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786|回复: 32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新冠肺炎四川1463名援助湖北医护人员 今日全部解除隔离休整

 [复制链接]
  根据四川省卫健委的安排,将派出135人组建的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其中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省第四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和省第二中医医院的专家。各医院重点安排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或呼吸科重症医学专业的医生。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吕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吕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吕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吕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吕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吕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三大运营商宽带用户数谁第一?统计显示中国移动真的超过了电信 北京市:即日起取消包括庙会在内的大型活动
32#
 杰哥本家 发表于: 2020-4-21 14:25:1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四川1463名援助湖北医护人员 今日全部解除隔离休整

源自:成都商报
原文标题:全川1463名援助湖北医护人员 今日全部解除隔离休整

  经过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达到了解除隔离的标准。4月21日上午,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华西第四医院以及省疾控中心和输血研究所的161名医护人员,在黑龙滩长岛洲际酒店正式解除为期14天的隔离休整,这是四川最后一批解除隔离修整的援助湖北医务人员,至此,四川1463名援助湖北医务人员全部解除隔离休整完毕。(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康焰,因接到国家卫健委的任务,已于4月11日赴黑龙江绥芬河支援)


  据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四川从1月25日派出首批医疗队以来,已向湖北派出10批医疗队、3批疾控队、3名国家单独抽调专家和前方工作组等支援力量,共计1463人。他们来自成都市、自贡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资阳市等四川多个市州。其中,成都卫健系统共派出援助医务人员238位,其中,援助湖北省的医务人员232位,援助甘孜州的医务人员6位。

欢迎医疗队员回川  ddb2-isqivxf7086235.jpg  保存到相册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完成任务的各地驰援湖北医疗队分批离开湖北。
  3月17日,四川首批303名医疗队员从武汉撤离返川。
  3月20日,第二批534名医疗队员撤离返川。
  3月21日,第三批313名医疗队员撤离返川。
  3月31日,第四批117名医疗队员撤离返川
  4月7日,最后一批162名队员返川,至此,四川派出的1463名医疗队员全员归队。(注:期间有少数队员提前回川,不在这5批人员之列)

医疗队员合影留念  c6d3-isqivxf7086521.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1#
 hoho2008 发表于: 2020-2-15 12:43:59|只看该作者

情人节 武汉的四川医疗队收到一段手语表白

源自:四川观察
原文标题:情人节 武汉的四川医疗队收到一段手语表白

  2月14日晚,援助湖北的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接收到了一份最有意义的情人节礼物。在由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分管的汉阳方舱医院中,一位病人录了一段视频手语舞《谢谢你》,这让队员们感动不已。


  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汉阳方舱医院分管了480张床位,为了方便管理,救援队把病人分组进行了管理,录制视频的小妹妹是24单元的组长,这段手语舞表达了她对四川医务人员最暖心的谢意。对于四川医护人员来说,这也是这个情人节收到的最特别礼物!
30#
 摩天方 发表于: 2020-2-14 10:16:00|只看该作者

中核集团第三批医疗队17人成都火速集结驰援湖北

源自:国资委网站
原文标题:中核集团第三批医疗队17人成都火速集结驰援湖北

  2月13日8点,中核集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接到成都市紧急通知后,火速响应,按要求启动抗援鄂医疗队的组建工作。9点准备各类物资,确定出征名单;10点召开出征动员会;11点召开抗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党员大会;12点举行简短出征仪式;中午1点集结出发。
  短短5小时,核工业四一六医院选派抗击新冠肺炎援鄂医疗队17名成员集结出发,将与四川省内其他医疗队共同组成四川省第七批抗击新冠肺炎援鄂医疗队,前往湖北。目前,中核集团共计派出41名医护工作者驰援湖北。
  这支队伍由来自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骨干人员组成,经验丰富。含5名医生及12名护士。本次出征医院提供了两台呼吸机、防护服、N95口罩、酒精、乳胶手套等医疗物品,还为队员准备了生活用品,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
  “刚接到通知,我一刻没有多想就报名了,我老公也非常支持我,我有9年的工作经验,报名时就希望一定要让我进,我想去一线帮助他们。”416医院心胸外科护士童雅萱说。
  呼吸科主治医师徐志强是这支医疗队的队长,他说:“这次报名大家都非常踊跃,上午9点才定下来人员名单,大家匆忙地准备了自己的个人物品,准备上阵,服从命令听指挥。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做好了随时付出的准备,希望这次我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作为队长,我一定会带队员们都平安回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9#
 风尖阳 发表于: 2020-2-14 08:12:00|只看该作者

