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红星|查看: 7365|回复: 35
[普通人

[王凤雅]复盘小凤雅事件:不给自己加戏是志愿者的自我修养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普通人[王凤雅]复盘小凤雅事件:不给自己加戏是志愿者的自我修养

 [复制链接]
“王凤雅小朋友之死”背后:谜之善款额、矛盾时间线和糊涂逝去生命
源自:中国之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河南太康县的雅雅事件,节目此前多次报道过。去年9月,当时只有两岁的女童王凤雅被查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但医生判断有很大治愈可能。
  雅雅的母亲杨美芹以女儿患癌为由,通过多种网络渠道筹集了数目不详、但至少数万元的网友善款。然而今年3月,有公益组织发现,杨美芹将善款提现后,却并没有给女儿治病。在爱心人士的上门督促下,杨美芹才带着雅雅上北京求医。但就在医院,杨美芹不顾爱心人士的劝阻,把女儿带走。
  4月初,杨美芹谎称女儿已经死亡,被公益组织戳穿。太康县警方当时表示,孩子已经在镇卫生院接受简单治疗。而通过昨天开始大量传播的文章我们遗憾地得知,仅一个月后,雅雅死亡。
  母亲曾谎称女儿去世,公益组织称母亲带女儿在医院消失。
  据这篇网络文章说,比起不给女儿治病,杨美芹更让人愤怒的做法是,善款确实被提取了,而用处不是给雅雅看眼睛,而是为了给杨美芹的儿子治疗兔唇。此外,网友认为雅雅去世后,还剩余了大量善款,而杨美芹拒绝退还。杨美芹的做法,是简单的重男轻女?还是涉嫌遗弃罪?大家捐给女儿的善款,是否了儿子身上?如果坚决不还剩下的钱,我们拿她有办法吗?
  今年4月初,当雅雅被母亲杨美芹宣布死亡时,一个位于上海的公益组织就跟太康县政府部门取得了联系,获准后立刻派人前往太康县张集镇,一直参与对雅雅的救助。昨天晚上,这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雅雅去世的时间实际是5月4号,比雅雅母亲宣布的死亡时间推后了约一个月。一些一直关心孩子的爱心妈妈们在微信群里讲了孩子去世的消息。
  对于此前媒体报道和爱心人士讲述的,杨美芹多次反常地拒绝公益组织帮助、甚至阻挠雅雅去医院的说法,这位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杨美芹在北京的医院突然带着孩子消失这个核心事实属实,他相信雅雅家人挪用了女儿的善款给儿子治病。
  有媒体报道,雅雅自2017年农历10月患病后,家属通过水滴筹发起两次网络募捐,募捐金额共计3.8万余元。但也有说法称,杨美芹通过网络筹集了大约15万元的善款。这位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公众只能零碎地看到某一个平台上的筹款数额,对于善款总额只能估算,但钱是杨美芹筹的,并不是公益组织帮忙筹的,到底筹了多少钱,只有杨美芹等家属知道。公益机构也没有给孩子发起募款,募款还是她家里人发的,并且现在也联系不上。
  记者昨晚也多次尝试联系杨美芹,但她的手机从一开始的无人接听,到后来的立即挂断,到最后索性关机。


爷爷:孙子去年4月做完手术;母亲:去年12月带儿子来京看病
  对于网友和公益组织的质疑,雅雅的爷爷昨天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说,杨美芹给儿子治兔唇的钱是嫣然天使基金提供的,去年4月已经做完了手术,是在雅雅发病之前,因此不可能挪用善款。雅雅爷爷还说,雅雅在今年5月4日不治去世后,所筹集的善款还余下1000余元,家属准备交给当地政府处理。
  但记者发现,杨美芹的微信朋友圈显示,她在去年12月还发过一组北京的医院的照片,杨美芹本人在这条朋友圈底下回复:这是“北京给儿子看病的地方”。
  带儿子看病,到底是爷爷说的去年4月雅雅发病前?还是妈妈说的去年12月雅雅的治病关键期?当然,也可能是4月做了手术,但12月还去复查?嫣然天使基金方面表示,“术前检查和手术都是全部免费的,家属只需要承担往返交通费用和住宿费用”,家属承担的费用,是雅雅的善款吗?这些问题,我们暂时无法求证。

警方:不构成刑事案件;律师:个人筹款无强制返还手段
  此前,当地公安局对家属是否诈捐展开调查,官方调查组称“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是,筹来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疗上了”。太康县警方昨天在接受北青报采访时明确表示,经过他们调查,这一事件不构成刑事案件,目前家属还未透露筹款金额和剩余资金,并拒绝退还。
  太康县警方称:对于家属所接触的款项正常开支之外的部分,他们正在极力劝说,希望家属返还。至于剩了多少钱,由于家属不配合,所以警方也不清楚。目前,乡、村两级干部和公安民警都在做家属的工作。
  公益组织指责雅雅母亲挪用善款,雅雅家人否认;官方调查组称:善款“大部分用于孩子治疗”,但家人拒绝退还剩余善款。善款到底如何被使用?是不是用在了给儿子治病上?目前还没有结论。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认为,如果雅雅的家属主动放弃治疗,则涉嫌遗弃罪。遗弃罪是有抚养义务和能力,但是对被抚养人拒不抚养。这其中就包括在被抚养人患病的时候不给予有效的治疗,这也有可能构成遗弃罪。
  如果按照警方的说法,家属拒绝退还尚未花完的善款,应该怎么处理?岳屾山说,恐怕确实没有什么强制手段。目前对于公募的善款,如果没使用完,按照法律规定可以给相应的或类似的项目使用。这是有法律规定的。但是对于私人募款,确实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


母亲发起筹款前,慈善法已禁止个人公开募捐
  这个事件中的善款,是由杨美芹以个人名义筹得的。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慈善法施行于去年9月1号,正是杨美芹发起募捐的一个多月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解释,这就意味着个人可以通过公益组织求助,但个人不能公开募捐。
  王振耀坦言,专款专用对一个组织来说,毫无疑问是比较好规范的,但对个人而言确实有难度。所以后来慈善法和民政部的有关规定要求个人不能在网上发起募捐。把钱简单地给妈妈,她处理起来可能有偏差。一般来说,现在比较规范的是,有一个慈善组织来帮助这个妈妈管理善款,介入救助过程。
  王振耀也表示,要求一个农村妇女严格依照慈善法行事也不现实。他认为,现阶段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和警方立刻跟杨美芹讲清利害,关键是不要因为这种个案,将社会公众对慈善的爱心和信心消失殆尽。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建议,要想彻底算清善款的细账、弄清雅雅的病情,将诈捐“罗生门”破解,捐过善款的网友可以以违约为由,对杨美芹提起民事诉讼。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南京扬子江隧道泄漏 官方:6点全线开通恢复交通 特朗普宣布取消特金会 朝鲜尚无回应
6# 青城山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5-29 22:01: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王凤雅事件:谣言与网络暴力和无计可施的底层家庭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原文标题:王凤雅事件全复盘:谣言、网络暴力和一个无计可施的底层家庭

