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蓝色的冰 发表于: 2020-2-15 09:54:5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20年血浆治疗是稻草还是神药?专家:谨慎乐观,尊重科学

 [复制链接]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血浆治疗是“稻草”还是“神药”?专家:谨慎乐观,尊重科学

  2月1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已成功制备出用于临床治疗的新冠肺炎特免血浆,10余位危重病人在治疗后重点指标全面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
  当晚,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也表示,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体内含有大量综合抗体能对抗病毒,并呼吁已康复患者积极捐献血浆。
  一时间,“恢复期血浆治疗”作为“重磅消息”成为关注热点。
  此前,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高级实验师张化俊向《中国科学报》透露,正在测定临床治愈病人血液中抗体的效价,如果效价高且安全可行的话,将会比疫苗能更快地用于临床治疗。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则表示:“有部分患者恢复期血清新冠病毒中和抗体非常高。”
  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当下,对众多确诊患者来说,血浆治疗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两位免疫学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谨慎乐观。

《中国科学报》:据报道,新冠特免血浆已经在临床应用到10多名患者身上,并且在短时间内就取得较好效果。您认为在此次疫情中,血浆治疗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黄波:
  现在下结论说有特别明显的效果还为时尚早,方案需要进一步优化。可以尝试,但不一定可以大面积推广。
  血浆疗法的原理很简单,收集康复病人的血浆处理后进行混合用于治疗。
  但实际上,不是每个康复病人的血浆都是有用抗体,必须把康复患者最有效的血浆、最好的抗体挑出来。
  可能10个患者里只有一两个患者的体内抗体有效,其他可能效果一般,如果混合起来可能效果就弱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经费做比较多的检测。
  ▲匿名专家:
  我很支持,也很期待,但是谨慎乐观。
  康复期血浆疗法历史悠久,从动物血浆中提取抗体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但是近五六十年临床不常用,如果有其他好的药物和方法一般都不会选用血浆疗法。
  在对抗埃博拉病毒时曾使用,也有少数案例成功。
  因为没有特效药,在第五版治疗方案指南中加入了血浆疗法,针对重症病人使用。
  现在只是小规模使用,能保证安全性和疗效。但我认为大规模使用的可能性不大。
  大规模制备和小批量应用概念完全不同,有很多制约因素。
  如果是血浆一对一的治疗,治疗水平难以保持一致;如果是混合的,虽然可以提高稳定性,但如果里面有一个人带有乙肝或HIV等病毒,就有可能导致传染病。
  历史上不管是破伤风还是白喉都是大批量血浆混合来制备,一旦血浆混合,很难保证效果的均一性。

《中国科学报》:您是否认同将血浆治疗看成治疗新冠肺炎的救命稻草?
  ▲黄波:
  救命稻草不太准确,这不像电影里描述的,一针打下去就有效,如果有这样的奇效之前早就大范围使用了。
  比如之前埃博拉病毒感染时也有血浆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
  ▲匿名专家:
  是救命稻草,可以救命,但是只是“稻草”,大规模使用难度很大,不能神话,不要看作“神药”。

《中国科学报》:血浆疗法比较古老和成熟,用在新冠肺炎治疗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还需要进行哪些科研工作?
  ▲黄波:
  首先是从免疫学角度加深对抗体的认识。
  一定要注意,新冠肺炎是一个免疫性疾病,最终控制、消灭体内病毒的是靠机体的免疫细胞。
  抗体作为机体对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武器之一,被寄予厚望。
  然而,并非只要机体产生出抗体,就能控制住病毒,有些抗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促进新冠肺炎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群,个体体内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针对病毒的抗体,有中和性抗体,也有非中和性抗体。
  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吞噬、清除病毒。
  如果进入的时机不对,病毒可能会反而激活巨噬细胞,促进炎症风暴,在中后期导致肺部免疫损伤。
  所以,针对不同的病毒抗体,筛选病人血浆是一个挑战,这个工作要做的比较细致。
  ▲匿名专家:
  恢复期血浆对部分重症患者可能有治疗作用。
  但总体受益还是要进行免疫学研究,首先就是补齐基础研究。
  这次从2月8号开始的治疗,现在就公布了结果,进展还是很快。也许会跳过基础研究的步骤大面积试用。
  我想这是一个紧急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血浆疗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扎实的基础研究才能够使用。
  比如,康复期患者的血浆中发挥效果的抗体的种类和含量都是未知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抗体?抗体对人体有没有其他安全性的风险?
  另外,缺乏康复期血浆和正常人血浆的对照实验。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后期出现各种生理和免疫功能紊乱以及营养衰竭现象,即使输入正常人的血浆,也可能起到缓解作用。
  还需要提醒大家,刚刚出院的人、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捐献血浆要量力而行。
  尤其是一些感染比较严重的人,细胞因子风暴可能还没过去,免疫没有完全恢复,不适应捐献。

《中国科学报》:一般来说,完成基础研究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疫情严重的特殊时期,是否应该鼓励进行各种尝试?
  ▲黄波:
  应该鼓励各种尝试,但是不管是药物、疫苗还是血浆,都必须要有科学依据,不能太粗放。
  关于做药、疫苗、抗体需要多长时间,这在科学界是有基本常识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超越科学规律,除非使用了非经典的、打破常规的方法,否则只能遵循基本科学规律。
  尤其是我们对于抗体复杂性的认识还需要加深,接种疫苗、产生抗体很容易,但是要产生这种保护性中和抗体却很不容易,这给疫苗研发带来巨大挑战,我们应持谨慎的态度,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
  ▲匿名专家:
  尝试确实是好的,我也很期待。但是这次整体看起来确实不够慎重,有点病急乱投医。无论是药还是疫苗,我个人认为短时间之内难有显著进展。
  冠状病毒已经存在很久了,但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商品化的冠状病毒疫苗上市,必须客观看待这一问题。
  当然,新冠病毒也可能发展成跟人类长期共存的普通病毒,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完全消灭它,只能控制。
  如果做这种打算,现在应该有一个过渡计划,从高压状态慢慢过渡到普通防治,降低威胁。这也需要进行药物、疫苗等方面的准备。
  (原题为《血浆治疗是“稻草”还是“神药”?专家:谨慎乐观,尊重科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普盘点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蓝色的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蓝色的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蓝色的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蓝色的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蓝色的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蓝色的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所有返京人员到京后均应观察14天 昆明市举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次新闻发布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02:51,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