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42|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05-12-6 11:07:0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西学天书可读

 [复制链接]
天书可读

《自然社会数理读本》一书是近几年间,同数十位专家、学者讨论、交流、探索的结果。在结束之际,我们还想说的一句话是:"天书可读"。
何有此感言?
1、"天书"释义
我们说的"天书",不是指那类看不懂的外语或神秘的、久远的符号文字,而是指普通读者把自己看不懂的名词、术语、概念、公式、符号多的中文书籍称作的那类"天书"。
有人会说,中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很多专业书,不管理科、文科,外行看不懂的专业名词、术语、概念、公式、符号也多,称"天书"也行,不看不是就完了,何必去读?
是的,此话也是道理,何必天书可读。但我们说的是那些与人们生活也有休戚相关的类似量子物质、能量、时间、空间、信息等概念的科普书或纯科学专业书。我们说这类"天书"可读,是说她今后能把人们带入一个很高的思维境界,特别掺有一些现代高深科学研究的知识,对普通读者的工作、生活也有参考价值。例如俄罗斯的理论物理学家伊林斯基等人,采用的规范场理论的概念和框架,用到的拓扑学、纤维丛、微分几何学的概念和工具,即使在理论物理学界,也只是少数学者能掌握,多数物理学者也还不清楚;如果在类似介绍物质、能量、时间、空间、信息之类研究的科普书中出现,对专业的和没有物理学基础知识的读者,从非专业的科普书籍角度了解它们,对整个社会有益无害,当然不了解也行。但普通读者也有炒股的、经商的,特别是大多数人都希望致富,要与金钱这个东西打交道。而伊林斯基等人的高深科学知识与金钱也有联系。
因为高深的科学知识也是位于知识序列的研究发展之中的。例如,早在1900年法国数学博士家巴舍利耶,把悬浮在液体的花粉粒子的布朗运动的数学理论,就应用到股票市场的分析上。他把股票价格不定值归结为一个数学公式,这个数学公式在物理学上就是一个布朗运动公式,因为股票价格不定值满足的方程原来就是物理学上关于扩散现象的Fick第二定律。到1997年,伊林斯基等人从规范场的量子场理论的方程导出的B-S公式及其得到的修正项,也被应用到金融学的现代股票市场分析上。而原先的B-S公式,虽经过默顿、修斯等人的研究发展和完善,默顿和修斯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规范场理论推导的B-S公式,无须像原先B-S所作不合理的假定,并能计及金融市场中动态因素的影响,这如同计及量子起伏的量子场论修正,所以令人瞩目。
这中间的道理,是这类高深科学知识涉及的也如同社会、经济活动,是大数目的个体事件构成的体系。如金融市场中,各现象的活跃分子组成的也是一个数目不固定和可以产生和消灭的体系,个别事件行为常被不可捉摸的人的意念所驱使,但总有某种对称因素不变的量去规范市场活动。与之类似,量子物理系统中也有完全不可确定和不可预测的起伏现象。进行粒子物理的产生和湮灭现象的研究,利用可变的自由度体系处理无限大自由度体系,与研究系统的对称性不变性在各种时空变换或内对称变换下的物理系统的行为,在量子场论中已有富有成效的方法,可应用到社会科学作相关研究参考。
也许反之,从放大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是大数目和可变自由度系统现象的角度,进行演变求衡,同样有可能寻找到突破量子或宇宙自然研究的灵感。例如,印度第一位获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拉曼,曾长期在财政部门当会计。当时,印度是英帝国的殖民地,洋布、洋油、洋火、洋盆、洋车……充斥着印度市场,显示出英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势头。拉曼意识到,这样下去,是不能提高自己民族的创造素质,20世纪已经开始量子力学的新时代,西方国家通过量子力学等基础研究,正在产生新的物质文明;然而印度从事科学普及者知之的又有几何?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事物,难道满足于十七、十八世纪牛顿等人创造的知识框架的解释吗?拉曼常常沉思: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存在的是很多被分割的地域,各个地域内的物价和兑换比率是极不相同的,这类似凹凸参差的平板,平民、商人和工薪人员如同光子投射到平板上,会产生不同散射方向一样,也会变成各式各样的人,贪婪、发财、穷困、清廉、残暴、开明、愚昧、落后、进步……这是多么奇怪的散射啊!这种社会现象能联系去解决物理理论吗?拉曼对声波、光波的散射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研究兴趣。拉曼从财政、会计工作的实践、分析中,寻求一些宏观对比解决的启示,甚而发生了灵感:成千上万的劳动群众,犹如入射光线中的光子;财政的投入与产出和物理的投入与产出不是正好参照吗?那么,从财政会计的立场出发,比较探索成千上万的光子在接触到不同材料的表面和不同孔径时情况如何呢?这里有没有投入和产出的飞跃?1907年开始,拉曼以会计师的身份把全部空闲时间都用在实验研究工作上。