源自:中国新闻周刊

  “小朋友王凤雅”事件持续刷屏
  引发无数网友关切。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隗延章
  “等忙完这段时间的媒体采访,我会采取法律手段,起诉陈岚。”5月26日,王凤雅的爷爷王太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王凤雅是一名患有眼癌的河南三岁女童,于5月4日去世。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个月,想要将她带往大医院治疗的志愿者与王凤雅家属,发生了多起冲突,各种不实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友热议,网络暴力席卷而至,指责焦点落在了王凤雅的家人身上,让这个本处在困境中的家庭更加手足无措。

北京之行
  北京市儿童医院,3岁的王凤雅已经离开河南老家20余小时,身患眼癌的她需要输降颅压的药物。王凤雅的爷爷王太友说,志愿者没能安排医生为王凤雅输液,于是,他决定和儿媳带孩子离开医院。
  这是4月6日的一幕。5个月前,杨美芹在“水滴筹”为王凤雅筹集救助费用。此后,她在火山小视频直播王凤雅的健康状况。一些志愿者关注到了她。志愿者劝杨美芹带女儿去大医院治疗,但杨美芹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
  4月5日,志愿者马婵娟和卢波,代表一个“爱心妈妈”微信群里的志愿者们,来到河南温良村王凤雅的家中,劝王凤雅的家人带其去北京就医。在王凤雅的爷爷王太友的记忆中,那天志愿者给了他们一个承诺:去北京儿童医院,一切手续会办好,可以直接入院治疗。
  王太友说,到达北京之前,志愿者的一些行为令他不满,比如:出发前让家人换上破旧的衣服,坐在破旧的床上拍照;答应他在郑州坐急救车前往北京,却更换了两次交通工具,最终选择火车;在路上时,他见到志愿者马婵娟发朋友圈募捐,自己却未收到募捐款。
  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过程与王太友的期望并不一样。王太友说,到了医院以后,又来了几名北京的志愿者,对他们不断拍照。此外,志愿者是用另一人的住院卡,带他们去的肿瘤科和眼科。这让他怀疑志愿者们是否另有目的。
  《中国新闻周刊》向马婵娟核实以上细节,对方称,“拍照只是觉得以后要筹款,这些照片可能是用得上的,没有别的意思。”对于其他细节,她表示不愿多谈。
  而至于针对孩子的检查结果,双方的说法陷入罗生门。杨洁是当时在场的志愿者之一,她称,医生的说法是需要挂急诊,再检查,才能确定治疗方案。而王太友称,医生说孩子现在这样,已经没有治疗的意义了。
  在王太友决定离开医院那一刻,双方出现了冲突。但具体情况各执一词。王太友称,志愿者曾以报警威胁他,让他不要离开。但据杨洁称,是王太友提出的报警。
  王太友还是离开了医院,他和儿媳杨美芹为王凤雅找了一家诊所输降颅压药物和营养液。输液结束以后,他打了一辆出租车,花了2800元,连夜从北京赶回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温良村的家中。到家时,已是4月7日凌晨4点钟。
  一天之后,他见到了“小希望之树”微博发布的《寻人启事》,“小希望之树”是大树公益的官方微博。《寻人启事》称,“家属不顾小孩生死,强行带着孩子跑了”,以及“怀疑这是一起团伙诈骗”。此外,《寻人启事》上附有杨美芹和王凤雅的照片。“就像通缉令。”王太友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起他对这则寻人启事的最初印象。
  志愿者马婵娟对《中国新闻周刊》称,这则寻人启事并非由她写作,“我没有必要把这个事情写得这么离谱啊?你看我的朋友圈和微博,没有多说过孩子一句话。”她记得,那天王家离开医院以后,她在一个做公益微信群中寻求帮助。但她只是在群里说“孩子离开了”,并未提及其他内容。

“假死”风波
  连夜奔波至温良村时,王凤雅高烧39度。清晨,他们带王凤雅去张集卫生所输液。杨美芹记得,到了下午,张集卫生所的医生说,“这孩子不中了,明天不要来输液了。”于是,他们又带王凤雅回到了家中,由村里的医生为孩子在家中打点滴。
  4月8日,志愿者胡晓辉来到王家。据胡晓辉说,他只是兼职做志愿者,并非是隶属于某个公益组织。那天,他在大树公益的微信群,见到有人寻找河南的志愿者,希望能就近探望凤雅,于是他决定前来。
  王太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那天,胡晓辉自称是记者,听闻他的遭遇以后,胡晓辉称会找媒体曝光那些北京志愿者的行为。但一天以后,又来了另外一个志愿者宇琪,宇琪却对王太友证实胡晓辉的身份是志愿者,并非记者。胡晓辉身份的变化,让王太友对两人的目的充满怀疑。
  胡晓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从未对王太友声称自己是记者,但他确实提到过帮助王太友找记者的事情,也尝试联系了河南本地媒体。而宇琪,也是他要求大树公益派来证实他的志愿者身份的,原因在于,他认为王太友因北京的遭遇,可能会对陌生人缺乏信任。
  那天,胡晓辉在说服王太友以后,他和王凤雅的叔叔,带着王凤雅的病历,一起去了郑州,询问专家意见。这次专家给出的意见,双方的表述也不相同。王太友称,医生结论是手术和化疗都没有希望了。而胡晓辉说,医生建议先入院,但无法给出治疗效果的承诺。
  在胡晓辉前去郑州期间,志愿者宇琪被王家短暂扣留。这一细节,王凤雅家属和宇琪都承认确有其事。原因是,那时王凤雅病危,王家情绪激动。同时,胡晓辉和王凤雅的叔叔还没回到温良村。王凤雅的叔叔只有19岁,王家担心他的安全,要求胡晓辉回来以后,宇琪才能离开。期间,王家为宇琪搬了板凳,提供茶水。
  在胡晓辉返回王家时,王凤雅又一次病危。于是,王凤雅的家属和两名志愿者,一同带王凤雅前去太康县人民医院抢救。
  关于本次急救押金,王家家属和志愿者宇琪均称是由自己支付。王太友提供了一张《太康县人民医院病人住院费卡片》,金额为2000元。而宇琪提供了一张《太康县人民医院预交收据》,金额也为2000元。但宇琪称,这个费用是由他微信转账给王家家属的。他又提供了一张微信转账截图,转账时间是2018年4月9日19点18分46秒,金额2000元,收款方为“永远平安”。“永远平安”是王凤雅母亲杨美芹的微信昵称。
  在太康县人民医院期间,杨美芹在ICU病房中陪伴王凤雅。而两位志愿者,与王太友等其他王家亲属待在医院大厅中。
  在ICU病房里,杨美芹见到王凤雅的心电图一直在不稳定的波动。其中一瞬间,“王凤雅屎尿突然全出来了。”这时,医生告诉她,孩子救不活了,之后,杨美芹给在病房外等候的王太友打去了电话。
  王太友电话挂掉那一刻,宇琪刚从卫生间返回大厅。他见到王家家属在嚎啕大哭。据他说,他听见有人说“凤雅没了。”于是,他按照工作流程,将此事上报给大树公益:孩子死亡,救助失败。
  这时,杨美芹面临一个抉择。按照太康县医院的规定,如果孩子在医院死亡,必须送往太平间,之后履行火葬程序。但如果她现在带孩子离开,则孩子可以死在家中,可以土葬。杨美芹选择了带孩子走,“进太平间火化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想让她从家里走,心里面会好受很多。”时隔1个多月,杨美芹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解释自己当时的动机。
  王家和志愿者叫了一辆救护车返回温良村。关于救护车的费用,胡晓辉和王家家属,均称是由自己支付。但由于此次费用是现金支付,无任何凭据,因此无法核实。
  救护车路过一个镇子时,杨美芹下车给王凤雅买了一些衣服、鞋子、布娃娃作为陪葬品,“怕她撑不到第二天早晨,没时间买了。”她回忆说。在救护车行驶在半途时,握着王凤雅手的杨美芹,感觉孩子的手动了一下,孩子“活了”。

