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1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高等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传媒大学
原文标题:在中传,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
  廖祥忠校长要求同学们“好好做个读书人”
  “九层高台,起于垒土。
  垒起你未来人生高度的
  就是你曾经读过的一本本书。”
  如何做个读书人
  让我们来听听三位中传学子的理解

识读书之义达至臻之境
  论“如何做个读书人”之要旨,在于识“读书”之义。
  何为书?缘何读书?人人以之为常识却未必真的明晰。书,在形式分类之上,更重要的,在于其承载的文字。读书的本质,是一种交流。却有太多人不明交流之趣,或将读书视为任务,或在过程中懒于评思,一味接受。读书失去交谈之自在,这既看轻了书,也看轻了自己。故而,将书视为各色朋友,以与之交谈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才算正视读书,才会有终身学习的热望与可能。
  正视了“读书”的要义,才可细论“如何做个读书人”。
  一为懂选择。人生而平等,但人性分优劣,书也分高低好坏。除去污人耳目的下流之作,书的高低好坏并非全在于思想之深浅,而在于此时此刻,哪本书能让你感到触动,能在任一维度丰富生命本身。有一前提,即严肃而真诚地接受,保持开放、包容而谦逊的心态,不带任何有色眼镜,理解一本书的精神内核。有触动,则阅之,反之则弃。选择不要被太多所谓“名人”、“经典”所影响,因一切之义在于明智启心。
  选择之后,应为沉浸。当下的生活,人如置身碎片,每一碎片上附着大量信息,我们拾起碎片,看似读懂了许多,但未必真的“知道”。有人或许会问,这有何必要?确实,“茶米油盐”不需要我们拥有多广阔、深邃的视野,但在琐碎的日子里,你是否曾有一刻惊觉自己奔忙一生,却仍旧迷茫?只要曾追问过意义,那么专注的阅读必有其用武之地。通过专注,获得认识世界的超然视角──于纷繁社会中做一个冷静的“局外人”,反思自己,反思生命。
  读书,是一种输入。在选择、沉浸之后,在有所触动和反思之后,必要输出。广义上说,这是实践。如果说读书为我们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实践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可以反过来重塑或巩固以往建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也是一种新的输入,毕竟社会是一本活的大书。一切思想,源自社会,又归于社会。
  廖祥忠校长说:“优秀的传媒人,首先必是读书人,必是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读书’,胸怀天下的读书人”,“身上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的三重使命”。故而,我们要明白,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谁,而是为了完善自我,修炼一个谦逊、包容、坚韧的灵魂。
  ──杨美德
  人文学院2020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知行合一做点亮前路的读书人
  读书的人多,而读书人少。幼儿咿呀学语,读罢“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只撂下浅尝辄止的了解与记诵;少年荡气回肠,吟罢“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只剩下豪情万丈的莽撞与武勇;老翁从心所欲,戏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只遗下日薄西山的哀愁与叹咏。不同时期,人都在读书,但成为读书人的重任,却全在我青年。以书武装自己,以知识启迪他人,方为读书人之本色。
  读书不难,而成为读书人难。只内化于心,书中确有黄金屋,然而书中的真知灼见需要读书人的理解。纯粹的知识,不经人的雕琢,只会高贵而无用。只外化于行,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对成功学趋之若鹜,对《平安经》溜须拍马,难有人保全文人之风骨。
  读书人,身处于知与行的夹缝之中。知与行,是出世与入世的冲突。依我见,读书人更应该在两者的二律背反中,找到自己适意栖居的方式──调和。在我校文化广场的校徽下刻着“弘道崇德,经世致用”八个大字,这是中传的育人目标。既出世,又入世,方为读书人的终极选择。
  做读书人,应兼济天下。守护正义,勇于担当。读书人当不愧“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警句,守护苦难、不幸中的人们。
  做读书人,应独善其身。“为寻找生命的真谛而读书”,著书立说、言传身教,将思想与理论传之后世。
  人常读书,而读书之人未必是读书人。读书人大体像是历史星河中闪耀而洁净的一等星,内心明亮而澄澈,为黑暗中的人指引前路与方向。
  “读书人可以著作等身,也可以建功立业,但更重要的是获得生命的智慧。书读得越多越豁达,书读得越多越淡泊。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看淡纸上功名,不为一时输赢,追求生活真谛,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廖祥忠校长的致辞,让我们明白读书人“让良知变成良能”,他们遗世独立,点缀璀璨星光。
  “每一个不曾阅读的日子,都是对大学的辜负”。正如廖祥忠校长所希望的那样,中传学子要走好由书铺设而成的未来人生之路,通过读书来“书写”快意人生。
  ──罗雨果
  电视学院2019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生


以阅读应时代之变
  世有一物串联古今、博纳大千,亦有一物承风云烈变、载智勇之全。世间当无一物如书籍,上可揽星云、下可拥湖海;世间亦无一人如读书人,于书本中望极人世纷纭,于卷帙间观尽万物风华。
  读书人,不止为“读书人”。
  读书人,先为赏书人。如木心所言:“艺术映见灵魂,无尽的灵魂。”读书人之赏书,不同于常人以目相对、求美入眼的“欣赏”,更非摩挲把玩以尽一时之快的“玩赏”。读书人之赏,实为面对人类最伟大知识与智慧载体时内心的充实与感动,实为在人类文化典籍前对自身灵魂的深刻观照。信徒般对书籍的虔诚、内里的观照衍生出的对书籍的赏味,正是每一个读书人臣服于书籍文明面前最真实的写照。
  做读书人,不应做极致的读书人。
  世上读书人千千万,然而在当代社会与国际世界瞬息万变之前,在古今无数陶渊明与孔乙己的选择之间,我们是否应该做出既无愧于社会又不叛离本心的理性选择?当代读书人,不可仅以读书为己任,更不可读死书,当代读书人,应心怀以书为师、以书为友的热血初心,秉承经世致用、为天下先的烈烈大志,以学为体、以识为用,将读书之业同社会接轨,将书籍融入血肉,使自我方成社会可用之大器。
  读书人所体验的,是读书的“入”与“出”。
  读书,是“入”与“出”的共鸣。目光扫过文字的过程,正是文字入眼、语言入耳、内容入脑、感受入心的过程。唯有此四者相结合,才可称之为“读进了书”,如此方可为“入书”。入书,方为读书之始。读书,不仅仅止于入,更要有从书中抽离的过程。从文字恍惚荡回现实,这是阅读历程中不可多得的美妙体验。一瞬间意识同思想的双重抽离既圆满了阅读本身,又使人增加了对书中内容的现实思考。
  做读书人,是做一有心人。
  读书,是为读知、读智、读人、读事。人事不可尽阅,智识不可尽得,蜉蝣一刻的平凡人生中,读书的过程,正是心智不断成熟的过程。未行三里而已阅千帆,未历人事而已识人世,将千年变幻熔炼于一纸书卷,方成读书人眼界之博、心胸之广。
  正如廖祥忠校长所言,时代正迫切呼唤读书人。我辈当应闻善起舞、弘道崇德,将良知变成良能,用阅读点亮心灯。
  ──刘祉岑
  经管学院2020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优秀的传媒人,首先必是读书人
  必是“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读书”
  胸怀天下的读书人!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编辑:林仲 旭梁楠
责编|尚新英 宋佳音
编审|王维家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梦幻意境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梦幻意境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梦幻意境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梦幻意境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梦幻意境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梦幻意境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第十五届“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决出新“名票” 高科技“量体” 35分钟“裁衣”──这家纺织企业如何“老树开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18:02,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