再出征 成都首次派出精神卫生专家支援湖北

源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石雯 记者:张庭铭)2月13日,四川省成都市再派出52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在52名医护人员中,有来自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1名精神科专家、1名心理学专家。据悉,这是成都首次派出精神卫生专家支援湖北。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刘芳,是该院去年引进的精神科高端专业人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刘芳第一时间加入心理援助专家组,多次参与专家心理热线、抗疫心理援助服务电台节目等活动,用自己的专业帮助了很多处于心理困境的人。“我支持你的决定,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家里面的。”临行前,同样是医护人员的丈夫姚旭东对刘芳说。
  “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到一线去工作。”同样来自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刘天,也是这次出征队伍中的一员。疫情开始后,刘天便第一时间递交了援助报名申请。2月13日凌晨,刘天接到组织通知,天亮后出发援助湖北。刘天妻子过年回到乐山后还没能再回成都,她得知刘天要援助湖北后,留着眼泪给刘天打了视频电话:“没事,你去吧,我会照顾自己。你要平平安安的,我等你回来。”
  作为全国心理治疗师数量第一的专业机构,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此次派出的专家均为心理治疗师中的精英,以帮助疫区做好精神心理健康服务。
28#
 巴石一 发表于: 2020-2-13 19:54:00|只看该作者

【新华网连线武汉】四川医疗队收到武汉康复患者的感谢信:致最可爱的人!

源自:国际在线
原文标题:【新华网连线武汉】四川医疗队收到武汉康复患者的感谢信:致最可爱的人!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2月12日电(郑玮)大年三十入院,正月十五元宵节出院,因感染新冠肺炎,武汉市民范先生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用范先生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次不好的开始,却是一次美好的结束。住院期间,范先生得到了四川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2月10日,范先生在出院后,特意给四川医疗队写了一封感谢信,向他心中最可爱的人致敬。
  范先生写道:“我笑着问他们:‘为什么武汉的疫情这么严重,你们还志愿冒着生命危险来支援我们呢?’他们总是淡淡地一笑说:‘因为四川和湖北是好邻居啊,5·12大地震的时候,你们湖北人也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啊。’”这样的回答在范先生看来,朴实而又真切,合情而又合理,谦虚而又无私,小爱里充满着大爱,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中国人民最朴实的情感和最传统的民族精神。
  “我很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是我又很幸运,遇到了一批专业而又敬业的医护人员,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范先生在信中写道,“武汉很不幸,成了病毒的发源地和重灾区;但是武汉又很幸运,因为武汉是中国的武汉和中国人的武汉。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切都会过去,终将春暖花开。”