谣言
  在为孩子“复活”而喜悦的杨美芹并不知道,就在她喜极而泣的时候,一场将会让她倍感煎熬的舆论风暴已在酝酿之中。
  4月9日夜里11时53分,一位微博ID为“作家陈岚”的女士,在新浪微博实名报警。她在微博中称,“王凤雅疑似被亲生父母虐待致死”。此外,她在当日发布多条微博,声称王家家属骗捐、重男轻女。
  陈岚与大树公益关系暧昧。陈岚是公益组织“小希望之家”的创始人。据宇琪称,他从2014年起在“小希望之家”做公益,之后随“小希望之家”团队一起并入大树公益。此后,他做公益时需要填报的《困难儿童费用申请表》的抬头由小希望之家变为大树公益。
  但宇琪称,4月9日,他在王凤雅家中从事志愿活动期间,从未向大树公益提及王凤雅“遭遇虐待”的任何信息,仅仅汇报了王凤雅已死亡的消息。
  从这一天起,王凤雅的母亲杨美芹被网友贴上“恶毒母亲”“诈捐”等标签。她接到无数个电话、短信,谩骂、诋毁纷至沓来。她去张集镇时,有陌生人拉住她问,“你是不是虐待孩子?”此后很多天,她不敢走出家门。
  王太友还见到儿媳杨美芹买过一瓶农药和一瓶安眠药。此后,他让杨美芹关掉手机,不要再接收那些谩骂她的信息。但几天之后,杨美芹还是忍不住打开了手机。此外,王太友让家人、村支书盯住杨美芹,以防她做出过激行为。
  陈岚实名报警的第二天,张集镇公安、妇联、民政部门介入此事。据王太友称,在政府部门的说服下,王太友带已经奄奄一息的王凤雅,去了张集镇卫生所。随后,又组织了县里的医生来进行“专家会诊”。随后,王凤雅被救护车送往太康县人民医院,到了太康县医院,太康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建议转院去周口市的医院。王太友要求如果转院,必须去郑州,“那时的感受就是死也要死在省医院,为了洗脱网上骂我的那些罪名。”时隔一个月,王太友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当时的心境。
  但在救护车赶至郑州时,河南省肿瘤医院并未接收。王太友记得,救护车一度停在郑州的大街上,无处可去。
  他们又去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方可以接收,但要进ICU病房。杨美芹说,得知在重症监护室去世,需要进太平间、火化,以及每天费用1万元时,她选择放弃。那天夜里,王凤雅又被送回温良村的家中。
  4月12日,大树公益志愿者白梦雪来到王家。她带来一份救助协议,希望将王凤雅带到北京、上海的医院治疗。
  “经过了那么多医院拒绝接收,已经对治好孙女不报任何希望了。”王太友说,但他还是与白梦雪进行了谈判,原因是“在大医院去世才能还我们清白。”
  他对白梦雪提出诸多要求,其中一条是“医院必须在郑州”。王太友说,“之前已经去过一次北京了,再去北京、上海,谁知道他们会不会骗我?”
  也是因为这一条款,白梦雪放弃了救助协议的签署。在她事后发布的微博中称,签署协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治疗,如果拒绝在北京、上海就医,有违协议初衷。
  其间,白梦雪与王凤雅家属发生肢体冲突。据王太友称,冲突是在白梦雪用手机拍照期间,王凤雅的奶奶前去阻拦时发生的,王凤雅的奶奶也被推倒在地。《中国新闻周刊》致电白梦雪,对方拒绝回应。
  作家陈岚4月13日发布的微博中,将这次双方的肢体冲突描述为白梦雪“被其父母殴打、暴打”。
  纷扰的舆论声中,王凤雅于5月4日在张集镇卫生院去世。得知死讯那一刻,王太友给张集镇政府和派出所打去电话,让他们证实王家没有虐童。王凤雅下葬前,公安人员将王凤雅穿好的寿衣扒下来,正面、反面对身体拍照,以证实王家不存在虐童行为。

