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1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探讨研究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文明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文物报
陆上丝绸之路线路图
http://www.phoer.net 7 W6 {' u# G. V6 k0 O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商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沟通和交流的象征。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了丝绸之路新的内涵,在这条文化线路上,不仅能够看到灿烂辉煌的历史遗迹,而且还将见证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在经济合作领域的异彩纷呈。自2006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中国与中亚有关国家开展了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将于6月底接受世界遗产专家审议,有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http://www.phoer.net 5 R0 _# R/ f0 W  C& t3 e4 w“无数铃声摇过渍,应驮白练到安西。”著名的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十九世纪下叶,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在其所著《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线路,称作“丝绸之路”,此后被中外史学家认同,而沿用至今。在当今文化学界,“丝绸之路”其内涵已经超越了交通道路和商业贸易的局限,涵盖了古今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成为东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明沟通和交流的象征。</p>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实用功能不同以及沿线国家政治纠纷的影响,丝绸之路出现不同的线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越过帕米尔高原,经过中亚、西亚地区直到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的贸易通道成为“西北丝绸之路”;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道称为“西南丝绸之路”,西北、西南统称为“陆上丝绸之路”;从我国的东北、华北起到蒙古高原,再穿过西伯利亚森林地带的大草原最后到咸海、里海一带,横贯欧亚大陆草原地带的东西交通线称为“草原丝绸之路”;从陆上西南丝绸之路以南的一段开始,经过我国的泉州、广州等沿海港口出海,到东南亚、斯里兰卡、印度,再通到波斯湾、红海地区的通道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p>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2 x5 x. I4 u0 A* E4 T http://www.phoer.net
西汉时期 汉高祖时,为消除匈奴侵扰,签订和亲协议,承诺“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促进了中原与匈奴的物质文化交流。文景期间在延续和亲政策的同时,鼓励与西域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加强了丝绸之路上早期的文化交流。汉武帝时,改变国家战略,一方面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极大地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物质文化交流,之后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使节和商人络绎不绝,文化交流范围也随之扩大;另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等对匈奴展开大规模的反击战争,最后将匈奴逼入西北偏远地区,同时设置西域都护府。反击战争扩大了汉朝疆域,使得中原文化大规模地向原匈奴所占据的河西走廊地区扩展,同时投降汉朝的匈奴也将自身的游牧文化向中原渗透,实现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西域都护府的设立维护了西域的安定,保障丝绸之路的通畅,也促进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p>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北方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在原有基础上向北向南扩展,与此同时,立足江南的六朝政权积极发展海外关系,使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向南海、东海延伸,与波斯、南亚、大秦(东罗马)、东南亚、朝鲜、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都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甘肃省博物馆所藏甘肃靖远出土的东罗马神人纹鎏金银盘、宁夏固原博物馆藏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鎏金胡瓶、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灰陶载物骆驼等都是此时期东西方交流的物证之一。陆海丝绸之路的空间扩展,扩大了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并使文化交流内容更加宽泛。这一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传入西方,国外一些先进技术也逐渐传入中国。</p>隋唐时期 隋朝时期,隋炀帝亲自西巡开拓疆土,打通丝绸之路,还在张掖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各国商人、使臣云集,使之成为一次各国文化交流的盛典。唐朝时,继续扩大与西方交往的范围,拓宽与中西亚各国的贸易渠道,中外文化交流达到鼎盛。来自西域的胡乐、胡舞、胡服、胡食在中原地区特别是长安广为流行,马球、赛马、射箭等体育活动更为人们喜爱。各地留学生、学者、游历者、传教士在此聚集,各地文化融合于此,长安一时成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最繁荣的城市。这一时期我国出土的大量文物即是明证,如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八瓣花纹蓝琉璃盘;甘肃秦安县出土三彩胡人牵驼俑等。唐中期,陆上丝绸之路由盛转衰,海上丝绸之路得以发展,尤其对宗教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印度教、摩尼教在这一时期从海路传入中国,而中国的道教和民间信仰也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区。</p>明清时期 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丝绸之路的路线进一步拉长,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将亚、非的广阔海域连接起来,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与交流。清朝时,茶马古道与西南丝绸之路相接,马帮为中原、西南、印缅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使得楚文化、巴蜀文化、青铜文化、佛教文化在交流中得到沉淀。英国东印度公司、瑞典东印度公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进行茶叶、丝绸、瓷器贸易,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p>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传播; o, b8 i6 ]! z% h% ] http://www.phoer.net
