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7|回复: 0

[2021年中国教育报今日头版头条报道我校扶贫工作

 [复制链接]
源自:西南石油大学
原文标题:中国教育报今日头版头条报道我校扶贫工作

  1月25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西南石油大学“三步走”助四川凉山州彝族村脱贫致富--新寨子村的小康路》为题,大篇幅报道了我校定点帮扶凉山州金阳县新寨子村的扶贫工作。
  这是该报“2021新春走基层”栏目刊发第一篇报道,报道刊发后,教育部官方网站、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主流媒体进行了转载报道。
《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截图,左上角红框部分为我校扶贫工作报道
《中国教育报》03版报道截图,红框部分为我校扶贫工作报道
  腊月间一场大雪,让大凉山深处的金阳县新寨子村变成银装素裹的雪乡
  风雪交加的寒冬,彝族村民石一洛为一天中多数时候,都和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煮饭、喝茶、聊天、听音乐、“刷”视频,闲适而安逸。火塘的上方挂着成排黄澄澄的腊肉,房间一角的“仓库”里,堆满了去年收获的洋芋。刚刚过去的2020年,他们一家收获了土豆一万多斤、白菜一万多斤,还出栏了几头大肥猪,人均年收入已经突破万元。
凉山州金阳县新寨子村彝族村民阿力留日正在用水清洗土豆。新寨子村长期缺水,是脱贫致富的拦路虎。为了让彝族群众早日用上水,西南石油大学与当地政府共同修建了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曹正 摄
  “过去,我们住的是土房子,一到冬天,又缺水又缺粮。”说起新寨子村的往事时,石一洛为忍不住抹眼泪,“如果没有教育上的干部来帮助我们,今天的日子做梦都不敢想!”
  石一洛为所说的“教育上的干部”,是西南石油大学派驻新寨子村的第一书记。2016年以来,4名教师先后来到新寨子村,充分发挥教育智慧,用“三步走”帮助当地彝族村民摆脱了思想束缚,激发了致富奔小康的动力。
  大凉山全面脱贫摘帽后的第一个春节就要来临,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从脱贫摘帽走向乡村振兴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人故事?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新寨子村,感受到了这座彝家村寨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从金阳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爬升,40多分钟到达山顶,眼前豁然开朗。连片的梯田被积雪覆盖,梯田的最高点,是依山而建、白墙黑瓦的彝家新寨,在白雪的映衬下,宛如仙境。
  同行的西南石油大学派驻新寨子村第一任第一书记、教师袁成告诉记者,2016年1月,当他第一次来到这里,画面完全不是这样:泥泞、脏乱的通村路,低矮、潮湿的土坯房,一棵大树就是一间“厕所”,有的家庭人和牛马共居一室……
  培修道路、新建厕所、寻找水源……帮扶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可一个意外让袁成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西南石油大学校医院医生在为金阳县新寨子村彝族群众义诊曹正 摄
  原来,为了帮助当地群众发展养殖产业,学校给贫困户捐赠了“扶贫鸡”和“扶贫猪”。可没过多久,这些仔鸡、小猪离奇失踪,袁成追问之下才发现被吃掉了。
  坐落于高山之巅的新寨子村,交通不便,长时间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当地群众对生活缺少目标,更缺少计划和安排。袁成和学校相关部门商量之后认为,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必须要同步推进。
  精神扶贫怎样才能落实见效?反复商讨研究之后,西南石油大学决定变“送”为“借”,学校出资购买一头种猪和20只种鸡,无偿租借给村民喂养,租借期满后,新产出的鸡和猪归农户所有,种猪种鸡则归还给村集体。
  “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觉。”石一洛为告诉记者,那次,在领到种猪和种鸡之后,签订了一份三方协议,郑重地在租借协议上按下了红手印。从未搞过养殖的他,从头开始学习消毒、喂食,一点儿也不敢马虎,生怕把借来的鸡和猪养死了。
  变化就在日复一日的养猪和喂鸡中发生。几年来,石一洛为带领全家起早贪黑,把一头猪发展到了十几头,成为村里最大的养殖户。同时,他还尝试种植蔬菜,土豆、白菜、萝卜,只要是当地适宜种植的,他都积极尝试,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如今,在新寨子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像石一洛为一样,通过“借鸡还鸡,借猪还猪”,明白了责任与权利的意义,跨出了摆脱蒙昧的第一步。如今,“借鸡还鸡,借猪还猪”模式已在凉山州普遍推广。
  从“等、靠、要”到“试、拼、闯”
  记者在村里走访的时候发现,大多数村民都在自家的火塘边享受着难得的农闲时光,而有一队村民正冒着严寒在梯田中挖掘沟渠。
  “过去这些田地没有灌溉的沟渠,完全靠天吃饭,遇到天旱需要人肩挑背扛,运水浇灌。”其中一个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正抓紧农闲时间挖沟渠、埋管道,“开春就能实现精细化灌溉了!”
  大凉山深处的农民竟然有这样前卫的认识?正当记者感慨的时候,新寨子村第二任第一书记、西南石油大学教师文武用一个“卖菜”的故事,讲述了村里发展产业的不易。
  2018年10月19日,金阳县城的农贸市场上,来了几个文质彬彬的卖菜人。“卖菜,卖菜!新寨子的高山白菜!”带头的高个子撸起袖子帮买主挑菜、过秤,不时摘下眼镜,擦掉镜片上的露水。
