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00|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达志 发表于: 2008-11-20 16:04:2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78-2008年[转帖]沈彬:“建议按肺活量征呼吸税”

 [复制链接]
  蒋院士只是森林方面的专家,但却利用院士的身份提出征税建议,本身就不妥。早在2002年就有一位无所不能的百科全书型院士,提出要征收股市的利得税等一系列建议,结果被网友送了“咸蛋超人院士”的雅号,希望蒋院士引以为戒。

作者:沈彬
  中科院院士蒋有绪呼吁政府考虑征收“呼吸税”,因为居民也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可以考虑让市民每个月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这建议立即在网上引发热议,网易还专门做了调查:50%多的人反对,40%多的人选择“按肺活量大小交税”。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按肺活量征呼吸税,其原理如汽车排量征税,充分体现出税收的公平性,所以到时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就是去测肺活量,在身上贴上欧II、欧III的标志,年检时统一交税。之所以网民要恶搞“呼吸税”,是因为它已经突破了一般人的认知“底线”──一切动物的生存都是要排放二氧化碳的。其实蒋院士很清楚: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不是由于人的呼吸,而是工业、运输业的高排放。减排途径有很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采用环保运输出行,包括备受诟病的公务用车。公务车一脚油门下去排出的二氧化碳得使老百姓被迫呼吸很久很久,为什么蒋院士不从裁减公务用车开刀呢?
  也许,蒋院士会说:征税不是目的,这样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为啥一说提高环保意识,就瞅上老百姓的钱袋子?如果真要收呼吸税的话,到时大家为了避税就得背着气体压缩机,把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直接压进水里,做成汽水再喝下去,实现零排放。
  而且每人每月20块钱的呼吸税,一年就是3120亿元巨款,派什么用场呢?造铁路、公路?那不是要排出更多二氧化碳来?作为森林生态学专家的蒋院士恐怕不能回答,这超出了他的研究领域。
  其实,蒋院士只是森林方面的专家,但却利用院士的身份提出征税建议,本身就不妥。早在2002年就有一位无所不能的百科全书型院士,提出要征收股市的利得税等一系列建议,结果被网友送了“咸蛋超人院士”的雅号,希望蒋院士引以为戒。

(原载于东方早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罗达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罗达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成都方言用字浅谈之一四〇:瘸、跛、拐和⻊拜 峨眉雾岚
2# 四姑娘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08-11-20 16:09:5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网易北京网友 ip:219.234.*.*:

2008-11-20 16:01:16 发表

完全是荒唐至极。

按照这个说法是不是只要活着的东西都要缴税

一个人最基本生存条件还得有税收还衡量吗?