丝绸之路最初以物品交换为主,之后逐渐发展为官方的贸易通道,物质文化交流一直是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文化交流形式。随着物质文化交流的深入,文化交流逐渐上升到精神文化。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景教等宗教文化通过不同的路线和途径传入中国,中国化的佛教以及本土的儒教、道教、民间信仰也经丝绸之路向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传播。唐朝时,音乐、舞蹈、文学、艺术等领域融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元素,使精神文化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p>贸易传播 商品贸易是最深远的文化传播,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前,汉朝政府为了安定匈奴,赠送丝绸以求和平,匈奴作为少数民族对丝绸的需求远不比其他物品,所以他们把从中原所获得的大部分丝绸运往中亚及其以西,换取所需物品,形成了丝绸之路上早期的贸易往来。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正式成为一条官方的贸易通道,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原地区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交易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到唐朝时,贸易往来达到鼎盛。</p>物质文化传播方式以商品贸易为主,传播路线以北方陆路丝绸之路为主线。中国的丝绸一直是连接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地中海沿岸的罗马等国家的纽带。1世纪前,罗马与中国汉朝没有直接的往来,杨共乐经过研究指出,《后汉书》中的蒙奇兜勒即罗马属下Macedones,是第一批由陆路到达中国的罗马人,此后罗马商人通过海路来到中国,这是早期中国与罗马建立贸易关系的路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与东罗马民间往来频繁,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罗马金币和玻璃器表明,该时期自西域东来,经由河套地区的北方丝路繁盛,经该路线传入中国的还有中亚、西亚的装饰品。中国的养蚕制丝技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为我国独有,后由远嫁的和亲公主传入西域,公元4世纪,自西域传入波斯,公元 6世纪,长期生活在中国掌握了养蚕制丝技术的印度僧人将之传到东罗马地区,直到公元12世纪才传入意大利,大约又过了100年后,传入西欧各国。隋唐时,中国的瓷器由于不易输送,主要通过海路向外传播,在中亚撒马尔罕及伊朗、伊拉克、约旦、叙利亚境内都发现了中国唐代的瓷器。季羡林在对中印文化交流研究中指出,中国的纸和造纸术先传到西域地区,经过西北丝绸之路传到印度。</p>人员往来 从西汉开始,中国历代王朝都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建立有官方友好关系,互通使节,加强联系,如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次下西洋,让世界对中国及中华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外,唐朝的国子监曾接纳大批外国留学生,他们在中国学习传统文化典籍,接受正规的中国教育,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骨干力量。还有历史上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任职17年,期间游历了40多个城市。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对中国及丝路上的西亚、中亚等部分国家地区进行了翔实描述,使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从道听途说上升到更具体的层面,同时吸引了更多西方人来到中国,对中华文化的向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地区长期居住着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他们经常进行迁移,迁移过程中将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传播并与当地文化相融合,使西域成为多文化汇聚之地。</p>宗教传播 宗教传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传播的最基本特征为多宗教并存,与不同的地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再传播。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是最初的宗教传播者,后来随着各国往来的密切,逐渐出现传教士、弘法僧、求法僧,穿梭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成为宗教文化传播的使者。中国境内丝绸之路上曾出现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各种宗教文化,其中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而中国的道教、儒家文化、民间信仰、中国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向外传播,但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宗教文化向外传播不够主动,主要是在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积极主动的态度下得以传播。</p>佛教、伊斯兰教、袄教、景教等都是从中亚输入并逐渐沿丝绸之路向东传播。袄教是最早传入西域的外来宗教,据考证,传入的时间约为公元前4世纪,之后沿丝绸之路传入内地,敦煌以东、肃州、甘州、凉州、金城到长安,都有袄教徒及拜火祠,10世纪以后逐渐在各地消失,虽失传但某些固定的信仰习俗保留至今。印度佛教首先为位于丝绸之路上进入中国关口位置的贵霜王朝所接受,然后传入今新疆地区的时间尚不确定,纪元前后至1世纪传入中原汉地,传播路线是经过新疆沿南北两道由敦煌入关。道教是中国汉族主要宗教之一,产生于东汉中叶,隋唐至宋达到鼎盛时期,随着信仰道教的汉人在西域的活动传入西域,传入时间不确定,但可以肯定魏晋时已在高昌和西域其他地区流行,与佛教和儒家思想相互融合。</p>艺术传播 乐舞艺术是丝绸之路上中外艺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使臣往来、随公主外嫁、宗教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如西方的乐舞,从汉至隋唐影响极大,主要有两大乐系:印度乐系和伊兰乐系。两大乐系的乐舞由中亚或印度传人,先在今新疆地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乐舞,再传人内地,称为“胡乐”“胡声”。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汉族的礼乐崩坏,甚至官方的太常乐也杂用胡声。隋唐时胡乐成分更多,就是国家大典、庙祭的雅乐,也杂以胡戎之伎;至于用于宴会、庆典的隋九部乐、唐十部乐中,胡乐占了大半。其后,太常坐、立部伎均与龟兹乐、西凉乐有关。散乐百戏,即歌舞杂技,自汉代以来,西域、天竺、罗马杂技、幻术传人中国内地,历代均有,唐代更盛。唐代软舞、健舞中,大多源于胡乐,最为流行的是胡旋舞、胡腾舞、拓枝舞等。上述这些乐舞形象,大多在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皿、壁画、佛座、陶俑等文物上得以再现,如甘肃省博物馆藏鎏金铜胡腾舞俑、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胡腾舞俑石刻木门等。还有流行于唐代的马球,即由波斯或吐蕃传人。绘画、雕塑与乐舞一样,中国内地也深受印度及中亚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入,致使内地寺院、石窟寺壁画、塑像带有印度健陀罗风格。唐代京师长安有许多西域画家驰骋画坛。如今丝路沿途存留的众多石窟寺内,保存了魏晋以来的许多壁画雕塑,再现了东西方艺术交融的光彩。</p>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与它的开放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丝绸之路”作为物化的形态,展现了我国古代要求打开国门与世界交流的愿望。此外,“丝绸之路”还是一条民族迁徙和融合之路,几千年来在丝路上迁徙、活动的民族不可胜数,他们为丝路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更有的民族因迁徙而与其他民族融合,形成新的民族。</p>“丝绸之路”虽以丝绸贸易为开端,但其意义却远远超过了贸易的范畴。它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古国如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和中国联系在一起; 又把世界文化的发源地如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美洲印加文明和中国文明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条连接亚、非、欧、美的大动脉,使这些文明经过大动脉的互相交流而放出了异彩,这也是我们推进“丝绸之路复兴”的历史基础所在。</p>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八神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八神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成都三圣花乡赏荷(一) 高级职称养老金倾斜政策实施10多年将暂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1 19:29,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