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768|回复: 4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卫志中 发表于: 2006-1-11 17:35:3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亲近巴蜀太阳神鸟与杜鹃鸟血脉相连

 [复制链接]
太阳神鸟与杜鹃鸟血脉相连

有客自巴国来,不亦乐乎!为尽主人之谊,我向客人介绍了蜀国的文化精髓-金沙的太阳神鸟。为了说清太阳神鸟的来历,我陪客人参观了金沙太阳神鸟产生以前的古蜀国的遗迹。因为大多数的专家倾向于金沙太阳神鸟是开明王朝的杰作,所以第一个按时间顺序往前推的前代帝王是开明氏的十二代祖先丛帝鳖灵,再往前推的是望帝杜宇。这两个皇帝的陵墓和祠堂叫望从祠,坐落于郫县。第二个往前推的是鱼凫王,有遗迹叫鱼凫桥,是今郫县和温江的分界桥。稍远一点的是广汉的三星堆,那里挖出了举世闻名的祭祀坑。坑内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据说是鱼凫或望帝杜宇时期的产物。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等于行路,行路也等于读书。2005年国庆期间,我陪客人按时间倒序的脉络行路于成都市金沙、郫县望从祠、温江鱼凫桥和广汉三星堆。试图在行路途中追寻古蜀国神秘迷离灿烂辉煌的历史。谁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历史没有弄清楚,反倒觉得金沙太阳神鸟的历史渊源还有点线索了,但是不知对与不对。这里提出来,请教于方家,望正之。

先说成都市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实物是一张比巴掌大的镂空图案金箔饰品,其图型为四鸟绕日图。中间是光芒万丈的太阳,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引颈登腿,首足衔接,围日展翅,均速飞翔。据金沙遗址的朋友讲:国家文物局在8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金沙太阳神鸟的图案已被启用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由此足见金沙太阳神鸟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卫志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卫志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卫志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卫志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卫志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卫志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瑞鹤仙·步纳兰容若"马齿加长矣"韵 美丽的背后
2# 四姑娘山
 楼主|卫志中 发表于: 2006-1-11 17:37:0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太阳神鸟图案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首先因为她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美好、和谐包容的深远寓意:其次图案造型精练简洁、线条流畅,具有较好的徽识特征,是古代人民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相结合的完美结晶。

古代蜀国有史记载的五个朝代的帝王中,开明氏最长,有十二代,从最后一位蜀王起,往前推到鱼凫王时,已经有1000多年了。往后推到今天的2005年,也有2321年了。巴国客人问:开明王朝两千多年前铸造的太阳神鸟,有何意义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看,那个时候的人们喜欢太阳和神鸟,崇拜太阳和神鸟。我们知道天上只有一个太阳,那么,按照艺术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原理,这个已经抽象化、艺术化、图案化的神鸟是否有原型,如果有,又是什么鸟为原型呢?巴国客人继续问。

光行路还不行,还要读书。我翻开了汉代扬雄的《蜀王本纪》。这是迄今为止记载古蜀地方史最早的一本书。为了把问题谈清楚,这里多说两句扬雄。扬雄是郫县当地人,汉代有名的哲学家(代表作有仿《论语》而作的《法言》,仿《易经》而作的《太玄》)、文学家(代表作有仿《子虚赋》《上林赋》而作的《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语言学家(代表作有《方言》和续《苍颉篇》而作的《训篡篇》)、方志学家(代表作有《蜀王本纪》)。不知扬雄的《蜀王本纪》是否仿《史记》而作的《蜀史》。总之后人谈蜀史,一般都要引用《蜀王本纪》,我也不能例外。

《蜀王本纪》在简单叙述了蚕丛、柏灌和鱼凫三代古蜀王之后,紧接着说:“时蜀民稀少,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陆处。望帝……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让。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故事。历史上教民务农,功在田畴的杜宇,是从天上堕落下来的神仙。望帝去世后,化成了子规鸟,又回到天上去。子规鸟又名杜鹃鸟,取杜宇之杜,所以杜宇建都立业的郫县又称杜鹃城。先为相,而后又作丛帝的鳖灵,却是沿江而上的水神。自然是治理水患的内行。巴国客人疑惑地说,悠悠一部蜀史,岂不是成了神话?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卫志中 发表于: 2006-1-11 17:38:26|只看该作者

其实,在没有文字的年代,还没有考古学科建立的年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大多是靠人们口头传播而流传下来的。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加入讲演人丰富的想像力和美丽的创造力。以及常人难于理解的天地灾害、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成了讲演人顺手拈来而加油添醋的佐料。尤其图腾崇拜的年代,至高无上的图腾物更是他们生活和生产的支撑。古老的蜀国,也是如此。对神崇拜,神在天上,由于爱屋及乌的原因,天上一切具体的东西,都成了崇拜对象。如太阳、飞鸟、以及高耸入云的大树。

古蜀先民们在对上天和太阳崇拜的同时,对天上自由飞翔的鸟儿寄托了无限的希望。杜宇化作杜鹃鸟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民对杜鹃鸟的崇拜。如果要给这种崇拜杜鹃鸟划定一个时期,那就在开明王朝十二代倒推上去至鱼凫时期的1000多年间。现在的历史学家中,还有人把第二代蜀王柏灌说成是柏鹤,如果属实, 崇拜飞鸟时期则推得更久远。

扬雄写作《蜀王本纪》时,应当是参考了当时存世的有关文献和民间传说。除去神话的外衣,反映的史实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故而后人研究古蜀史,包括东晋常璩作《华阳国志》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引用《蜀王本纪》的记载。

杜鹃鸟是什么鸟,值得古蜀人崇拜?原来杜鹃鸟又名催耕鸟,每到春二三月,艳阳高照,春风和煦,春耕生产开始,杜鹃鸟便从太阳的身旁飞回田间,催民播种。民以食为天,能不崇拜她吗?

