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3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5-12-14 09: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枫树与苗族的文化内涵探源

 [复制链接]
源自: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毛祥
  摘 要:枫树是苗族崇拜的主要自然物之一。苗族先民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都起源于枫木,人类的始祖姜央是从枫木所生的蝴蝶妈妈诞生出来的。苗族古歌中的枫木歌叙述了万物兴起和人类起源同“枫木”的渊源关系。远古时期的人类,由于其思维尚未发达,往往用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物来作为他们的思想表达的依托物。枫树同苗族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苗族村寨,往往都能见到参天的古枫树群。这样,他们在探寻世间万物的起源时,就出现了有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的“枫树”之类的实际物。

一:苗族的枫树传说及文化
  提起枫树对苗族人来说并不陌生,黔东南地区的苗语称为“道莽”,“道”为树,“莽”为母,意为“妈妈树”。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最大可达1米。枫叶较大,与人的手掌大小相近,长13厘米,宽略大于长,3枚最大的裂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上面为中绿至暗绿色。树皮灰褐色,光滑随着树龄增长而出现沟纹和鳞片,尤其是老枫树,皮厚实,开裂开缝,弯弯扭扭。春季开花,花呈黄绿色,体形小,无花瓣,下有垂于细长柄上,呈开放型花序。果实具平行的翅,长2.5厘米。
  远古时期的苗族先民曾经历过自然、图腾、祖先三个相互关联又各具特征的重大崇拜阶段。只是由于长期迁徙居住分散,苗族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如同其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一样,都有较大差异。其具体的信仰对象和宗教仪式,或此有而彼无,或大同小异,或有的地方保存完好,有的地方已经消失或逐渐消失。由南而西迁入比较偏僻闭塞山区的苗族社会发展相当缓慢,苗族聚居区的雷公山苗族社会就是封闭的地区之一。苗族先民来到雷公山,住在高山深谷的地方,能容纳他们的只有美丽的山川、河流、森林。他们以坚韧的劳动和罕见的吃苦精神,团结互助,栉风淋雨,夺雾而出,戴月而归,披荆斩棘,开山辟土,垦殖连天的苗岭梯田,抚育郁郁葱葱的成片森林,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清代改土归流以前,这里的苗族乡村是一个契约社会,长期实行内部自理。古称“化外生苗”区的雷公山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苗族先民总是用口耳相传的传说、故事、巫词、歌舞、节日、生产生活习俗、服饰文样、自然崇拜等方式方法来传承苗族的历史文化,苗族村寨的民风民俗和宗教仪式保存得完好。在自然物的崇拜中,一直把枫香树作为崇拜的自然物之一。
  从远古走来的雷公山苗族崇拜枫树,村落前后都有参天的古枫树。夏天,那些高大的枫木尽力把枝桠伸得很长,树枝上浓浓的叶片把天上的太阳遮得严严实实。有的苗寨前后的地方除了零星稀疏的杂木之外,那就是枫树的天下了,几乎占据了村庄的整个“江山”。秋冬来临,被霜风染得火红的枫叶从树丫上飞下,在空中飘落,把苗寨坡地和屋顶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叶片,漫山遍野一片红褐色。西江苗寨一位年90的宋姓老人说,寨头的那些老枫树,童年时就已有大木桶那么粗,而今近百年了,仍然还是那么大,和从前一样的风采。苗寨的古枫树就象一个老玩童,常年累月不知疲倦地陪伴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长大。每年夏天,寨上的男女老少都到古枫香树下乘凉、议事、唱歌。有的苗寨枫木干那一道又一道光滑的勒痕,不知系过多少牛马,但仍然没有被勒枯竭,树干还是那么健壮,枫叶还是那么茂密。
