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53|回复: 0

[1950-1977年谢里夫的第三次“上路”

 [复制链接]
巴基斯坦总统谢里夫

谢里夫的第三次“上路”
  5月11日投票的巴基斯坦大选结果基本明朗,全部272个直选议席中,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PML-N)获得125个左右,遥遥领先于两个主要对手、现执政党人民党(PPP),和板球退役明星伊姆兰。汉(Imran Khan)领军的新兴党派──正义运动党(ITP),目前正着手吸引若干无党派当选者和非直选议员,组成以PML-N为核心的单一政党内阁应无多少悬念。
  这是巴基斯坦自1947年独立以来首次按预定时间举行选举投票,首次由一个任满的文官政府将权力顺利交接给另一个当选的文官政府,意义十分重大,而将是第三次组阁的老牌政治家谢里夫,其再次“上路”能否顺当,能否驾驭巴基斯坦这辆出名难驾驭的“老爷车”驶上正轨,是人们所关心的。

出身名门的老牌政治家
  谢里夫出生于旁遮普省拉合尔市,祖上是克什米尔的知名商人世家,父亲米安。穆罕默德。谢里夫则是巴基斯坦最大财团之一──伊塔法工业集团的老板。出身名门的他早年生涯一帆风顺,曾先后就读于巴基斯坦著名的贵族学府──拉合尔统治学院大学和旁遮普大学,30不到就当选旁遮普省议会议员,1981年,年仅32岁的他成为旁遮普省财政厅长。
  1985年和1988年,他两次当选旁遮普省省长,该省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省份,在这样一个省出任最高行政长官,令谢里夫声望大增,期间总统齐亚。哈克解散旁遮普省政府,却依旧任命他为代省长,而这位强行任命的代省长随后仍能在选举中连选连任,从此他被视作有强大实力的成熟政治家。
  谢里夫原先所属的政党,叫做伊斯兰民主联盟,长期处在强大的人民党阴影下。1990年,谢里夫成功联合了穆斯林联盟等组成九党联盟,并在大选中获胜,随即穆斯林联盟进行改组,谢里夫成为该党领袖,并在当年11月6日组阁成功,第一次当选总理。
  穆斯林联盟的前身,是成立于1906年的全印度穆斯林联盟,也是巴基斯坦国父真纳所属政党,自1947年印巴分治至1970年被人民党在选举中击败,作为巴基斯坦执政党长达23年,一度被称为“天然执政党”。1970年后该党衰落、分化,甚至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985年才由前总理居内久重组,实力尚属单薄,谢里夫敏锐地看到该党深厚底蕴和强大号召力,通过政治联盟组合,成功掌控了这个“新生名门”,此后该党虽一再分化,但原本是旁系血缘的谢里夫派,却始终被公认为穆斯林联盟的嫡系传承,这对于提升谢里夫的政治本钱,自然是大有好处的。

三次下野 两次流亡
  谢里夫此后的政治生涯并不平坦。
  尽管他是打着“反腐”旗号上台,但上台后却立即陷入腐败丑闻,并与总统伊沙克。汗关系紧张。1993年4月18日,伊沙克。汗动用总统特权解散国会,谢里夫下野,但巴基斯坦最高法院随即判定总统特权无效,国会重开,谢里夫在5月26日重新上台,此次下野仅历时1个月零8天。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和伊沙克。汗的关系越来越僵,最终两人仅共处了不到两个月,就以双双辞职的决绝方式“同归于尽”,在短暂过渡期后,由贝娜齐尔。布托领军的人民党卷土重来。
  然而人民党很快也陷入贪腐丑闻中不能自拔,贝。布托的个人声望也无法挽回大局,1997年2月,谢里夫的穆斯林联盟以超过90%的得票率大获全胜,再次获得组阁权,谢里夫也在2月17日第二次当选总理。
  然而谢里夫和选民的蜜月期很快因克什米尔爆发的印巴卡吉尔边境冲突被打断,这次冲突中迫于美国压力,谢里夫内阁采取了妥协立场,引发公众强烈不满。加上因为和印度进行核竞赛,巴基斯坦遭到国际制裁,导致经济崩溃,金融危机,政府债台高筑,国内基础设施老化,社会矛盾趋于尖锐,而他为发展经济采取的一些亲世俗派做法,导致穆斯林联盟基本盘分化,世俗选民又多数仍旧支持人民党,削弱了谢里夫派的基础。
  1999年,谢里夫和总参谋长穆沙拉夫的矛盾趋于激化,他试图趁后者在斯里兰卡访问时将之解职并拒绝其回国,结果后者强行回国并发动政变,于10月12日推翻了谢里夫政府。2000年,谢里夫被军政府以“危害航空器安全”等罪名判处终身监禁,旋即先减刑为10年,后在沙特阿拉伯斡旋下以放逐为代价换取自由,但被禁止担任公职21年,并罚款2000万巴基斯坦卢比。穆沙拉夫当选总统后,更推动修宪,规定出任两届省长、总理公职者不得第三次出任,以防他卷土重来。
  2007年9月10日,谢里夫兄弟第一次取道伦敦,试图返回巴基斯坦,但抵达伊斯兰堡机场后被军警堵住,短暂对峙后被迫返回沙特;2007年11月25日,他再度尝试返回,从沙特麦地那搭乘飞机前往自己的出生地拉合尔,并得到当地支持者狂热欢迎。迫于国际压力,穆沙拉夫默认其返回,但禁止其参加2008年初的立法选举。2008年8月18日,因军方内讧,穆沙拉夫下野,重新执掌PML-N的谢里夫“垂帘听政”,推出西迪基参选总统,但在贝。布托遇刺的“悲情牌”影响下,不敌口碑不佳的扎尔达里。
  此次立法选举,谢里夫再度抓住了执政党贪腐命门,和新兴政党经验匮乏的的要害,利用自己家族在选民总数几占全国总数一半的旁遮普省的影响力,及穆斯林联盟在农村和保守派选民中的口碑,在投票率从2008年的44%飙升到60-80%的背景下获得压倒性胜利,“老派政党”+“老资格政治家”组合取得了普遍认同。

