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泡泡老忍者|查看: 15776|回复: 88
[财经

李斌:对很多用户来说,蔚来已成为认识朋友的纽带

 [复制链接]
39#
 dyliaoge 发表于: 2018-9-19 16:46:00|只看该作者

蔚来汽车李斌:中国汽车产业的机遇在于换道先跑

源自:澎湃新闻
⊙记者:包雨朦

  “中国汽车产业的机遇在于换道先跑。”
  9月18日,2018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上海举行。在主题为《智能电动车的中国机会》的演讲中,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斌表示,智能电动汽车将会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机遇所在,可以让中国的企业“换道先跑”建立起自己的先发优势。
  李斌表示,他在过去常常被投资人问到的一个问题:特斯拉再过几年就要国产了,同样生产纯电动车的蔚来该怎么办?
  李斌认为,智能电动汽车中的智能涉及到自动辅助驾驶、人工智能、车联网、车内娱乐系统等,很多功能服务依赖于本地化的基础设施,因此总部在中国的公司会有更大的机会。
  李斌以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做类比,他指出,智能手机刚问世时,功能手机占据市场主导,当时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为48%,而如今智能手机成为主导,中国品牌的份额已经提高到86%。目前出货量最大的五个手机品牌中,苹果排在第五,前四均是中国企业。
  “尽管中国的手机厂商很多还在使用国外厂商的零部件,但总体上通过软件能力的提升,让国产的产品体验更好。智能汽车产业也是如此。今天看电动汽车市场里主要以中国品牌为主,基本上外资的品牌很少。”李斌指出,智能汽车的变革浪潮会让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提高,现在就是典型的换道先跑,这是很重要的中国汽车产业的战略机遇期。
  他还预计,未来中国乘用车市场上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以每年2%左右的速度提升,“现在智能手机市场每年提升4个点,我认为汽车不会那么快,因为汽车的供应链太长了,但是每年提升两个点完全有可能。”
  李斌认为,智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结合有天然的优势。首先,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电动车的动力输出更快,在支持ADAS(高级辅助驾驶)功能时有更快的反应速度,传感器从感知到运算所用的时间不过一两百毫秒,这是传统的燃油汽车无法比拟的。其次,在架构上,自动驾驶汽车想要成为移动的生活空间需要更大空间,电动汽车则相对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因此电动车取代燃油车不仅是政策的推动,也是未来技术的选择。
  李斌还介绍,目前蔚来在全球有7000多名员工,44%是研发人员。目前在智能化方面已经进行了较多的布局,包括获得了上海第一块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牌照,推出了具有高级自动辅助驾驶的水平的量产车ES8,发布了自主研发的车载人工智能系统等。
  就在不久前的9月12日,成立不到4年的蔚来汽车在美国纽交所敲钟上市,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个在美国上市的电动车企业。
38#
 zhenshiyaya 发表于: 2018-9-15 16:06:00|只看该作者

76%涨幅背后:蔚来的上市与李斌的“北坡”

源自:极客公园
  从蔚来的上市理解它背后的中国新造车行业。
  文|张鹏
  编者语:9月13日,也就是蔚来上市的第二天,股价一度飙升了92%,收盘11.6美元,涨幅达到了惊人的76%。从突然宣布IPO到正式上市,这家创立才四年的新造车企业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蔚来试图打破传统汽车制造的新路径到底是什么?这个聚集着百亿资本的新赛道上又将有怎样的机遇?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为你解析新造车的“蔚来”和“未来”。
  9月12日,蔚来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6.26美元,市值约64亿美元,发行总额约为10亿美元。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IPO的新造车企业。

  其实自从蔚来传出IPO的消息,我就看到很多人对这事感到疑惑,觉得这家公司怎么就上市了?因为无论是产量还是收入,它的数据都说不上“好看”。
  根据蔚来的招股书,截至8月28日,它一共生产了2200台ES8电动车,交付了1381台;2018年上半年,汽车销售收入671万美元,但从2016年到现在,累积亏损超过了109亿人民币。光看这些数据,大家的质疑显然可以理解。
  不过,我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一家成立四年,在一级市场融资约145亿人民币,这次又在二级市场募到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投资人看中它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总不能只是觉得“因为投资人傻”吧,蔚来的背后肯定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东西。
  这篇文章,不妨就让咱们一起从蔚来的上市开始,好好探讨一下该怎样理解它背后的新造车行业。

蔚来创始人李斌

新造车为何吸引人?
  我曾经看过博世中国的一个统计,说目前中国的新造车企业已经突破了60家。如果我们仔细审视投身到这场新造车运动里的企业家,会发现头部的力量大多数都有非常光鲜的履历。
  蔚来李斌,带着易车上过市;车和家李想,创办过泡泡网、汽车之家;小鹏汽车何小鹏,UC优视联合创始人;威马沈晖,原吉利集团副总裁;等等。
  同时,每一家新造车企业,都吸引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人民币的融资。我相信,这么多优秀的企业家同时看中这个“赛道”,还有这么多的资本愿意在里面“赌一把”,背后必有大势存在。
  客观来看,自从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这个复杂机械系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现有工业体系下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无论是制造流程还是利益分配格局,似乎都已经尘埃落定。
  但是近30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让这套复杂系统正在面临变化,科技互联网带来的变量已经开始穿透这个传统行业的边缘。
  理解这件事有个很简单的维度。过去十年,手机这个产品品类依托科技互联网有过至少5次大的迭代进步,但是传统汽车行业对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却往往有5到8年的滞后期,这让这个行业在“新科技”的角度严重滞后于社会。举个例子,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让大家对触控和语音的交互方式越来越习以为常,但在汽车里面,无论是触屏层面还是交互效果却都还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滞后期?因为传统的汽车工业体系有一套业已成型的规矩和流程,它有非常沉重的包袱,不仅要考虑到安全层面的因素,还要想方设法协调好整个供应链体系里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
  任何一个调整,都会影响到它的整个生态系统。比如以传统发动机为核心的传统车企如果要转向电动和无人驾驶,那它的研发和供应链体系就都要打碎重来,它很难去做这样决断的动作。所以,传统汽车工业对新技术的拥抱谨小慎微,它没法快速变化,必须一点一点慢慢转换。
  这种情形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导致汽车行业中信息科技的能量已远远落后于科技互联网圈,汽车行业里有一个巨大的“技术洼地”存在。而这个“洼地”,就是这群企业家和投资人看到的机会所在。
  新造车企业家们没有传统车企那样沉重的固有产业链包袱,可以去快速变化。他们希望能把信息科技应用在汽车里的滞后期,从5到8年缩短至3到4年,甚至2到3年,以此为突破口,去击穿汽车行业看似铁板一块的现有格局。
  同时,传统汽车企业头脑中缺乏互联网领域里的“用户”概念和价值循环。它们研发、制造、建立品牌,目的就是把车卖掉,销售和服务体系引入的是外部合作伙伴,传统车企本身不赚这部分钱,自然也不会在这方面去做投入自己建立体系。显然,如今科技互联网企业看中的“刚需”、“高频”、“用户时间占用”等等是传统车企玩不转的隐藏价值,这同样是个依托科技互联网而出现的新模式,是汽车领域里没有被充分释放的价值。
  这些都是在汽车的巨大市场里再造竞争力的机遇,加之新造车力量大多数在互联网圈子里都有过成功的创业经历,积累起了丰富的资源和做事情的方法论,构成了这场新造车运动兴起的内在逻辑。


新造车为什么这么难?
  我看到过一些对蔚来的质疑,说它折腾了这么久,烧了这么多钱,结果就产了两千多辆车,真的是在认真造车吗?
  这件事情,如果有人觉得不可理解,认为蔚来是在玩资本游戏,其实是没有看到汽车行业的本质。
  本质上,无论往汽车里加了多少科技互联网的元素,造车还是一件非常传统的制造业的事情。它遵循的是一个典型的“J型曲线”,一开始深度下探,画完下行曲线之后才能反弹。
  为什么?因为汽车是一个异常复杂、对安全性又要求极高的系统,这个产业的形态决定了哪怕是新造车玩家,也必须先在里面做资金和时间上的足够投入,才能在安全性上去跟现有的成熟车企看齐,才能造出一个可靠、可用的产品,这里面没有半点投机取巧的空间。它不像互联网产品那样,能够轻资产进入,一开始可以不好用,可以宕机,没关系,迭代两次就好了,但是汽车宕机一次可能就是致命的,多出几次产品问题,公司可能就没了。
  所以要造车,就要认可并遵守这个“J型曲线”。
  新造车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它不光ToC,也ToB。一方面,它要想办法获取用户、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它又要去打通供应链体系,这里面既包括为数众多的元器件硬件生产厂商,也包括汽车分销、服务等整套复杂系统。
  如果新造车企业在前期不做巨大的人力和资金投入,这些东西就没法构建得起来。蔚来在招股书里披露的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2016年到2018上半年,它的销售和服务费用超过50亿人民币,几乎与研发费用相当。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新造车这件事情,机遇虽然明显,但有实力去玩的人却也非常有限,还必须是勇敢者才能来玩。因为一开始他得先跳下去“挖坑”,不挖到坑底就不能收获“石油”,而在井喷之前,他所创造的价值是很难被别人看到的,可能就要背上被人质疑的压力,所以说敢去做新造车的,心理都是超级强大。
  新造车的这种“挖坑”模式,和互联网的“盖楼”模式完全不同。互联网产品一开始就是敏捷扩张,拥有陡峭的增长曲线,价值大小一眼就能看见,有机会有能力的盖摩天大楼,机会和能力差点的,盖个三层小楼也能卖出个回本的价值。但新造车这个“坑”一旦跳进去,要么是NB,要么就是惨败。
  从曲线模型上来说,互联网遵循的是“A型模式”,先一路陡峭地上升,但也可能遇到问题了就断崖式下滑。新造车则必须先下探,探得越深,那个“J”字才越大,最后显现出来的价值也才越高。
  考虑到造车这个行业的形态,蔚来目前2200台的产量,其实已经证明了它的一些能力。因为这不是2台,也不是22台,这种数量级的产品已经不可能靠临时东拼西凑去手工打造了,它肯定需要搭建起自己一套完整的系统,并且也需要配套的售后用户服务体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看蔚来不应该只是看车的交付数量,而应该看整个体系的完整度。它之后面对的问题是工程上能不能持续优化,能不能实现产能的爬坡,还有服务体系的合理性与效率是不是能突破传统车企的瓶颈,带来真正不一样的“拥有车的体验”。
  所以我觉得如果在现阶段拿产量和销量去质疑蔚来,其实没有踩到点上,只有理解了造车是一个怎样的行业形态,才能真正深层地去理解这个生意。毕竟蔚来成立才四年,而传统车企一款新车的研发周期可能都要比这长,现在就下结论,为时尚早。


