,吴先生还和很多文学大家有交往。
http://www.phoer.net 7 @( ]  ~* A: E  :很多。朱光潜、冰心、叶圣陶、俞平伯、巴金、茅盾等等。还是一样,抱着尊重、坦诚的态度,和这些前辈的交往就没有什么障碍。4 o6 Z$ T! ~5 X" c http://www.phoer.net
$ y- y+ s- P  H http://www.phoer.net
采访手记
http://www.phoer.net ! s  H- D$ t9 [. k  吴泰昌先生作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的名气似乎总是被他因广泛的交游而带来的荣誉所掩盖。在文艺圈里,他是颇得人们尊敬的人物。同时,他也是人们颇为羡慕的人物。因为,茅盾、巴金、朱光潜、冰心、钱钟书等不少中国最著名的作家及学者与吴泰昌先生都有着密切的交往。在他位于北京亚运村附近的家中,我亲眼看见他的床头案上凌乱地堆放着那些作家和学者馈赠的书籍、来往的书信以及无数的照片。其中一些资料曾经出现在吴先生的书中,而更多的是未曾与公众见面的珍贵文物。在吴先生所着的《我认识的钱钟书》一书中,读者能看到钱钟书写给吴先生的多封手书,能看见钱先生与吴先生的合影,甚至能看见钱先生在赠给吴先生的书中用钢笔书写的种种改动。吴先生就是用这种细微的回忆还原著大家们的鲜活想象,而这些形象是在那些所谓正规的教材和回忆录中无法看见的。吴泰昌先生同钱钟书、杨绛的交往始于1977年,此后二十多年他同钱、杨夫妇的往来一直未曾间断,也就此结下了友谊。早在十多年前,曾有出版社约请他写钱钟书评传,生性淡泊的钱钟书是不愿意别人写他的,但他对吴泰昌的态度是,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只是叮嘱道:“那就据你了解的材料写吧,不要为写书弄坏了身体!”
http://www.phoer.net / l' k1 W1 N  M8 k- A% H( T  {  吴泰昌先生是散文名家,孙犁曾经表示很喜欢读他的文章,称道他的文章短小精悍,文字流畅,考订详明,耐人寻味。钱钟书称赞他有轻灵的手笔,并且兼有史料价值和轶事笔记的趣味。而吴组缃说吴泰昌的散文与《论语》、《孟子》是一路的,随随便便,毫不作态,注重日常生活和人情事理的描述,读来非常真切、明白,又非常自然而有意味。
http://www.phoer.net 2 D% q/ L. ]3 Z1 Y' D( ~  吴泰昌先生与诸位名家的交往,固然有他所处岗位带来的便利(他长期担任中国文联机关报的副总编),但更多的是因为他个人的品质。在我们的谈论中,我发现他的那些品质非常恰当地与他干的编辑工作结合在一起,成为诸多名家大师与之交往的基础。令吴先生感叹的是,这些成就了许多友谊的品质,在如今的很多文学编辑身上已很难得见。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皇泽寺“三世佛”重见天日 40铭牌牵出旺苍红色记忆
2# 四姑娘山
 黄刚 发表于: 2005-10-12 15:25:3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阅读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22:01, Processed in 7.316413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