谢里夫的盟友和对手
  作为旁遮普省的世家大族,谢里夫兄弟在这个人口最多的省根深蒂固,即便流亡期间,也能保持在该省的稳定影响力。
  他虽非穆斯林联盟嫡系,但自从带领九党联盟在立法选举中获胜,并随后改组穆斯林联盟,最终形成今天的PML-N后,该党一直保持了较强的凝聚力,即便谢里夫和弟弟、曾任旁遮普省长的沙赫巴兹。谢里夫双双流亡,也未出现群龙无首、分崩离析的险境,在历次选举中虽有胜有负,却始终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
  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他和法官们始终保持了密切的关系。第一次下野之所以很快峰回路转,最高法院法官在总统-总理对峙中果断站在他一边是关键。第二次流亡结束后,重返巴基斯坦的谢里夫很快和同样与穆沙拉夫水火不容的首席大法官乔杜里结成政治同盟,被穆沙拉夫解职的乔杜里能够复职,谢里夫的PML-N居功至伟,而后者复职后则为穆沙拉夫统治的结束,和谢里夫政治生命的恢复,施加了关键性影响。
  谢里夫和军方的关系则十分微妙。普遍认为,他和在巴基斯坦政坛影响力深厚的军方关系恶劣。
  第一任总理任期中,他先后和三任陆军总参谋长关系闹僵。首任米尔扎。阿斯拉姆。贝格因和谢里夫在是否支持美国发动海湾战争上意见分歧而发生激烈冲突,继任者阿西夫。纳瓦兹则与谢里夫在如何对付信德省反政府武装方面意见分歧,而第三任瓦希德。卡卡则在他和总统伊沙克。汗的冲突中趁机发难,逼迫他和伊沙克。汗“同归于尽”。
  第二任总理任期中,汲取首任期教训的他不断尝试削弱军方权力,因此与陆军总参谋长杰汗吉尔。卡拉麦特发生龃龉,后者主张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增强军方在安全问题上话语权的努力被他视作“军人参政”的萌芽,并最终将卡拉麦特和曼苏尔。乌尔。哈克一并解职,改任穆沙拉夫为陆军总长。然而他和穆沙拉夫的关系最终也以一拍两散而告终,后者发动政变迫其流亡,几乎令其政治生命告终。
  但他和军方并非只有分歧,没有合作。在他任期内,巴基斯坦成为核国家,得以继续和印度分庭抗礼,没有军方支持是做不到的;1998年因经济金融形势恶化,国内社会动荡加剧,谢里夫实行紧急状态,解散骚乱最激烈的信德省政府并实行军管,设立军事法庭,最初也得到军方支持。
  谢里夫和宗教势力的关系是最微妙、也最受争议的。
  一般认为,他和他的政党与逊尼派保守势力关系密切,两次流亡期间也获得沙特等国庇护,一个叫“伊斯兰联合行动联盟”的组织曾扬言,谢里夫上世纪80年代曾多次会见本。拉登,后者提供资金,帮助其在大选中击败人民党。这一传闻遭到谢里夫派和军情部门的一致否认,即便确有其事也难言是非──当时的拉登正是“阿富汗抗苏义士”,连美国中情局也和他打得火热。不过谢里夫对反恐战争和打击塔利班始终意兴阑珊,此次立法选举获胜后也扬言一旦组阁,就要和包括“塔利班激进派”在内的宗教势力谈判,表明在这一领域,他和他的政党的确站在宗教保守派一边。
  不过出身商人世家的他也担心过度宗教化会影响经济,在第二任期时曾主导将传统的“周五休息”改为符合国际惯例的周末休息,并采取措施削弱原教旨影响,甚至因此导致穆斯林联盟传统支持者的分化。
  第三次“上路”
  第三次“上路”的谢里夫,面对的是一个绝不轻松的形势。
  许多当地评论家都认为,经济因素是公众选择谢里夫的关键,因为在另一个重点话题──反腐上,他和他的对手都丑闻缠身,难孚众望。
  在巴基斯坦一线政治家中,谢里夫是公认的经济好手。早在任旁遮普财政厅长时,他就通过将政府开支的70%投入农村地区,促进了该省经济发展,当选省长后又推动穆里、卡胡塔两个“样板经济区”的繁荣,前两任总理期间,曾完成了号称“南亚最长高速公路”的M2-367,即伊斯兰堡-拉合尔高速公路。如今巴基斯坦经济形势不佳,2012-2013财年经济增长率仅约3.7%,和前一财年持平,低于原定4.3%的增长目标,国内人口压力巨大,民生艰难,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缺乏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欠佳,国内政局不稳的巴基斯坦,经济和民生是难解之结,选前声势浩大的伊姆兰。汉正是因为在经济方面既缺经验,又拿不出有号召力的纲领而未能获得理想成绩,而谢里夫则拜此前经济上的成绩所赐而获得“加分”。固然,他以前的经济成绩单也并不十分出色,充其量是个“及格+”,但“及格+”总比不及格或零分的强。