一切肇始
  王凤雅已经去世,舆论风暴却并未由此平息。
  5月24日,自媒体“有槽”发布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将舆论网民情绪彻底点燃。一时间,“诈捐”“重男轻女”等标签纷纷彻底让杨美芹无法甩脱。文中称,王凤雅父母用15万元善款带儿子赴京治疗唇腭裂,却放任女儿眼癌恶化。
  由于对其“重男轻女”的指控,这个不久前刚刚失去3岁女儿的母亲,不得不在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面前澄清“我爱女儿”这样一件事。5月25日下午,在接受一家视频媒体采访时,说到女儿,她哭得险些昏厥。
  但“15万元善款”的说法很快被证明不实。经警方调查确认,王凤雅家属本次募集的善款主要通过水滴筹,获取善款额为35689元,另外通过网友微信红包、火山小视频直播打赏获取善款2949元,共计38638元。
  对于善款去向,王太友列了一张花销明细,包括“奶粉11000元”、“拍片3000元”等。但《中国新闻周刊》没有见到全部花销凭证。王太友称,一部分收据在公安机关手中。这些善款用于王凤雅治疗、食品、玩具等。“孩子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让她吃好喝好,比如奶粉是200元一罐的。”
  此外,王凤雅家人未用善款为儿子治疗唇腭裂。嫣然天使基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杨美芹的儿子飞飞赴京治疗时间为2017年4月,费用全免。而王凤雅被诊断为眼癌的时间已是6个月以后。
  除了这些因谣言引爆的舆论,王凤雅家属生前是否为她积极治疗,也成为争议的焦点。
  据杨美芹称,2017年10月,王凤雅高烧,去村诊所挂水依然不退烧。夜晚打开灯,会看见王凤雅眼中有黄色的亮斑。于是,她带王凤雅去太康县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是双侧视网膜锥细胞瘤,建议去大医院就诊。次日,她到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会诊以后,建议入院化疗。
  首次化疗费用需要2万元,杨美芹没有钱。于是,2017年11月,杨美芹在水滴筹第一次筹款,9天以后,筹款金额为12373元,依然不够化疗费用。
  与此同时,杨美芹带王凤雅在南张楼村输消炎药。南张楼村距离王家所在的温良村65公里,在王家眼中,这个村诊所医生的医术值得信任,“他们家好几个人都是医生,还有人在郑州的医院做眼科医生。”王太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2017年12月,天冷以后,杨美芹将王凤雅带回温良村输液。
  今年3月,她带王凤雅去太康县人民医院复查。此时,癌细胞已经向颅内转移。一位医生对她说,保不住命了。于是,杨美芹选择去张集镇卫生院输液,延长孩子生命,让她生命的最后一程过得相对有质量。也是在此时,杨美芹在水滴筹发起第二次筹款,这次筹款金额为23316元。
  但网络上关注王凤雅身体状况的志愿者们,则认为王凤雅依然有被治愈的希望。她们尝试说服她带王凤雅去大城市的医院治疗,但在网上说服未果。于是,4月6日那天,马婵娟和卢波来到了王凤雅家。
  此后,双方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冲突,经过陈岚等大V放大以后,掀起一场对王凤雅家属的舆论审判。如今,随着更多信息被媒体曝光,陈岚等大V纷纷发表了致歉声明。但并没有过去多长时间,那一条致歉的微博,便淹没在他们不断更新的微博之中。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杨洁、飞飞为化名)
  “王凤雅之死”真相公开 家属追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5-28 20:01:02|显示全部楼层

王凤雅家属被指诈捐:不接受作家陈岚道歉坚持起诉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被指诈捐河南重病幼女家属:不接受作家陈岚道歉,坚持起诉

  5月28日,广受关注的“王凤雅事件”继续发酵,王凤雅的母亲和奶奶均向澎湃新闻表示,他们不接受@作家陈岚 的网上道歉和电话道歉,坚持将起诉作家陈岚、志愿者马婵娟等相关人士,要一个说法。
  “王凤雅事件”最初引起社会关注,是从4月8日开始。@小希望之树 和@作家陈岚 发微博质疑女童王凤雅的家长,认为他们募捐了钱却消极治疗,没有把王凤雅送到大医院治疗,还疑似把善款挪用来给王凤雅弟弟治唇裂,重男轻女,涉嫌诈捐。而5月24日公众号“有槽”发文《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引爆该事件。

@小希望之树:机构数十个捐款项目被停
  5月25日,河南省太康县警方表示没有了解到王凤雅家长涉嫌“诈骗”等犯罪的证据,因此未予立案。当晚,最初并一直公开质疑王凤雅家长的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官方微博@小希望之树 发布情况说明称,王凤雅事件众所周知,我机构未立项未募款未拨款,我机构公众号也从未转发该事件新闻,更未发布过不实消息。王凤雅事件和我们的任何项目没有任何关系。
  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官方网站显示,该机构注册于2013年,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儿童保护项目包含大病儿童医疗救助项目、困境儿童救助项目、紧急救命卡项目与受虐儿童救助项目。
  上述说明还提到,因王凤雅事件该机构的名字出现在新闻报道里,该机构数十个危重小朋友的捐款项目被停。该机构会全力配合基金会和相关部门对所有项目的审核核查工作。
  此外,@小希望之树 还贴出了上海仁德基金会的说明。说明称因收到网友反馈,提出对王凤雅事件相关方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的争议问题,该基金会主动暂停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在该基金会下的项目筹款,并将尽快联合各方开展复合调查,等工作结束通报结果。

@作家陈岚:向王凤雅家人道歉
  5月27日,澎湃新闻发现,最早一直质疑王凤雅家属的微博大V@作家陈岚 发微博称:“都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却变成了这样的撕裂。”她表示,向王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等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
  澎湃新闻注意到,早在2017年1月12日,《南方周末》发表标题为《危险的爱,难查的账“小希望之家”创始人陈岚遭质疑》的报道,质疑“小希望之家”救助方向本是针对受虐儿童,却偏向病孩救助。寄养点无相关资质条件,在多个案例中,病孩家属自行承担部分的医疗费用发票被收走,无下文。陈岚被指把持财务出纳,由无会计资质的白某进行管理使用。理事会启动内部罢免,捐赠者、志愿者要求查账,工作人员陆续辞职,加上主管部门调解和法院诉讼,都无法拿回机构控制权和原始账目。而陈岚坚持称:“我们的财务是清白的。”
  上述报道称,2010年初新生女婴“小希望”被查出肛门紧锁,其家人考虑治疗过程痛苦决定放弃。而新浪微博官方认证作家陈岚,冒充孩子母亲深夜冲到医院,强行抱走“小希望”,成为各大媒体报道里的爱心人士,这是陈岚首次以倡导儿童权益保护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
  2013年,陈岚开始筹备专注于受虐儿童的“小希望之家”青少年关爱服务中心公益机构。翌年7月21日,“小希望之家”由陈岚、某高科技民企老板张文彦等共同出资成立,作为全国首个预防未成年人虐待与忽视的机构,迅速得到爱心人士、公募基金会及当地民政部门支持,志愿者从十几名迅速发展到上千名,募集资金从几万元快速积累到几百万元。然而,2015年,“小希望之家”理事会要求罢免陈岚,捐赠者和志愿者要求陈岚公开账目并向法院起诉。2015年8月21日,上海市静安区民政局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让其停止开展儿童寄养项目。
  王凤雅母亲和奶奶对澎湃新闻说,她们看到了@作家陈岚 在网上的道歉,27日也接到了@作家陈岚 的电话道歉,但她家不愿意接受。“她弄得这么多人跑来跑去的(意指政府和公安机关介入),道歉就想完事了?”她们透露,有律师联系她们,但她们还没有定律师,因为目前还有记者在采访。此前,王凤雅的爷爷曾对澎湃新闻表示,等忙完这几天将“反击”,通过法律途径要一个说法。
  澎湃新闻致电志愿者马婵娟,她表示,自己只是接待他们到北京治疗的志愿者,是作为中间人帮助孩子而已,没有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也没有造谣说他们获得15万元筹款。对王凤雅家属称将起诉她,她表示“让他们起诉去吧”。
  “王凤雅之死”真相公开 家属追责
4# 金佛山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5-27 21:01:00|显示全部楼层