2月8日元宵节,范先生(左)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出院,四川医护人员送上节日贺卡。
  感谢信如下(略有删改):
  “病毒很无情,人间有大爱”。我很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是我又很幸运,遇到了一批专业而又敬业的医护人员,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记得帮我办理入院手续的是一位方医生,她询问了我的基本情况后,热情又高效地帮我办理了入院手续,很快我就住进了病房。不一会儿医生和护士就来到了病房,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及身体状况。
  他们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虽然只能大概看清楚他们脸的轮廓,但是我仍然能真切感受到他们那遮挡不住的亲切笑容。接着,我又听到了他们那充满青春气息而又带着浓浓四川腔调的声音,顿时感觉好像病毒也没那么可怕了。
  慢慢地我发现在他们的防护服背后都写着他们自己的名字和地方。他们大都来自于四川绵阳。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四川人有着一种天然的好感。面对武汉疫情,他们千里迢迢背井离乡,不怕牺牲,驰援武汉。
  四川人一开口说话给人的感觉就特别亲切,充满热情、声音抑扬顿挫,令人感到特别开心。
  每天早上6点,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病房并喊上一嗓子:“起床了,量体温啦!”听着他们亲切爽朗的声音,虽然身在病房,但让人感觉幸福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上午8点,他们就会给我们送上早餐并叮嘱我们一定要多吃一点,这又让人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吃完早餐后往往就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了,不断地挂瓶、打针,但时不时还和我们聊上两句,关切地问我们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鼓励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喝水,经常下床走一走。在他们面前,仿佛我们根本就没有携带病毒一样。看到他们一点都不害怕,我那颗紧张和不安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也就更加感觉不到害怕了。
  渐渐相处久了,彼此也慢慢熟悉起来,偶尔我也会主动和他们聊上两句,笑着问他们:“为什么武汉的疫情这么严重,你们还志愿冒着生命危险来支援我们呢?”他们总是淡淡地一笑说:“因为四川和湖北是好邻居啊,5·12大地震的时候,你们湖北人也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啊。”我真没有想到得到的竟然会是这样的一个回答,朴实而又真切,合情而又合理,谦虚而又无私,小爱里又充满着大爱,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中国人民最朴实的情感和最传统的民族精神。
  “助人者,人恒助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面对地震,还是抗击疫情,这种声音总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响彻神州大地,这种精神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鼓舞和激励着我们,给予我们最无畏的希望、最无穷的勇气以及最巨大的力量。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而延绵不息的精神所在吧。
  后来我从6楼病房调整到了15楼,医护人员也跟着变了。刚开始我还觉得有点遗憾,想着和6楼的医护人员刚刚熟悉却这么快就分开了,但很快新的医护人员来了,他们一开口我就感觉还是那么熟悉和亲切,那爽朗的浓浓的川音又回来了。
  没过几天,我们这里又住进了一位85岁的病人。大爷由于耳朵不太好使,医护人员就把想说的写给他看,有时大爷说武汉话他们不懂,我们就用普通话复述给他们听。他们基本每隔2-3个小时就会帮大爷换一个氧气瓶,那氧气瓶比他们人还要高,又很重,他们每走一步就努力地挪半圈,再走一步,就再挪半圈,很是吃力。每当看到他们用柔弱的身体去挪氧气瓶的时候,我就感觉他们好像已用尽全身的力气,他们挪动的不是氧气瓶,而是爱的力量和生命的希望。
  有时我们几个病友都忍不住感叹,碰到这样的情况和病人,哪怕就是自己的子女,也不一定能做得到这样无微不至吧。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他们呢,面对凶猛的病毒,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而面对病人,他们又化身为天使,温柔以待、永不言弃,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隔离病毒,但是不隔离爱。
  现在的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们面对疫情选择义无反顾,不怕牺牲;为什么他们面对病人总是那么充满耐心、而又那么温柔;为什么你对他们发脾气他们还总是冲着你微微一笑。
  难道他们不怕病毒吗?他们当然怕,但他们更怕的是病人未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和照料;更怕的是即使他们百般呵护,拼尽全力,在肆虐的病毒面前仍然是无能为力,束手无策。难道他们不会痛苦也不感觉劳累吗?要知道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但他们想的更多的是病人,担心的是病人的病情,一心想着竭尽所能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却往往忘了他们自己。他们也有亲人,也想回家,也期盼团聚,但他们最大的希望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病人早日康复,早日出院和他们的亲人团聚。
  武汉很不幸,成了病毒的发源地和重灾区;但是武汉又很幸运,因为武汉是中国的武汉和中国人的武汉。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切都会过去,终将春暖花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7#
 陈卧甫 发表于: 2020-2-13 16:54:00|只看该作者

四川第七、八批援湖北医疗队今日出发

源自:界面新闻
原文标题:四川第七、八批援湖北医疗队今日出发

  据四川省卫健委,四川第七、八批援湖北医疗队今日出发,成员共计284人,其中工作人员2人,从7个市州27家医院、国家在川及省部级8个医疗机构院选派医务人员282人。7个市州选派155人,分别来自成都市、南充市、达州市、广安市、巴中市、宜宾市、绵阳科学城等地的27家医院。国家在川及省部级8个医疗机构选派127人,包括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第四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省第二中医医院、省骨科医院。282名医务人员中,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22岁,医师76人、护士200人、医院感染管理4人、心理专业2人,高级职称35人、中级职称102人、初级职称145人。
26#
 偶尔呡一口 发表于: 2020-2-12 08:52:00|只看该作者

四川医生请愿去抗疫前线:去武汉、去湖北,因为我是北川人!