  可以预见,当选后的谢里夫会努力上马若干既能刺激经济,又能提升自己口碑的大型样板工程,如卡拉奇-白沙瓦高铁,以吸引更多支持者,前提是得到足够的资金,而这取决于他能否获得足够的国际资本支持。
  国际资本能否青睐巴基斯坦,关键在于反腐能否取得成效,以及动荡的安全局势能否缓和。对于前者,人们恐怕难抱太大信心,自齐亚。哈克遇刺后历任政府不论党派、性质,最终都难脱腐败窠臼;对于后者,关键在于能否平息塔利班和宗教极端、地方分离主义引发的暴力和社会动荡,在这方面,穆沙拉夫时代的高压,和扎尔达里时代的摇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谢里夫提出的主体思路,是和包括激进派在内的塔利班组织和谈,效果如何,只能走着瞧了。
  国际层面,谢里夫的回旋余地相对有限。近半个世纪来,由于南亚次大陆印巴对峙、印强巴弱的格局,全方位亲近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有条件地和美国结盟,视印度为头号对手,是几乎每一届巴基斯坦政府的基本外交战略,谢里夫也不可能摆脱这一框架,而只能在框架范围内“微调”。
  在第二任期内,谢里夫推动与印度和解,并在1999年2月签署了历史性的《拉合尔宣言》,此次胜选后,他同样提出“改善印巴关系”,甚至表示一旦自己组阁,将考虑在宣誓就职仪式上邀请印度总理辛格出席。但印巴之间嫌隙深厚,对印度的戒备和恐惧在巴基斯坦根深蒂固,谢里夫在第二任期之初民调飙升,系在核问题上与印度针锋相对所获得,而后期民调大幅下滑,则与反对派攻讦其在克什米尔争端上“对印妥协”、“丧权辱国”有关。鉴于此,老到的谢里夫必然选择“一慢二看三通过”,谨慎地改善与印度间关系,并随时警惕民意的反弹。
  谢里夫在胜选后表示,将“全方位改善巴美关系”,力争改变此前因无人机问题而闹僵的两国关系。随着美国从阿富汗撤军,针对塔利班的军事行动将大幅下降,由此导致的无人机越境攻击也势必减少,这显然有助于改善巴美关系。但阿富汗的抽身也意味着本就在美国南亚次大陆战略中地位弱于美印关系的美巴关系,重要性进一步下降,这对谢里夫而言并非福音。传统上,扎尔达里的人民党更亲美,而谢里夫和美国因反恐战争问题见解差异较大,关系远谈不上亲密,巴基斯坦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格局,大局需要、而非政治色彩,往往左右着执政者的台上作为。对任何一个巴基斯坦总理而言,美国都是个“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怒”,既少不得又靠不住的微妙盟友,谢里夫第三次“上路”后,也无法改变这一格局。
  和军方的关系则是最大的变数。不论对待塔利班和宗教极端势力的立场、措施,对待反恐战争和“无人机行动”的态度,还是对待印巴关系,都涉及到行政当局和树大根深、影响力根深蒂固的军方及军情系统的协调,倘两者间意见相左,则势必处处受到羁绊,政令难以贯彻生效。在前两次“上路”时,谢里夫实际上也努力与军方协调立场(某种程度上任命穆沙拉夫也是这种协调的结果),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今已是第三次“上路”,谢里夫是会“吃一堑长一智”,还是“再衰三竭”,人们只能拭目以待。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现代家里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现代家里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甘肃环县拟开发县委书记习仲勋故居为景点 李鸿章在上海画了个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17:15, Processed in 1.856404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