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5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评第6期榜说:帝国的攻与守

 [复制链接]
陈轩
  (陈轩,图书策划人、书评人
  “帝国”是历史这门学科建构之后,最能引起复杂情绪的词汇之一,看到这两字会有人不由联想起大英帝国的骄横,纳粹德国的残暴,甚至苏联这个庞然大物。不过阿伦特、齐泽克等思想家也曾指出,相比于在民族国家内受到的不平等遭遇和迫害,帝国对于非多数民族显然更为宽松、优容,从奥斯曼帝国的亚美尼亚人到奥匈帝国的犹太人,一贯如此。蒙古帝国是第一个真正统治旧大陆所有文明地区的王朝,从黄河流域到两河流域,也是帝国这一形态的奠基者,不过它也一向被认为中古文明衰竭的罪魁祸首。但日本历史学家杉山正明的这本《忽必烈的挑战》却描绘出别开生面的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将蒙古的“野蛮入侵者”或“军事破坏者的形象”彻底颠覆。成吉思汗、忽必烈已成历史人物,因而能平心静气论述而言,希特勒仍就是历史学的一个禁忌,大部分对于纳粹德国的研究仍沿袭着主流论述。《希特勒与20世纪德国》便是这类学术范式的最新进展,虽然论证还算详实客观,但创见毕竟不多。
  元帝国消失之后,在东亚这片土地上承继它的是明和清,两个朝代加起来接近六百年,其间版图的变迁、生态变化、知识生产、人物、文学想象与历史记忆、民族之争、改革成败者,多有可供阐发者。汪荣祖教授的这本《明清史丛说》,虽为旧文新编,但也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极其开阔的研究视野,集中表达了其对明清史的重要见解,也是作者在明清史坛辛苦耕耘的心得,值得一阅。
  打破清帝国太平盛世的,是英国的几支舰队,从鸦 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老大帝国一败涂地以致分崩离析,其战场都是在海上。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知识界也一直在纠缠于“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之间,一直向往着海洋的辽阔与开放。不过,《海权战略》倒是爬梳了各类史实之后,颇为有力论证了明清之际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先后主导的海商集团,既是海上贸易的商人集团,又是维护海权的武装集团。郑氏父子称霸海上之日,也是中华民族海权史上空前辉煌的一页。先不急着考虑其是否完全符合史实,单是这结论,的确让读者提气。
  每年的七月,除开天气的炎热,关于抗战各种记忆也不断闪回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脑际。“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国共合作,军民一心,成就中华民族最为可歌可泣的一段历史。萨苏新作《最漫长的抗战》从以特定角度、特定时段研究透视这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山河岁月。东北为日本蹂躏最久之地,萨书以首次在日本搜集到的日方照片和地图为线索,通过对这些照片中的历史信息进行中日史料对照分析和考证,揭示了东北正规军、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于1931年至1945年那段不屈的抵抗经过,再现其艰苦万端的抗日事迹。
  而四川为公认抗战出力最多、功劳最大之省份,骁勇善战的“川军”是如何练成的?怎么从横征暴敛、滥赌狂抽的“袍哥兵”一变为为生死无惧、血战成仁的民族勇士,关河五十州《铁血雄兵川军团》或许能部分地予以解答。辛亥革命爆发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也萌发了革命的火种,留日学生、革命人士熊克武的登场拉开了近代四川历史的大幕,组织起义、武装革命。随着满清政府的被推翻,各方军阀势力纷纷崛起,而素有“草鞋军团”之称的川军就此出现。军阀混战时期,主川者几易其人,熊克武、尹昌衡、蔡锷、刘文辉、刘湘等名人一一登场,再随着抗战军兴,川军也随之跃上全国的历史舞台,谱写了其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的一页。
  抗战,中国取得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胜利,而紧接着的是国民党为迅速、彻底的溃败。还是从东北战场开始,三年不到,兵败如山倒,1945年蒋介石威望如同天人一般,到了1949年就被迫辞职下野。《蒋介石的1949》从史家的眼光重述了蒋是如何捱过和回忆这最为屈辱的一年,又是如何失去大陆之后,痛定思痛,保住甚至建设了台湾,颇为成功地在岛内实现了“小一统”。而随着军政机构迁台的还有不少学术机关,最著名者,当为傅斯年亲手建立之中研院史语所。考古学家石璋如1941年即专任史语所副研究员,抵台之后更成为彼地之学术中坚,《石璋如回忆录》从台版引进,畅谈了平生经历及学术生涯,中研院、史语所七十年兴衰变迁;翔实报告殷代建筑物基址墓葬群灰坑;对中国古建筑研究发前人未发之高论;详述两岸各类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著书之际,两蒋威权体制已基本完结,而两岸尚处于敌对状态,而石著却能从考古领域连接两岸,足可证明学术文化比政治更加能臻于不朽。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论清后叶赫那拉氏 林森:被遗忘的国民政府主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9 14:29,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