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956|回复: 2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MMQM 发表于: 2006-5-7 08:43:1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四川罗泉古镇掠影

 [复制链接]
四川罗泉古镇掠影  5lCPvIcR.jpg  保存到相册
四川罗泉古镇掠影  mgVJXDYj.jpg  保存到相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MMQM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MMQM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MMQM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MMQM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MMQM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MMQM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 五一出游
2# 四姑娘山
 帅卒 发表于: 2006-5-10 10:59:0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九宫一寺八庙还不够,要补遗罗泉十二溶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帅卒 发表于: 2006-5-10 11:05:30|只看该作者
链接1:资中井盐小史

2006-1-10《四川政协报》)  四川省资中县(古称资州),并盐业生产开创于秦朝年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较世界著名的“盐都”自贡约早500年生产井盐,是全国最早生产井盐和全省主要产盐地区之一。民国时期,资中井盐曾荣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今天,资中罗泉井古镇仍完整地保留着全国惟一发现的盐神庙。
资中经历秦汉两代的开发,已形成了“家有桔柚之园,户有盐源之井”的繁荣景象。据《盐法志》记载:“资州罗泉井古厂也,创于秦,沿两汉而晋而唐而宋而元明,其间盛衰不一”。《蜀中广记》载:“罗泉井盐创于秦至宋而极盛……”。罗泉井古镇上的子来桥石刻也有“罗泉井盐业始于秦、兴于宋、衰于明、复于清”的记载。至清代时,资中井盐生产达到了顶峰。尤其是罗泉井井数达1200余眼,盐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盐总产量200万公斤,成为古天府之国井盐的主产区。
当时罗泉井沿球溪河两岸,井架如林,盐井似星,浓烟弥漫,人声鼎沸,好一派繁忙又热闹的景象。各地商贾将井盐用车、船、骡马等运输工具,源源不断地运销成都、重庆、云南、贵州乃至遥远的新疆、西藏等地。古镇逐渐成为“南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清政府为了加强资州盐业生产、销售及税收的管理,于雍正七年(1730年)专门在罗泉井设分州署,专事管理罗泉井及附近几个县的盐政。光绪三年(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奏请清政府特设委员管理罗泉井盐厂。民国政府还设立了“资中盐场公署”、“盐业工会”等机构管理盐务。至民国19年(1930年),罗泉井仍有盐井828眼,年产盐100万公斤,金李井镇有盐井114眼,年产盐25万公斤。至1947年10月,资中制盐工会的会员单位私营企业达88家,可见资中制盐业一直延续不断,井盐生产仍很兴盛。2003年,由于全国食盐供大于求和产业结构调整,资中停止生产井盐。
资中井盐品质优良,载誉中外。清四川总督丁宝桢称赞资中食盐为“味美质甘”之佳品。民国四年(1915年),盐务署盛誉资中所产盐质为“甘咸味浓”。民国资中县参议会档案和《资中县志》记载:“罗泉的盐民国十四年(1925年)陈列巴黎世界展览会,品居世界第一”。
至今,资中罗泉井古镇保留着古盐井遗址和记录当地盐业生产发展盛况的石刻。已开发的罗泉溶洞里,还发现了保留完好的300多年前盐工们从山顶打入崖层深处,抽取盐卤用的青冈树,木柱表面仍有当年盐工用桐油煎制过的火麻绳。尤其是古镇上保留完整的、也是目前全国惟一发现专门祭拜盐神管仲的盐神庙,堪称举世无双的稀世奇庙。这些都是了解和研究资中以及我国古代井盐生产发展史的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
4# 金佛山
 楼主|MMQM 发表于: 2006-5-7 08:45:09|只看该作者

四川罗泉古镇掠影

本帖最后由 韦建生 于 2009-2-16 10:50 编辑:

罗泉
四川罗泉古镇掠影  lGRJUU10.jpg  保存到相册
四川罗泉古镇掠影  HJl1uxHS.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MMQM 发表于: 2006-5-7 08:59:47|只看该作者