  古称“化外生苗”的雷公山地区苗族村寨,每当人们牙痛,淋巴结肿大,总是去向那些老枫木“求医”,去采枫树分泌的汁液涂上,过不了几天,淋巴结会变小,牙齿的疼痛逐渐减缓不来。人们把枫树根皮和枝用于鸡瓜的药材中,在膝关节发作时,将其放进水里熬完后服用,当骨折的时候配合五加皮使用,具有消炎和解毒效果。千百年来,苗族人把这药方世代传承下来。
  苗族自古以来,世世代代崇拜自然物,崇拜枫树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苗族古歌中,苗族先民对枫木进了极具功利价值的美化,并肯定它与苗族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古歌唱道:天地生枫木,枫木生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出姜央,然后才有了苗族,才有了人类。汉史学家研究结果表明,苗族历史上的确与枫木有关。苗族先民所属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涿鹿中原之战被黄帝擒杀后化为枫,《云籍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后化为枫木之树。”《山海经·大荒南经》云:“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苗族古歌中的《枫木歌》也详尽地叙述了万物兴起和人类起源同枫木的渊源关系:远古的时候,山坡光秃秃,只有一根树,生在天角角,洪水淹不到,野火燃不着,那是什么树,那是白枫树,枫树在天家,枝桠满天涯,结出千样种,开出百样花,挂满树枝桠,树根变泥鳅,树桩变铜鼓,树干成疙瘩。变成猫头鹰,树叶变燕子,树梢变鹡宇(鹡鸽鸟),树干生妹榜,树心生妹留,这个榜留,古时老妈妈(榜留系苗语音译),妹即妈妈,榜留即蝴蝶,妹榜留即蝴蝶妈妈。苗族古歌把榜留当作人、兽、神的共同母亲,妹榜留和水泡游方成双,怀12个蛋,孵化出姜央(人祖)雷公(神祗)、老虎、老蛇等各种生物。由此苗族先民认为,枫树是万物产生之源,也是人类诞生之源。
  古枫歌还这样叙述道:砍倒了枫树,变成千万物,锯末变鱼子,木屑变密蜂,树心孕蝴蝶,树桠变飞蛾,树疙瘩变成猫头鹰,半夜里高鸣高鸣叫,树叶变燕子,变成高飞的鹰鹅,还剩一对长树梢,风吹闪闪摇,变成继尾鸟,它来抱蝴蝶蛋。苗族古歌里所说的“枫木”是一种低级有机物。历史学家认为:远古时期的人类由于其思维尚未发达,要把所见所想的描述出来,往往是用形象的具体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实物来作为他们的思想表达的依托物。所以枫树是同苗族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依托物之一。雷公山地区的苗族过去在建房立屋时习惯用枫木作中柱,他们认为,枫树能生人,用作中柱,子孙才兴旺。

二:苗族把枫树当作生命树加以崇拜
  当你来到雷公山苗寨旅游观光时,只要留心就能看到苗族村落的寨头村角,井边、路旁、离寨不远了的山垭口上都有苍劲的老枫树。有的苗寨四面都围绕着高大的枫香树,整个村寨深藏在茂密的枫林之中。雷公山地区的苗族人自古以来,把枫木当作生命树加以崇拜。苗族人认为,枫木是神树,能保佑平安,繁殖后代,氏族兴旺发达。认为枫树与人一样也有生命,有灵性,能保佑全寨人畜。古代的老人早就在如何保护护寨树封了口语作为规约:寨头、寨尾、山坳、路旁、井边的古树木,不得乱砍伐,即使枯死也不能动,顺其自然,更不能抬回家当柴烧,如果谁乱砍这些风水树,破坏枫树,将会遭到报应,谁家乱砍伐枫木,谁家断子绝孙,倾家荡产……有的苗寨为了祈求保佑,人们还常给古枫树烧香、挂彩红,把枫木视为繁衍子孙的始祖母。自古以来,雷公山的苗族人习惯以枫树来为孩子取苗名,男孩取名为“道”,女孩取名为“莽”,这种习俗世代流传下来。寨里的枫树,是苗族的象征,又称图腾树,作为苗族的守护神,作为图腾崇拜,文化内涵极深。
  苗族历史是苗族人民辛勤劳动不断开拓的历史。苗族从北而南,由东而西辗转流徙,足迹遍于半个中国,为开拓祖国作出了贡献。他们每到—地就以自已坚韧的劳动和罕见的吃苦精神,团结互助,栉风淋雨,夺雾而出,戴月而归,披荆斩棘,开山辟土,垦殖连天的苗岭梯田,抚育郁郁郁葱葱的成片森林,建立了自已的家园。创造了自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据雷山县乌尧苗寨一位90多岁周姓的老人说,寨子的那些枫树一般都是先民们到达立寨时栽种起来的,枫树的年龄,就是建寨的历史。枫树中有的巍然屹立于山寨腰间,任霜雾在树腰间涌动沉浮,它们则岿然不动,老树冠坚毅沉稳。人们无论路过、还是在树荫下歇过脚,乘过凉,常常对古枫树有一种敬畏之感。