拉曼在财政部作会计期间进行的独立科学研究,就发表了30余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到1921--1922年,拉曼对光的散射研究获得重要成果,他用细致的分析表明: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颜色的机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使天空呈蓝色的机理完全相同。到1928年他在《一种新的辐射》一文中首先指出散射光中有新的不同波长的成分,它和散射物质的结构有密切关系,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的拉曼效应,也称"拉曼散射效应"。它是研究分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也可用来分析化合物成分,甚至利用激光产生的拉曼散射可以监视大气污染等。
2、"天书"与变换中的不变性
无论是自己看不懂名词、术语、概念、公式、符号多的科普或专业书中的学理,还是普通人的工作、生活、社会、经济活动中隐含的演化逻辑,都可能是"天书"。而惟有这种"天书"才是可读的。第一,她有你可认识的中文字和亲身体验。第二,开始看不懂的地方,你可以跳开看,总可以找到能明白的文字和段落,即总有一些简单性;这些联系普通常识的地方,这就是人们常称的类比、相似、模式、模型、图像、规范、定律、全息、道理、禅机等类似的解释,当然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管用,那就要看你自己的实践、经历、教育、认识、取向和悟性。
即解释涉及的两者之间,从简单的基本共性之处出发,如果可以有共同的基点并言之成理,这类似在物理现象中,存在的称为规范变换的一种把物理量变换的操作;如果把这一套物理量变换为另一套物理量去描述时,物理现象和规律不受影响,对于这些变换保持不变,仍然是那些现象和规律,在我们的书中就称为"演变求衡"。这种"求衡论"在时空的每一处的变换是互相独立的,于是"演变求衡"下支配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运动规律就被确定下来,书中我们用了19章的篇幅举证作了分析。从中我们悟出环量子是个比较重要的类似“孔王”的概念。但目前的情形也许和上世纪60年代中期相似:不等到夸克模型的实验证明尘埃落定,我们不会承认夸克模型;不等到环量子模型的实验证明尘埃落定,人们也不会承认环量子模型。
为了说明环量子三旋模型在不同时空的变换中的不变性,我们用了很多不常见的名词、术语、概念,这也会有人说它是"天书"。但这也许是没有办法克服的悖论:想消灭"天书",又必须制造"天书"。有人说,创新度第一,那么理论可靠性与可信度也可能倒数第一。然而对学术观点的判断力是否也要排到后面,我们不会幼稚到写的天书可读不分。如问书中25种基本粒子的25种轨形拓扑是如何得到的,采用什么方程描述轨形,根本没有解释。但实际是,这里的黎曼切口的25种轨形拓扑能用手工做得出来,也就能用数学给予论证,但这不是初等数学能办到的,离开微分流形的数学方程描述,是别无选择。然而这等于是在"天书"之上制造"天书",这不是强迫科学殿堂外的人们干的活路。如果你是数学高手,你何不举反证。
1916年爱因斯坦写出的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这对大多数物理学者来说至今也还是"天书",很多批评家并不懂得解这类数学方程。这是高深的数学抽象,其方程可简单地变成:
I几何结构I+I兰姆达力I=I物质和能量的分布I
爱因斯坦对此方程的求解,当时也还是取最明显的做的。但天底下的科学殿堂总有专业的数学高手,如年轻的气象学家兼应用数学家弗里德曼跟踪数学物理的新发展,不久很快地化解了所需要的数学,找到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新解,那是爱因斯坦自己遗漏了的。1949年数学家哥德尔又发现了广义相对论允许的新解,它的时空整个宇宙可以旋转。也许爱因斯坦的此方程还有新解可寻,例如,真空量子起伏,局部极小的真空高低不平的景观中,下凹的极小能态类似时空的微单元,在深底的同一水平面上连接成封闭的环而形成环量子,即环量子也是时空的微单元,它的三种自旋也许就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新解。当然,英国物理学家基布尔还认为,这些结构保持其形成时对宇宙能量的记忆,内部连续关系的真空就是真空薄片,按照可能的多重真空的形状和图样,可能有三种简单的形式。第一,可以是真空能量的线,其封闭的线为环,其无限长的线为宇宙弦。第二,可以是无限延伸的真空能量薄片,称为壁。第三,还可能呈现为有限大小的真空能量的球形结,称为单极子。
3、让纯科学走出科学殿堂
现代科学是因多种因素分工为科学殿堂内和科学殿堂外的。科学殿堂类似真空量子起伏的上凸极大能区,科学殿堂外类似真空量子起伏的下凹极低能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让纯科学走出科学殿堂,是否也类似下凹的极小能态时空的微单元环量子,也有三种自旋的取向,其中可能呈现为有限大小的真空能量的球形结,而成为起动的高能态。它即使类似肥皂泡也无妨,因为科学殿堂外本身就不是我们"养"纯科学的地方,而是"种"科学技术的地方。
