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9年大城养老,如何做到“老有所养”?代表委员这样说

 [复制链接]
源自:上观
原文标题:大城养老,如何做到“老有所养”?代表委员这样说

  导语:当这座城市老年人的比重越来越多,我们拿什么来保障老人的幸福生活,让他们老有所养?
养老问题,与每个家庭都相关,又关乎每个人的未来。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截至2017年底,上海60岁以上户籍人口达483.6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3.2%,而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80.58万人,占5.5%。
  “大城养老”成为今年两会会场内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当这座城市老年人的比重越来越多,我们拿什么来保障老人的幸福生活,让他们老有所养?
  助餐服务“放量提质”
  在本市各项助老需求调查中,“助餐”都排在前列,上海连续多年将助餐点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老年助餐服务面临‘供不应求’的新情况。”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凤懋伦在调研时发现,社会对老年助餐提出了“放量提质”新需求。老年人家庭都希望助餐点布点更均衡些,能够离家更近一点,最好早中晚都能提供助餐服务。同时也希望餐食更加丰富,实现“点对点”送到家服务。
  但是,现有以“补贴支持”为主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新需求。目前,本市老年助餐受益人数约8万名左右,按户籍80岁及以上高龄人群有80.58万人计,约为1/10;如果老年助餐扩大到整个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按1/10的需求统计,就是近50万人,短期内难以满足。
  另外,本市老年助餐服务带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质,支撑这一供给模式的主要措施是政府的资金补贴。调研显示,现在老年助餐的价格比较实惠,城区一般每客8-12元,农村地区-每客5-8元。老年助餐每一份的成本分担,基本上老人自己出一半多,政府补贴近一半。一些街镇反映,每年老年助餐补贴要占到整个街镇为老服务经费的50%。
  代表委员们建议,老年助餐服务要适应新需求,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助餐服务近期以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为服务对象,远期可扩及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服务以午餐为主,逐步增加早餐和晚餐。
  凤懋伦建议,应以“社区食堂”为载体,构建“政府支持、市场承接”的老年助餐服务新模式。可借鉴“白领午餐工程”方法,社会餐饮供应商只要符合社区食堂建设和服务标准等要求,接受价格标准参加招标,一旦中标就可挂“社区食堂”牌,参与提供老年助餐服务。鼓励社区食堂按微利原则,为老人提供早餐和晚餐,按市场价为市民提供各类就餐服务,再以盈利补上营运费用,做大做强,反哺老年助餐。
居家养老服务做到位
  对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护理服务的水平直接影响了晚年的生活质量。现在,上海面向老年群体提供的上门养老服务有两种方式,一是“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二是从去年起全市试点推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的上门养老服务。两者侧重点虽不同,但在制度设计、体系构建上有重复,也给部分老人和家庭带来了困扰。
  长护险试点规定,为享受政策的老人提供的是15项常用临床护理项目和27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这与居家养老服务有相当大的重叠,但也有不同。老百姓称长护险是可以“喂饭、助浴”,却不能为其“做饭、洗衣”,而老年人最迫切需要的不仅仅是“喂饭、助浴”,而是“做饭、洗衣”“买菜、买衣”等日常生活服务。另外,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与长护险服务人员队伍待遇薪酬大不相同,前者小时工资是25元,后者最低是40元,一般为65元。代表委员们在调研时发现,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都抢着要做长护险服务,造成了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短缺。
  “以‘模块化’的形式细化分解长护险与居家养老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人员队伍类别等,实现长护险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协同互补。”凤懋伦建议,将长护险和居家服务的项目都设计成“服务项目类别模块”,由长护险提供的按长护险的标准结算,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则由民政部门按标准结算。再根据“服务项目类别模块”的标准与要求,对应进行养老领域各类服务人员队伍的细分,建立相应的“服务人员类别模块”,涵盖长护险和社会养老照护的各个方面,建设职业化员工制的养老领域各类人员队伍。
  “我们做过统计,一个老人需要专业照护的时间,每天大概只需两小时。”市人大代表、杨浦区民政局局长明依建议,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可对家庭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如安装防滑垫、扶手,包住家具尖锐硬处等,以减少意外伤害可能性。另外,还要推广安装智能化养老设备,在老人家中建立起一个“虚拟养老院”,“比如安装智能化床垫,既可以感应老人的生命体征,还可以监测老人是否卧床。如果离床一定时间还没回来,可能就是发生了意外,床垫及时向社区报警,专业人员会第一时间上门查看。”
“照护床位”搬进家庭
  有人感叹,上海城市“老”得太快,公共服务供给只能拼命追赶社会需求。多年来,上海都将“新增养老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这已成为最“年长”的市政府实事项目。目前,本市大部分区域已完成3%的机构养老床位建设指标。代表委员们说,随着老龄化、高龄化的规模加大与程度加深,机构养老床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养老方式上都无法有效满足未来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
  市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郝勇建议,创设“家庭照护床位”,可成为上海拓展“机构养老模式”的主要抓手。他所说的家庭照护床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而是将养老床位设置到失能失智老年人家中,由服务机构人员上门提供综合性、专业性、持续性的照护服务。他认为,“家庭照护床位”可使老年人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家庭照护、机构养老之间无缝流转,实现不同养老模式的相互融通,“对于家庭照护床位,要制定设施标准和服务规范,还需加强医养康复服务队伍融合和服务队伍建设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有代表提及,很多独居老人由于身体和心理原因,不愿走出家门,久而久之脱离社会,无法很好地享受到社会关怀。针对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市人大代表、新华医院中医科主任吴敏建议,要多发挥志愿者的力量,比如早晨把老人从家里接出来,送去养老机构,晚上再由志愿者把老人送回家。她还建议,可借鉴欧美国家“互助养老”的做法,由社区和相关机构牵头,帮助有需求的老人和通过审核的年轻人对接,老人向年轻人优惠出租房间,年轻人则负责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简单照料等,“需要对各类形式的志愿者进行严格管理和评估,以保证老年人得到优质的照护。”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彭薇图片编辑:邵竞本文图片:视觉中国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无筝123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无筝123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无筝123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无筝123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无筝123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无筝123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一周反腐看点:他向党和人民“交上了零分答卷” 两会会场外,上海网友热议养老话题,建议设立老人陪护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18:08,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