  雷公山地区有的苗寨在古枫下立有小土地,常有苗族人去烧香化纸。把古枫树当作“保爷树”,有的苗家人生育小孩时,总是去给枫木戴红挂彩。无生育的苗家妇女也去求枫木开恩生育儿女。有的苗族家中孩子常常犯病,只好请算命先生看八字。算命先生说要讨古枫树的饭吃才好。于是母亲带上酒、肉、饭到寨头枫树跟前虔诚祭拜之后,就拿祭过的饭给小孩吃,结果后来小孩犯病的次数真的减少了,饭也渐渐吃得,脸色有了肉色。母亲非常高兴,带上孩子再次来到古枫前面祭拜,要孩子朝古枫树作揖,以示感谢。自古以来,苗寨儿童从小对古枫产生了一种圣洁的情愫,其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再只是一棵树。雷公山地区的苗族村寨,在自然崇拜中,枫树是重要的崇拜物之一,人们把它当做神树来敬供。苗族人认为,由于称蝴蝶妈妈是苗族的始祖母,当然也就变成了苗族的保护神,她能引导后人趋吉避凶,为苗族驱灾去病,带来丰收和安宁。有的苗族村寨,每到过年过节,苗族人就到古枫树跟前祭拜,祈求儿女易养成人。有的苗族人,还用那枫叶染色糯米,于清明时节祭扫祖墓时,作为奠祭先人的贡品。用枫叶染色糯米成黑褐色后,蒸熟的糯饭,黑亮、晶莹、清香愎郁。吃过枫叶染色的糯米饭,还可以祛风散寒,心旷神怡。这种习俗,在苗族人中一代又一代传下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姜央与其他兄弟一起从蝴蝶妈妈的十二个蛋里孵出来后,在成长过程中,个个想当哥。姜央最聪明,姜央会使计,在经过一番的较量以后,姜央各兄弟,你也喊姜央,我也喊姜央,本事算姜央最大,本领算姜央最高,兄弟十二人,公推姜央为大哥。经精于计谋的姜央指点和安排,各走各的路,雷公在天上,雷公管雨水,水龙在大海、水龙管鱼虾,虎坐高山上,坐山称霸王,姜央得地方,姜央喜洋洋,开田又开土,做活忙又忙。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年,地方突然发生瘟疫,人死了很多,又有一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姜央认为,这是因为没有祭祖。祖宗生气降的灾害。姜央决定祭祀,祭他的蝴蝶妈妈,祈祷降福子孙。祭祖之后,蝴蝶妈妈高兴极了,果然瘟疫绝迹,普降雨露,年年丰收,岁岁平安。于是姜央下规约,从今以后每13年祭祖一次。这就是流行于雷公山地区的苗族鼓藏节(鼓社节)的来历。自古以来,传说蝴蝶妈妈是从枫木生出来的,所以,蝴蝶妈妈死后,灵魂回到枫树老家,既然始祖的老家在枫树里,用枫木做的木鼓,就成了始祖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苗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列祖列宗很多,但是在这个隆重的祭祀节日中,不仅首先呼唤始祖,而且有几个老祖宗的名,必须呼唤,他们就是“苟耶”、“苟罗”“苟尤”。十三年祭祀词一般都这样念:“十二年满,十三年到,鼓藏圣节,降临人间,农历十月,今天最吉,宰好大猪,酿好坛酒,烧香化纸,样样备齐,邀请始祖,邀请列祖,邀请列宗,苟耶老人、苟罗老人、苟尤老人,全部祖宗,天地之灵,山水之灵,都要到来,呼不到的,请相帮呼,叫不到的,请帮叫,一起共享,所供祭品。吃了祭酒,各位神灵都要来护佑,老人长寿,小孩成长,人人安乐,个个健康,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子孙发达,永嗣其昌。”自古以来,苗族人对自己的祖先是这样的崇拜,对蚩尤的怀念之情更是代代不忘。雷公山地区的苗族还有“扫寨”的习俗,即每年村寨杀牛(猪)一头,由理老念巫词,每户分得一份,都带到村外去吃,家家户户,熄火一天,象征这年无灾害。扫寨,所祭祀的也是蝴蝶妈妈。流传下来的苗族《焚巾曲》说:“杀牛扫寨,祭祖先老人,祭祖祭蝶妈。”

三:苗族关于人类起源于枫树的文化内涵
