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64|回复: 0

[名人私信张治中:你为何直谏蒋介石

 [复制链接]
张治中
  张治中先生:
  你好!
  在这里我就不称呼“您”了。在你的家乡巢湖,我的家乡东至,语言体系里都没有“您”这个字。我也听你的长女张素我说起:“我的父亲从来不向人说您,对蒋介石毛泽东都不称您。现在的一些文章,写到父亲与毛泽东的交往时全写成了‘您’。这是北方称呼人的习惯。”
  你或许不知道,你的家乡巢湖已经不复存在了,它已经一分为三,拆分给了周边的合肥、芜湖、马鞍山。自此,包括冯玉祥、李克农和你在内的“巢湖三上将”恐怕要改名为“合肥三上将”?不知你同意否?
  在此,提及此事,因为想起你每逢大事,必回家乡小住,如淞沪会战期间,调任湖南省主席一职前夕,你在家乡巢县洪家疃住了一个多月。从淞沪前线回到南京,蒋介石先生请你吃饭,你请求回家休养。蒋介石先生说:“好,但你先就了职再走。”不过,这时候给你安排的职务还是大本营管理部部长。就职以后,你自称带着一个困乏的身体和一种落寞的心情,回到了故乡洪家疃了。你说,从剧烈紧张的战场生活转到幽静的乡居,“精神已渐见复原。”
  安徽人乡土观念重,胡适、陈独秀观点论争却交谊深厚,多半有乡人之情。你也一样,毛泽东先生曾当面说你:“你这人乡土观念相当重。”因为你屡次向毛泽东进言:“你已经到许多省份去过了,为什么还未到我们安徽去?”有一次,毛泽东外地考察回京,你就问:“主席这一次还没有到我们安徽去么?”他笑笑说:“恩,还没有去。作为负债吧,记上这一笔债吧。”终于,1958年9月,毛泽东去了安徽。
  从1927年至北伐到南京后,每隔一两年你总要回家乡看看,你曾经在家乡创办黄麓学校,也想弄一个模范自治区,并初步拟具了建设计划。后来,因为战事搁浅了。黄麓学校一直延续至今,但是据你的长女张素我对我说,这个学校只有很少的学生,按照教育部10年前推行的合校计划,一度要撤并到其他学校,后经你的后人阻止,才搁浅,不知你知道这个消息作何感想。
  告诉你这些,是想说,巢湖市不见了,你创办的学校不及当年规模,如果你要回到你钟爱的家乡看看,一定不要生气,也不要摸不到回去的路,恐怕司机的GPS导航里已经查无此地了。
  很抱歉,这个消息对于已经122岁的你来说,有点残酷。2011年12月2日13:18,你的长女张素我去世了。1915年出生的她,高寿至96岁。但是她对你的离去一直牵挂,因为你只活到79岁,她认为太过年轻了,她说:“我父亲79岁去世、母亲85岁去世。我比他们多活了好长了。1976年4月8日,丈夫周嘉彬去世,11月母亲故世。1976年,那一年,有我一生中最大的痛苦与悲愤。”你的三女儿素初也在2011年春节期间去世了。素初先生是著名侨领,旅居美国25年,曾在纽约《中报》和《北美日报》等新闻媒体工作,辞世前一直担任美东安徽文教协会会长。2011年某天,我去采集素我先生的口述历史,她告诉我说:“今年(2011年)我不太好,我的三妹去世了,我的大弟媳钱妩也去世了……”
  我可能是素我先生生命的最后两年里除了保姆胡喜菊之外最为亲近的人了,我前去采录口述历史40多次,她也多次喊我到她家中。这本口述历史虽然在其生前进入出版流程,但是因为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审查耗时半年,以至于现在我给你提笔写信时仍然未获付梓。通过这本书的名字《我的父亲张治中》,可以看出女儿对你的怀念至死不忘。遗憾的是,在素我先生离世前,她没有看到这本书,幸运的是她校阅了全部的书稿。
  因为要整理素我先生口述历史的缘故,我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包括你的一些未出版文章。我的一个疑惑是,在给蒋介石的信函里,言辞锐利、直截了当,而留在北平后,你给毛泽东的信函或提及他时却处处“伟大领袖”,甚至有歌颂恭维的味道。
  在一本《解放十年来点滴活动》的内部资料里,你提及了一件事情,你说:“安徽庐剧和泗州戏来京演出,为了给家乡戏做宣传,我和李克农、余心清诸位特联名设宴邀请许多文艺界著名人士和名演员前来参加,并让两剧团演员和他们见面请教。我又一再怂恿毛主席亲临怀仁堂观看演出,闭幕时并蒙毛主席上台和全体演员和领队同志们一一握手致谢。”按理说,文章执笔至此可以落笔了,可是你接着说:“他们太高兴了!伟大的人民领袖看了他们的演出,并和他们握手,这是多么幸运,多么光荣!当然,我和在京同乡们也感到同样的光彩和高兴。”
  回忆及新疆省人民政府成立时,你写道:“新疆从此走上了无限美好幸福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全疆各族人民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的欢呼声响彻了天山南北!”