侠客岛评王凤雅事件:没有诚实 何来尊严

源自:海外网
原文标题:[解局]小凤雅的慈善困局

  5月4日,王凤雅去世了。
  这是一个河南太康县小女孩。她与病魔战斗了8个多月,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不到3年。
  去年9月,她被查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确诊后,她的妈妈杨美芹在多个平台展开众筹,呼吁网友为女儿捐款。在其中一条募捐视频中,可怜的小凤雅艰难地转向妈妈的镜头,没说疼,没说难受,只是呼喊了一声“救我”,催人泪下。
  网友的关注,让爱心汇聚,善款筹集得也很顺利。然而,一场爱心事件却在接下来演变成一场沸沸腾腾的争议。

争议
  争议,集中发生在孩子家长和爱心人士之间。
  在爱心人士看来,杨美芹在筹得善款后,没有救治眼球已脱出眼眶的女儿,反而去北京高端民营医院为儿子治疗兔唇。期间,在医院告知“还有救”及爱心志愿者上门强烈要求的情况下,杨美芹曾带凤雅到北京、郑州的大医院求医,但均以“放弃”结束。小凤雅去世后,家属没有透露筹款金额和剩余资金,并拒绝退还。
  一时间,杨美芹等家属成为网上的众矢之的,不断有人通过手机、电话、微信、微博来诅咒她。
  身处舆论漩涡中的杨美芹,直到今天才进行了正式回应。她说,“网友说,用了他们的钱,必须带着孩子去北京的大医院。”“你必须去,孩子死也要死在北京。”
  后来在公益组织、当地政府等机构的陪同下,小凤雅先后在北京、郑州和太康县就过诊,但都时间短暂。公益组织指责杨美芹未对凤雅尽心治疗。杨美芹回应称,志愿者带她们到了北京儿童医院后,根本没有床位,不接收。在郑州时,不能手术,不能化疗,“我感觉我已经陷入了无底洞”。最后县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不接收,“我再也不想去大医院治疗了。折腾来回,孩子没有得到治疗,还不如在乡里,我伺候到她断气。”
  于是,小凤雅最后只能在张集乡卫生所接受治疗,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维持生命。此时,小凤雅已经奄奄一息,细胞瘤压迫形成“猫眼”,已经遮住了小半边脸。

质疑
  与此同时,相关质疑也在不断扩散。主要是围绕善款。
  第一、善款筹集了多少?
  有媒体报道,家属自去年10月通过水滴筹发起过两次网络募捐,但募捐金额却没有共识,有的报道总计3.8万余,有的则称有大约15万元。因此,不少网民认为:“肯定有大量剩余捐款,不能被杨永芹吞了”。
  警方的调查显示,小凤雅的家人,通过通过水滴筹、爱心人士微信红包、火山小视频直播打赏三种方式,共获得善款38638元。其中,水滴筹获得捐款35689元,这一点得到了水滴筹的官方证明。此外,他们还通过后面两种方式获得善款2949元。
  第二、善款用哪儿去了?
  不少自媒体文章称,善款被提取后,被用来给小凤雅的哥哥去北京治疗兔唇了,这是典型的重男轻女,甚至有文章直接以《用姐姐诈捐15万治弟弟的病》为题来报道事件。但小凤雅的爷爷表示,给孙子的治疗是在去年4月份,凤雅患病之前,不可能挪用善款。
  但随后,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表示,“术前检查和手术都是全部免费的,家属只需要承担往返交通和住宿费用”。杨美芹也否认重男轻女,“村里人觉得我家女儿多,想领养一个,我坚决回绝了。”
  第三、善款剩余了多少?
  王凤雅去世后,多名网友质疑其家人所筹资金并未全部用完,并要求他们公布筹集资金去向。
  对此,杨永芹回应称,“孩子日常的用药、保守治疗。尽量给凤雅买最好的奶粉,买几百块的。后期她什么东西也不吃,只喝奶粉。”最新消息是,5月25日下午,在当地政府、水滴筹、媒体等的陪同下,王凤雅的爷爷王太友将所剩余的1301元善款交到了当地慈善会。
  至于是否存在消极治疗,目前尚未有相关方予以回应或认定。
王凤雅爷爷
  沟通
  相关质疑澄清后,有评论指出,“永远正确的公益人士们,你们欠小凤雅一个道歉。”
  这种判断,也指出了小凤雅事件,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孩子家长与爱心人士的沟通差异上的。
  对于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来说,当她走选择网络募捐时,一条鸿沟可能就已经产生了。
  对于网络上指出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有很大治愈可能”,她接受到的信息只是“很多专家说,虽然网上说治愈率高,但那是针对单眼的情况。凤雅双眼都有肿瘤,治愈率很低。”“我给郑州的一位医生发照片过去。医生对我坦诚地说,如果选择治疗,存活率只有几个月。”
  对于慈善捐款的专款专用,忙于奔波的她或许根本无暇估计,于是会出现买奶粉忘记索要发票的现象;对于凤雅的治疗,她选择“拔掉了管子”,可能仅仅因为“脸全白了,一直发烧。孩子就算死了,也不能挂着针死“;对于网上众口一词的指责谩骂,如果不是有媒体实地采访,这个不会写字的妈妈,也许根本没有机会回应。
  于是,在沟通方面存在的差异,衍生出双方的互不信任。而当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经由网络传播后,又引燃了公众情绪,并随着事件的进展、反转和澄清,不断地翻转起伏,有时候甚至忘记了慈善事业规范的重要性。

规范
  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开始施行。
  《慈善法》规定:本法所称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可是,对小凤雅的捐款,是杨美芹个人发起的。因此,并不属于《慈善法》的调整对象。
  2017年 8月1日,民政部公布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正式实施。两项规范指出,个人为解决自己或者家庭困难,提出发布求助信息时,平台应有序引导个人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对接,并加强审查甄别、设置救助上限、强化信息公开和使用反馈,做好风险防范提示和责任追溯。
  对照下来,杨美芹使用的水滴筹等平台,应该承担信息公开、使用反馈,乃至责任追溯等工作,给捐赠人一个明确的交代。目前,@水滴筹”已经派人和律师赴当地协助有关部门调查。
  不过,相比瞬间引爆的舆论,网络平台的动作则显得滞后。这实际上也暴露出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的紧迫性。的确,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互联网募捐平台,甚至某些不具备募捐资格的视频网站时,是有必要推进网络募捐立法了。
  有人表示,慈善是美德的体现,源于爱心和信任,一旦引入强制性、约束性的政策或法规,是对慈善的侮辱。这其实是大错特错。“善心不可欺”是社会良知的底线,正是郭美美事件、罗一笑事件以及其它慈善事件暴露出的争议,我们才明白: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只有慈善事业的规范化,才能保障捐赠者的权益,才能提升人们对于慈善机构乃至慈善事业的信心。
  因此,立法部门不妨以小凤雅事件的争议为样本,进一步规范民间的公开募捐行为,强化财产管理、信息公开和过程监督,落实法律责任,深化善款使用的“唯一性”原则。