四川罗泉古镇掠影

本帖最后由 韦建生 于 2009-2-16 10:55 编辑:
四川罗泉古镇掠影  EmVr5Cpo.jpg  保存到相册
四川罗泉古镇掠影  EWM5SU6O.jpg  保存到相册
6# 青城山
 徐建宁 发表于: 2006-5-7 22:07:24|只看该作者
应该放在一个帖子里,便于大家欣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MMQM 发表于: 2006-5-7 23:34:50|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

谢谢版主指点,我第一次发多张照片,后来搞懂了,但已经来不及纠正了,然后我发现大连数码摄影网一次可发20张照片
8#
 dswybds 发表于: 2006-5-8 10:45:43|只看该作者
小镇通往外面的交通还挺方便的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老磨 发表于: 2006-5-8 10:57:54|只看该作者
[文章转帖]罗泉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 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 它的闻名得于清朝中叶盐井的发现,那时罗泉镇商贾云集,热闹异常。 而如今只留下一座保存尚且完好的盐神庙透着远古的苍凉。  以产盐而闻名天下的罗泉,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时盐业开发已达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已有盐井1500余眼,所产的井盐于1925年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那时的罗泉商贾聚集,马嘶骡叫,热闹非凡。说话间老人站起身推开木窗,告诉我们对岸的盐神庙是最好见证。盐神庙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盐神庙是古镇的曾经辉煌的重要标志。庙内供管仲为盐神,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整个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正殿屋顶的群龙嬉戏抢宝图,虽经百年风吹雨打仍栩栩如生。  顺着球溪河,以盐为生的人们开始次第修建各自的家园。明太祖洪武年间(公元1365年至1399年),一栋栋屹立在河畔的民居已颇具规模。在岁月的流逝中,有人于某刻惊讶地发现,镇子的形制宛若一条正月里舞动的游龙。今天,所有的罗泉人都愿意用神秘而自豪地口吻告诉你关于龙的存在,就如乐山人自豪于大佛,昆明人自豪于睡美人。在这条五里长的游龙之上,记载着罗泉的鼎盛时光。清朝末年,小小的镇上有13家饭铺,32家面铺,数十家戏楼,十多家茶馆,十多家赌场,二十多家妓院,镇子周围还建有九宫十八庙。球溪河两岸十五华里之内,密布着1015口盐井,56家盐灶房。那时节,舟缉穿梭,马嘶驴鸣,罗泉盐通过水陆两道被运至中国西部各地。在这条游龙之上,栖居着约4000人,他们与来往于罗泉的盐商,盐夫,船夫,挑煤夫,挑米夫,挑铁夫共同写就和见证了罗泉历史上的繁华岁月。  日复一日,岁月象球溪河一样悠然逝去,许是应了盛极必衰的谶语,当时光奔流至民国初年以后,罗泉开始凋零了。大大小小的盐井再也提不出上好的卤水。这片神奇的土地──罗泉人的母亲,她的乳汁枯竭了,一段辉煌仿佛在一夜之间化为了云烟。  如今盐神庙成了古镇人聚会的场所。人们坐在盐神庙大殿的石阶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进殿门钻过旧戏台,来到空旷的庙前广场,四周的耳楼、侧房、走廊经岁月的冲刷已失去昔日的色彩。拾阶登上大殿,当地人引我参观了天井,透过天井能清晰看见蓝天上一朵白云飘过。十余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古庙,房檐上的野草,摇曳在风中,像在述说着古镇久远的历史。在1911年,保路同志会的热血青年们在这里秘密聚会,留下了如今的“罗泉会议遗址”,这里和盐神庙一并成为了古镇里两处受政府保护的文物。
10#
 帅卒 发表于: 2006-5-8 13:35:43|只看该作者
拍古镇要突出“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1 14:21, Processed in 1.684803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