  关于人类的起源,苗族先民在探寻万物的来源时,就出现了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的“枫树”之类的实际物。砍倒了枫树变成千万物,实际上是“枫树”这种低级有机物漫长演变的形象表述形式。从无机物(云雾)演变到低级有机物(枫树即植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从低级的有机物──“枫树”发展到高级有机物──“喜鹊”、“蝴蝶”等,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同云诳雾抱那样,砍倒了枫树──物质本身运动起了关键作用。没有物质运动──“砍倒了枫树”,就无所谓植物演变到动物了。再从动物演变到人类,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关于生命和人类的起源,在苗族先民的思维当中,完全是由低级向高级演变而成的,在生命的产生和进化过程中,没有任何超出物质之上的精神力量在起作用,没有神仙和上帝在控制、约束生命的演变过程,而是物质本身的自我内部作用的结果,是物质本身的发展变化所使然,从无生命的物质中产生了有生命的物质。[1]应该肯定,苗族先民的这一理念,是唯物的也是辩证的。
  在苗族古歌里,枫树并没有直接孕育出人类(姜央),人类的产生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先是枫树心孕育了蝴蝶,蝴蝶再和水泡沫结合,生下12个蛋,从12个蛋中才生出了姜央。也就是说,更不是超出物制质上的某种精神力量创造的,而是由物质变成了由无生命到有生命的飞跃之后,在生命的基础上,经过许多世代的发展才出现了人类。
  在关于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理念方面,苗族古歌中的枫木歌还描绘出了人类产生和发展的诗意般的情景:假如是现在,爹妈生你我,生就生下了,有啥值得说。回头看当初,枫树生榜留,石头来盖她,岩窝来装她,春风抱呀抱,日月诳呀诳。榜留长大了,妹留长大了,妈妈妹榜留,心爱小水泡,同它去游方,和它配成对,游方12天,成双12夜,怀上12个蛋,生12个宝。白的雷公蛋,黄的姜央宝,花的老虎蛋,长的水龙宝,黑的水牛蛋,红的蜈蚣蛋,蓝的老蛇宝。鹡宇帮她孵,鹡宇帮她抱,抱了几个冬,孵了几个春?整整12年,姜央各兄弟,个个都出世……后来,姜央再生葫芦兄妹相两和相芒,洪水滔天后,葫芦兄妹结婚,人类得以繁殖和发展。
  人类学家认为,任何理念的产生和形成,都是与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紧密联系。苗族先民最早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那里的自然物,一是水和水中的鱼,一是禽类,如鸟、鹅、鸭等。这些自然物对古人的生活有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不能不反映到理念形态上。这些自然物对苗族先民的刺激印象很深,所以他们往往以动物去判断其余的自然界,甚至于把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许多功绩归于动物。世界各国的许多文化遗迹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人类的早些时候,世界各民族先民都把人附会于动物(或把人和动物联系起来),同何种动物相联系,是由该民族先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所决定的。远古的时候,苗族先民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自然是鸟类成群。蛋如卵石,这些蛋类成了先民的重要食品来源之一,因而也成了他们意识中生命的源泉之一。
  历史文献研究表明,人由卵生的理念,也是世界上许多民族中都曾有过的理念。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母系社会的历史和妇女地位之崇高。值得指出的是,在苗族关于蛋生人的传说,蝴蝶妈妈只与水泡沫“恋爱”,而不与其他物质“恋爱”,这就说明,水在自然界和万物生长中是不可缺少的,水同人类的起源和生存都有密切的关系。这又进一步印证苗族先民的宇宙观和生命起源是一致的。实际上,苗族古歌关于“蛋生人”的说法,不一定是原始神话的幼稚幻想,很可能是古人类真正的生殖历史记录。