诚实
  慈善的热度,代表了一个社会爱心的温度,也显示出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遗憾的是,慈善在上述的案例中表征出的争议,恰如一枚硬币截然不同的两面。
  面对已经离世的小凤雅,我们无意去追究双方当事人谁在说谎,谁没有诚实的品格。我们期待用完善的立法来规范日后的争议,却也不能忽视慈善体现的道德内涵。相关研究表明,作为全世界最早出台慈善法的国家,英国的慈善事业靠法律,更靠自律。英国有募捐标准委员会、募捐协会、公开募捐监管协会三个非政府性机构致力于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是行业道德的外在体现。就中国慈善事业深厚且广泛的民间性来说,我们更希望法治与道德的并重。毕竟,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程度的法律。面对慈善事业中的爱心涌动,我们坚信法治与道德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们不希望仅从法治层面去规范双方的行为,但是法治是慈善事业的保障。我们不希望仅从道德层面去检视双方的行为,但是道德又是慈善事业的基础。捐赠人以道德来表达爱心,受赠人也应该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双方的行为均应纳入法治的框架,这是对道德的起码敬畏,更是慈善事业取得尊严的有力保障。
  这恰如西塞罗所言,“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作者:巴山夜雨

  王凤雅家属:要起诉作家陈岚及造谣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5-27 00:01:00|显示全部楼层

“王凤雅之死”戏剧化反转 网友纷纷转发道歉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王凤雅之死”戏剧化反转,网友纷纷转发道歉

  近日,自媒体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成为了舆论焦点。
  文章称,河南省太康县一2岁半女童王凤雅被诊断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其母杨美芹在获得15万元捐款后却未救治眼球已脱出眼眶的女儿,反而去北京高端民营医院为儿子治疗兔唇。2018年5月4日,不到3岁的王凤雅离开人世。
  今天,事情迎来反转。
  26日,界面新闻放出了与王凤雅母亲的对话,文章回应了“诈捐”、“虐待”、“弃疗”等关键质疑。
  第一,王凤雅父母在水滴筹平台并没有募集到15万(这只是筹款目标),而是约3.6万元
,这一数额得到了众筹平台的证实。
  家人表示,儿子做手术在女儿筹款之前,从社会上筹的钱都花在凤雅身上了。
  第二,所募集到的款项,并没有挪作他用。小凤雅的爷爷告诉记者,为小凤雅看病之后还剩下1000元,将捐给相关部门。当地警方经过调查后也认为,募集到的款项并没有被挪用
(仍有部分网友认为,王凤雅家属提供的支出明细中包括有买奶粉的支出,这不属于治疗费用。但对于多数网友来说,给幼童买奶粉也属合理)。
  风波中的一家人。雅雅爷爷准备凑钱将剩余的一千多块善款交还政府。拍摄:王昱倩

  第三,网传王凤雅所患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治愈率极高,皆因家人拿捐款给儿子治疗唇腭裂耽误了王凤雅治疗。王凤雅母亲杨美芹表示,虽然网上有说法是治愈率高,但那是针对单眼的情况,如果是单眼,可以立马做手术。凤雅双眼都有肿瘤,治愈率很低

  随后,曾引起刷屏转发的漫画《“救我……”3岁女婴正在等待被父母拖死》,作者@明白漫画致歉,称漫画主人公“丫丫”并非王凤雅
,因过于相似导致误解:
  “如果由此引起了大家的误会,我向大家道歉,如果因为这样伤害到凤雅的家人朋友,我真诚地向你们道歉。”(明白漫画声明)
  26日下午,界面再次采访了女童王凤雅的主治医生、张集镇卫生院副院长杨荣光,他表示,王凤雅的家人从未放弃过治疗。
  王凤雅去世前两个月,一直在卫生院输降压药、营养液,“已经没有医院愿意收治了。”他同时称,当时王凤雅的情况,“根本不可能治愈,颅内转移不扩散就很不错了,能好转都是奇迹”。(界面报道)
  “他们家人从未有过虐待孩子、重男轻女的现象。看到谣言后,我感到非常生气,在群里公开怼了回去。”
张集镇卫生院。凤雅在此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两个月。王昱倩拍摄
  至此,舆论与前几天已大相径庭。观察者网关于王凤雅家属澄清网友指责的微博转发量已有17000余次。
  不少人转发了这条微博,要向王凤雅家人道歉。
  26日晚,央视新闻也发表评论,称“真相已浮出水面,谁该反思?

  在自媒体崛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朋友圈中从来都不缺乏口水,稀缺的是对事实的探究和对真相的执着。一些自媒体习惯于质疑,但未必进行过调查,拿到了足以坐实结论的证据。就这一起事件而言,一些自媒体发文质疑王凤雅父母诈捐,将原本筹来救女的善款“挪用”去给儿子治唇腭裂,其“重要证据”仅仅是一个朋友圈截图
:王凤雅母亲在朋友圈晒出的一组带儿子在北京某医院照就诊的照片。后经证实,给儿子进行唇裂手术的费用是由另外一家基金会资助,和给女儿治病完全是两码事。
  一些网络事件,往往都是“结论先行”,人们根据一些信息的片段就得出结论,然后“义愤填膺”地进行口诛笔伐。这一方面固然需要有关机构和个人及时澄清,以正视听;但另一方面也要求广大网民擦亮双眼,在加入“讨伐”的队伍之前,先让理性“多跑一会儿”,追一追事实,等一等证据
。而对于作为传播重要节点的自媒体,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发声时务必慎重。殊不知,你在键盘中随意敲出的“结论”,转发的热点,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伤害。言论自由须有边界,造谣传谣也将承担法律责任。
  在事件剧情反转之后,王凤雅的父母表示对造谣者将诉诸法律。
  确实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这有利于进一步厘清事实,也是对正当网络慈善活动的一种支持。舆论的监督有助于网络募捐的正规化、透明化,但任何监督必须基于确凿的事实,否则伤害的不仅是相关当事人,也是在伤害慈善本身。
  王凤雅死亡背后 到底是父母诈捐还是爱心人士道德指控?
2# 四姑娘山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5-26 22:01:00|显示全部楼层

王凤雅事件戏剧化反转 央视:双输结果各方应反思

源自:央视新闻
原文标题:评论丨河南“小凤雅”事件真相出来了,谁该反思?反思什么?

