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46|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孙巍 发表于: 2005-3-8 16:50:1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转帖]茶与楹联

 [复制链接]
中国的茶文化,可谓渊远流长。古往今来,很多骚人墨客与茶结缘,留下不少妙趣横生的茶诗、茶联,遍及神州名山大川、茶楼、茶馆、茶社和茶亭。当我们游览这些地方时,边品茗边欣赏茶联,顿觉静中有动,茶中有文,眼界大开。现在社会上流传的茶联,很多已经找不出作者来了。目前有记载的,而且数量又比较多的,乃出自清代;而留有姓名的,尤以郑板桥为最。郑板桥能诗、会画,又懂茶趣、喜品茗,他在一生中曾写过许多茶联。在镇江焦山别峰庵求学时,就曾写过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纸。 将名茶好水,青山美景融入茶联。在家乡,郑板桥用方言俚语写过茶联,使乡亲们读来感到格外亲切。其中有一茶联写道: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这种粗茶、菜根的清淡生活,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写照,使人看了,既感到贴切,又富含情趣。郑板桥生与墨有缘,但又与茶有交,为此,将茶与墨融进茶联: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联中将“文房四宝”与茶和茶具联在一起,活脱脱地再现了作者爱墨喜茶的心情。郑板桥还写过一首宣传越州(今浙江绍兴)日铸茶的茶联: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其它茶联欣赏 疑成云雾顶,茗出晨露香。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香飘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 摆开八仙桌,招徕十六方。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菜在街头摊卖,茶在壶中吐香。 茗外风清赏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为爱清香请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扁乎?不扁,不扁亦扁!圆耶?是圆,是圆非圆! 秀萃明湖游目客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田田诗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茶 馆 与 茶 联 在我国,各地的茶馆、茶楼、茶室、茶叶店、茶座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艺、茶礼表演的厅堂墙壁上,甚至在茶人的起居室内,常可见到悬挂有以茶事为内容的茶联。茶联常给人古朴高雅之美,也常给人以正气睿智之感,还可以给人带来联想,增加品茗情趣。茶联可使茶增香,茶也可使茶联生辉。 杭州的“茶人之家”在正门门柱上,悬有一副茶联: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联中既道明了以茶留客,又说出了用茶清心和漂漂欲仙之感。进得前厅入院,在会客室的门前木柱上,又挂有一联: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 这副茶联,并无“茶”字。但一看便知,它道出了人们对茶叶的共同爱好,以及主人“以茶会友”的热切心情。使人读来,大有“此地无茶胜有茶”之感。在陈列室的门庭上,又有另一联道: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联中措辞含蓄,点出了名茶,名具,使人未曾观赏,已有如入宝山之感。 杭州西湖龙井处有一名叫“秀翠堂”的茶堂,门前挂有一幅茶联: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该联把龙井所特有的茶、泉、情、味点化其中,其妙无比。 扬州有一家富春茶社的茶联也很有特色,直言:佳肴无肉亦可;雅淡离我难成。 当年绍兴的驻跸岭茶亭曾挂过一副茶联,曰: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洗热客,两头岭路须将危险话行人。 此联语意深刻,既有甘泉香茗给行路人带来的一份惬意,也有人生旅途的几分艰辛。 福建泉州市有一家小而雅的茶室,其茶联这样写道: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此联上下纵横,谈古论今,既朴实,又现实,令人叫绝。 福州南门外的茶亭悬挂一联: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该联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教人淡泊名利,陶冶情操。 北京前门“北京大茶馆”的门楼两旁挂有这样一副对联:大碗茶广交九州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 这不仅刻画了茶馆“以茶联谊”的本色,而且还进一步阐明茶馆的经营宗旨。 贵阳市图云关茶亭有一副茶联: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道;一亭俯着群山,站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既明白如话,又激人奋进。 旧时广东羊城著名的茶楼“陶陶居”,店主为了扩大影响,招揽生意,用“陶”字分别为上联和下联的开端,出重金征茶联一副。终于作成茶联一副。联曰: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这里用了四个人名,即陶潜、易牙、陶侃和夏禹;又用了四个典故,即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陶侃惜分和夏禹惜寸,不但把“陶陶”两字分别嵌于每句之首,使人看起来自然、流畅,而且还巧妙地把茶楼饮茶技艺和经营特色,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理所当然地受到店主和茶人的欢迎和传诵。 蜀地早年有家茶馆,兼营酒业,但因经营不善,生意清淡。后来,店主请一位当地才子撰写了一副茶酒联,镌刻大门两边: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此联对追名求利者不但未加褒贬,反而劝人要呵护身体,潇洒人生,让人颇多感悟,既奇特又贴切,雅俗共赏,人们交口相传。 回文茶联 “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 倒读则成为:“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 前后对照意境非同,文采娱人,别具情趣。
[转贴]茶与楹联  wdiBG4v6.gif  保存到相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孙巍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孙巍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北宋两位男女大词人的庭院 会理民间故事(2)──金桂塘
2# 四姑娘山
 石鸣 发表于: 2005-3-8 18:36:1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好东西,谢谢!以后出去看见有趣的茶联,我也把它记下来放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何晓 发表于: 2005-3-8 21:44:51|只看该作者
好!

收藏了!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10:06,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