****院士是不是脑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08-11-20 16:29:28|只看该作者

[转帖]呼吸税让我们无税可逃

生态税怎么成了人头税

赵志疆/文
  11月18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森林城市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蒋有绪呼吁,政府可以考虑对企业甚至排放二氧化碳的市民征收生态税。他认为,居民生活在地球上作为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该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可以考虑让市民每个月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11月19日 新快报)
  生态税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征收的税收,其在国外已有30余年历史。虽然早在2005年4月,能源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国家财政部就曾研讨酝酿开征生态税,至今仍未见下文。然而,比生态税的悬而未决更令人吃惊的是某些专家对此的理解──标准统一、人人有份,甚至连人体新陈代谢都不放过的征税模式,难道真的是生态税吗?
  除了培养绿色消费观念、调整产业结构之外,生态税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实现资源利用中的公平性。生态税的本身并不是为了增加民众税收负担,而是致力于缩小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福利分配中的差距。由于资源稀缺,更多消耗资源的富人必须支付费用以弥补资源消耗,以及因此给他人造成的损失。相比之下,穷人消耗资源较少、对环境的污染也更轻,因此理应付出更少的代价。通过征收生态税,应该使富人的税负有所增加,穷人的税负有所降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税收杠杆的基本作用。
  正因为如此,蒋有绪院士的建议令人禁不住大跌眼镜──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这样的所谓生态税何异于曾经千夫所指的人头税?
  因为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征收到最多的税收,人头税效率最高;因为最富有的人和最贫困的人缴纳同样的税款,人头税最不公平。按人头征税的情况下,富人的损失几乎微乎其微,而穷人则可能丧失最基本的福利。因此,现代国家早已将此扫入故纸堆。耐人寻味的是,某些专家怎么异想天开到拿如此古老而野蛮的征税方式,来应对现代社会的环境变迁?
  中科院社会所和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组联合公布的《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仅次于医疗、就业、收入差距问题之后,居第四位。随着环境压力的持续增加,民众迫切希望改善环境的声音日渐强烈,因为民众愈发真切地从环境破坏中感受到利益受损。在此背景下,整齐划一的税收标准势必令人更加难以接受,这意味着,在少数人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攫取利益的同时,不仅没能给公众以补偿,反而要让公众为此买单。
  早在1996年,国务院就曾专门发文规定,所有污染企业必须在2000年底以前实现达标排放,否则坚决予以关停。现实情况是,相当一部分污染企业在地方政府引资冲动和政绩饥渴的庇佑下“上山下乡”,导致落后地区成为污染企业集散地。在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被视若无物的时候,纵使不考虑“人头生态税”的最终去向,其是否会成为“漂白”污染行为的催化剂,也是个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生态税的核心在于让企业去更多地承担环境成本,从而实现生态和资源价值的合理补偿。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应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在此基础上监督制造污染者照章纳税;其次应该明确,征收生态税的过程中,民众应该是获益者,而不是受损者。离开这样两个必要条件,所谓生态税难免名不副实。实际上,从有关专家荒诞不经的建议中,生态税痛苦难产的原因似乎可见一斑。
4# 金佛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于: 2008-11-20 19:03:05|只看该作者

强烈建议开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屁税”

强烈建议开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屁税”

文章提交者:今董狐

科学调查发现,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放屁大约14次,每天,释放的屁,大约500毫升左右。不要忽视这区区的500毫升,乘以13亿的话,就是6亿5千升。每天6亿5千升的新生屁量在神州大地肆虐,对环境和空气的污染,是相当惊人的。屁的主要成分如下:59%的氮,21%的氢,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4%的氧气,另外,还含有吲哚(让屁闻起来臭的元凶),硫化氢等。

在重视环境建设的今天,我们决不能忽视屁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我强烈建议国务院考虑开征“屁税”,一方面,可以大幅增加财政收入,将增加的收入用于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屁的减排,让那些可排可不排的屁烂在肚子里,减轻屁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屁税,本人不建议搞一刀切,因为每个人的排屁量都是不同的,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拍屁量计算税额。那么如何监视排屁量呢?建议由中科院研制“屁量监视仪”,安装在每个中国人的胯下(考虑到中国人的习惯,一定行政级别以上的领导同志应该免于安装),当然,安装不能是免费的,至少要收个工本费,这样,屁量监视仪又可以为国家带来大量的财政收入。

以上建议,请国务院考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于: 2008-11-20 19:04:28|只看该作者

院士呼吁征收“呼吸税”: 每人每月20元

昨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森林城市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蒋有绪呼吁,政府可以考虑对企业甚至排放二氧化碳的市民征收生态税。华南植物园副主任周国逸说,生态税不得不征而且很迫切,在现在企业升级改造过程中,它是一种推力。

蒋有绪认为,居民生活在地球上作为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该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可以考虑让市民每个月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

周国逸告诉记者,全球变暖已成为事实,通过其它方式如使用新能源和简单减少工业排放,执行起来短时间内都很不现实,但节能减排已非常迫切,目前唯一能够立即见效的办法就是尽快开征生态税。

周国逸说,生态税既能促使企业主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能产生动力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在现在全国产业升级改造中,它还能加快企业的产业升级。而得到的税收又可以用来反哺生态,使之形成良性循环。“我认为我们国家现在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这已经是很迫切的事情。”

周国逸承认,“这是一件自伤筋骨的事情,因为大气是无国界的,你做了别的国家没有做,我们自己就要吃亏。而且对实体经济有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周国逸说,尽管生态税会将一部分技术落后、节能减排效能较差的企业淘汰掉,促使产业升级改造。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企业的倒闭也将使经济增长放慢,失业增加。因此政府推行时一定要小心翼翼。

声音

城市造森林非越多越好

“(张广宁)市长能有这个决心(在2015年之前将城市绿化覆盖率从目前的36.79%提高到55%),有具体目标我很高兴。张市长说要实现55%很困难。其实一个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不是越高越好,应该跟自身的土地、水热条件结合起来。如果广州55%的绿化覆盖率目标很难实现,也不用太勉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昨日说。
6# 青城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于: 2008-11-20 19:05:20|只看该作者

呼吁联合国 全球征屁税

评论根据:建议呼吸要上税 中科院士又找抽?