  近日,河南太康3岁女童王凤雅的离世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2017年,王凤雅不幸患上一种名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癌症。因王凤雅的家庭无法承担巨额治疗费用,其父母通过网络募捐平台向社会求助,并得到了网友的慷慨相助。
△王凤雅和母亲(资料图)
  2018年3月,有爱心人士曝料称,王凤雅的父母将善款提现后,并未用于救治王凤雅。某自媒体发布的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还声称,王凤雅父母用募得的15万善款带着儿子去北京治疗兔唇,却放任女儿的眼病不断恶化。这个版本经网络传播后,小凤雅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网友纷纷指责王凤雅的父母涉嫌诈捐。
  但随后,故事就出现了戏剧化反转。
  25日上午,河南省太康县公安局宣传科科长张磊落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警方调查,确认王凤雅家属当初的筹款目标是15万元,但实际上只收到38638元捐款。且这些钱基本用在了女儿王凤雅的治疗上,目前还结余1301元。据此,当地警方表示不存在诈捐(仍有部分网友认为,王凤雅家属提供的支出明细中包括有买奶粉的支出,这不属于治疗费用。但对于多数网友来说,给幼童买奶粉也属合理)。5月25日下午,在太康县张集镇民政所、水滴筹、媒体等人员的陪同下,王凤雅的爷爷王太友将所筹款项剩余的1301元善款交到了太康县慈善会。
△王凤雅爷爷
  至此,事情的真相已经基本浮出水面:王凤雅的父母不存在诈捐行为。一些媒体、自媒体也删除了之前的报道。但围绕这一问题的讨论还在继续。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上募捐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公众视野。然而,时有耳闻的骗捐、诈捐以及不规范操作,让公众的爱心严重透支。“小凤雅”事件虽然不存在诈捐,但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如何重树公众对网络捐赠的信心?

央视评论
  一个三岁孩子的离世,让人叹息、揪心,但公众和媒体的注意力显然并不在此。事件曝出后,受捐者觉得委屈万分,后悔当初选择网络求助;而对于捐助者来说,虽然后来证明没有被骗捐,但很多人的内心深处恐怕对网络慈善的信心又少了一分。这样一个双输的结果,值得各方反思。

质疑要从事实出发
  在自媒体崛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朋友圈中从来都不缺乏口水,稀缺的是对事实的探究和对真相的执着。一些自媒体习惯于质疑,但未必进行过调查,拿到了足以坐实结论的证据。就这一起事件而言,一些自媒体发文质疑王凤雅父母诈捐,将原本筹来救女的善款“挪用”去给儿子治唇腭裂,其“重要证据”仅仅是一个朋友圈截图:王凤雅母亲在朋友圈晒出的一组带儿子在北京某医院照就诊的照片。后经证实,给儿子进行唇裂手术的费用是由另外一家基金会资助,和给女儿治病完全是两码事。
  一些网络事件,往往都是“结论先行”,人们根据一些信息的片段就得出结论,然后“义愤填膺”地进行口诛笔伐。这一方面固然需要有关机构和个人及时澄清,以正视听;但另一方面也要求广大网民擦亮双眼,在加入“讨伐”的队伍之前,先让理性“多跑一会儿”,追一追事实,等一等证据。而对于作为传播重要节点的自媒体,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发声时务必慎重。殊不知,你在键盘中随意敲出的“结论”,转发的热点,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伤害。言论自由须有边界,造谣传谣也将承担法律责任。
  在事件剧情反转之后,王凤雅的父母表示对造谣者将诉诸法律。确实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这有利于进一步厘清事实,也是对正当网络慈善活动的一种支持。舆论的监督有助于网络募捐的正规化、透明化,但任何监督必须基于确凿的事实,否则伤害的不仅是相关当事人,也是在伤害慈善本身。

公开透明以重建信任
  的确,很多人之所以一听到“诈捐”就倾向于相信,这主要是因为背后有其传播的社会土壤。近年来,一些不规范的网络募捐、甚至诈捐行为屡屡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捐助者和受捐者之间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隔阂,缺乏相互信任。一旦有了导火索,人们的这种不信任感就会被点燃。
  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建人们对网络慈善的信心,首先需要重建信任。而要重建信任,需要让慈善资金在阳光下募集,在阳光下使用,同时引进监督机制。按照2016年9月施行的慈善法,网络公益募捐只能通过有资质的网络募捐平台来进行。但对于个人通过网络求助的行为,法律并没有禁止。也就是说,个人可以通过网络为自己求助,但个人不能通过网络募集资金开展公益活动。
  在“小凤雅”事件中,经警方调查确认,王凤雅家属本次募集的善款主要通过水滴筹,获取善款额为35689元,另外通过网友微信红包、火山小视频直播打赏获取善款2949元,共计38638元。水滴公益在24日刚刚获得民政部的认证,成为合规的网络公益平台。
  王凤雅父母的行为有个人求助的成分,也有通过网络平台求助以获取资金的成分。无论是哪种方式,公开透明、向捐助者公开资金使用情况都是赢得信任的起码要求。这次事件之所以引发网友质疑,与受助方没有及时同步公开资金使用情况也有关。实际上,王凤雅家属在使用善款时已留存了票据,但或许是由于缺乏这种意识,而没有及时公开。这应该为以后的求助者引以为戒。
  在目前公众对网络慈善缺乏信任的情况下,有需求的求助者应该更多地通过有资质的网络平台来获取善款,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并及时在筹款平台主动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平台在审核方面也应该对资金去向进行必要的监督,让资金使用更加公开透明,以累积公众对网络慈善的信心。
  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善心,需要的是良好的慈善机制和社会氛围。这一起事件再次告诉我们,善心经不起一次次消费。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在捐助者和求助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善,也是在为中国慈善奉献爱心。
  王凤雅死亡背后 到底是父母诈捐还是爱心人士道德指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5-26 16:01:00|显示全部楼层

重病幼女家属被指诈捐续:涉事公益机构项目被停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河南重病幼女家属被指诈捐续:引爆此事的公益机构项目被停

王凤雅与母亲的照片。
  近日,广受关注的“王凤雅事件”逐渐清晰。河南省太康县警方5月25日表示,警方没有了解到王凤雅家长涉嫌“诈骗”等犯罪的证据,未予立案。
  5月25日晚,最初并一直公开质疑王凤雅家长的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官方微博@小希望之树 发布情况说明称,因王凤雅事件该机构的名字出现在新闻报道里,该机构数十个危重小朋友的捐款项目被停。该机构会全力配合基金会和相关部门对所有项目的审核核查工作。
  “王凤雅事件”最初引起社会关注,是从4月8日开始,@小希望之树 和@作家陈岚 发微博质疑女童王凤雅的家长,认为他们募捐了钱却消极治疗,没有把王凤雅送到大医院治疗,还疑似把善款挪用来给王凤雅弟弟治唇裂,重男轻女,涉嫌诈捐。而5月24日公众号“有槽”发文《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引爆该事件。该文称,王凤雅家长在水滴筹等平台募集15万元(编辑注:经警方5月25日证实只有38638元,该文显示已被删除),却不为其治病,有“诈捐”嫌疑。
@小希望之树发布的情况说明。
  澎湃新闻注意到,@小希望之树 发布的前述情况说明强调:“王凤雅事件众所周知我机构未立项未募款未拨款,我机构公众号也从未转发该事件新闻,更未发布过不实消息。王凤雅事件和我们的任何项目没有任何关系。”
  情况说明还称,该机构所有项目被停,“全体员工都无法揣测和解释其中的逻辑,此事会影响到许多小朋友的拨款”。该机构会全力配合基金会和相关部门对所有项目的审核核查工作,尽快恢复项目的正常运作。
  @小希望之树 还贴出了上海仁德基金会的说明。该说明称,因收到网友反馈,提出对王凤雅事件相关方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的争议问题,该基金会主动暂停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在该基金会下的项目筹款,并会将尽快联合各方开展复合调查,等工作结束通报结果。
  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官方网站显示,该机构注册于2013年,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儿童保护项目包含大病儿童医疗救助项目、困境儿童救助项目、紧急救命卡项目与受虐儿童救助项目。
  女童患病身亡 父母被指拿捐款为儿子治病放弃女儿
#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5-25 17:01:00|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批"小凤雅之死"网络言论:主题先行的道德指控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小凤雅之死:这家人承受不了那么多主题先行的道德指控