  这群卖菜人,正是新寨子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队员,带头的是文武。“大白菜呀,地里长呀,无污染呀,有营养呀,新寨子呀,要脱贫呀,帮扶队呀,卖菜忙呀!”为了吸引买家,帮扶队员、西南石油大学教师何云还编了一首“卖菜歌”,每当摊位前一冷清,队员们就咿咿呀呀唱起来。第一书记卖白菜,在金阳县传为奇谈,几天时间,队员们就卖掉大白菜1000多公斤。
  扶贫工作队为什么在市场上卖白菜?
  2018年1月,文武接过袁成手中“接力棒”,继续帮扶新寨子村。当时,村民们通过种植养殖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为了拓宽村民的收入来源,文武根据当地高山气候冬冷夏凉的特点,发展以马铃薯、白菜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并邀请农技专家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当年秋天,新寨子村的高山生态白菜喜获丰收。
  可看见成片的白菜,文武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村民以前都是广种薄收、自给自足,从来没有做过生意,收购客商来了不知如何谈价,甚至不会把蔬菜送到市场上售卖,认为那是羞耻。
  村民井力史格种了两亩白菜,亩产达到了3000公斤,眼看白菜卖不出去,他便对文武说:“菜是你们让种的,值多少钱你就得赔我多少钱!”
  “我是一名教师,我都可以上大街叫卖,你们为什么不可以?”文武和帮扶队员卖菜的事,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引导村民认识市场、交易的同时,也帮新寨子村蔬菜打了广告、做了推广。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到,只有敢试、敢拼、敢闯,未来才会越来越好。
  如今,在帮扶队员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寨子村走出了融入市场经济的第二步,目前已经发展了核桃2300亩、花椒2000亩,“春薯(马铃薯)秋菜(高山生态白菜)”378亩,村里的高山农产品已经走出了金阳,走出了凉山,现身高校食堂、高档餐馆和高档商超的货架,成为都市人追捧的“绿色美食”。
  从“养成好习惯”到“形成好风气”
  2020年春天,位于成都新都区的西南石油大学校园内,春光灿烂、繁花似锦。新寨子村的第三任第一书记许军,在朋友圈“晒”了一张校园里盛开的玉兰花。
  一位村民在评论中说:“许书记,这花要是种在我们村口,一定很美!”
  看到这样的评论,许军心潮澎湃,从以前的脏乱差,到如今能欣赏美、追求美,“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2020年到2021年是许军担任第一书记的任期,也是凉山彝区从脱贫摘帽走向乡村振兴的起步和关键,如何带领新寨子村走好实现振兴的第三步,许军感觉肩上的担子很沉。
  课间时分,新寨子村中心校的孩子们,在操场上整齐列队,每名学生手中都拿着一个脸盆、一套牙具。这是学校今年寒假前最后一堂生活课的场景,许军和学校教师们一起,手把手教学生们打肥皂泡、搓手、刷牙……
  在许军看来,美丽乡村不仅是人民富裕、产业兴旺,村民们更要有文明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为了让年轻一代影响老一代,许军把村里的小学作为了他传播文明的基地。
新寨子村村小的彝族学生正在穿新衣,西南石油大学每年都会给凉山州金阳县新寨子村的彝族学生送上一件礼物:量身定制的御寒校服。曹正 摄
穿上新衣的新寨子村村小的彝族学生正在上课曹正 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要帮助贫困地区修一条公路、帮困难群众建好一套房子,并不困难。但是要改变群众千百年来形成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必须下足绣花的功夫。”许军说,未来,除了要继续帮助村里发展产业,还将把引导村民“形成好风气”作为工作的重点。
  许军告诉记者,去年,新寨子村已经开始了垃圾分类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最近,村里正筹划着在村庄空置的地方种上当地土生的松柏和杜鹃。“你们明年再来的时候,就是‘繁花环绕村庄,苍翠点缀楼台’啦!”
教育部官方网站报道截图
学习强国报道截图
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截图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断弦有谁听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断弦有谁听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断弦有谁听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断弦有谁听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断弦有谁听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断弦有谁听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哈尔滨24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情况公布 【关注】一图看懂!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将于1月26日开幕!总体安排、会议议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20:32,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