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8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06-2-11 12:11:2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中西医学构成D膜和反D膜医学

 [复制链接]
  中西医学构成D膜和反D膜医学

宋安群老师:
  你好!6篇大作已读。很好,我看出你的苦心和劳苦。你是刘月生老师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我们没有利害冲突,我就直说。科学类似政权。一个人出生在哪种社会制度和国家不能选择,但数学辩证唯物主义都可以选择,而这也需要生存权和发展权。即要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又要有数学辩证唯物主义。实数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不是同一个概念!唯物主义有实数辩证唯物主义和数学辩证唯物主义,还有机械辩证唯物主义和虚数辩证唯物主义。我们很多人是实数辩证唯物主义者,他们类似只认为超光速是实数类型,没有虚数类型,他们类似追求死人也是活人的哲学;数学辩证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有非对易代数和非对易代数几何,它们存在于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信息、生命、自然。所谓非对易代数,类似实数与虚数不同伦的非对易;所谓非对易几何,类似球面与环面不同伦的非对易;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理解上,存在实数辩证唯物主义和数学辩证唯物主义之争。
  以此来说你的6篇大作,不是不对,而是现代科学的“政权”在西方,获得性遗传和基因的对立,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冷战。那么例如你在我国,政权都不要你了,你做的大事也难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其次,获得性遗传和基因概念的确立,都是用的观察、实验和思维总结方法,任何一方说别人不对,实际也是在否定自己。另外,你讨论的几条生物共有的基本运动规律1)方向性。(2)"反抗性"变化。(3)平衡运动。(4)基本的运动形式。(5)基础间的关系。(6)相应关系。(7)"运动惯性"。(8)特殊系统等,还缺乏现代科学的数学表达方式。如果你看得起我,我可帮助你一把,如果你看不起我,就算了。
  我说过金凤汉事件。1960年代我读中学时期,记得看科技杂志报道,北韩有一个名为金凤汉的科学家,宣称找到了经络,并将之命名为“凤汉管”和“金凤汉小体”。“金凤汉小体”被说成是经络的物质结构,在当时是一个“天才、划时代”的发现;北韩有领导人还宣传:原子弹、宇宙飞船、金凤汉经络,是20世纪全世界三件最伟大的发现,这轰动了全球医学界,我国也有科学家声称证实了金凤汉小体、凤汉管的发现。接下来的几年,全球科学家不断要求北韩公布研究成果,金凤汉由于始终拿不出具体的证据,这使北韩领导人非常尴尬,最终金凤汉有称是因“作假”犯罪被国家判了死刑,死于枪下;有称是跳楼自杀,这件事才不了了之。其次,这次黄禹锡事件,首尔大学已有七名教授参与论文被免职。我国没有这样对待科学家。
  你的6篇大作涉及重新认识中西医学。说重新认识中西医学,我很赞成。是否则将会使医学的发展走入歧途,你谈了你个人的卓见,要与大家讨论。我是搞环量子理论的,现在印度和西方国家的科学家,搞出了D膜和反D膜的量子理论数学,引进到你的中西医学卓见,会很有深度。因为中医的经络,复旦大学的费伦教授讲,他放弃传统上成立正式组织的方式,采用一种名为虚拟组织的新式组织,这实际是类似反D膜的量子理论数学。即如果D膜为实数概念,那么反D膜就类似为虚数概念,也类似虚拟生存。中西医学构成D膜和反D膜医学,是构成数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因为反D膜和虚拟生存也是唯物主义,因为它们也是客观存在的抽象和延伸。传统上的成立正式组织的方式,只是一种D膜方法,是反数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实数辩证唯物主义和数学辩证唯物主义之争,是我国科学的主要之争。把虚数排斥在实在论之外,是实数唯物论的一个悖论。即唯物是以实物为基础引出“物质”的概念,反之,“物质”概念是实物概念的抽象和延伸。同理,虚数概念也是实物概念的抽象和延伸 ,例如,真空,从宏观上说,它是没有实物概念的,因此它的微观世界的微单元,就类似虚数概念。而真空在宏观上说,也是存在的,但唯物论和实在论从实数出发,就无法定义它,只把它作为“零”看待,这在政治领域是成立的,但在量子力学中就难应付真空微观世界的微单元的复杂性,实数辩证唯物主义者遭到空前未有的难题,数学辩证唯物主义者却很轻松,例如,我们可以说,人吃饭是吸收实数;人睡眠是吸收虚数。
  所以把中西医学发展引入歧途的是实数辩证唯物主义者,而不是中西医学各自的本身。我不想再说了。你的研究成果卓著,令人高兴中国人才辈出。如何具体合作的事情,我和夫人欢迎你和你丈夫来四川省绵阳玩,也可以进一步深入思考。  
  此致
  
  敬礼!工作愉快!
  
  王德奎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阆中古城印象 蒋中正告别四川父老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16:4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