蔚来的“角色”
  我之前跟其他新造车企业的CEO也有过交流,询问他们对于蔚来上市的看法。本来我以为他们是竞争对手,心里多少会有些忌惮的想法,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希望李斌能在上市进程中更成功一些。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心理也很好理解,因为所有的新造车企业都属于同一个商业“新物种”。传统车企虽然也是挖坑模式,但它们遵循上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用什么方法、多少人挖,挖的节奏是快是慢,都已经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模板。但新造车没有这种百年积累,它们要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变成一个新的品牌,去造车交付,那就要用更多新的技术手段、产品思考甚至互联网的思维“爆破”式地去做这件事。
  这种模式以前鲜有人做过,需要有人先站出来表达甚至证明它,才能让这个行业在市场和资本上获得认可。蔚来这次上市,可以理解为是新造车阵营的第一次冲锋,相当于是帮着整个行业在和更大的资本群体做沟通,其他人自然希望沟通能够顺利,推动外界对新造车认知的提升。
  这是我们去理解蔚来和李斌在这个产业里所扮演“角色”的第一个视角。
  第二个视角是看蔚来选择的“珠峰北坡式”的行进路径。在新造车阵营内部,同样是爆破式挖掘,也分不同的路径选择。有的企业是渐进式行进,先不做太多的系统性创新,而是靠价格相对便宜的电动车新品类,让人先记住它是“造车”的,用户暂时不需要理解它“新”的生态体系,它也特别注意在产品上不做“过度创新”。
  但蔚来不同,它从一开始就尝试把传统的4S店和汽车服务完全打碎,重新构建另一套全新的电动汽车服务体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它做了很多造车之外的事情:比如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1100座换电站、投放1200辆充电车,让充电更方便;再比如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造价不菲的NIO House(蔚来中心),让自己离用户更近。而所有的这些,无疑投入更大,见效更慢。李斌第一个走入公开募资通道,与这个模式的资源消耗更大相关,也是一种相当Bold的选择。
  但无论是“渐进式”,还是“打碎重构”,究其最终目的殊途同归。我接触的新造车力量最终的目标都在于我们前面所说的“收获用户”,而不只是把车卖出去就完了。
  如果把追逐这个目标的过程比作攀爬珠峰,“渐进式”是在爬相对容易的南坡,而蔚来目前选择的,确实像是更加艰难的北坡。
  这两条路径,都能通向峰顶,目前还看不出孰优孰劣。李斌能否带着他的蔚来成功登顶,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李斌在极客公园Rebuild2018大会上参加“鹏友说”访谈

“那台iPhone 4还没出现”
  这场新造车运动虽然已经启动了三四年,但只能算刚刚开始。一如当年智能手机浪潮初起,一群对未来趋势有判断的人开始行动起来。黑莓、Palm和苹果都想创造未来,但各自的实现路径却不同,手机行业离重新被定义尚远。
  虽然初代iPhone就颠覆了手机的形态,但实际上直到iPhone 4的出现,这个社会对手机的认知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用户接受度的大幅提升也让衡量手机优劣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诺基亚时代,看重的是通信信号好不好、耐不耐摔、键盘好不好用,这是传统巨头的优势。但苹果的优势不在这里,它用几代产品重新定义了手机软硬一体的完整体验,以及由此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生态的爆发。从这儿开始,手机才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Game。
  如今,中国的新造车体系里还没有出现“iPhone 4”,谁是黑莓,谁是Palm,谁又是苹果,一切都还没有定论。对新造车企业来说,它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去理解并实现自己的“新”?这不仅仅是重新定义产品,更要寻求去定义一个新的Game,让这个Game能够穿透传统车企百年积累下来的优势。
  这三四年来,新造车领域的探索者还留下了很多值得总结的东西。
  比如,我们确实要在环境变量里寻找机会,因为势比人强。你能不能看到一个大的社会进程的趋势,并且找到自己能够参与甚至推动这个进程的节点,决定了你能不能去做创造很大价值的事情。技术和产业条件一直在变,如果你只是静态地去看问题,那就会错过机会,或者抓住的仅是小机会。
  再比如,创业者做任何事情,都要回到事物的本质去思考问题。造车的本质是制造业,互联网思维能优化它的体验、重构它的服务体系,却无法取代工厂和流水线。这种本质决定了造车必须遵从“J型曲线”,入局的玩家必须具备深度下探的资源和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那就不要开启这个竞争,因为这个机会不属于你。所以,哪怕我们看到了社会进程和环境变量,那得也对自己有一个非常坦诚的评估,自问“这个变量真的和我有关系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所有企业获胜的原因,表象是产品,深层却是思维。产品是思维的映射和体现,产品可以赢一代、两代,但如果没有在思维层面优于别人,最终还是会在不断更新迭代的产品竞争中败下阵来。在新造车这个行业,谁能最先想明白它到底“新”在哪里,谁能最先用一个系统去解决这个问题,那它就有很大几率能够胜出。五年后我们再看来其中的胜者,它的“秘诀”一定是这个。
  一次伟大的变革一定是一场足够长的战斗。对于新造车这个运动来说,蔚来上市只是个序章,如果我们没有耐心在运动中观察它们,和它们边走边思考,那我们的判断一定也会是错的。
37#
 dilei110 发表于: 2018-9-15 08:06:00|只看该作者

蔚来李斌详解上市后十大疑问:我们不是中国特斯拉

源自:澎湃新闻
⊙记者:包雨朦

  靴子落地,9月12日,中国电动车初创公司蔚来汽车(NIO)在美国上市敲钟,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公司。
  蔚来汽车宣布以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6.26美元的定价,在纽交所首次公开发行1.6亿股美国存托股份(ADS),证券代码NIO,募资总金额约为10亿美元。
  交易日当天,蔚来股价经历了剧烈震荡,盘中一度跌幅达到13%,最终收于6.6美元/股,较发行价上涨5.43%,总市值为67.72亿美元。
  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持有蔚来汽车约1.49亿股,约占总股本的17.2%。按照当日收盘价6.6美元计算,李斌的身家在蔚来上市以后增值超过9.8亿美元(约合67亿元人民币)。

12位蔚来车主作为代表上台敲钟。
  在仪式现场,李斌邀请了12位车主敲钟,而李斌和蔚来汽车的一众高管并未上台。这12位车主阵容也堪称豪华,包括淡马锡中国区联席总裁吴亦兵、顺为资本合伙人程天、贝塔斯曼中国总部CEO龙宇、ABB全球高级副总裁Per-Vergard Nerseth、博世北美主机销售副总裁Christer Jansson等。12个人中既有蔚来的投资人、供应商伙伴、蔚来员工,也有普通的车主。
  从2014年成立,到在美国成功上市蔚来仅仅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马化腾、刘强东、雷军、俞敏洪等明星企业家都是蔚来的早期投资人,大佬的背书让这家新造车企业初期在融资市场上如鱼得水。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累计融资24亿美元。同时净亏损额也超过了109亿元人民币(约合16亿美元)。
  另一方面,蔚来的第一款量产车纯电动SUV蔚来ES8在今年上半年刚刚进入量产交付,然而目前产能仍处于艰难爬坡的阶段,外界对于这家公司的生产交付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还存在较大疑问。
  可以看到的是,蔚来亟需资本市场来止血,上市对蔚来是一个新开始,但未来仍有更多的问题待解。在9月12日的上市仪式后,李斌接受了包括澎湃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的采访,就外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问题一:发行价是否过低?
  此前蔚来的招股书显示的指导价格区间为6.25-8.25美元/股,实际的发行价仅高于定价下限1美分。按此定价计算蔚来的市值为64亿美元,而此前机构给出的估值在80亿~85亿美元之间。

交易前纽交所显示股价的屏幕
  为什么选择较低端的定价,李斌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这是综合目前市场情况和给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的考虑做出的决定。但是我们从投资者订单的角度来讲,我们还是有超过几倍的覆盖,应该在机构投资人这一块,对我们公司的成绩、价值还是非常认可的。
  “我们本可以做一个积极一点的定价。”李斌说道,“但我们也确实考虑到市场的大势,特别是包括港股、A股和美国中概股的整体表现,我们还是希望给新的投资人足够的善意和尊重,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希望对所有支持蔚来的人能够有好的价格回报。”

问题二:10亿美元够花吗?
  在上市之前蔚来已经完成了24亿美元的融资,账上剩余资金6亿美元。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累计融资24亿美元。同时净亏损额也超过了109亿元人民币(约合16亿美元)。
  此次蔚来上市募资金额在10亿美元左右,按照这三年多的花钱速度,10亿美元似乎并不能支撑很久。
  对此李斌表示,未来除了股权融资,还会加强别的融资手段,“我们以前那么小都能融那么多钱,现在是一家上市公司,募资能力肯定会更强,我们也获得了非常多的长期投资人的支持。”

问题三:为什么要捐股成立用户信托基金?怎么运营?
  蔚来在披露招股书时,李斌在公开信中宣布,将拿出个人持有的三分之一的股份,约5000万股成立用户信托基金,让所有蔚来的用户讨论如何使用这部分股票的经济收益。
  李斌透露,做出这一决定的初衷,是希望让用户不仅仅有参与感,更能够以某种形式对公司有拥有感,但具体的计划还在研究之中。
  “当然这个基金的设立还需要有一些法律的手续要完成,预计在未来6-7个月的时间里面会完成所有的手续。”李斌表示,“这是一个长期的安排,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这个制度的意义,但不管怎样要先把这一步走出来。”

问题四:交付困难怎么应对?
  眼下汽车交付是市场对蔚来最关切的问题。招股书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ES8共生产2399台,交付1602台。目前还有14376台订单在手等待交付,交付率仅为10%。
  蔚来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ES8产量为272台,交付100台;7月生产831台,交付381台;8月生产1296台,交付1121台,产能爬坡和交付速度正在快速增长。
  不过,蔚来招股书的风险提示中也提到,蔚来ES8使用的1700个零部件来自160多家供应商,其中很多零部件仅有唯一的供应商。一旦出现元件短缺的问题,就会加大潜在的交付失败的风险。
  “事实上,对所有汽车企业来说供应链都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交付能力的提升上,李斌向澎湃新闻记者坦言,蔚来是一家初创公司,初期在合作伙伴上没有非常多的选择,新公司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但从长期来说,希望能够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问题五:蔚来距离盈利还有多远?
蔚来第一款量产车ES8
  蔚来怎么赚钱的问题,大概是今年以来李斌在公开场合被问到次数最多的问题。他不断强调,蔚来目前还是一家处于投入期的公司,对于这样的公司更应该关注研发支出效率、用户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司所进入市场的地位。“我们现在还是一个三岁的孩子,你就要求他挣工资是不合理的。”李斌说道。
  李斌表示,在整车销售上未来有合理的毛利率,并且目前的毛利在规模化生产之后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至少能够上升到和主流豪华品牌相当的水平。在配套服务上,蔚来的长期目标是实现收支持平。
  “羊毛出在猪身上,我们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因为这个会伤害用户体验,但是我们在本身这个汽车产品方面,我们当然还是需要有合理毛利,要不然公司也没法发展。”李斌称。
  至于对未来的销量预期,李斌说现在不敢做这样的预测:“马斯克就吃这个亏,他老把计划说出来,经常被打脸,我们也有过这样的教训,以后要小心一点不能自取其辱。”
  尽管没有给具体的销量预测,但在李斌看来想要达到他理想中的规模,一年十万辆的销量和20万辆的市场保有量是比较好的规模效应。

问题六:软银曾经反悔撤资?
  在传出上市消息之后,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日本的软银集团正在与蔚来进行接触,计划在蔚来上市之后购入大约价值2亿美元的股票。随后又有报道称,软银在蔚来上市前夕撤销了这一投资计划。
  对于这一传言,李斌回应称:“至少在IPO这件事情上软银从来不在我们的范围内,也不是软银投资的风格。至于有没有别的接触是另外一件事,但是还是那句话,我觉得大家可能被很多不切实际的新闻误导。”

问题七:对股价的预期如何?
  交易首日,蔚来在开盘一个半小时之后才出现交易,开盘价格6.00美元,盘中一度跌逾13%,直至午后股价才开始爬升,成交价格最高接近7美元,最终收于6.6美元/股,较发行价上涨5.43%。

