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4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谢天开 发表于: 2009-1-30 17:38:3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书讯谢有顺:我所读过的2008年的书

 [复制链接]
  应《南方周末》、《京华时报》、中国小说学会等单位之约,推荐了一些我所读过的2008年度印象深刻的文学作品,作为个人阅读史一份书单,备忘于此。

李西闽:《幸存者》(纪实文学),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9月版。
  这是关于5·12大地震最真实、最令人难忘的记录。作者是大地震的亲历者,有着长达七十六小时被废墟掩埋的黑暗记忆,他的幸存,对于证明生命和信念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具有独特的标本意义。或许,回忆是痛苦的,但李西闽简约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苛不饰、直白其心的个体经验,同样能够感人肺腑。这是一些用血换来的句子,像针尖一样锋利,也像石头一样质朴,它不仅在提示我们这场灾难有多么的深重,还告诉我们,灾难的背后是一种难以消除的创伤记忆──这种创伤是一种心灵的内伤,而文学所要面对的,正是这种被心灵所咀嚼和消化过的苦难。只有这样,作家对苦难的书写才不会把苦难符号化、数字化,才能俯下身来体察每一个人的具体创痛。“抽象是记忆的最狂热的敌人。”确实,巨大的苦难是由一个人一个人的苦难叠加而起的,伟大的同情也应是由一个人一个人的同情累积而成。

孙皓晖:《大秦帝国》(历史小说,共六部十一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版。
  这是我近年读过的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关于一个帝国的历史,一种原生文明的思索,作者的笔力结实、厚重。当商鞅、白起、王贲、秦始皇这样一些雄浑的人物从历史中站立起来,或许,我们会有一种冲动,这种冲动,是源于对一种业已消逝的大精神、大风骨的向往。就小说叙事而言,《大秦帝国》可能略显笨拙,但我看多了那些轻浮、油滑的作品之后,对这种下苦功夫、见真精神的写作,反而有着特殊的热爱。孙皓晖以一个学者的识见,成功地写出了一个野生的中国所具有的大气象,那些大争之世的血气和雄心,读之,感之,往往令人激情澎湃。作者历经十六年写成此书,既是大秦帝国的第一传记,也是他在这个昏昏欲睡的时代所发出的一声长啸。

李兰妮:《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纪实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阅读这样的文字,是痛苦的,也是揪心的。它让我看到,一个具有勇敢心灵的写作者,是多么的值得尊敬。李兰妮,深受抑郁症折磨,同时又不幸身患癌症,三次手术、五次化疗,一个每天都在竭尽全力地活着的病人,通过写作来回访残忍的记忆,倾听灵魂的私语,辨析痛苦的形状,探讨疾病的成因,有些是日记,有些是补白,有些是思想的断片,有些是资料的链接,而维系它们的内在线索正是作者那颗真实、赤裸的心灵。作者自称,这是一本关于自我疗救的书,“写给那些病人、穷人和孤独的人”,而在我看来,它是在指引我们,心灵如何才能穿过黑暗和死荫的幽谷,看见光明。我无法想象,李兰妮在写作过程中,是怎么经受身体和文字的双重折磨的,但我确实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一个脆弱的病人成为精神巨人。

雷平阳:《我的云南血统》(散文),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在一个精神挂空的时代,我喜欢阅读雷平阳的散文,因为他的文字品质是落实的、饱满的。“我的云南血统”,是一个精神标签,也是作者观察故土和亲人的私人视角,这个视角是小的,低的,内在的,但充满庄严的气象。一种以土地、乡愁为背景的写作,在今天这个崇尚轻浅经验的时代,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我尤为感佩的正是:雷平阳身处一个纷乱、嘈杂的人世,却没有失去写作的方向感──他的感受是有来源地的,他的用词也有自己的精神根底。或许,如何找到自己的写作根据地,并学会扎根于此,是每一个作家都需要郑重思考的问题。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这本书或许更多的是作者个人的玄想,但对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提醒我,批评也是一种发现,需要有想象力,也需要有经验、知识和生命的秘密对话。耿占春的文字,藏着他对世界的感受,以及他的迷惑和痛苦,这种保留了感悟性、文学性的研究话语,对于日益被学术规范所窒息的理论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知识的面具下,还要有个体的感受;在材料的背后,还要有思想者的呼吸──耿占春的写作坚持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叙述不是板结的,而是具有语言的动感和个人的表情。这本以“象征”为命题的论著,探讨的其实是人类精神境遇的某种寓言,它的话语风范及它所抵达的理论深度,均不可多得。

梁平:《三十年河东》(长诗),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用诗歌来描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显然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这么巨大的题材,很容易使诗歌流于机械、坚硬,并充满思想说教和事实罗列,梁平似乎对此早有察觉,所以,他的长诗《三十年河东》既想保持一种诗歌的气势,又希望能见出诗人的情怀。多年来,诗歌习惯了写个人秘史,越写越精致、琐碎,它的代价是使诗人普遍丧失了历史的眼光和政治的见识──如果我们承认政治也是一种生活、社会是更大的肉身的话,我们就有理由要求诗人重获一种表达历史、关怀社会的能力,这种能力,当然也包括分享别人的痛苦或欢乐的能力。《三十年河东》试图以一种介入的方式写诗,并重温史诗的写作信念。在这个有难度的题材面前,作者没有畏缩,而是大胆地表达、求证,并且尽可能地找到诗歌自身的语言来发声,这个写作姿态本身,在当下诗歌界,就颇具象征意义。也许,中国诗歌界确实需要召唤一种有力量、有历史感的写作了,只是,要写好这一类的诗,中国诗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吴玄:《陌生人》(长篇小说),重庆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吴玄的《陌生人》,有内心的根据地和精神的着迷点,并带着现代人的浓重口音,正如他的叙事语言,有力、准确而充满速度感。他善于把小事写大,把个人的感受写得壮阔,把经验的碎片写得富有存在的意味。他是少数几个对当下生活怀着热情和警觉,同时又能通过游戏和反讽使这种生活获得庄重的形式感的作家之一。

应《南方周末》编辑要求,还推荐了一些优秀的长篇小说,篇目如下(评语略):
  慕容雪村:《原谅我红尘颠倒》
  阎连科:《风雅颂》
  方  方:《水在时间之下》
  严歌苓:《小姨多鹤》
  邓一光:《我是我的神》
  曾维浩:《离骚》
  应中国小说学会要求,还推荐了一些中篇小说:
  北  村:自以为是的人(载《花城》2008年第1期)
  陈  谦:特蕾莎的流氓犯(载《收获》2008年2期)
  陈希我:罪恶(载《上海文学》2008年第10期)
  迟子建: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载《中国作家》2008年8期)
  王十月:国家订单(载《人民文学》2008年第4期)
  麦  家:胡琴(载《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第1期)
  林那北:唇红齿白(《人民文学》2008年7期)
  刘玉栋:大鱼、火焰和探油仪(载《十月》2008年第1期)
  吴  君:念奴娇(载《芒种》2008年9期)
  田  耳:拍砖手老柴(载《北京文学》2008年第4期)
  胡学文:夜色扑面(载《中国作家》2008年第7期)
  李约热:一团金子(载《作家杂志》2008年第2期)
  乔  叶:最慢的是活着(载《收获》2008年3期)
  王  璞:沉默(载《收获》2008年6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谢天开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谢天开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诗人何大草 民俗专家:“拱手抱拳礼”左手上右手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5 19:3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