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18|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建筑·社区[转帖]恩光堂:曾经是飞虎队的作战地标

 [复制链接]
位于繁华闹市区中的老教堂。
今天,成都的城市建设中,在新楼一幢一幢不断屹立的同时,那些拥有悠久文化的经典建筑包括“经久耐用”的西式教堂,以独特厚重的历史氛围而显得弥足珍贵,它一次次勾起无数老成都的温馨记忆。其中,位于锦江区四圣祠北街的恩光堂,应该是给人印象最深的。
  □恩光堂是成都市开放教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教堂,也是时间最久的一个。
  □它由明朝的城砖奠定地基,90年间至少经历过两次地震,但至今保存完好
  □抗战胜利那年,在蓉的冯玉祥将军曾登上恩光堂敲钟庆贺,全城欢欣鼓舞

A

很时尚成都新人

喜欢来这里办西式婚礼

  4月中旬,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恩光堂门前。抬头上观,这是一个巴伐利亚式的德式教堂,只是标志性的平顶钟楼因危旧而拆除了。建筑的主体还是90年前的烧砖,只是当年墙上的彩色玻璃已换了很多次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恩光堂魅力不减,它仍然在承接西式婚礼的业务,牧师主持婚礼,收费1600元。
  “在成都的教堂结婚那感觉真是不同,新娘子一定要穿大拖尾婚纱哈,很有气势,很神圣的。”前不久在恩光堂举行了西式婚礼的赵学敏这样告诉记者,她就是在恩光堂举行婚礼的,然后到附近酒店举行了一个感恩答谢宴会,之后有一个轻松的仪式,主要是关于对父母感恩和对大家的感谢。
  另外,每个周末,在恩光堂还会有唱诗班的音乐从教堂中徐徐传出。音乐和婚礼,是市民眼中恩光堂最大的标志。
  “大约是三四年前,一对成都新人在恩光堂举行婚礼,那时候成都的教堂婚礼并不是特别流行,教堂门口看热闹的自发参与婚礼的老百姓可能有几千人。”在四圣祠北街长大的陈先生说,他从小就经常见到恩光堂常有“国际婚礼”举行,后来成都人在教堂举行婚礼的也逐渐多了起来。
  记者咨询得知,现在恩光堂承接婚礼业务是这样的:牧师主持婚礼,收费1600元。每个周末还会有唱诗班的音乐从教堂中徐徐传出。
  音乐和婚礼,是市民眼中恩光堂最大的标志。

B

很洋盘依傍医院

“洋木匠”异国之旅的精品

  恩光堂修建于何时?它有着哪些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1908年,“洋木匠”苏继贤从加拿大来到四川开始了异国之旅,这一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在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末期时代,洋人办医、办学已在四川兴起。这个年轻的加拿大建筑师,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位于成都四圣祠北街17号的基督教恩光堂,便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1892年的一天,加拿大医学博士启尔德,在四圣祠街建立一个小型医院,命名为“福音医院”,它就是现在成都二医院的前身。
  在医院背后,是一片一亩多的菜地,启尔德将它买下,按照西方教会和医院共同建设的传统,修建了一间中式平房,可以容纳100人进行礼拜。这便是恩光堂的前身。地基很牢

90年间至少扛住两次地震

  进入教堂,曾经的内置楼梯已在修缮中被拆除,人们从教堂外的露天楼梯可以上楼,楼梯上的木板已有些半朽,可以看出岁月的痕迹。老式的木椅已经被剧院式的折椅所替代。雨后,约10米高的屋顶辉映着半屡阳光,打在地板之上,只是老旧木地板已被水泥所代替,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历史的变迁。
  采访中,四川神学院副院长陆明远说,恩光堂是成都市开放教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教堂,也是时间最久的一个。使用面积1200余平方米,高约18米,大约可以容纳800人。
  “这个教堂在设计的时候参照了一个德国叫做WREN的教堂,我曾经去看过,如果把那个教堂缩小,就是恩光堂的样子,可以说,这个教堂的设计是十分遵从巴伐利亚风格的。”陆说,教堂的地基还有一段故事,在教堂建设时,成都的老城墙不断被拆除,当时的政府低价将有几百年历史的城砖卖掉了,恩光堂的地基大部分就是用的这些城砖,“明朝的城砖打地基,教堂90年年间至少经历了两次地震,都没有垮。”

C

很荣耀抗战胜利

冯玉祥将军登堂敲钟庆贺

  在苏继贤设计的恩光堂堂顶北端,建有钟楼,内悬合金巨钟,是整个教堂的标志,而今钟楼早已不在,而曾在楼中传出的钟鸣,却烙印着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胜利。1945年,奔走成都进行抗日救国活动的冯玉祥将军,在得知抗战胜利的消息后,登上了钟楼,敲钟庆贺。全城欢欣鼓舞。
  对于当时只有9岁的何先生来说,教堂的大钟是记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说,对于老成都来说,这口钟曾是一个重要地标,现在大钟因为种种原因已被拆除。没了大钟,恩光堂对于四圣祠北街的大多数居民来说,已成了一个神秘的地方,逐渐远离了老百姓生活的中心。作战地标

飞虎队曾靠它输送装备给养

  今年100岁高龄的陈文宽,是抗战时期驼峰航线上第一名华人机长,参与了最危险的驼峰航线。去年,陈文宽回到成都,寻找当时运输机在成都起降的地方。
  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他曾说,当时成都并没有军用机场,都是降落在城中心的一个坝子上,而地标就是一座教堂。在记者的指引下,陈老回忆,当时飞机降落的地方正是成都的东较场,而那座教堂就是恩光堂。在没有机场的那段时间里,恩光堂充当着美军飞虎队员们的地标,为抗日战士们不断的输送着给养、武器。
  或许我们不知道,这座小小的教堂眼中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在苏继贤设计建成恩光堂之后,他达到了自己建筑事业的巅峰。而他的四个儿子全部先后出生在成都,其中儿子苏约翰(John Small)在1972年成为了加拿大第二任驻华大使,担任大使期间,约翰
  与时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的老布什来往密切
  ──出生在成都的外国孩子,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大门。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孟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孟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永诀的建筑成都老城墙 《经学系传谱》与伊斯兰教法
2# 四姑娘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4-5-21 23:02:2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我曾于2014年5月20日用手机拍摄过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司馬昭 发表于: 2014-5-21 23:39:11|只看该作者
没有平安桥天主教堂完整
4# 金佛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4-5-21 23:50:16|只看该作者
司馬昭 发表于 2014-5-21 23:39

没有平安桥天主教堂完整

不错啦,都是我闲来无事网上看到就发上来了,同时昨天路过此地,鬼使神差的照了四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5 10:08,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