蔚来股价在交易第一日的走势
  李斌对股价似乎并没有很在意:“公众公司嘛,股价起起跌跌的,我更关心业务的进展。”他表示,股价由很多无法掌握的因素决定:“美联储加息不加息,中国人民银行会不会降准,这些我不知道,不是我们定的啊,但是我们能够做的是把业务、把公司做好。当然,我们会跟投资人做更多的交流,但是我们确实不在乎一时股价的高低。”

问题八:IPO后担心员工拿股票套现退出吗?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上市之后所有蔚来的员工都获得了原始股,以期权的方式实现,锁定期为四年。
  谈到上市之后,是否会担心员工套现离开。李斌笑称:“我们的股价还没有很高,如果高到大家光靠股票收益就足够,不用干活了,真是那样拿钱走人也OK。但是我们似乎现在股价也没有高到那样的程度,还是需要大家一起拼搏,所以我并没有那么的担心。”
  李斌表示,蔚来会正常地执行期权计划,真正蔚来核心的骨干看重的是企业发展的价值,股价不会影响大家工作的热情。
  从高管持股上来看,李斌对于创业合伙人并不吝啬,不少高管都在蔚来上市后获益颇丰。招股书显示,蔚来联合创始人李想持有1500万股,份额为1.7%;蔚来北美CEO伍丝丽约持有1179万股,占1.4%;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也获得了不到1%的股份。

问题九:八年经历两次敲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李斌在纽交所

八年前,李斌第一次在纽交所为易车上市敲钟
  对李斌来说,这已经是他人生中第三次经历上市敲钟。8年前同样在纽交所,易车(股票代码:BITA)挂牌上市,融资1.27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李斌于2000年创办了易车公司,短短数年就将其发展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汽车信息平台。
  在2010年11月17日易车敲钟仪式结束后的合影里,李斌的左侧站着当时的易车总裁邵京宁(现为行圆汽车创始人),右侧则为现易车公司CEO、易鑫创始人兼CEO张序安。
  易鑫是易车公司内部孵化出来的汽车交易平台,2017年11月在港股上市。上市当天,李斌也到了现场。在现场流出的合影中,李斌与张序安依然站在一起,他们的脸上都增添了几许沧桑。
  谈到第二次经历敲钟的心情,李斌坦言已经没有了第一次时那样的激动,“上市对一个公司来说,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是也只是一个里程碑,我们知道前方的挑战还非常非常多。心情肯定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连续创业的李斌,成功让两家公司登陆资本市场,面对剧变全球经济环境,李斌坦言,除了白头发变多了之外,自己本人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从外部环境来说,易车上市时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公司还有着很大的新鲜感,而现在则会更加务实地看到中概股,市场情绪已经发生了变化。
  眼下,在李斌的履历中,他不仅是两家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更是诸多明星创业公司的投资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今年刚刚以37美元的总价出售给美团的摩拜单车。
  从2014年开始,李斌以易车为依托,密集地投出了4亿美元,投资了32家与交通出行相关的服务产品和创业公司,其中不乏摩拜,嘀嗒拼车、优信二手车,电动邦,ETCP停车等众多明星项目,且基本囊括了汽车媒体、汽车电商、整车制造、汽车后市场、移动出行服务以及汽车周边服务等与车相关的领域和行业,覆盖了整个汽车生命的全周期。因此外界便给了李斌“出行教父”的头衔。

问题十:蔚来是下一个特斯拉吗?
  2010年,特斯拉以17美元的作价挂牌上市,其股价一度冲高到379.57美元,市值一度超过通用、福特等传统车企。在外界看来获得较高的估值,或许正是蔚来此次美股上市的期望之一。
  同样定位于高端纯电动车的蔚来免不了常常被拿来与特斯拉作比较,甚至蔚来截至目前的发展轨迹都与特斯拉有不少相似之处──两家公司都在成立之初先推出能够展现技术实力的极限产品来“秀肌肉”:蔚来有电动超跑EP9,特斯拉有最早的跑车Roadster;第一款量产产品都面向高端消费人群(蔚来ES8和特斯拉Model 3),之后再推出更大众化产品(蔚来EP6和特斯拉Model 3);两家公司也都正在经历不断烧钱和持续亏损的阶段。
  蔚来常常被称为是“中国的特斯拉”,但李斌不这么认为,“毫无疑问蔚来和特斯拉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司。”他的语气中带着坚定:“你看蔚来的理念、设计、关于体验的创新,很容易发现蔚来和特斯拉是完全不同的两家公司,甚至不是一个时代的公司。这些只能让时间证明。”
  “我们对自己的期许肯定不是简单的做一个‘中国的特斯拉’,我们是‘世界的蔚来’。”李斌说。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特斯拉的大股东Baillie Gifford也是蔚来的投资机构之一。李斌表示,他相信能够获得Baillie Gifford的投资,说明很多外国的机构投资者能够在蔚来看到和特斯拉一样的创新意志,和商业模式中的创新力。
  特斯拉股价尽管一路飞升,公司的盈利业绩却并不好看。特斯拉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40.02亿美元,净亏损7.17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364亿美元相比,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在上市8年之后,特斯拉创始人兼CEO埃隆·马斯克在上个月首次提出将要对公司进行私有化,尽管他很快宣布放弃了这一想法。今年以来特斯拉接连遇挫──Model 3产能受阻、亏损加大、现金流紧张、信用评级被下调……再加上马斯克本人的一些出格的举动和言论也是雪上加霜,外界对它的质疑声越来越大,特斯拉的前景也不甚明朗。
  特斯拉的今天会成为蔚来的明天吗?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在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李斌笑着向记者们表示,至少他不会成为马斯克,“因为我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更不发推特。”
36#
 妙娴 发表于: 2018-9-14 21:46:00|只看该作者

李斌再敲钟:我不是马斯克

源自:中国企业家
李斌。源自:被访者供图  wSa2-hhuhism0029127.jpg  保存到相册

  李斌认为,将来汽车品牌的竞争是用户体验的竞争,是用户关系深度的竞争。
  文 |《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雷生 马吉英
  编辑:马吉英

  9月12日晚上,北京东方新天地的NIO House,二三十位蔚来车主一起举杯,庆祝蔚来汽车在这一天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第一家赴美IPO的造车新势力。
  大屏幕的另一端,是远在美国纽约的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
  在上市的第一天,蔚来汽车的股票像是画了一个巨大的“√”号,走势颇为戏剧。
  北京时间22:32分(美国当地时间10:32分)正式开盘蔚来即告下跌,之后4分钟里股价一度下跌至5.35美元,比6.26美元的定价下跌14.4%。随后开始反弹,最高涨幅达到9.44%,全天振幅高达25%。最终报收于6.6美元,涨幅为5.43%,蔚来汽车市值达到67.72亿美元。
  据悉蔚来汽车此次发行1.6亿股ADS(美国存托股份),按照每股6.26美元计算,此次融资的金额达到10亿美元。李斌表示,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研发更好的产品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10亿美元的融资金额,相比较此前市场传言的20亿美元,和蔚来递交招股书时的18亿美元都有一定幅度的缩水。
  “估值是由市场决定的,不管什么样的估值都是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当然我们也希望给投资者创造更好的回报。”李斌在连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确实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盈利,但是对于财务更健康的发展,我们非常有信心。”
  高瓴资本是蔚来汽车第三大股东、A轮投资方,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表示:“高瓴是最早投资蔚来的投资者之一,我们看到蔚来初始的战略和设计一步一步成为最终产品,这其中要求团队既具有专业能力,又需要驾驭全局和极致执行的能力。蔚来这种把产品做到极致,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理想十分难能可贵。像李斌这样真正有能力而又坚韧不拔的连续创业者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优秀企业家。这样有梦想、大格局的团队我们会一直支持。”
  “此次在美IPO成功,有利于蔚来卡位竞争优势。作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造车新势力,蔚来上市也具有标杆性的示范效应,将为整个造车领域的竞争带来新活力,同时吸引更多资金和资源加速产业发展。”蔚来A轮投资方之一红杉中国表示。
  不过关于具体上市时机,造车新势力并没有形成一致看法。有新势力认为不应急于上市。对此,蔚来汽车的投资方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认为,选择上市的时机很重要,近些年公司在一级市场呆的时间长了,二级市场时间短。“微软也是从3亿美元上市涨到了几千亿美元,更多价值应该在二级市场形成”。
  这不是李斌第一次在纽交所敲钟。八年前,他创办的易车也是在纽交所IPO,成为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汽车互联网公司。开盘前的采访中,有记者问李斌“再回纽交所,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心情肯定还是有点不一样的,肯定没有第一次上市的时候那么激动,虽然我现在也比较激动。”
  而每当李斌在采访和演讲中感谢并承诺继续提供更优质体验给用户,位于北京东方新天地的NIO House就会响起掌声。这里进行着上市的视频直播,在全国其他城市的NIO House中,在号称拥有50万注册用户、10万活跃用户的蔚来APP中,直播同样在进行。
  据蔚来北京城市总经理浦洋介绍,北京目前已经交付几百台,其中一些车主组成了“京蔚军”,一些车主甚至自发保护蔚来不受外界的伤害。还有人起草形成了蔚来车主内部公约,比如不违反交通规则、充电时不乱扔垃圾等等,以树立蔚来汽车车主的良好形象。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蔚来汽车用户中,为何有许多曾是宝马、奔驰、奥迪等国外豪华品牌汽车的车主。
  接下来,蔚来跟特斯拉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微妙了。尽管从商业模式上,二者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区别。
  李斌却并不喜欢被称为中国马斯克。实际上,马斯克与李斌可以看做是西方与东方两种文化浸染下的创业者代表。
  与马斯克相比,李斌并不是一个激进的人,很少表现出攻击性。面对用户与媒体时,他也没有呈现出疏离的姿态。
  但某种程度上,特斯拉在资本市场走过的路径也对蔚来提出警示。两者虽然都是在尚未盈利时选择上市,但当时马斯克面临的境遇要好得多,2010年中特斯拉进行IPO时,原定每股14美元到16美元的定价区间,最终以17美元发行,超出市场预期,开盘即暴涨41%。而李斌的运气则要差几分,蔚来上市之时,也是中概股在美股的低迷期,发行价定在了发行区间低端。“我们也确实考虑到市场的大势,特别是包括港股、A股和美国中概股的整体表现,我们还是希望给新的投资人足够的善意和尊重。”在上市仪式结束后接受国内媒体视频采访时,李斌表示。
  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资本市场,特斯拉的股票从2010年7月到2013年3月近3年间基本处于横盘状态,直到2012年Model S形成交付、2013年第一季度出现盈利后,特斯拉的股票才呈现出一飞冲天的态势。
  在经过上市首日的陡峭股价后,蔚来的资本之路会如何走向?
  “上市对一个公司来说,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也只是一个里程碑,我们知道前方的挑战还非常非常多。”李斌说。

以下为李斌采访整理:
  “3岁的小孩养家糊口?这不切实际”

  :蔚来整个IPO筹备时间有多久?
  :你们也都知道蔚来做事的节奏,规划都比较早。在2015年的时候,我就觉得我们大体上按照2018年下半年上市的节奏来规划。我们真正定下来的时候是今年4月份,到现在也就5个月的时间,应该说还是比较紧凑的。
  大家也看到了,整个资本市场确实最近大势不是特别好,A股、港股特别是中概股在美股的表现挑战非常大,这对于我们整个上市的表现肯定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总体上来讲,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很成功的上市,是按照我们的计划来推动的,并且成功完成了募资。

