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1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9年穿过最复杂水系的地铁──探秘济南地铁

 [复制链接]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穿过最复杂水系的地铁──探秘济南地铁

  新华社济南1月1日电 题:穿过最复杂水系的地铁──探秘济南地铁
  新华社记者滕军伟、魏圣曜、兰恭来
  2019年元旦,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泉城”济南正式迈进地铁时代。然而,从来没有一座城市,像济南这样,为是否修建地铁而如此纠结。济南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资源丰富。地铁如何穿过地下,与泉水共生,不但牵动着900万济南人的心,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019年1月1日,工作人员在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创新谷站引导乘客。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地铁与泉水共生
  1日上午,济南市民辛安坐上了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成为首批体验济南地铁的市民之一。他说:“济南人都盼望着地铁,但因为要保护泉水,修建地铁特别慎重,今天终于开通了,我从心底感到高兴和振奋。”
  1号线位于济南西部,呈南北走向,途经长清区、市中区、槐荫区,全长26.1公里,是一条高架与地下相间的地铁线路。
  记者看到,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充满了“泉城”元素:车辆选用济南市市花荷花作为设计主题,LOGO由篆体“泉”字变形而来,车厢内绘有大明湖、超然楼等济南名胜古迹的图案。针对“山东大汉”的体型特点,车辆的座椅宽度比常见宽度增加了2cm,车厢空间也有所增加,乘坐舒适度得到提升。
  参与济南地铁规划与建设的专家认为,济南特殊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地下泉水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给地铁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保泉的需要,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联合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共同研发出基坑降水保泉回灌一体化装置,通过自动化控制管理,实现基坑降水与回灌同时进行,减少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第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路林海说:“1号线所有车站回灌率达到80%,回灌水量1500万吨,相当于13个大明湖的水量。”
  “每个车站设了1-2个监测井,实时监测当地的水位情况。从目前情况看,车站的水位和周边水位一致,和开工初期水位基本一致,说明轨道交通没有对泉水造成影响。”路林海说。
这是2018年12月29日无人机拍摄的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创新谷站。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最后开通地铁的副省级城市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和全国15座副省级城市之一,济南以泉水闻名,但泉水也一度成为济南修建地铁最大的障碍。
  据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常务副院长、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利平介绍,济南对轨道交通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1988年,济南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居民出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济南市区道路通行能力较低,使济南产生了建设轨道交通的想法。
  此后多年间,轨道交通又多次被搬上日程,但都由于各种原因不了了之,相应的机构也多次成立,又多次解散。
  2002年,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的6位院士就济南市地铁建设与地下水保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最终认为:济南地铁应当慎重研究。此时,“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已经停喷长达3年,在保泉的巨大压力下,轨道交通计划被再次搁置。“宁可不要轨道交通,也要确保泉水万无一失”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地铁停滞不前的同时,济南的交通拥堵程度之高已“名声在外”。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等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济南以2.173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成为全国“首堵”。
  面对困难,济南对轨道交通的探索从未停止。2009年的《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影响研究报告》指出,只要避开泉水密集区,济南完全可以修建地铁,不会影响泉脉。经过数次论证和调整,济南轨道交通确定了3条线路作为一期工程,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
这是2018年12月29日无人机拍摄的车辆通过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创新谷站。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先易后难 为市区路线积累经验
  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区广泛分布着厚层可溶性石灰岩,成为泉水涵养区,南北高差达500多米,有利于岩溶水向北源源不断地径流,岩溶水受十余条断裂构造影响,在市区泉域内汇集,遇北部不透水岩体阻隔后,通过灰岩天窗或土层薄弱处涌出,形成泉水。
  前期参与地质勘探的山东省地矿局八○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队长彭玉明介绍,济南地铁在规划初期就科学地选择路线及敷设方式,以“泉水保护优于地铁建设”为前提,采取“绕行、避让”的做法,绕开泉水敏感区,避让泉水通道。
  1号线为什么建在西部,而不在人流量大的中心城区?李利平解释说:“西部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离泉水核心区较远,我们想通过修建1号线,为后期经过市区的线路积累保泉经验和技术。”
  据了解,在建设过程中,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成功解决了盾构机穿越“富水高强灰岩”岩溶区等世界性难题,攻克了下穿京沪高铁、上跨济菏高速桥等重大风险源和技术难关,实现了地铁和泉水的和谐共生。
  目前,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和3号线正在紧张施工,2号线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市政拆迁等工作,3号线计划2020年底开通试运行。济南轨道交通第二、第三期建设规划编报工作也正在进行。
  中铁十局1号线项目部工程部部长卫长林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他参与了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部分站点的建设,见证了济南地铁从无到有。他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攻克世界难题,让济南既能享受泉水的福利,也能感受地铁带来的便利。”
  2019年1月1日,乘坐首发车的乘客在地铁站内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 相关资讯
  “泉城”济南迈进地铁时代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忧忧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忧忧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忧忧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忧忧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忧忧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忧忧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大型电视纪录片《赶大营》开播 讲述天津人商业支前、开拓创新的故事 俄居民楼天然气爆炸事故遇难人数升至7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5:06, Processed in 0.0468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