其次,这种即使类似肥皂泡的呈现为有限大小的真空能量的球形结起动的高能态,也说明为何科学史上也曾无所谓绝对科学殿堂内和科学殿堂外之分。因为科学发现和发明的不连续性,说明科学类似"智慧块"或"集成芯片",能组装到社会、自然、思维群体的任何时候的适合的"微机"上。
同时我们也看到,科学的发展与创新,需要科学知识积累的连续性。如果认真研究年青时爱因斯坦早期科学论文中的数学表达,就会发现他受到过良好的科学知识积累连续性的教育,这同现代科学产生于西方,西方有连续性的学派碰撞积累有关。这是与我国国情和不断有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比较的,也是我国一般民间科学家不能比较的。但这不是说我国纯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不能成为西方的战略伙伴和竞争对手,相反我们也可以站在西方科学巨人们的肩上,继续发展前进。而在科学殿堂外虽也不断有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生活条件艰苦,但它比在科学殿堂内更容易躲避对纯科学发展与创新的直接冲击,只要有数十年或数辈人的耐力钻研现代科学的成果和新发展,化解所需要的数学,就会在我们中国的本土上,培养出自己的"晶种"。
这种体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们在大学里生产可控硅,提纯单晶硅,深知晶体先需要结晶晶核的晶种的重要。这也类似我们称的文化上的坚定性、自组织和文化之林的内容。为了让纯科学走出科学殿堂,这些信念使我们乐于"天书可读",没有任何外来的逼迫。
4、作者的经历说明"天书可读"
《自然社会数理读本》是一只"丑小鸭",她要来讲述自然社会的数学原理,是我们在三、四十年前没有想到过的事。只因我们生长在新中国,从小接受的是"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的教育。文化上的坚定性、自组织和文化之林,使我们对一些纯科学的科普书和蔼纯科学专业书也感兴趣。当然那里面充满了自己看不懂的名词、术语、概念、公式、符号,我们的办法就是跳开看,找能明白的文字和段落看,因为自己的一知半解不是要去创造、不是去争辩。慢慢的几十年下来,那些书的立论者的变化和我们的变化就会合起来,这就是收成,这就是《自然社会数理读本》中我们的一家之言。我们想尽力让有中学文化程度的读者能看懂,但有人说,书中提到的如"拓扑"、"夸克"等很多名词、术语、概念,我就不懂,不想看,也不能看。
当然看不懂,不想看,也自然,我们没有想让别人去浪费时间的意思。有人说,读此类"天书",如果作为《聊斋志异》阅读,还是有趣的;或是认为读此类"天书"并非因为对民间科学抱有希望,因为类似的学者有创见的不少,只是此类"天书"研究的问题自己有兴趣。对这些有兴趣者和文化上的坚定性者、自组织者,我们愿意说:"天书可读"。
因为不说"天书"难读,就说1965年6月《红旗》杂志加注释全文发表的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坂田昌一的《新基本粒子观对话》这篇长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当时读它时,也有很多名词、术语、概念,就不懂,但是我们有兴趣,以后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还数十次地读它,想它和文化大革命的联系。以后才知道,当时也有一个贫苦农民出身的连小学也没有毕业的公社党委书记,对1965年《红旗》杂志、《人民日报》上坂田昌一的文章也很有兴趣,改革开放后他当了县科委主任,还说坂田昌一的文章影响了他们这些人。这说明物质"生命"对人类生命是有吸引力的,天书可读。
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坚定性、自组织和文化之林,培育了我们自觉去写作《自然社会数理读本》一书,而没有任何外来的逼迫。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给河池学院政法系的回信 《自然社会数理读本》内容简介
2# 四姑娘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5-12-6 14:20: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现在的书太多了,但科学理论的书怕是没有几个文化人能看的懂,毕竟思维方式不同,一个是严密谨慎的,一个是跳跃散乱的。

很多文化人基本的数理化知识都不懂,怎么看这些书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05-12-7 15:44:25|只看该作者

l雷康老师说的是实情,好.

l雷康老师说的是实情,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12:01, Processed in 0.2340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