  :发行价比较接近之前招股书里面给出来区间的下限,为什么有这样的定价?因为信心不足还是因为做了一个比较保守的决策?
  :我们最终的定价是6.26美元,比我们低端定价确实高那么一点点,基本上来说算是低端定价。但是我们从投资者订单的角度来讲,我们还是有超过几倍的认购。在机构投资人这一块,对我们公司的成绩、价值还是非常认可的。
  我们可以做一个积极一点的定价,我们也确实考虑到市场的大势,特别是包括港股、A股和美国中概股的整体表现,我们还是希望给新的投资人足够的善意和尊重。不管怎么说,我们希望对所有支持蔚来的人能够有好的价格回报,这是基于目前市场的情况和我们给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的综合决定。

  :蔚来有50多个股东,上市之后会不会担心他们退出或者减持?
  :在整个路演过程当中,我觉得投资者对我们商业模式的创新、团队执行力也非常认可。这次上市的投资者最主要的都是长线看好这个行业的非常大的一些投资机构。
  我们上市之前的那些投资者,很多也是长线的投资者。大家不要忘了,他们投资蔚来时间不长,最长的也就3年多一点,短的话也就一两年的历史。他们还是非常认可公司价值的,我相信他们和公司会走得比较远。

  :招股书披露,蔚来成立以来共计融资24亿美金,具体都用在了哪些方面?
  :在过去几年里面,我们获得了非常多投资者的支持,累计融资24亿美金,主要是用于研发的支出。大家知道蔚来40%多的同事都是研发的同事,我们研发都是世界级水平。我们所有的三电、整车研发都是从头开始的,智能化的技术也是非常先进的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的投入是我们特别坚定的投入方向。
  当然除了大家看到的Formula E、EP9、ES8、ES6的投入,第三款车ET7已经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已经着手开发第二代平台。要想保持竞争力,研发的投入是必须够的,所以我们会持续在研发和用户服务方面进行投入。

  :这次IPO融资的10亿美元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还和以前一样,主要还是在研发的投入。大家都知道我们不光是ES8,ES8本身也需要迭代,我们ES6、第二代平台,我们还有EP9、自动驾驶、自动辅助驾驶、三电技术的进步,这些都需要研发的投入。
  做了蔚来以后,我看了中国大部分汽车公司的研发投入,确实真的有可以提升的空间,我认为在研发方面尽一切可能多增加一些投入是应该的。我们现在人员里面44%是研发人员。随着用户服务网络建设,用户服务网络人员增加也越来越多。
  整体上来讲,我们的投入还是围绕着研发和用户服务这两个方向,当然在制造方面、供应链方面也会有一些投资,但是相对来说我们也可以有别的杠杆,比如说银行授信、地方政府的支持,还有我们和江淮的合作。
  大家知道股权融资只是融资的一方面,从总体来讲,我们认为我们已经走上了获得长期发展资金支持的轨道。我们原来一辆车都没有的时候都已经募了那么多钱,现在已经有收入了,我觉得我们的资本通路更加宽。

  :这次上市融资10亿美金,如果花光了,下一步怎么办?未来半年、一年会启动新的融资计划吗?
  :谢谢替我们算账,我看现在很多标题都在说,蔚来过去两三年花了100多亿,我希望大家换一个角度看,蔚来投入100多亿人民币去研发车辆和建立用户服务体系,这个标题可能更合适一些。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你让一个三岁的小孩养家糊口,我觉得这个不切实际。
  我们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已经开始有收入了,已经有产品推出来,我们有销售,这个跟以前完全做投入肯定不一样了。
  另外,我们除了股权融资,也有别的融资手段。比如,因为我们有现金流,国内大的银行会对我们进行授信。
  如果比融资能力,我相信蔚来肯定还是可以相信的。我们以前那么小的时候都融那么多钱,现在我们是一家上市公司,我们的募资能力肯定会更强,我们也获得了非常多的长期投资人的支持。
  特斯拉上市之后,一共累计募了100多亿美金,有的是股权融资,也有别的融资。我想我们的资金使用效率,肯定希望做到最高效的使用。
  前一段时间有一些媒体比较哗众取宠的标题,我认为都是完全不专业的,什么巨亏上市等等。如果你看一个几十年历史的公司,你当然可以说,为什么你亏损了?为什么你不盈利了?但是,我觉得对于一个投入期的公司,你更加应该看到研发支出的效率、用户服务体系建设的效率,和公司所进入市场的地位。
  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我不觉得全世界有哪个汽车公司,可以像我们有这么高效的使用效率,研发出来世界级的车。
  你们也可以看到,前几天某豪华品牌发布了智能电动的SUV,你们可以对比它的性能指标和我们的性能指标,你们就知道我们在过去这几年里面投入的效率其实非常高。你们也可以问问我们用户的体验,我们也是迅速达到或者说超越了主流豪华品牌对他们用户服务的水平,何况我们在全球建立了研发团队。
  在自动驾驶方面,我们也有足够的技术准备,我们也是中国第一家拿到在开放道路上做无人驾驶测试的公司,我们还赢得了世界冠军,EP9破了世界记录。
  我们这点钱干了这么多事,效率多高啊!将来我们对我们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你们也应该知道我其实是一个比较抠门的人,大家也知道我的段子,租房子住,出差公务舱的钱都是自己掏。
  我们非常珍惜投资者给我们的资金,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我们要建立一个高端的品牌,建立一个全球的初创公司,参与全球的竞争,我们希望在用户体验上能够做到极致,这些东西离开投资是不可能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对于公司未来资金的支持是有信心的。除了战略投资者的支持,公开市场投资者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有产品在销售,而且我们的产品也都有合理的边际利润贡献,所以只会越来越好吧。

  :此前你说过两个数字:5%、51%,分别形容蔚来在不同的节点成功的可能性。这次IPO之后,您认为蔚来成功的可能性应该是多少?
  :我觉得现在也没有什么变化,51%就是大概率事件,当然这个完全是一个感觉性的东西。
  汽车创业非常难,特别是我们定位是高端的品牌,基本上除了我们的用户以外,还有我们真正的朋友,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不一定乐于看到这样一家公司成功,因为这会突破很多人常规的理念。我们也没有办法做什么,只能把自己的事情好好干好,把用户服务好。好的地方是我们不需要全中国、全世界的用户都喜欢我们,即使都喜欢我们,我们也拿不出那么多车来,我们也不可能把价格搞得每个人都买得起。我们服务好相信我们的人,把这个事做好了,我们51%的概率就是成立的。

  :蔚来以后会不会考虑国内上市,无论是香港还是大陆?
  :大家也知道中国的上市规则和美国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中国要求公司盈利,我们目前做不到,我们还在投入期。我们有超级投票权和很多特殊的安排,中国的上市规则可能对这类公司也不一定支持。
  如果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更多适合像我们创新公司的制度,当然在中国上市挺好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上市规则,包括小米当时想在国内发CDR,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就没发,还是要看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方向。

“蔚来不只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个社区”
  :之前在递交招股书时,你表示将出让5000万股成立用户信托基金,并与用户共享收益,是什么原因做出了这个决定?目前此基金有哪些进展?
  :蔚来的目标是成为一家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体验、创造愉悦生活方式的用户企业,用户的支持和信任一直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
  我们很多用户最早的时候觉得有没有办法购买蔚来的原始股,因为我们那时候不是上市公司,我们不可能有任何的“管道”让我们的用户卖我们的原始股。包括后来用户对我们的支持,对我们的包容、信任,也确实让我想了很多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用户企业,我们觉得不仅仅要让用户参与,也希望让用户能够以某种形式对公司有部分的拥有感。从参与感到拥有感,总得有符合法律上的框架、要求,然后可操作。
  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跟律师和会计师、股东也做了非常多的交流,最后是有这样的决定,并且在上市之前去宣布了这个决定。
  当然这个基金的设立,还需要有一些法律的手续要完成。预计在未来6到7个月时间会完成这些所有的手续。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长期的安排,其实我想也需要给长时间才能看到这个制度的意义,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这一步要把它走出来。

  :蔚来卖车给用户是第一步,接下来第二步是不是要运营用户的数据,你们怎么样挖掘用户数据的价值?
  :我们不是从挖掘用户数据的角度看这个事情,我们的创新是从三个层面去做的:
  层面一,产品、技术的创新,就是说智能电动汽车,包括自动辅助驾驶、人工智能、电动技术这方面的技术创新,我想大家都看得到。
  层面二,用户体验的创新。我们认为所有的车、基础设施、智能设备、服务人员、用户,全部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在一起。我们是一个总体的用户体验创新。我认为将来汽车品牌的竞争是用户体验的竞争,是用户关系深度的竞争。
  层面三,企业内涵会发生变化,我们要成为一家用户企业,成为以车为起点、能够分享欢乐、共同成长的社区。
  如果大家去看我们的做法,包括我个人在这次上市之前,决定拿出5000万股设立一个由用户来决定如何使用收益权的信托,类似这样的一些创新,其实都是和这些思考一脉相承的。
  我们从来不觉得我们只是一家汽车公司,我们希望真正变成以车为起点的Community。
  当然这方面很多东西可能听起来比较概念化一些,但是我们的商业模式真的是这么搭建的。我相信再过3年、5年、10年,可能大家能够看到我们这样的思考的价值。

  :蔚来对每个用户付出了那么多,包括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专属的客服服务等。蔚来对每一个车主的单人服务成本大概是多少?每个车主缴纳的第一笔付费,能够覆盖蔚来从生产制造到提供服务的成本吗?
  :我们的服务一开始肯定是亏钱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要看到一个网络效应,我们现在服务的模式和原来汽车行业服务用户模式的基础构架不一样。
  你们也都知道摩拜是我的主意,然后由创业团队做出来,自行车连上网都不一样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车服务设备、基础设施、服务人员、用户全部基于云端连接在一起的话(其中基础设施包括移动充电车、换电站、充电桩),从长期来看它的效率非常高,短期可能感觉成本高一点。
  就像亚马逊一开始建库房一样,业务量越大,我们单次用户服务的成本就会越低。我们把这叫做体系化的效率。
  可能大家一开始有一点担心投入太大,但是如果放到长期看,我们非常有信心看到单次服务成本会随着网络效应的增加而下降,这方面我一点都不担心会有什么问题。
  当然,有一点是我们很肯定的,在汽车相关的用户服务这一块,长期目标我们是实现持平。我觉得现在汽车行业真正的问题就是没有人对用户体验负总体责任,汽车公司只管卖车,售后服务是由加油站、保险公司、4S店、轮胎公司来做,是一个分割的体验。蔚来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对用户汽车、用车的体验负唯一责任,用户有事都找蔚来。
  你们可能觉得现在蔚来做得还不错,我其实觉得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我不觉得世界上会有哪个公司因为对用户太好而倒闭,只有公司因为对用户不好而倒闭。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而且我们的方向是非常坚定的。

  :蔚来好像在硬件方面不是特别挣钱,蔚来以后的盈利点在哪里?
  :我们服务方面长期目标是持平,但是我们车的硬件方面肯定还是希望有合理的毛利率。我们现在肯定不是卖一辆赔一辆,我们还是有一定毛利的,但是目前这个毛利可能还有一个提升空间,这个提升肯定不是通过偷工减料实现。
  汽车是一个规模经济,我们肯定是希望量的提升、效率的提升,能够逐步提高我们的毛利率,希望这个毛利率能够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和主流豪华品牌差不了太多的水平。