杨美芹与女儿小凤雅
  昨日,因为一篇《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在网络的流传,河南省太康县一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女童离开人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今天,随着各路机构媒体、自媒以及围观网友的持续跟进,事情持续发酵。

1
  总结网络上的各种争论,核心大概是:女童王凤雅家人有没有将筹来的善款,用来给儿子治疗兔唇?王凤雅去世后,并未用完的善款去了哪里?
  现在不少人将矛头指向王凤雅家人,他们认为,正是这一家人不积极地用善款去救助王凤雅,才导致了她的死亡。
  这主要来自于公众号“有槽”提供的信息:
  1、筹到15万善款的王凤雅妈妈,去年12月去了北京的医院,但“带去治疗的不是凤雅,而是她的哥哥。”
  2、4月6日,公益组织实地探访,督促王凤雅妈妈带孩子去北京看病,但在北京,凤雅妈妈却撒泼大闹,直接失踪。
  3、今年4月13日,志愿者在王凤雅老家跟其父母商量治病策略,却被凤雅奶奶抢走手机,并被殴打。
  4、凤雅于5月4日去世后,其母清空所有微博、视频和朋友圈,对网友要求偿还善款的要求不闻不问。


  基于此,这篇文章认为,凤雅家人是“利用她存活的希望行骗。”“他们是什么罪行?虐待罪?诈骗罪?我希望是故意杀人罪。”
  这已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指控。

2
  在事情发酵之后,机构媒体继续跟进采访,事情呈现更多面相。
  譬如针对王凤雅母亲杨美芹利用善款给儿子去北京治病,凤雅爷爷回应红星新闻:杨美芹给儿子治兔唇的钱是嫣然天使基金提供的,去年4月已经做完了手术,是在王凤雅发病之前,因此不可能挪用善款。而治疗费用出自嫣然天使基金会,也得到该机构证实。
  至于网传的王凤雅家人共筹到15万,王凤雅爷爷表示:募捐金额共计3.8万余元,而非网传的“15万元”,筹款都用在为王凤雅治病上;目前善款剩余1000余元,“准备交给政府。”
杨美芹在直播平台上为小梦雅筹款。
  当地公安组织也介入调查,官方调查组回应红星称“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是,筹来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疗上了”;并在回应北青记者时称,“这一事件不构成刑事案件”。
  所以,根据这一回应,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杨美芹所获款项基本用于王凤雅的治疗。至于筹款数额、杨美芹一家到底有没有尽心给凤雅治疗,家人与志愿者、网友各执一词,仍难判断。
3

  但就在这些事实还有待权威认定之前,网络上却掀起了对杨美芹一家严厉的道德批判。
  比如有网络大V直言──
  “王凤雅疑似被亲生父母虐待致死”;
  有人打出标题,“地狱空荡荡,王凤雅的父母在人间”;
  还有某个自媒体,以漫画的形式,对王凤雅家人进行各种脑补,“这是造了啥孽,怎么生出那么个东西”,“他们所做的一切,撒的这所有谎,都是为了不想给她做治疗,想慢慢把她拖死”;
  当然,还有引爆这件事的公号,作者说,“只有人为的地狱,只有恶魔般的父母”……
  确实,当一个患病的孩子,父母以她的名字筹了款,却没有救活她,容易引致“不尽心治疗”的质疑。

但现在的很多质疑,多数只是来自志愿者与公益组织方面的信源,或者网友自己强加的脑补,可能与事实有很大出入。
  而没有实锤的质疑,显然不可靠。
  我们看到,在这两天的舆情风波中,我们看到不同志愿者、自媒体纷纷发声,披露很多王凤雅治病的细节,但王凤雅家人呢?

到目前为止,只有孩子爷爷发声。事件的核心之一杨美芹,始终没有出现。是否应该听听她的声音?
  王凤雅爷爷的回应未必就是事实,杨美芹也未必就会做出什么辩驳,但至少,不同信息的出场,可以助我们“兼听则明”,避免上来就指责孩子家人是“禽兽”、“重男轻女”。

4
  杨美芹是一个农村人,她在各种平台上为王凤雅筹款,很不容易。在给孩子治病过程中,公益组织给了她很多帮助。
  这一家人应该感谢他们。如果这家人真如有志愿者所说的,殴打了他们,或挪用了善款,就应该致歉。
  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在慈善的两端,确实存在双方话语不对等的地方。慈善行为一旦出现纠纷,掌握话语权的组织、志愿者可以通过不同平台发声,夺得话语先机。
  而被救助的一家,可能压根就无从辩驳,在舆论场中天然失势。特别是杨美芹身在农村,这意味着她与网络的连接通道很多时候是屏蔽的。
  这并不是要为杨美芹一家辩护──如果她确实做了有愧于募捐与志愿者的事,就应该被谴责。
嫣然基金会回应,凤雅弟弟治病的钱为该机构所出。
  而是想说,虽然她是被救助的弱者,但她的声音也该倾听。接受了救助,并不意味着道德上就有了亏欠。在事实被确证之前,不轻易出恶语,也是对小凤雅家人起码的尊重。
  借助媒体报道,我们知道杨美芹有五个孩子,王凤雅排行老四,患有兔唇的弟弟是老五。
  农村家庭,五个孩子,两个病童,至少可以推测,这不是一个宽裕的家庭。甚至,我觉得这很可能是一个极端贫困的家庭,因为她们家还享受低保。
  理解农村、理解贫穷这种极端经验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哪怕杨美芹对善款动了那么点小心思,又是否完全不可理解呢?是不是就一定要对她穷追猛打?
  这至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慈善伦理问题。
  现在当地警方称善款并没有被滥用,这基本可以认定外界的质疑没有多少道理。
  只是希望,下一次再发生类似慈善纠纷时,我们可以看到底层被救助者的声音,能够被更广泛地倾听,而他们不只是蜷缩在一隅,被“误解”,被“指控”,默不作声。
  女童患病身亡 父母被指拿捐款为儿子治病放弃女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6 19:48,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