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中医世园会本草印象馆设计师:让中医药好玩又好懂

 [复制链接]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世园会本草印象馆设计师:让中医药好玩又好懂

  植物的作用不仅仅是观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从泥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植物,为人们的健康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世园会期间,这些实用的中医草药知识走进本草印象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游客讲述自己的故事。
  VR体验采药乐趣 展示本草起源
昨日,本草印象馆,游客走上曲折的楼梯。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这是芦花,可以入药,我国很多地方都生长,能止泻、止血、解毒……”
  昨日下午,记者探访了世园会本草印象馆。踏进分馆本草·生命馆,如同踏进茂密的原始森林,仿生植物从屋顶、墙壁垂悬下来,墙脚处也布置着各类花草。一位工作人员正指着墙角处一株植物,向游客介绍其名字与功效。
  这些植物并不是随便选择,其中有三四十种都可以入药。顺着展厅往里走,游客们还可以戴上VR眼镜体验山中采药的乐趣,在“药王谷”中看草药顺着光影瀑布流下、绽放出花朵……这是本草印象馆的第一个分馆,通过还原原始场景和互动体验等方式,向读者展示本草最初的源起,体现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关系。
  展馆火爆 一天接待数万人
  本草印象馆位于世园会主要室内展馆之一──生活体验馆的二层,展馆面积2000㎡。顾名思义,该展馆的主题为“中医本草 回归生活”,以“生”为主线,划分出“本草·生命”“本草·生活”和“本草·生态”三个展区,展现中医药天人合一的生命观、顺应自然的生活观、平衡和谐的生态观三大主题。
  “中医药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东西,这次特意带上孩子过来感受感受。”一位游客告诉记者。不少人“全家出动”前来体验传统文化,展馆中的互动体验区、生活区十分火爆,吸引了众多游客。场馆负责人介绍,仅前天一天就有数万人前来参观。
  看点1
  无处不在的中草药:从桑蚕、茶道到药膳
昨日,世园会,游客在本草印象馆观看桑蚕展览,了解中医药文化。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摄
  不生病,中草药就和你不相干?其实,中草药文化与理念早已融入国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传说中,嫘祖创造了养蚕缫丝方法,开启了我国栽桑养蚕的历史。其实,桑蚕除了能制成丝绸,在中医药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蚕蛹可以用来补充蛋白质,桑叶、桑皮、桑枝都可入药。馆中特意设置“春桑酬蚕”的场景,在竹匾中放上厚厚的桑叶和白胖的蚕,还制做了桑蚕夺宝转盘,把有关桑蚕的药物和其来源、功效、应用一一对应,讲述桑蚕从“草”的生命到“人”的生命延续。
  茶道也和中医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春桑酬蚕”旁,一位茶道师现场表演茶艺、并将制好的茶水分给台下的观众品尝,讲解茶道与中草药的渊源:“茶是传统的饮品,也和中医药有着密切的联系。‘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说的就是茶有解毒的功效。”
  除了茶饮、蚕桑,常见于生活中的合香、药膳,均在展区得到直观的展示。在药膳区域,不少中老年人拿出手机,扫描食物模型边的二维码,了解每道药膳的功效。
  看点2
  得了诺贝尔奖的“青蒿素”本味是啥样?
  2015年,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医药科学成果之一,它能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项发现来自于1700多年前中国晋代医药学家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关于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在展馆中,一面墙壁上悬挂的展板介绍青蒿素的发明与作用,在展板下,摆放着几盆并不太起眼的绿色植物,正是青蒿。
  “它香味很独特,凑近来闻一闻。”工作人员将青蒿上盖着的透明罩子转动了半圈,让游客从罩子上特意钻出的小孔处,嗅闻青蒿的味道。一些游客感叹:“北方野地里到处都是,谁能想到有这作用,中医真厉害啊。”
  ▲讲述
  ▲场馆总设计师 赵海波
  “场馆从策划到建设花了两年半的时间”
  新京报:场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何处?
  赵海波:我们在设计之初,主要考虑到如何让更多的普通人、尤其是孩子,能了解到中医药文化。我们说中医药文明背后承载着五千年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但目前专业的博物馆和展馆,大多以研究性、史料性的角度去切入,不够通俗易懂。一提到中医药,大家更多想到的是药店里一格格的药屉、或者瓶瓶罐罐里存放着的药材,缺乏一个全面的了解。
  我们想打破传统的展示方式,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的手段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对中医药文化做一个深入浅出的科普,做得好看、好玩、有意义。
  新京报:展览如何让中药更加贴近观众?
  赵海波:比如我们的VR体验区,游客戴上眼镜就能“进入”贵州深山中采药,采完药回头就是瀑布光影秀,雪莲、人参、石斛、金银花等等中草药的图案在瀑布里流泻下来,点一下它就绽开了,小孩子会非常喜欢,对中草药能有一种直观上的认识。游客还能体验血余炭的炮制过程、亲口品尝茶道。这些互动区域每天都很火爆。
  新京报:展览是如何做到吸引观众的?
  赵海波:首先把人留下来,他们才有耐心去阅读画面、文字。比如瀑布流的旁边,我们选择了三个小故事进行播放,分别取自《诗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讲述古人是如何通过反复的尝试慢慢寻找中草药的作用。很多人认为中医药是玄学,其实中医也是通过很多实践得出的。这些故事都很简单,也使用了非常通俗的语言,很多孩子看得很投入。再比如中药材的炮制,大家觉得非常神秘,其实不一定,我们直接把中药材炮制前后的实物放在这里,一眼就能看明白。
  新京报:如何保证展览中的中草药知识的专业性?
  赵海波:参与到场馆设计的不光是设计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聘请了大量中医药学的专家,比如金世元、刘延淮、卞留念、张其成等等参与整个项目。前期策划阶段,让专家们提供建议、创意,提供中医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中医文化的核心理念。建设方案和修订,都有专家进行审核。整个场馆从策划到建设,花了两年半的时间。

⊙记者:戴轩 协作记者 王嘉宁  编辑:吕银玲 校对:杨许丽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卡罗门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卡罗门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他们,获得了江苏青年的最高荣誉 波音公司回应737冲入河中:已知晓 正搜集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7 03:14,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