  :蔚来的NIO House和传统的4S店在硬件和服务、软件等各方面有何不同?
  :我和大家说一些数,比如说我们有很多NIO House,在高峰的时候一天有1000人次的进店量,一个4S店一天大概能有多少客流量?我们可能一个NIO House等于几十个4S店的客流量。
  我们另外一个逻辑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呢?就是我们觉得NIO House不光是为了卖新车、拉新用户,更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给现有的用户提供服务。
  所以,我们的mindset不一样,NIO House 有30%、40%是为了拉新的,这个拉新肯定比传统的4S店效率高得多。因为我们都开在非常方便的地方,一般的4S店把很多功能集中在一起,都是在交通很不方便的地方。
  另外,我们的出发点不一样,NIO House是为整个蔚来的社区、现有的车主服务的,更主要的功能是这个。
  所以要看总体效率,如果拿主流豪华品牌来讲,一年卖10万辆车的主流豪华品牌,一般也得200、300个4S店,这个投入非常非常大。一个4S店算投2000-4000万,加起来的话也得几十个亿。要不就是从用户身上去挣,要么就是厂家从销售的价格里给他让利。
  如果用更高效的方式去重新构架这个的话,表面上看我们花的钱多,事实上我们的效率高很多。我们可能有40、50个NIO House就能达到几百个4S店的水平,吸引新客户的能力肯定更强,用户体验更好。
  我们再把服务相关的一些设施放到交通不需要那么好的地方,通过上门取送的方式去优化效率,我觉得用户体验更好、效率更高,商业模式更可持续。
  现在有很多司空见惯的事情不一定是理所当然的,时代变了,原来那些商业模式都是几十年前、上百年前构建的,怎么可能会一直不变呢?
  我在这个方面还是有发言权的,2004年易车的车易通就去给经销商提供这种在线的营销服务,我非常知道在整个汽车销售服务环节里面,效率是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的,但是这个效率不是指单店的效率,是指整个架构的效率。
  这就是为什么沃尔玛的电商永远打败不了亚马逊的电商,核心原因就是沃尔玛的那些基础设施、店、仓储布局不是为了电商存在的,亚马逊从第一天就用最优化的电商效率来布局它的仓储和物流。
  在一个长跑中,当然是基于新的构建搭建出来的模式和架构更能赢得长期的竞争,因为它的效率更高、体验更好。

  :你讲过很多次用户企业这个词,可否系统阐述一下它的内涵、外在表现,以及对于蔚来的发展意义?
  :我们现在在讲这件事情的时候,比较倾向于一语带过。如果你是我们的车主,我跟你讲那么多的概念其实也没什么用,我们还是通过一点一点的行动做这件事情,大家还是要看你在做什么。
  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说我们要创造一个让用户有拥有感的企业,我们在法律框架内想到一个方法,自己放弃股票收益权,让大家有拥有感和参与感,这是一件很具体的事。
  比如说我们的community的理念,包括我们在公司利益和用户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如何取舍。因为以前所有的公司也都会讲客户满意度,会讲用户第一,但是他们讲的可能都是一些“术”的层面的东西,我们更关注的是“道”的层面的东西。
  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我们这帮人真正相信的东西,是在这么一个移动社交时代,community社区是商业的未来。很多东西是量变到质变,很难说清楚哪件事情就决定你是一家用户企业还是不是一家用户企业。
  也许你跟着我们的时间长一点,可能再过五年和十年,你可以写一本书,说蔚来为什么是一家用户企业。
  我们现在会避免讲这些概念,包括在路演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讲太多这样的概念,因为大家可能听得云山雾罩的,搞不清楚,觉得你在讲很多故事,我们也不希望给别人这样一个印象。

“蔚来和特斯拉,不是一个时代的公司”
  :在国外路演的时候,外国的投资人怎么看待蔚来和特斯拉定位的区别?怎么理解蔚来?
  :每个投资人看蔚来和特斯拉的视角不太一样,没有办法笼统看这个事情,比如说我们这次有非常大的股东,也是特斯拉非常重要的大股东,很多投资人在我们这边看到了和特斯拉一样的创新意志,也看到我们更好的执行力,也看到我们商业模式里面创新的地方。
  从我们来说的话,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真真正正把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说清楚。至少在这么一个比较差的资本市场情况下,我们还能有3倍多的覆盖,我觉得也证明我们的执行和整个商业模式还是被投资人所认可的。

  :特斯拉的马斯克算是一个狂人了,又造车又造火箭,外界直接给他封了一个“钢铁侠”的称号。你对蔚来汽车在未来的延伸上有什么想象?以及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新的想法?
  :你们每一位都有自己的观察,毫无疑问蔚来和特斯拉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司,虽然我们的产品在智能电动汽车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你看我们蔚来的理念,蔚来车设计的初衷,比如说Know me、女王副驾、车内空间的设计,如果你去看我们关于体验的创新,比如说换电站、能量无忧、一键加电服务等等,如果你看我们的APP,如果看我们的NIO House,你很容易发现蔚来和特斯拉是完全不同的两家公司,也不是一个时代的公司,毕竟我们比它晚10多年成立。
  我们只能让时间证明我们是不一样的公司,我们对自己的期许肯定不是简单做一个中国特斯拉,我们相信我们自己是世界的蔚来。我们认为我们关于汽车用户体验创新的思考,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包括很多产品技术创新的思考,将来会被别人跟随和学习。我们看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我们看的是全局和整个更深刻的东西。
  你们可以有一个标题:蔚来不是中国的特斯拉,是世界的蔚来。这个标题比较棒。

  :在过去一段时间,特斯拉在美国资本市场也引起了比较多关注和争议,这个对于蔚来在美国上市有没有影响?
  :我不是特别清楚,有一些人问我抽烟吗?喝酒吗?发不发推特之类的,我都说NO。

“不要把司空见惯当理所当然”
  :这是你第二家公司在纽交所上市,此刻您的心情是怎样的?接下来想着手去开展哪些事项?
  :确实非常高兴,时隔8年又在纽交所这边开始一家上市公司的里程。上市对一个公司来说,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是也只是一个里程碑,前方的挑战我们知道非常非常多。虽然我今天也比较激动。但肯定没有第一次上市时候那么激动。我知道上市确实只是公司的一个过程,我们还是要全力以赴兑现我们对投资人、对合作伙伴、对我们的团队、对我们的所有用户的承诺,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成就。

  :上市前后您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蔚来的发展速度和节奏会不会有变化?
  :上市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是一个里程碑,而且我们获得了发展需要的资金,总体上来说,现在公司最重要的工作还是生产、交付、体验提升、服务网络建设。你们也应该知道,我也不是第一次到纽交所敲钟。上市确实是一个新的起点,但不是一个目标,我们可以庆祝,但是要赶紧干活。

  :跟8年前在纽交所上市相比,你觉得现在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吗?
  :第一次考试和第二次考试肯定还是有区别的,现在还好吧,做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情做了,和一次融资是一样的。当然关注度肯定更高了一点,但是责任也肯定更大。上市肯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值得庆祝,但是我们把一万辆交完,十万辆交完,一百万辆交完,可能对公司的意义更大一些。

  :这一次蔚来路演过程中,有没有投资者问比较有挑战性、比较难回答的问题?还是你之前上市经历比较多了,应对已经游刃有余了?
  :这一次路演我没怎么参加,我在香港参加了一个午餐会,参加了一些少数投资人的见面会,在纽约、旧金山参加了午餐会。基本上是CFO谢东萤、一号员工李天舒和财务副总裁汪冬宁,他们比较辛苦,大概做了将近两个星期的路演。
  我们的团队是非常棒的,他们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些工作。因为我英文不那么好,要我去路演的话效率比较低,他们做得非常好。你们也知道Louis(谢东萤)原来是新东方的CFO,Nick(汪冬宁)对蔚来的业务非常了解,我觉得他们做得非常好。

  :蔚来有没有申请造车资质?进展怎么样?什么时候可以听到好消息?
  :现在通过和江淮的合作,我们车的销售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发改委也有新的汽车投资规定出台,我们也在积极研究,根据新的规定,积极去看怎么跟随国家的政策。
  我们也跟国家一些部门建议,对外开放,更要对内开放,希望能够有更创新的方式支持像我们和江淮这样的合作,因为我们觉得这个才是真正的商业模式创新。
  不管是在通讯上,还是手机、芯片各种尖端制造业,(生产合作)是一个趋势。最新的一个例子供你们参考,AMD和英特尔的故事,AMD这几年一直都是和台积电合作,AMD的核心就是研发和销售,芯片制造是台积电来做。
  所以,AMD在过去的一年股价涨十几倍,跟英特尔打了一个翻身仗。前两天我看新闻,英特尔顶不住了,好像也期望台积电帮它代工。
  所以,我讲的核心意思就是,产业链的重构其实是一个新的方向,芯片都能代工,苹果还叫三星帮它做芯片代工呢,那还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呢,汽车做外包制造合作怎么就不行呢?
  我还是那句话,不要把目前司空见惯的事情当做理所当然。我觉得真正的变革除了技术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产业链分工的变革、体验的变革。这才是真正的创新。
35#
 zhenshiyaya 发表于: 2018-9-14 12:06:00|只看该作者

八年后重回华尔街 出行教父李斌的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源自:钛媒体
时隔8年,李斌重返纽交所,带领蔚来正式上市。
⊙作者:李勤

  开局不算顺利,美国东部时间9月12日,蔚来股价先是以6.05美元破发开盘,跌幅3.3%,阴影笼罩了蔚来的早盘时间,不过有惊无险,此后股价逐渐上扬,以5.43%的涨幅报收于6.6美元,估值67.7亿美元。
  本次IPO中,蔚来以6.26美元的发行价,发行1.6亿股美国存托凭证(ADS),融资约10亿美元。
  虽然距离第一次招股书中披露的18亿美元融资目标有不少落差,但李斌表现的比较满意,其在长达2小时的媒体沟通中谈笑风生,他还向媒体透露,曾向投资人表示自己“NO Smoking,NO Twitter”,可以规避马斯克那种因个人色彩酿成股价惨案的风险。
  李斌向钛媒体表示,2015年其已经开始计划IPO,预计时间正是2018年下半年,而正式启动时间是在2018年4月。不到半年时间登陆纽交所,就进程来看,蔚来的上市已经相当顺利,李斌同时表示,“大部分投资者参与投资的时间都在2年左右”,机构继续陪跑维持股价信心的要素也都具备。
  而不止一位投资人向钛媒体表示,“在中美关系紧张、资本市场遇冷的大环境中,能够抢先一步上市,已经是一种成功,太多互联网企业今年的IPO计划都夭折了。”
  对于纽交所,李斌已经不陌生。2010年11月17日,李斌曾在此敲响易车网上市的钟声。与8年前将中国第一汽车媒体送上全球资本舞台一样,李斌在8年后再一次将中国电动汽车第一股带进华尔街。
  但是与8年前也不同,李斌通过易车网收获了人生的关键财富积累,而8年后,李斌将用户服务理念融入汽车工业,希望掀起产业变革的巨浪,却又不得不面对急需资本哺育的窘境。
  贝塔斯曼中国CEO、李斌多年的好友龙宇,两次参与了李斌在纽交所的上市敲钟仪式,其向钛媒体分析了李斌跨度多年的创业理念,“易车和蔚来的商业本质已经不同,李斌不是在做一家比较轻巧的信息流和广告公司,而是要造一台符合人性和未来需求的新能源车,这将创造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在蔚来提交的招股书文件中,自2016年到2018年6月30日,这家创业不到4年的公司累计亏损109亿元,而在后续的用户服务体系建设、产品研发乃至工厂投入上,都还需大额资金支持。那么,重回纽交所的李斌,能否筑成用户企业的梦想?