  从远古走来的苗族,无论居住在哪里,他们都会在自己居住的村落附近选择一片葱绿茂密的山林作为风水林或水源林,有的甚至作为神山森林顶礼膜拜,严禁任何人砍伐和破坏,村寨神山上的参天古树也往往成为神树加以崇拜和保护。生态文化学者把这种文化传统称为神山森林文化。[2]神山森林文化是苗族先民在迁徙过程中不断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传统生态文化模式。在森林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他们还通过一定的祭祀仪式来进行卓有成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活动。这是一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体现苗族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有着深刻的自然生态保护意义,它既维系了山地自然生态平衡系统,又保护了大片原始森林,保存了大量的原生物种。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没有古树就没有苗寨,没有村落就没有古树。苗寨、古树;和谐、平安;自然之美,美在自然。古称“化外生苗”地区的雷公山苗族村落都会有几棵、几十棵甚至成片的古树,其中这些古树,以枫香树为最多,还有银杏、香樟、秃杉等,树龄幼的数百年,老的上千年,树径小的1-2人合抱,大的5-8人才能合抱。这些古树,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却用心记下了这些苗族村落的历史变迁。苗族是一个爱树如生命的民族,他们利用神树文化加强森林保护。他们无论迁徙到哪里,他们始终敬仰、崇拜古树,他们的历史与古树一样悠久,他们的生态文明像枫木一样神秘。当你走进寨前寨边的那些古树,村寨因古树而美丽,古树因村寨而雄伟,相辉相映,没有雕饰,一切皆源于自然而又回归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些苗寨,那些古树,印证的正是这一法则。天大,地大,人亦大,人与自然只有和睦才能相处,人的伟大只有融入天地,混为一体即“天人合一”而后才能与天齐长、与地同久。
  苗族原始宗教信仰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集中反映在把枫树当神树对待。这一传统文化上,反映出他们“天人合一”、自然至上、尊重生命、人与自然物之间平等的生态文化观,对于构建苗族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美化他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及传承他们的生态保护传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苗族生态文化智慧的重要体现。自古以来,苗族利用神树文化加强森林生态保护。尽管这些思想理念带有传奇和神话色彩,甚至有迷信鬼神的唯心思想,但它对保护自然资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苗族子孙保护自然资源、爱护自然资源的有效方法,是苗族人数千年来在生态管理实践中沉淀下来的知识和智慧,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

§ 参考文献
  [1] 石朝江.云雾·枫木·卵生──苗族早期唯物主义思想萌芽[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53-57
  [2] 洪利亚,刘博,李建钦,李飞飞.滇西北藏区神山的生态学内涵及意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7

⊙ 作者简介
  毛祥(1950~),男,苗族,贵州雷山西江千户苗寨人,大学文化,雷山苗学研究会原会长,现为中国民族博物馆苗族文化雷山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政协雷山县文史资料特约采编,研究方向为苗学。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武钢股份计划裁员逾6000人 武钢集团或裁员1.1万 传承是非遗的生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3 16:18, Processed in 0.2340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