因为崇拜,她的形象画成了图案,出现在蜀山蜀水广袤的国土上。

因为崇拜,她的形象铸成金箔饰品而出现在金沙也就顺理成章了。我从这里所感悟到的就是:金箔饰品上绕日而翔的四只神鸟的原型就是杜鹃鸟,因为那个时候,杜鹃鸟是他们的图腾崇拜神鸟。

巴国客人又发问。金沙神鸟有太阳,杜鹃鸟和太阳有没有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在三星堆找到了答案。在三星堆博物馆的展示大厅的中间,有一棵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她就是古代蜀人心目中具有神奇魅力的通天神树。博物馆馆长介绍说:这棵通天神树,就是东海的扶桑树。《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4# 金佛山
 楼主|卫志中 发表于: 2006-1-11 17:39:39|只看该作者

太阳是火,东海是水,水火怎能相容呢?但是中华民族的先民确实亲眼看到太阳从东海的海平面上升起,天天如此,年年如此。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地球是圆型的概念,更没有宇宙的概念。所以便认为东海有一棵高大的扶桑树,上面栖息了十只金乌(太阳神鸟),每天早晨轮流一只从东方扶桑神树上升起,化为太阳在天上由东向西飞翔,到了晚上便落在西方山下。远古神话的传说,说明了神鸟就是太阳,太阳也就是神鸟。表达了先民们对日出日落现象的观察和感受。战国时期,古蜀王国中还没有成熟的文字体系,从近代发掘出土的战国铜器上的被定义为“巴蜀图语”来看,才有简单的象型文字的雏形。正因各地文字体系成熟不一,才有秦时的“书同文,车同轨”事件的产生。所以,民间口头传说的十日神话在长江上游没有成熟文字的古蜀王国中十分盛行。

《山海经》这本书,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后人认为大部分篇目为战国时楚人所作,少数几篇是汉代人写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和传说。

再说这棵青铜神树,分为三层,共栖息了九只神鸟,有点像“九日居下枝”的情景,在青铜神树出土时已断裂的顶部,估计有“一日居上枝”的神鸟。与青铜神树同时出土的还有立在花蕾上的铜鸟和鸟身人面铜像,有可能其中的一件便是那“一日居上枝”在断裂顶部的铜鸟。

仔细看栖息于青铜神树上的九只神鸟,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些神鸟居然都长着杜鹃鸟的身子、鱼凫鸟的嘴壳子。这就不光印证了前面所说的“杜鹃鸟是开明时代的图腾崇拜神鸟”,而且还说明了杜鹃鸟早在鱼凫和杜宇时代就是图腾崇拜神鸟了。

将两种鸟各自不同的特征融合成这种独特的青铜神鸟,可见当时人们对这两种鸟的崇拜心情。可能也是古代蜀人想像中太阳神鸟的原始形象吧。古蜀先民传说杜宇帝是从天而堕,去世后又变化成杜鹃鸟,照样在天上飞翔,这不是太阳是什么?至少是太阳的一部分吧!所以,三星堆太阳神鸟的主要躯干──身子,是由杜鹃鸟的身子组成的。按照存世的先后和古蜀先民对太阳、飞鸟、高树的崇拜,三星堆太阳神鸟应该是成都金沙太阳神鸟的祖先吧!

考古学家、古蜀史学家认为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文物为鱼凫时代所有;而成都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等大批文物则被认为属于开明时代所有。中间隔了个杜宇时代,其间相距近千年,人们崇拜太阳神鸟的信仰不变。太阳神鸟金饰虽然不一定是开明时代的图腾,但是前代的图腾崇拜影响后代的美术创作则是很自然的事了。

如果真的如此,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则表示了这样一个过程: 中华大地先民们传说的朴素的“日中金乌”,与古蜀国先民们所崇拜的“太阳神鸟”融为一体。只不过在鱼凫和杜宇时代,演变为具有古蜀特征的杜鹃鸟身子与鱼凫鸟嘴壳子相结合的三星堆太阳神鸟。到了开明时代时,又再次演变进化为精致、抽象图案的金泊饰品金沙太阳神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或许中原的日中金乌与古蜀国的太阳神鸟传说先后或同时出现, 那么证明了古蜀与中原两种文化互为影响,互为创造,从而演绎出丰富多彩, 绚丽多姿的太阳系列神话。

通过对古蜀杜鹃鸟、金沙太阳神鸟、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认识,可以看出古蜀先民一以贯之对天庭、太阳、飞鸟、高树的无限崇拜。

所以我与巴国客人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与郫县的杜鹃鸟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她们都属于古蜀国曾经辉煌的象征。在大中华的天空都曾经骄傲地翱翔过。

我并不是妄自尊大。而是作为郫人而骄傲。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周进 发表于: 2006-1-11 22:06:17|只看该作者
果然好文,引经据典,旅游能如此深入细致倒也不枉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20:28,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