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151|回复: 12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2005-4-29日:苏立文、刘正成成都行

 [复制链接]
⊙作者:李骉摄影报道

  2005年4月29日晚8点,从北京飞往成都川航8888次航班降落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西方中国美术首席评论家、英国牛津大学、88岁高龄的苏立文教授、翻译姚进壯、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刘正成教授走出机场,受到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协领导和正成教授朋友的热烈欢迎,并献上了美丽的鲜花,为期三天的成都行拉开序幕。晚9点在成都琴台路狮子楼为苏立文、刘正成成都行举行隆重的欢迎宴。

苏立文、刘正成成都行  sh1vq8H8.jpg  保存到相册


苏立文、刘正成成都行  EV5gwImM.jpg  保存到相册


苏立文、刘正成成都行  y0rlmBUA.jpg  保存到相册
苏立文教授乘坐奔驰S500

苏立文、刘正成成都行  2WFJxmue.jpg  保存到相册


苏立文、刘正成成都行  ipNjmShn.jpg  保存到相册
巴中市书法家协会张辅平主席向苏立文教授敬酒

苏立文、刘正成成都行  DCKOQ3SI.jpg  保存到相册
举杯共贺苏立文、刘正成成都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李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李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李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李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李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李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傅恒反腐力作《天地平民》问世 中国首座“文化大革命博物馆”在广东汕头诞生
2# 四姑娘山
 楼主|李骉 发表于: 2005-5-13 10:31:2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参观金沙遗址

AM8zan0W.jpg

Hf1rSOkf.jpg

eWfWduAn.jpg

n78mpszk.jpg

UAeDJw6o.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李骉 发表于: 2005-5-13 10:36:14|只看该作者
参观三星堆遗址
四川省文化厅领导和两位教授合影
4# 金佛山
 楼主|李骉 发表于: 2005-5-13 10:39:33|只看该作者

永陵博物馆历史性重逢

成都商报电子版2005.5.3.消息

63年前 我也发掘过永陵
89岁的英国老人苏立文昨重游故地,与永陵最年长的见证者、91岁的刘复章欣喜握手

  昨日下午,当89岁、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英国老人苏立文来到成都永陵博物馆时,人们再次领略到“国宝回家”永陵出土文物精品展的传奇意蕴──苏立文是1942年最早发掘永陵的参与者之一,昨日他与当年看守永陵发掘现场的91岁的刘复章老人欣喜相逢,两名发掘永陵的见证者在63年之后,奇迹般地再次握手、拥抱!而促成这一奇缘的,居然是本报的一篇新闻报道。

63年后
中英两老人再聚首

  据介绍,在牛津大学供职的苏立文教授(英文名Michael Sullivan)是西方首屈一指的中国美术评论权威,他是4月25日飞抵中国北京的,曾在北京大学举办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学,中央电视台还特邀他做了人物访谈节目。
  4月29日晚,苏立文一行坐飞机飞往成都时,看到了本报上一篇名为《2000市民争睹永陵国宝》的报道,文中有一句提到“现惟一健在的、参与当年发掘永陵的刘复章老人”,苏立文立刻欣喜地说:“刘复章还健在啊!我也是参与当年发掘的工作人员啊!”
  得知永陵的两件国宝──王建石像与玉大带正首次对公众展出时,苏立文立刻有了重游永陵的兴致。并最终于昨日在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的刘正成教授及其兄弟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正兴的陪同下,参观了永陵。
  在永陵方面的安排下,苏立文与刘复章在永陵的会议室里惊喜相见──刘复章的听力已经很衰弱了,需要工作人员凑在耳边大声说话才听得见,但他一见到苏立文,立刻拉住了对方的手:“你回来啦!你是当年发掘现场的那个绘图员!”
  昨日,两位老人都分别在留言簿上挥毫泼墨。苏立文用英文写道:“63年后重游故地,看到这里的文物保护得很好,我非常高兴。”而刘复章也写道:“63年了,今天第二次见到苏先生,我高兴苏先生的到来!”
  苏立文特地到地宫入口处留影,他回忆说:“当年地宫发掘时,中国正遭受法西斯侵略,考古工作很难进行。时间过得太快,永陵的宝贝都还在,而且保护得这么好,我只能用wonderful(棒)来形容!”临走前,他突然记起了什么,特意在留言簿上加了一句英文:“我见到了我的老朋友刘复章。”
  苏立文还记下了永陵博物馆的电子邮箱,表示将把1942年时他在发掘现场的速写图片的电子图像发送给博物馆方面。这无疑将为博物馆方面增加新的珍贵史料。馆长谢辉表示:“这真是天降之喜啊。”

博物馆:这是永陵的大喜
  昨日下午3时,苏立文来到永陵的消息震惊了永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馆长谢辉陪同苏立文参观了“国宝回家”精品展、地宫等景点,并激动地说:“我上午才得知苏立文在成都的消息,我是第一次见到苏立文,这段奇缘真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我们一直以为刘复章是永陵发掘工作的惟一健在的见证人,但没想到,在国外还有一个苏立文教授。现在,这一中一外,像国宝一样难得的两位老人都聚齐了,这正是永陵的大喜!”