上市,蔚来的攻与守
  据头部供应商博世在去年年底公布的数据,以智能和电动自居的新创车企项目超过60家。
  对比美国汽车发展史,最大的一波造车潮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之间,前前后后参与角逐的仅有20-30个品牌。由此可以看出,国内自2014年兴起的创业造车大潮在资本、人才等资源等方面的竞争之惨烈。
  几乎每家新创车企从一级市场获得建立企业根基的资金之后,都打开了面向公开市场的大门。只是碍于首款车型的交付进度,未能像蔚来一样快速启动IPO程序。
  由德国车企人才戴雷、毕福康等创立的拜腾汽车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第一款车正式交付后的2020年,公司将启动IPO计划。而据公开信息,拜腾汽车将在2019年底交付其首款SUV车型。
  同时,据财新报道,由百度、腾讯投资,原沃尔沃中国总裁沈晖创立的威马汽车也对IPO持开放态度,此外,游侠汽车也明确披露了2019年启动IPO的计划。
  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下半年,至少从时间上看,蔚来比对手们领先了近1年时间,那么蔚来为什么选择在此刻上市,而不是等待交付量、用户服务的模型更为清晰?
  “IPO只是一次融资。”李斌对蔚来的上市做过这样轻描淡写的解释。而实际上,蔚来的确急需一笔新的融资。
  8月14日,蔚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F-1招股书文件,披露的信息显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蔚来共进行过4轮股权融资,募集资金24.52亿美元(约169亿元人民币),来自股东和银行的借贷资金12.6亿元,共筹资约181.6亿元。
  就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蔚来无疑是这批新造车企业中融资额最大的公司,但是与融资能力相匹配,蔚来的“烧钱”速度也几乎最快。
  据招股书数据,目前为止,蔚来共研发并生产了电动超跑EP9、中大型SUV ES8和5座中型SUV ES6三款车型,对这三款车型的研发投入、车辆智能系统的开发,以及蔚来所坚持的用户服务体系,让这家公司在3年时间内耗资上百亿元。
  李斌也在接受采访时证实,“过去融到的24亿美元大部分投入到了研发当中,蔚来不仅已经研发了3款车型,下一代平台也在开发当中。”
  招股书信息显示,自2016年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蔚来在与研发、服务建设等相关的经营活动中共投入104.1亿元,而在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上仅为22.3亿人民币,这导致截至6月30日,这家融资大户的现金余额为6.71亿美元(约45亿元人民币)。

  “从2018年7月之后的12月内,还需要6亿美元资金投入。”蔚来在招股书中做出这样的预测。也就是说,目前蔚来保有的现金仅够支撑一年时间。
  新的资本血液注入无疑迫在眉睫,但为什么选择公开市场?
  同样来自招股书的信息显示,在2017年11月10日至12月1日的D轮融资中,蔚来通过发行2.14亿股,向43位投资人募集11.43亿美元,投后估值47亿美元。这意味着在最近一轮融资中,蔚来出让了超过24%的股份。
  新创车企布局后期的融资成本上涨已经显而易见,同样的案例来自小鹏汽车。
  在蔚来提交IPO之后,南派新造车企业的代表之一小鹏汽车即宣布,将在2019年年底实现近300亿元的融资额。目前为止,小鹏汽车的总融资额已经超过100亿元,估值近250亿元。
  如何在估值25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筹集剩下的100多亿元?小鹏汽车给出了三条路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其他融资。当蔚来以24%的股份融资11亿美元时,小鹏汽车选择任何一种融资方式无疑都是一场豪赌。
  小鹏汽车总裁、前摩根大通亚太区总裁顾宏地对此解释,“不想让小鹏在不合适的时机上市”,这句对蔚来隔空揶揄的背后,难免透露出,蔚来先行登陆华尔街之后,新造车阵营成员不得不面临的拉长资本战线的压力。

李斌的社会学烙印
  资本反响的平静,让蔚来将上市的仪式感都用在了用户服务理念的宣讲上。李斌乃至所有管理层都未参与上市敲钟仪式,而是将名额派发给了12位蔚来车主。

蔚来12名车主用户参与上市敲钟仪式
  “我们所有的车主用户在台车敲钟,李斌跟我女儿一起,站在人群里充满喜悦地仰望。”龙宇向钛媒体描述了这样一幕,龙宇的女儿是蔚来ES8创始版0003号车主,其代替女儿参与了蔚来的上市敲钟仪式。
  “李斌并不是在卖汽车,而是一直在做以人为本、用户服务的生意。”龙宇说。
  “用户服务”的抽象化和独特性或许正是蔚来当前让华尔街感到困惑的原因之一,毕竟在一家汽车企业的经营秩序中体现出大量的人文温度,是投资人需要花费时间去理解的。香港上市的小米也正面临这一难题。
  而于李斌来说,其似乎并未打算换一套话语体系或者故事外衣,让蔚来的形象轮廓更靠近特斯拉,从而为投资人更快认知。
  “蔚来的目标是成为一家用户服务企业,不是中国的特斯拉,而是世界的蔚来。”在接受包括钛媒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李斌表示,“我没有见过一家对用户好的企业会倒闭。”
  而与此理念相映衬,李斌宣布将个人5000万股、约三分之一的股份捐出,成立信托基金,由用户管理和决定使用用途。
  将敲钟机会交给用户、成立信托基金交给用户管理、豪言宣称“没见过对用户好的公司会倒闭”……所谓的用户企业理念究竟是什么?北大社会学专业出身的李斌安早已在头脑中多次盘桓过。
  一次公开课堂上,李斌讲述道,“过去20年互联网获得的巨大成功告诉我们,用户只会为好的体验买单。所有具有变革意义的商业实践,都是既迎合创新技术的趋势变化,又在情感体验方面触动用户的内心。”
  摩拜单车项目应该是李斌用户体验理念的实践之一。2015年初,李斌和摩拜创始人胡玮炜交流过摩拜项目的初始想法:坐地铁会有一两公里要走,骑自行车是合适的解决方案,但自行车不仅没地方停、也容易被盗,而且不能有桩,有桩就意味着要找桩,这将导致为用户创造的短途出行价值失效,所以就要做到手机能够开关锁、随取随放。
  “如果你想着车会被偷、用户支付、挣不挣钱之类的问题,固定桩就是首要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不会在这方面去过多设想,因为用户体验是第一要务。这些问题,都是未来要解决的问题,而非最初的出发点。”李斌说。
  而投射在汽车项目蔚来当中,李斌的理念是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解决用户在汽车消费、汽车产品体验当中的痛点。
  “传统汽车行业没有人对用户体验负责,车企卖掉汽车之后就与用户不再有联系,它的售后服务也都是责任性、法规性的,而不是主动创造的体验。”李斌说。
  蔚来的策略是通过直营,与用户建立信息直联,同时将数据、服务执行的质量和效率控制在自己手中。
  这一模式对于用户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上市于2010年的特斯拉已经在践行,其直营模式不仅让特斯拉的产品售价全网透明,更是直接掌控着服务质量。
  “我们能用40-50家NIO House完成几百个4S店的获客效果。”李斌说,“还会将用户不常用到的交付、售后服务分布在成本更低的周边地区。”
  而且,与特斯拉不同,蔚来在践行直营服务模式的同时,将服务体验本身进行了产品化,其推出了“服务无忧”“能量无忧”“Power Home”等方案,用打包的方式,覆盖了汽车消费中遇到的保险购买、售后保养、事故处理,以及充换电服务等各种问题。
  这一模式的好处不仅在于,用服务密度弥补了早期基础设施的不足,还可以用服务创造用户粘性,以此建立起用户社群生态。据蔚来披露的信息,蔚来APP目前的用户数超过49万,月活超过10万,这一活跃比例几乎与主流社交软件相当,而据钛媒体统计,过去一年内,蔚来APP社区内产生的10万+文章超过20篇,也几乎可以比肩一家主流媒体的成绩。
  而为此,蔚来不仅推出了积分,还上线了增长体系蔚来值,以平衡不断增长的活跃度和有限的社区资源。
  直营模式让蔚来率先勾勒出了用户企业的雏形,但直营模式的弊病蔚来同样需要面对。

成本顽疾,蔚来能解吗?
  传统的经销商体系充当了汽车厂商金融工具的角色,而践行用户企业所要求的直营模式,无疑将成本拉回到车企内部。这是蔚来在用户企业之路上面临的长远挑战。
  如果翻开特斯拉的财报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管特斯拉在加剧生产Model 3时,汽车销售成本中增加了多少摊销,这家公司的毛利总能维持在20%左右,这在汽车行业中已经相当优秀。而造成连年亏损的主要因素却是研发和一般、行政、销售费用,前者能占到营收的14%左右,后者则往往直趋20%。

特斯拉SGA费用占比
  而对比通用、福特等传统车企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一般、行政和销售费用只占到营收的6%左右。
  那么,特斯拉巨额的一般、行政和销售费用都花在了哪?直营模式带来的大量销售、营销和服务执行等人工成本,店面租金和销售费用。而且需要强调的是,身处媒体簇拥下的特斯拉,并不需要花费太多营销费用。
  而在蔚来的招股书中,这一财务结构呈现了与特斯拉惊人相似的态势。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蔚来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4.65亿元、26.03亿元和 14.59亿元。有媒体统计,这一数据在国内上市车企中可以排名第9,这对于一家新创不到4年的企业,无疑是一项褒奖。
  而蔚来对应的销售和服务费用分别为11.37亿元、23.50亿元和17.26亿元,几乎与研发费用相当。

蔚来营业费用

  “我们的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受到非研发员工的数量,营销和推广活动以及销售和售后网络扩展的显著影响。”蔚来在招股书中写道。具体来看,这一费用将主要包括:
  员工薪酬、福利和奖金;
  营销和促销费用,主要用于FE车队相关的营销和广告费用,赞助费用和赛车费用;
  租赁和相关费用,主要包括NIO House的租金、办公室相关租金等。
  也就是说,这些费用恰恰包括了传闻中的拉高长三角车企工资的人员薪水,位于各大地标建筑内的NIO House的高额租金,以及大量直营服务网点的建设。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蔚来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已经建成7个蔚来用户中心NIOHouse,53个服务网点。
  显然,如何通过产品规模化交付,通过边际成本获取可观的毛利,覆盖大额营业费用,必然会成为蔚来突破股价界限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
  “我一向是个非常抠门的人。”对于未来在毛利和投入之间的平衡,李斌玩笑道。当然,就产品本身的设计而言,李斌已经规避了特斯拉所面临的部分困扰。
  例如,将能源包、服务包进行产品化的一个好处是,借助产品在用户消费中的付费惯性,可以覆盖掉基础成本。蔚来披露的财报显示,其针对能源包和服务包的收入都有独立的核算体系,甚至与销售、服务相关的人员成本都囊括在内。而不是像特斯拉一样,大量铺设超级充电网络,在承载服务设施成本的同时,却一再推迟充电收费方案。
  “在服务上,我们的目标是收支平衡,服务本身是个很低频的需求,我们不会像传统经销商一样在这块赚钱。”李斌在采访中表示,“而卖车相关的硬件收入我们就会有不错的利润。”
  据蔚来招股书最新数据,截止2018年8月31日,蔚来共完成ES8生产2399台,已交付1602台,还有14376台订单等待交付。其中,8月份生产1296台ES8,超过6月和7月两个月生产量的总和1103台;8月份交付1121台ES8,超过6月与7月总和。
  不管是生产还是交付进度,蔚来作为一家新创车企,都表现出了可以预期的提升速度,而接下来蔚来的任务就是快速实现ES8和后续车型ES6的大量交付,改善财报报表,让华尔街看到用户企业的梦想可以照进现实。
34#
 妙娴 发表于: 2018-9-14 11:46:01|只看该作者

