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9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人著名诗人孤城《山水宴》诗集发布:一个人的山水盛宴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作者:孤城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23年9月版
  定价:24元
  ISBN:978-7-204-17679-3


  导语
  《山水宴》这部诗集收集了诗人多年来在故乡、在异乡、在路上赶赴一场场“山水盛宴”时写下的长短诗,共计160多首。诗人用灵动纯熟、简朴干净、节制收敛的语言把自身的悲与喜、悟与惑隐藏于诗歌之中,用细腻的笔法、精巧的结构、深沉的意象将生命之体验化为文字之精血,诗作中充满人世间的青草气息。

⊙ 作者简介
  孤城,原名赵业胜,安徽无为人。现居北京,任《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编辑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曾参加《诗刊》社第12届青春回眸诗会。出版诗集《孤城诗选》等。

一个人的山水宴:孤城诗集序言
  杨碧薇
  孤城的名字总让我联想起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依我的想象,《凉州词》里的“孤城”一定比《双旗镇刀客》中的大漠小镇更加慷慨苍凉。选择了这个笔名的孤城,内心也必定逶迤着难以纾解的苍茫。苍茫无处可去,只好在孤独的自我城堡中游走,于是,才有了一意孤行的东西南北,有了一个人的山水盛宴。
  当我翻开孤城的诗集《山水宴》,这份不知该往何处去的苍茫便显影在眼前。首先打动我的是《旁观者》。“这逝若汹涌的过往/我需要泪眼模糊,才能将你看清”,只这两句,我便想到酒后的孤城。孤城好酒,但每次酒后,他的眼睛并不会变浑浊,反而更清亮。酒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既能发酵人的情绪,又能净化人的情感。在孤城身上,我不止一次看到这种力量:“后来/酒有了清冽的锋刃”(《从城河楼到阿瓦山寨》)、“买得酒壶当花瓶/案头尝有独乐寺”(《风铃酒馆》)、“散淡人在江南小镇的驿站,/一夜病酒”(《李坑》)……言至此,我又绕回一个古老的话题:诗人与酒。在很多人看来,诗人与酒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实际上,不饮酒的诗人也为数不少。不过,饮酒的诗人会把酒写进诗里,赋予酒一份文字的荣耀,长此以往,“酒”便与“诗人”紧紧地绑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
  孤城恰恰是会饮酒、也爱饮酒的那一类诗人。对他来说,酒是诗歌的同构物,是诗的物质性分身,是诗在世间能显现的那部分。很难厘清是酒催生了诗,还是诗定义了酒,诗酒之于孤城,就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三千杯盏,置换冷暖有无”(《李坑》),如果说,酒早已是孤城生命的一部分,那么,在他的诗里,酒还是底色,是基调,甚至具有某种原型功能,构成他最基本的、也是最突出的文学人格。
  酒能检验人的情感。孤城是一个重情的人,这在他的诗里有迹可循。他有一首《互为翅膀》,写得十分雅致:
  留一首诗不写,只存放在心底
  这是紫薇,这是海棠,这是合欢……
  停一杯酒不喝,细听蛐蛐儿用小牙齿
  沾月光
  将别后的秋夜,磨得日渐凉薄
  全诗只有短短五行,却雕琢出一个幽微纵深的情感世界。在这个“互为翅膀”的世界里,两位主人公没有直接出场,甚至都没有属于他们的人称代词,但二者之间分明存在着一种相互依托、支持的关系。相思/思念是古人反复书写的主题,古典汉诗中不乏以酒为道具来写相思/思念的,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即为典型,李清照也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柳永则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范仲淹亦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碧云天》)……在如此强大的传统下,新诗写相思,就必须要提供与古典汉诗不一样的东西。《互为翅膀》也出现了酒。与前述例子不同的是,这首诗里的酒起到了双重效果,它作为一个道具,既是在场的,又是不在场的,因为诗人明确说到了“停一杯酒不喝”。道具被悬置起来,另外的情境才得以创设──“细听蛐蛐儿用小牙齿/沾月光/将别后的秋夜,磨得日渐凉薄”,写得漂亮,收得稳当。悬置的酒,用旁观的方式,成为相思在场的见证:越是停酒不喝,越能听到内心的声音;越是“日渐凉薄”,相思就越是浓墨重彩。
  《互为翅膀》还体现了孤城诗歌的一大优点:擅长造句。孤城诗歌的诗意,多从情境中来。情境的复现,通常需要句子来缔结。《冰瀑》就写得很特别,“久等春风来松绑的冰瀑/被向下的力逼得/惨白”。诗人没有直接描摹冰瀑的外观,而是造出一个虚境,强调冰瀑、春风与向下的力之间的关系。诗尾则将冰瀑与人生境遇联系起来,“锐利/像倒挂在钩上,被洗净的/此生”,景物被人格化,让读者产生代入感。此外,《春天,皖南一带》里亦有佳句:“春风一路捻亮桃花的灯笼。”同样的佳句,亦见于《胭脂井》,“牵挂一个人,她那么陡滑”;见于《寻访绿翠潭》,“好潭水隐居深山密林/好潭水绝決/──不留活路”……从结构上来说,这一类诗里比较出色的是《小阁楼》。如题所示,“小”是此诗的第一审美属性,诗人在开篇就抛出了四个关于“小”的词,“小心,小步,小声,小坏”。“四小”指向的,是“小阁楼里瞬间乍现的小温暖”。在“小”的层层包围与推进中,诗人的总结是“亮瓦照见尘埃,也照见身边喜欢的人”。其实,“小”也是孤城这本诗集的一个美学特质。与“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磅礴雄浑相反,这本诗集里的孤城,更偏爱从小处入手,用细致的笔法描绘个人体验。哪怕是在北方,他看到的也是“竹影向木雕窗低低递过去的,/是跟进的深院空落。/清风拂过,盐粒在叶片、册页、眼眸里,/闪烁微光”(《临沣寨》),感受到的也是“细针脚的叮嘱,红窗花的愁”(《走西口》)。
  “小”,意味着情绪的分解、诗意的细化,其背后是细腻的情感与敏锐的感受力。酒,或者说酒一样的文学品格,强化了孤城对自身、他者和世界的情感体验。一边是“小”的不懈堆积,一边是酒的持续发酵,孤城最终在诗里建立起一个独特的自我:既苍阔又柔婉,既微凉又温暖,既隐藏着创伤,又外露着酒的酣畅。或许,我还可以进一步猜想:对孤城而言,酒不只是一种陪伴,还是一种修复,更是诗与人生的黏合剂。与酒为伴,他能走遍万水千山,能独自消化内心的隐痛,并将修复后的自我以诗的形式重新展示出来,继续咬紧牙关生活,继续默默忍耐,继续保持盼望,不负这席山水的盛宴。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香山股份(002870.SZ):目前已有多批充电桩产品出海 领悟家的营造之道:儿童长篇小说《四合院营造计划》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1 14:02,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