当年花絮
高鼻子挖“金娃娃”生误会

  据悉,当年刘复章老人是看守永陵发掘现场的工人,苏立文则是著名人类学家、前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冯汉骥教授主持永陵考古发掘工作时,特意聘请的英籍留学生。
苏立文当时在发掘现场搞测绘,有一次,培英中学的3名学生来永陵附近躲避日机轰炸,看见有“洋人”在搞发掘,就报告说有高鼻子在盗墓、挖“金娃娃”。
  当地袍哥头子徐子昌为谋取私利插手了这件事,将冯汉骥等人(当时苏立文不在现场)关押起来,刘复章寻机逃脱跑回去报信。最后是教育厅的长官郭有守想办法将冯汉骥营救出来。这就是冯汉骥在永陵发掘报告中谈到的由于“流氓骚扰”,发掘工作被迫停工一周的事件。为了澄清误会,冯汉骥等最后还被迫于1942年底把发掘出的文物在成都做了3个月的巡展。
  苏立文感慨地说:“就因为这事,冯汉骥叫我以后不用来永陵了,所以我只参加了永陵的第一次发掘工作。我参与发掘时,亲眼看到了王建石像、哀册、谥册等文物出土,但玉大带是后期发掘过程中出现的,我现在还是第一次见到。”

英国小伙
在蓉留下爱情足印

  苏立文生于1916年,哈佛大学博士、博士后,曾任教于新加坡大学等,后定居牛津,为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的成员。苏立文与张大千、黄宾虹等中国美术界巨擘相交甚厚,其主要东方艺术专著有《中国山水画的诞生》《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和画家》等。
  今年1月,刘正成教授在伦敦拜见苏立文时得知,1942年至1945年,苏立文在中国为国际红十字会工作,在成都呆了整整3年,在华西坝的华西协和医学院教课并从事博物馆工作,并与来自厦门鼓浪屿的吴环女士喜结连理。吴环去世后,苏立文时时想起在成都的那段异国情缘。刘正成便与苏立文约定,今年请苏立文前往中国讲学,并陪他去成都华西坝、九眼桥和三官堂等地追溯旧时的足迹。

fm9aeQbz.jpg

nzT2TXSy.jpg

i3hSP6I4.jpg

agOlpvod.jpg

e4D0sF3D.jpg

h6DBwUI9.jpg

9mjpfP25.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李骉 发表于: 2005-5-13 10:46:59|只看该作者

苏立文教授访问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刘正兴主席


时间:2005年5月1日晚八点三十分
地点:锦江宾馆一楼大厅
访问人:苏立文教授被访问人:刘正兴主席
翻译:姚进壯
记录:李骉
访问内容:刘正兴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
苏立文:请问刘主席生于哪年?生于何地?
刘正兴:我于1952年生于成都。

苏立文:去过农村吗?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的,跟谁学?
刘正兴:去过农村,8岁开始学画画,哪时是自学,后来下乡,当知青(城市青年到农村改造,上山下乡)。

苏立文:什么时候去当知青的?当知青好吗?
刘正兴:18岁当知青,学画画主要受哥哥刘正成影响。哪时利用业余时间搞艺术,贴近生活,融入艺术。在当知青期间,画了很多画,参加了雅安地区美术创作室(文化馆)。

苏立文:后来呢?
刘正兴:当知青5年后,回成都当工人,调入工厂设计室(主要从事图案设计),工厂好几万人,后来调到一美术杂志当美术编辑,往后就太多了。

苏立文:你在美术院校教过书吗?
刘正兴:没有,曾办过全国第一家书法学院:四川中国书法艺术进修学校,后改名为四川联合书法艺术学院。唐朝轶、李骉就毕业于四川联合书法艺术学院中国书法系。

苏立文:你跟谁学过画画吗?
刘正兴:我受李有行(已去逝)老师的影响,主要是自学,到过很多风景区写生,曾开坏过好几台车,哪里有美丽的风景就以哪里写生去。

苏立文:听说刘主席有什么科技产品?
刘正兴:是的,印刷密度仪,检测印刷质量的仪器,机器是自己研制,开发生产的,在成都生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个项目,国家管理机构的最高项目。

苏立文:可否给我一份你的艺术简历?
刘正兴:好的,明天早上送到苏教授手中。
  此稿未经苏教授和刘主席审阅,一切由记录者负责。



赞赏收藏刘正兴山水画

SbZhmecy.jpg

bNW2b4Fu.jpg

SFSUuyXQ.jpg

c9Px46Qk.jpg

kYXrdoNl.jpg
6# 青城山
 楼主|李骉 发表于: 2005-5-13 10:58:44|只看该作者
蓉城艺术家聚会

OB2HXTY5.jpg

PjgNRcyc.jpg

w3yBQyWp.jpg

3Bn5A7WY.jpg

ZLC935nH.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王静 发表于: 2005-5-14 20:51:41|只看该作者
帮楼住一顶。一行人的内容真是丰富啊。
8#
 王静 发表于: 2005-5-14 20:53:43|只看该作者
三个马叠起叫什么啊?楼主的名字怎么念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黄正东 发表于: 2005-5-21 00:29:09|只看该作者
好文图,建议置顶。
10#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5-25 00:21:17|只看该作者
刘正成的官司打得如何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02:58,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