源自:红星新闻
  2月9日,四川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了,里面有15名来自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看着他们出发时坚定的背景,医院的所有人都感动了。翻看着出征时的照片,家人的不舍,流泪的告白,是感动、是不舍,更是希望大家一定平安归来!

张舰在病房
  就在队伍出发的当天,该医院科主任群里有这样一条消息感动着大家:“我自愿报名第二梯队,去武汉、去湖北,希望院领导、党组织、科室领导批准同意,也请大家别和我争。我是北川人,家乡亲人接受过全国人民的关怀帮助,是时候回报社会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更何况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我是真心希望我能去,希望大家莫跟我抢,成都也是防控,待在家也是战斗,大家都是好样的。”这条消息是医院肿瘤科的张舰医生发的。
  张舰,是一名普通医生,孩子才3岁,妻子还在攻读研究生,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说:“早在大年三十就向医院请战加入医院突击队,做好全部准备到湖北去疫情的最前线。可是,当看到新闻才知道医院队友们出征湖北了,我错过了这一批,再也不能错过下一批了,所以我再次向杨亚利主任请战,要求到最前线。”
  说是做好了全部准备,但他的妻子、孩子、父母和妹妹都不知道他的决定。张舰说,告诉他们只会让他们更担心,“我要去最前线,因为我是北川籍医生,我更理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道理”。
  市二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杨亚利说,张舰医生平时工作非常认真努力,经常获得病人的肯定和表扬。他这次的请战也感动了科室的好多人,是一位关键时侯站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医生。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章玲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瓜子米米 发表于: 2020-2-12 07:44:00|只看该作者

满载四川人民的感恩之情

源自:经济日报
原文标题:满载四川人民的感恩之情

⊙记者:钟华林

  2月8日,两名新冠肺炎患者微笑着走出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出院。至此,在这所由四川医疗队对口支援的医院累计收治的434名患者中,已有82人治愈出院。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武汉市第一批疑似、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定点医院,也是四川省前两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集结地。自1月26日进驻以来,288名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一直在这里坚守。2月9日,由30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又向着湖北“逆行”,这已是四川省派出的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出征──
  带着四川人民的感恩之情
  1月25日,四川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138位队员奔赴湖北。这批来自四川省多家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体现了勇于担当的医者仁心,也承载着四川人民满满的感恩之情。
  “2008年,5·12大地震突如其来,湖北人民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无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四川人民不会忘记。”四川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医务工作者将以抗震救灾精神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与湖北人民一道,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是汶川的呀!”这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护士佘沙申请加入援助医疗队的“硬核”理由。今年24岁的佘沙经历了2008年5·12大地震,也目睹了在党和政府关怀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抢险救援队冒着持续余震抢救幸存者,以及恢复重建时期全国人民对地震灾区人民无私的奉献。得知要组建援助医疗队,佘沙多次报名,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第三批援助医疗队队员。
  听说要赴湖北支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孟凡琳积极报名,为此还推迟了婚期。“我的未婚妻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听说我要参加援助医疗队,她非常支持。”
  逆行──
  让党旗更加鲜艳
  1月23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刘之超第一时间响应院党委号召,报名参加援助医疗队。此时,她刚从对口支援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返回成都。理塘海拔4000多米,刘之超高原反应严重,回到成都才两天,但她仍下定了决心,她说:“我是一名临床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党员,缺氧不能缺精神!”就这样,还没从高原地区缺氧中缓过劲来,她又进入了佩戴防护用具造成的缺氧状态。
  在四川援助医疗队里,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与此同时,在这支队伍里,在援助工作中,又有许许多多援助人员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感动,成长为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坚定了入党的决心。
  来自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许秋英就是其中之一。23岁的许秋英在学校时就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去年又递交了第二份申请书。这次经过争取,她参加了援助医疗队。她和同事们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做好准备工作,晚上十点以后才能休息,每天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已湿透。她告诉记者,虽然参加工作5年了,也经历过一些急难危重工作,但这次的经历让她一生难忘。当记者问到何时可以回家时,许秋英的回答十分坚定:“我是一名医务人员,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必须等疫情控制住了才能回去。要不然,回去还是不放心!”前些天,她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三份入党申请书。
  奉献──
  舍小家为大家
  一个个舍小家、为大家,奔赴前线,全力救治患者的感人故事令人动容。
  四川省人民医院博士、主治医师孙颖的妈妈是一位感染科医生,再过一个多月就要退休了。2003年,孙颖的妈妈就曾站在抗击非典的前线,得知女儿请战要去湖北,妈妈以简简单单的4个字加以鼓励:“这就对了!”孙颖特意把17年前自己和爸爸去医院前线探望妈妈时拍的照片带在身边,以激励自己。孙颖说:“妈妈特别支持我去武汉,我想对妈妈说:我来接班了,您可以放心退休了。”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黄嬝是四川第一批援助医疗队队员,孩子刚满周岁,父亲刚做完颈椎手术。面对家中的实际困难,她也有过些许犹豫。在武汉,她强忍心中的惦念,没有向他人透露,直到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家才知道了她家中的困难。面对大家的关心,黄嬝平静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我的一点小困难在国家危难面前不值一提。”
24#
 路绮欧与温莎林 发表于: 2020-2-11 14:03:58|只看该作者