  1958年4月18日,你在一份《自我检查书》中说:“我已在社会主义竞赛决心书上签了名,一定要充分做到决心书上的五项奋斗目标;首先要充分做到‘忠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心交给党,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站稳工人阶级立场,对国内外敌人斗争到底’这两项目标,争取在思想上、言论上、行动上做一个当之无愧的‘红色老人’”。
  1957年9月16日,民革举行全党整风工作会议,你发言说,“这几年到各地视察所看到的,处处都是令人欢欣鼓舞的新气象。右派分子的看法,则恰恰和我们相反,他们抹煞事实,造谣污蔑。他们说农民生活苦,还不如国民党时代好;他们说农民都被共产党整垮了,粮食不够吃,这里饿死人,那里饿死人;他们说工农生活相去悬殊,是九天九地之隔。事实上是怎样呢?这几年来我在西北、华东、华南各地农村亲眼看到农民的生活情况,比过去的确是好得多了。有些农民平日也吃饺子、大米饭,每人有三两套新衣。农村新盖和添补房舍的很多。供销合作社的脸盆、热水瓶、手电、自行车、胶鞋经常畅销。农村面貌根本改变,到处显出蓬蓬勃勃的气象,这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吗?右派分子说,解放后到处一团糟,建设越多越浪费,这也是弥天大谎! ”
  发言至此已经观点鲜明、态度坚决,而你还要最后信誓旦旦地说:“今天谁要想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复活国民党反动统治,像我过去和旧国民党有过长远深切关系的人,我首先就誓死反对,因为我还懂得爱国,我不能容许任何反对分子碰一碰我们国家的命根子,因此,我要坚决的反对右派!”
  然而,你多次给蒋介石建言,甚至动辄万言,内容字字珠玑,半文半白,可以说忧国忧民,切中要害。翻阅你的回忆录,印证了素我先生所言,“在蒋介石面前肯说话和敢说话的人很少,而在军人当中,父亲算是最肯也是最敢说话的一个了。”
  抗战中期,蒋介石一度兼了行政院长,后来四川地方派系闹纠纷,出了问题,蒋介石又要兼四川省主席。你力言不可,说:“第一,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有损威信;第二,你是行政院长,又是省主席,主席决定的事要不要行政院长同意?自己指挥自己,不成体制;第三,中央人才多,物色一两个省主席,应不成问题。”
  你第一次给蒋介石上万言书是“皖南事变”爆发后的1941年3月2日。你向蒋介石痛陈对中共问题处理的失策,“为保持抗战之有利形势,应派定人员与共党会谈,以让步求得解决”,“在此朝野彷徨之秋,钧座如能正确指示一般干部以解决共党问题之方针,澄清一切沉闷徘徊之空气,使冲动之感情,无由支配行动,实为当务之急,若犹是听其拖延,其结果将对我无利而有害。”
  因而,我颇为不解,为何先生在国共两党期间,语言风格、话语逻辑迥异?难道说,这是政治环境不一样,蒋介石政府江河日下,需要直言利弊,可是皖南事变及之前,中共偏于一隅,蒋介石政府还没到风口浪尖的时候。难道说,这是因为寄人篱下,需要通过此举一诉衷肠?可是,不止是民主人士,中共党内也是如此,乃至无党派人士也难以脱俗。
  1957年6月8日,梁思成在《人民日报》发表《整风一个月的体会》,也是如你一样的话语体系。他说:“正当党的缺点被无情地揭发出来的时候,我却要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是一个最可爱的党!我知道你有缺点,也不怕你有缺点,并且还要尽情地无情地揭发你的缺点,也将尽我的一份力量帮助你整掉它。我最后还要加一句:我还要把我的一切献给你!”(注:梁思成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或许,这是因为你们那一代人发自对新政权炙热的爱,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在五六十年后所无法理解的。比如,1958年9月,你陪同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根据沿途记下的4万字日记,写了《人民热爱毛主席》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你记录下了老百姓对毛泽东的真挚、狂热情感,从文中编者所加的小标题可窥一二,如“毛主席,像太阳”、“千万颗心在激动地跳跃”、“我这孩子有福气呀!”、“响起了暴雨般掌声”、“狂热情绪无法控制”、“热情沸腾的干部和群众”、“为了看到自己敬爱的领袖”、“人人喜笑颜开”。
  可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你在为中共新政权满心欢喜鼓与呼时,一些失望和苦闷随之而来,以至于你沉默不语。在生命的最后三年,你几乎每天晚上都问下班回来的家人,“谁被打倒了,谁被抄家了”。你曾对儿子一纯说过,“文化大革命”比军阀混战还乱,谁也管不了谁,政府说话也不管用。
  你所向往的政治清明、人民安康、世界和平的理想社会从前程似锦变成了风雨飘零。你内心的苦闷让你难以为继,以至离世。
  不过,在你离世7年后,“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大陆的历史改变了航行,台湾地区的历史也滚滚向前,转向开往党禁、民主转型,国民党一度竞选落败,政权拱手于民进党陈水扁先生,还好,马英九先生今年1月14日获连任。
  还记得你16岁时候,你的母亲给你说的一句话吗?那天,你拿着母亲借来的24块银元,独自外出闯荡。临行前,母亲让你咬口生姜喝口醋,寓意是在今后的人生岁月里,要能够承受所有的苦辣辛酸,只有历尽艰苦,才能成人立业。你还曾请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将这句话写成横匾。
  “咬口生姜喝口醋!”对,就是这句话,你的人生座右铭。素我先生生前给我写下了这句话,我记得,也理解。
  专此,敬颂!
  周海滨
  2012年3月3日~3月4日于北京寓所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现代家里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现代家里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古汉水研究 奥匈帝国的共和转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9 13:44,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