每年诺贝尔奖公布前,无数国人的心痛病就会自动发作,歇斯底里里半月甚至一月有余。

何苦来?其实这都是自寻烦恼,而且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各位看官,虽然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要拿个诺贝尔奖的确很难,不过也应该看到,中国人现在要拿“伊格诺贝尔奖”早就具备相当实力了。

那么什么是“伊格诺贝尔奖”呢?

让我告诉你:199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利用世人垂涎的“诺贝尔奖”的英文谐音,创立了“伊格诺贝尔奖”,直译成中文就是“丢人现眼奖”。这个奖也分医学奖、和平奖等等。当年 “丢人现眼医学奖”,奖给了三名美国医生,猜猜他们煞费苦心搞出了个什么样的成果?那个成果就是:《拉链夹住小鸡鸡后的紧急处理》。

坦白地说,第一眼看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有绪的奏章:建议开征“呼吸税”,我第一个反应也是“自古未闻屎有税,如今只剩屁无捐”;但接着一想,不对啊!这么一件利国、利政府、利地球的建议,应该全球推广才是,而且蒋院士说得也不全无根据。不但蒋院士有根据,甚至从我的记忆中都能快速帮蒋院士找来几条。比如吧:

1、法国早有科学家公开过一个成果: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恐龙太能吃了,放得屁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空气中充满了一点就着的甲烷(参见《 恐龙屁与想象力》)。

2、若予不信,俺再提供一条,2006年联合国公布了一个报告,报告说人们一直以为人类活动才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然而一份最新的联合国报告显示,其实全球10.5亿头的牛才是温室效应的最大元凶,其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占了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18%。牛群的屁等排泄物会产出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氨的排放量就占全球总量的2/3,而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此外,牛群在消化或反刍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甲烷,甲烷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1/3,这种气体暖化地球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参见《牛屁威力无比 威胁人类生存》)。

怎么样?现在有点信了吧。如果还不信,俺再告诉你个事实:BBC 2003年就报道说 新西兰拟收牛羊放屁税激怒农民哩!

其实,中国的大多数院士也好,专家也罢,在科学科技领域里,能跟上国际潮流的还真不多。就说这个牛屁征税吧,比如有个叫张新实的生态学家、中科院院士张新时院士,直到2007年才在河南发出同类的警告说:河南建畜牧强省要管好牛羊放屁(图)!至于怎么管好牛羊放屁,在网上也没搜出个所以然来。这比新西兰的动作晚了整整四年啊。

有了上面这一通铺垫,现在该为蒋有绪院士的建议记一功了。理由如下:蒋院士向中国国民征收“呼吸税”的主张,具有极大的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从“恐龙灭绝放屁说”到“牛屁导致大气恶化”说的一个飞跃。目前在网上,“呼吸税”一说,除了蒋字号,绝对别无分店。

此外,根据常识可以推测出,人呼出的气体成分,至少也要比人放得屁简单得多,污染也小得多,连人的呼吸都要上税,向人屁征税也就顺理成章了。若能向13亿中国人人均征收“呼吸税”,而且还能征收“放屁税”(想必应该高于“呼吸税”),那不但能大大开拓国家财政中的“环境治理费”,而且还能为2009年的中国在国际上赢得声誉──减少废气排放量做出巨大贡献。

当然,我还有一个小小问题:从废气(包括呼吸与放屁)排放量讲,人与牛比,到底哪个更多?这恐怕是一个需要量化的工作;

另一个需要量化的指标是:肉食者与稻梁汉的废气排放量,哪个更多,恐怕也是必须的。因为汽车还讲个排放量嘛!

做完这些科学的基础工作,把它弄成一个像样的报告,就可以提交给联合国,建议全球开征屁税了。弄个“伊格诺贝尔奖”绝对有希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21:58,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