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0感染秘诀:互相“嫌弃”,活得“矫情”

源自:红星新闻
原文标题: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0感染秘诀:互相“嫌弃”,活得“矫情”
⊙记者:王勤 王拓/摄影报道

  自大年初一至今,赶赴武汉的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已陆续来了6批,共900多人。
  随队出征的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近20天来,无一人感染。来武汉之前,很多医护从未穿过防护服,这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昨日(2月10日)的一次培训课上,四川省人民医院院感部向钱老师,划了其中的重点:互相“嫌弃”、活得“矫情”。

队员分享执行到位的照片

互相“嫌弃”
最亲密的闺蜜,也要间隔1米

  “呼吸道的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是你最亲密的闺蜜、室友、或者领导,讲话的时候,都一定要戴着口罩,如果可以,你们最好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这就叫互相“嫌弃”。
  向钱是四川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一下飞机,他也感到焦虑,不敢深呼吸一口。在当地一家医院调查后,他发现一件有趣的事,也找到了打消“焦虑”的对策:印象中风险最高的呼吸科,无一人感染,不幸的,往往是其他科室,“他们行为习惯的唯一区别,就是戴口罩。”
  戴口罩的习惯要强化到什么程度呢?向钱强调,“除了吃饭、喝水,请你们一直戴着,如果你戴着睡觉不影响呼吸的话,就戴着。”队员们在工作时,经过层层防护非常安全,他并不担心。而在平时,要时时记得戴口罩。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如果可以就与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随后,他又划了与戴口罩同样重要的知识点,“要守卫生;要做完整皮肤的去污染,尤其是与口罩紧密相连的部位。”因为,病毒传播的另一大途径,即接触传播。

部分行为规范

活得“矫情”
告别“续命”小火锅

  “我们给吃火锅,取了个名字,叫‘续命小火锅’,当你天天吃着盒饭,那种‘想死的心情’都有。”
  四川人对火锅的热爱,无须赘述。“但是!我们必须忍住”,向钱继续强调:“你要知道,现在给你送来的套餐(严格把控),是相对安全的。”
  他建议,不要私下去买东西吃,如果买了日用品,把外包装去掉,里面都用消毒湿巾擦一遍,“这个以前对你来讲是矫情,现在对你来讲是讲究”,他开玩笑道:“现在就是要活得‘矫情’。”
  这些生活习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战“疫”前线的环境更为特殊。而“矫情”,几乎融入到队员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他们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规范流程,多达30条,从内层衣物到开门关门,都有所涉及。除此之外,还有不会客、不串门、不外出、不聚集等一系列不近人情的要求。
  医疗队院感组批示道,“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对此,从队长到各分队队长均反复强调,只有这样,才能将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才能保证我们的医护人员,能够安全地投入医疗救治工作中。
  培训结束后,队员微信群里,立马就有人把房间分为清洁区和半污染区,执行到位的照片也分享了出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魏承 发表于: 2020-2-10 10:24:00|只看该作者

四川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再派303人驰援湖北一线

源自:界面新闻
原文标题:四川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再派303人驰援湖北一线

  据四川日报消息,2月9日,四川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启程出征。第六批医疗队成员303人,是截至目前我省派往湖北规模最大的一批援助医疗队伍。
  第六批医疗队成员分别来自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内江、雅安、眉山、资阳11个市(州)的72家医疗机构,包括医师101人,护士200人,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22岁,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等多个科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1:50, Processed in 3.853206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