独家对话蔚来李斌:用不了五年 加电将比加油更方便

  新浪财经 魏天谌 周瑶洁 发自纽约
  美东时间9月12日清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门口排开了四辆不同车型的电动车,引来路人纷纷驻足观看,交易所内被邀请的嘉宾也都获得了蔚来(6.6
0.34</p>5.43%)</p>的精致车模作为礼品,在蔚来面向用户推出的APP上,车主们在观看上市直播的同时纷纷在社区中分享了用车体验和对蔚来的期许。蔚来在成功登陆美股市场的同时,也为自己在海外完成了一次优秀的营销推广。
  上市现场,李斌接受了新浪财经的独家访问,就蔚来的量产、工艺、技术等核心问题一一做出了解答。
(图为纽交所上市现场 摄/魏天谌)

明星团队捧场敲钟 李斌二次造访纽交所
  虽然李斌本人没有参与敲钟,而是选择了12位蔚来汽车的用户代表上台敲钟,但这些用户也都是大有来头,其中包括贝塔斯曼中国总部首席执行官龙宇、淡马锡中国区联席总裁吴亦兵、顺为资本合伙人程天、李斌的妻子王屹芝等。
  蔚来的A轮投资人、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也在现场活跃地给大家拍照,他在去往纽约的途中接受△科技栏目采访时表示,愉悦资本未必会是蔚来永远的股东,但他个人愿意以十年为单位购买蔚来的股票,蔚来上市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这已经是刘二海第二次见证李斌带领旗下企业赴美上市,上一次是八年前的易车。
  但易车在近两年因为收益未达预期等因素连遭空头看跌,股价由2014年超过80美元的高点一路跌至今天的21美元左右。
  在谈及登陆美股市场可能被做空的风险时,李斌对新浪财经表示:我们只能决定公司业务的进展,无法左右市值,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挑战,更透明的治理结构只会对公司有好处,我们也希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近来美股市场波动较大,不确定性升高,李斌认为蔚来的长期价值还是受到了许多投资人的认可,虽然不一定马上变成抢手股票,但蔚来已是他们长期观察的对象。
  截止至9月12日收盘时,蔚来上市首日收盘价为6.60美元,日内转跌为升,涨幅为5.43%。

一万台车对赌仍有效 量产工艺都是难题
  业界普遍对蔚来的产品赞誉不少,但谈及量产,就多了争议的声音。
  另一位美股大空头的“宠儿”特斯拉(290.54
11.10
3.97%)</p>虽然近来波折不断,但已在试图冲刺年销量十万辆的关口,现阶段的蔚来与特斯拉的量级还有很大差距。
  刘二海在接受△科技栏目采访时表示,他了解到最新的蔚来汽车交付数字是两千多辆。但李斌在上市现场对新浪财经纠正了这个数字,表示目前的交付数量是1602辆,也与最近更新的招股书提供的数据吻合。
  面对外界对于2018年底能否按照承诺履行一万余张订单的质疑,李斌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案:目前我们正在一步步提升产能和服务,这几个月进展顺利,与小鹏汽车关于今年量产一万辆车的对赌仍然有效,不会延迟交付。
  若要达成年底交付一万辆车的目标,从9月起,蔚来汽车平均每月需要交付2100辆车左右。
  蔚来本次募集金额主要将继续用于产品、服务和技术的研发和营销,其中蔚来预计在上海改进工厂的相关费用将达到6.5亿美元左右,其中一半的资金将来源于本次的IPO融资获得,另一半将通过上海政府方面的无息或低息发债获得。
  虽然持续被指烧钱,但根据投资人们对新浪财经的反馈来看,相对于蔚来的资金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蔚来的核心工艺和技术。
  在被问及蔚来目前使用的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时,李斌表示,电动车的性能指标不能只看续航,汽车的大小不同,决定了所用电池的性能不同,不能简单地与特斯拉5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进行比较,性能受多个因素影响;相对于特斯拉,蔚来的NOMI人工智能系统、3分钟换电技术、第一辆Mobile IQ4 芯片的量产车,这些方面都做得更好。
  而蔚来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也对新浪财经解释道,电池技术未来几年将会有长足发展,续航问题并不令人担忧,就像iPhone手机诞生之初,也打破了人们对手机续航时间的固有观念,电动车现在要做的事情也类似。
  朱江还提到,为了弥补续航时间较短可能带来的不便,蔚来在推广充电桩、更换电池、上门充电服务、或是移动充电等方面都做足了功夫,目前公司了解到,已经购买蔚来汽车的用户中有70%以上都在家中安装了充电桩,高于他们的预期。
  李斌坦言,蔚来的车定位较为高端,所以第一批用户相对来说安装充电桩的条件会好一些,但未来还是可能有很多用户不具备这个条件,这就需要更多创新的方案,比方说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全面战略合作,帮助车主接入它们的快充桩。用户不会特别在乎到底用什么方式充电,而是希望能够享受到好的服务。
  “加电比加油更加方便,汽油车能去的地方电动车都能去。”李斌认为这一愿景应该很快就能实现,甚至用不上五年那么久。

附部分访谈实录
  新浪财经:对蔚来上市后的市值有期许吗?比方说可以做到特斯拉的百分之多少?
  李斌:公司的市值肯定是由市场决定的。我们更关心业务的进展,我在今天发给致员工信中也说道,上市当然值得庆祝,但是我们要尽快地专注在生产、交付、体验的改进、服务的完善。这些才是长远地决定公司价值的地方。
  新浪财经:是否在美股市场有被做空风险的担忧?
  李斌: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挑战,蔚来不是我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更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也希望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好了成为一家公众公司的准备。
  新浪财经:作为中国的电动车创业公司,在工艺上以及电池技术、充电等方面落后欧美国家还是有一段距离。您怎么看中国电动车行业如何在这个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李斌:我不觉得在智能电动汽车方面中国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美国有什么差距,如果你去看每一个方面,比方说自动辅助驾驶的水平,我们ES8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如果你去看“三电”,我们电池的性能,整个电动系统的性能也表现非常优秀。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的NOMI系统也是世界首创。蔚来40%的员工是研发相关的同事,在硅谷就有五百多名同事,我们集中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打造世界级的产品,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国公司的概念,我们是一个全球的初创企业。今天的中国公司和以前的也不太一样,我们依靠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我们懂中国的用户,如果我们在研发方面有一个全球的视野,我认为就可以参与全球的竞争。
  新浪财经:特斯拉现在的续航时间已经可以达到500公里左右,蔚来在这个数字上还有一定的差距。电池研发方面你认为中美有差距吗?
  李斌:性能指标不是简单地看续航。比方说车的大小不一样,我们的ES8比特斯拉要大很多,装的电池也不太一样,我们的电池是70度电,特斯拉装的电比我们的要多一些,空间也不一样,特斯拉的风阻系数要小一些,但它牺牲了很多空间。所以要逐案对比,不能简单比较。中国也有续航里程在450公里以上的车,但是你不能说那个车比特斯拉先进。续航这件事情,像传统的汽车一样,它的油耗受多方面影响,大的车肯定比小的车油耗高,流线型的车肯定比空间好的车油耗低,受很多因素决定,不能简单地用续航里程去评估一个车的先进性。当然特斯拉是很优秀的车,但我们也有很多优势,比如说我们的NOMI,如果你看到我们的NOMI,你就会知道原来人工智能能够在车上给我们带来一个有温度的、有情感的伙伴;比如说我们的3分钟完成换电的技术,在这设施上面有几百项专利,特斯拉也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说我们是全世界第一辆量产车上用Mobile IQ4芯片的,比其他人都用的早。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全球研发的水平,我们很有信心参加全球的竞争。
  新浪财经:关于中国的基础设施问题,刚才我跟您的同事谈到,你们的用户现在有70%以上可以做到在家中安装充电桩,由此解决中国的充电桩不是特别充足的问题。您觉得这个70%的用户比例有继续扩张的空间吗?是否会面临人们观念上的改变?
  李斌:中国现在整个电动车充/换电的设施肯定是越来越好了,但还是有很多的挑战。因为蔚来的车定位比较高端,目前第一批用户相对来说安装充电桩的条件好一些,确实这个比例比我们期望的要高。但是还是有很多用户没办法在家里面安装充电桩。这就需要更多创新的方案。像蔚来就提供“一键加电、能量无忧”的方案,我们有换电的技术,移动充电车的技术,我们也尽最大的努力去帮用户在家里或者办公室安装充电桩,还有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全方位的战略合作,能够让我们的车主能够接入到他们的快充桩里面去。所以,我觉得用户需要的是一个真正好的服务体验,用户不是特别在乎到底用什么方式完成充电。
  新浪财经:您有没有预计多少年内可以广泛普及?
  李斌:从我们蔚来来讲,我们希望加电比加油更加方便,汽油车能去的地方电动车都能去,我们有非常多的创新,我个人觉得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
  新浪财经:不远大概是五年还是十年?
  李斌:不用那么远。
  新浪财经:大家非常关心你们的产量问题。最新报道说你们交付了两千辆车左右?
  李斌:8月底交付了1602辆。
  新浪财经:目前在年底完成一万多个订单的进度,您觉得是可以实现的吗?
  李斌:目前我们一步一步地去提升产能、提升体验、建立我们的服务网络、提升交付量,至少这几个月来看我们每段时间都有不同的进展,我们非常有信心。
  新浪财经:还在计划内吗?之前对赌年底之前会交付一万台车。
  李斌:当然。非常有信心。
  新浪财经:不会有延迟?
  李斌:是。
  新浪财经:之前你们的中国投资人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星投资人,这次来面对美国投资者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吗?他们的反馈怎么样?
  李斌:我觉得总体都还不错,大家对我们在做的事情很认可。但最近整个资本市场挑战比较多,但公司的长期价值还是有非常多投资者认可的。虽然有一些投资人不一定是现在买入我们的股票,但我觉得他们已经在长期地观察我们公司的进展。
33#
 妙娴 发表于: 2018-9-14 10:46:00|只看该作者

李斌再次赴美敲钟:将蔚来的整条命交给用户

源自:雷锋网
⊙作者:张祥威

  美东时间9月12日上午,中国电动车公司蔚来汽车(下称蔚来)在纽交所正式上市,股票代码NIO,共发行1.6亿股ADS,发行价定为每股6.26美元。在承销商不行使超额配股权的情况下,发行总金额约10亿美元,总市值达63.13亿美元。
  不过,蔚来开盘即跌破发行价,报6美元,较发行价下跌4.15%。翌日,蔚来低开高走,最高达6.93美元。截至发稿,报6.79美元,总市值达到69.67亿美元。
  招股书信息显示,蔚来的此次IPO的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美银美林、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瑞士信贷、瑞士联合银行及沃尔夫资本市场与咨询。
  在将第一家公司易车推上资本市场后,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时隔八年,再一次带领团队和车主用户赴美敲钟。“心情没有第一次那么激动。但我知道,这只是我们的一个过程。”李斌说。


匆忙上市
  纽交所门前,蔚来的ES8与旗下超跑、概念车依次排开。不远处,李斌和夫人、朋友合影拍照,脸上笑容依旧。
  一片热闹之下,是蔚来略显匆忙的上市。同样专注于纯电动车制造领域,另一家造车企业特斯拉成立七年后才于2010年登陆纳斯达克。蔚来自2014成立,四年后便启动上市,这与李斌创办的汽车资讯提供商易车成立十年后上市相比,速度已经翻倍。
  “蔚来的模式和特斯拉是很像的,但现在特斯拉发展的也不太顺利,所以这个东西不是很好评价。资本市场整体不景气,现在蔚来要抓紧时间上市,一方面会有更好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让原来的股东有更好的退出方式。”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雷锋网新智驾。
  招股书披露,蔚来的主要业务包括设计、联合生产和出售智能化互联优质电动汽车,推进互联互通、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AI)等领域中的技术创新。此次IPO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于产品、服务和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以及生产设施和供应链建设等。
  李斌在蔚来上市前与国内媒体视频连线表示,“蔚来40%(的人)都是研发同事,所有的3电和整车研发都是重头开始的。研发的投入是我们特别坚定的投入方向。除了目前产品以外的投入,我们也在开发第二个平台,会持续投入。”
  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称,按照蔚来的股权结构,此次IPO后李斌将持有14.5%的股权及48.3%的表决权。腾讯将持有12.9%的股权及21.5%的表决权。这也意味着,李斌的个人财富将超过9.3亿美元。
  但对于蔚来公司来说,资金仍不算充裕,甚至可以说,上市仅算是找到了接盘者。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新智驾注意到,蔚来的上市动作颇受争议,一部分人对李斌打造上市公司的能力表示赞赏,但也有声音表示担忧,“蔚来卖了几百辆车就上市,很可能会成为做空标的。”
  造车四年,蔚来更像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总是先声夺人但又持续亏损。据此前招股书信息,蔚来在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的支出分别为26.03亿元、49.54亿元、31.86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5.73亿元、50.21亿元、33.26亿元。


整条命交给用户
  与腾讯将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相比,李斌可能要把蔚来的整条命交给用户,至少仪式上做到了这一点。
  雷锋网新智驾了解到,李斌不仅将此次上市敲钟的重任交给了蔚来头号员工、蔚来ES8创始版车主,还在公开信中表示,将拿出5000万股的蔚来股份,转让给信托基金,占其持股份额的三分之一,这部分股票的经济收益将由蔚来的车主用户通过一定的机制来讨论和决定如何正当使用。
  企业强调尊重用户是政治正确,但蔚来似乎真的要让用户决定企业生死。这体现在,重资金投入的蔚来中心体验店、以用户为主的运营思路,以及公司上下对用户口碑的重视。李斌亲自跟评自媒体文章,官方及时回复用户的续航里程质疑等,让这家新造车公司的形象显得亲和。
  进一步看,决定蔚来生死的关键因素之一正是用户是否买单。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蔚来共向用户交付481辆,尚有1.7万个未交付订单;其中有4989个订单预付了4.5万元不可退还的购买定金。蔚来5、6、7月分别生产228、272和831辆ES8。
  据雷锋网新智驾此前测算,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800万台,全国共有2.5万家4S店,相当于店均年销量为1000台。假如以蔚来的8000万年租金成本计算,每家体验中心每年的销量要达到10000台,方能与同等投入成本下的4S店的销售能力持平。
  投入已经全盘放出,挑战的就是蔚来的真正的量产、销售能力。理论上,蔚来可以控制自己的执行,但难以把控的是分散的用户市场。
  近年来,汽车市场正发生急剧变化,传统车企与新造车均在求变创新。即便抛开几家占据大半市场销量的汽车品牌不谈,蔚来的竞争对手也还有特斯拉、小鹏汽车等公司。目前,对中国市场重视有加特斯拉已经开始在华投资建厂,小鹏汽车、威马等一众新造车公司,也将密集地交付出自己的量产车。
  而对于蔚来自身来说,交出几百台量产车仅仅是一个开始,后续的汽车售后、渠道搭建、充电桩配套或许才是真正的考验。要做好这些工作便又回到了原点──缺钱。

资金黑洞下的未来
  “上市能够给我们募集后续发展必要的一些资金,这些资金的投入主要还是两个方向:方向一,研发更好的产品;方向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研发和用户服务是我们投资最主要的两个方向。”李斌如此规划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
  据李斌透露,除了对Formula E、EP9、ES8、ES6进行投入外,蔚来的第三款车ET7正在开发过程中,并已开始着手开发第二代平台。
  诸多先例表明,造车这件事更像是资金黑洞。
  曾经让法拉第未来踉跄前行的便有资金因素,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对资金的重要性毫不讳言,“造车的过程特别痛苦,挑战来自于各个方面。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要完成造车的梦想,他认为需要300亿。
  痛苦有时也是机会,尤其是汽车领域,黑洞背后也许藏着炸裂性的未来。重塑汽车与用户的关系,被蔚来看作是汽车行业的未来机会。
  李斌告诉雷锋网新智驾,“蔚来主要从三个层面做了创新,包括自动辅助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将汽车、基础设施、智能设备、用户和服务人员等,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用户体验创新,最后,与用户的关系从量变到质变后,以车为起点进行连接的企业内涵创新。”
  至于蔚来接下来究竟如何盈利,李斌表示,服务方面长期的目标是盈亏持平。车的硬件方面,毛利率还有提升的空间。“汽车是一个规模经济,我们希望能通过销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把毛利提高到主流豪华品牌的相近的水平。”
  “让三岁的小孩去养家糊口,不现实。如果比融资能力的话,蔚来还是可以被信任的。特斯拉上市后已经融了100多亿美金,我们上市后的募资能力也会更强。”李斌充满信心。
32#
 天涯蓝天 发表于: 2018-9-14 09:26:00|只看该作者

蔚来李斌发布感谢信:定会成为用户满意度最高的企业


  9月13日上午消息,蔚来(NYSE:NIO)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12日登陆纽交所,截止收盘蔚来汽车报6.5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5.11%。根据收盘价计算,蔚来总市值为67.51亿美元。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微博中发表感谢信,感谢投资人、合作伙伴、用户、团队成员,并表示蔚来一定会成为用户满意度最高的用户企业,成为一个以车为起点、分享欢乐、共同成长的社区。

以下为李斌微博全文
  今天@蔚来 成功在纽交所成功上市,感谢所有支持和信任我们的人,让我们又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谢谢我们所有的投资人,要支持一家新创汽车公司,需要远见卓识和勇气,谢谢对我们的信任。
  谢谢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谢谢合作伙伴的全力支持。
  最需要感谢的是我们的用户。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体验、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是蔚来存在的意义,用户的支持和信任一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相信,蔚来一定会成为用户满意度最高的用户企业,成为一个以车为起点、分享欢乐、共同成长的社区。
  感谢所有团队成员的付出与。胸怀高远,脚踏实地,我们一起让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们还将创造更多的成就,我们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骄傲。
  今天是一个新的起点,但我们知道在前方有更多的挑战。我们不会忘记清朗天空的初心,不会忘记为用户创造愉悦生活方式成为最好用户企业的愿景,不会忘记对投资人、合作伙伴、团队和用户的承诺,不会忘记真诚、关爱、远见、行动的蔚来价值观。我们已经做好准备继续向前,用行动继续回报大家的信任。
  A New Day
  Blue Sky Coming。

31#
 chiaki 发表于: 2018-9-14 09:26:00|只看该作者

深击| 蔚来汽车纽交所上市:李斌“大佬”进阶第一步

蔚来汽车创始人及董事长李斌在纽交所前
  △科技栏目 辛苓
  今天是蔚来汽车IPO的日子,发行价确定为每股6.25美元,位于此前公布发行价区间的下限。按此计算,蔚来汽车的估值约为64亿美元。
  不到四年时间把蔚来带上市,作为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再次给投资人带来惊喜。
  李斌的个人奋斗史一直为大家津津乐道:农村放牛娃出身,北大社会学毕业,青年时代想走仕途未果,转而创业,赶上互联网行业爆发的早班车,做汽车网站起家,创立易车网并成功上市,为投资人带来财务回报的同时,自己也实现了财务自由。
  易车网的成功只是李斌进阶打怪的入门券,刘二海一句“就算把易车做到极致,你也没法儿坐上互联网大佬的位置”说破李斌心事。后来的李斌着力建设一切与车相关的布局,扩展其出行版图,从优信二手车到共享单车,也不知道是谁封的,有了个“出行教父”的诨名。
  直到蔚来汽车出现,李斌的目标已经不是给大佬们带来惊喜,而是自己就要成为大佬。

创业者李斌
  李斌的创业路从创办于千禧年的易车网开始。
  2005年的中国,私家车主数量和网民数量都无法和今天相比,但是2005年成立的易车网成功了,同时期另一家同类明星公司是李想的车和家。StarVC总裁韦魏对此类网站有过精辟总结:男人看车就像女人看包一样,女人不一定每天都买名牌包,但是哪家出了新款都会去看看,男人对车也是一样。
  几年间,易车网站从简单的汽车信息展示与交换平台,变为代理、发布广告,投资咨询,经济贸易咨询和销售汽车配件、汽车的平台,而易车网也从一个网站品牌升级为投资品牌,对外投资了车语文化等十几家公司。李斌自己也在车的领域广撒网深投资,有媒体专门为李斌的投资项目做过表格,图注就叫“大佬李斌和他的出行版图”,直接把李斌的头衔从“出行教父”升级到了“大佬”。

智东西图
  与李斌有关的另一家创业公司,是席卷半个创投圈的摩拜单车。
  摩拜在创立之初,创始人胡玮炜多次公开讲述自己如何生出“共享单车”概念的故事。随着摩拜创业历程的发展,其背后真正的创立者李斌渐渐在公众视野中显露出来。
  当摩拜的创业路快要走到尽头,作为董事长的李斌坚决将摩拜卖给美团。一时间网上指责不断,因为无论怎么看,在众多资本方里,获益最大的人就是李斌。
  李斌太太王屹芝护男人,站出来说了句大实话:“事实上,李斌才是摩拜单车严格意义上的创始人,当初是他找来人、投入钱,把一个idea变成了一门独角兽生意。”
  现在看来,与蔚来汽车成立时间只差3个月的摩拜单车更像是李斌的一个验证:既造概念又造车,打造所谓新的出行方式,吸引尽可能多的利益方进来,最后让腾讯的好儿子美团接盘。此四点中的前三点,蔚来汽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以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曾经遭受过多少争议,蔚来汽车现在都加倍感受。

李斌与王屹芝在纽交所前

造车者李斌
  当互联网创业进入尾声,李斌干了一件比共享单车更有争议的事:创办蔚来,造汽车。并且用不到4年的时间,带领蔚来赴纽交所IPO。
  从招股书披露信息来看,现在的蔚来汽车有许多槽点:连续三年亏损超百亿元;车辆交付一再延迟;与蔚来之前烧钱速度相比,账面仅剩下的6亿美元显然难以为继,此时选择IPO让蔚来再次陷入争议中。
  对于这些问题,投资人很是乐观。关于交付延迟,愉悦资本刘二海表示,“说延迟,也就是一个月左右,总共没有多长时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一个新企业交付,我认为不但不该加以批判,还应大加赞赏。产能提升有个过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生产)两千多辆车,它的成绩我给九十分。”
  “我与李斌认识已经13年,他是一个有着国际化视野、超强资源整合能力与布局谋篇能力的企业家。”刘二海接受△科技栏目采访时说道,“IPO是蔚来一年前就开始谋划的事情,不是今天缺钱才要上市。”
  联想创投宋春雨表示,特斯拉上市的时候,车的交付不到一千台,跟现在的蔚来没有区别。
  蔚来汽车常常被拿来与特斯拉对比。横空出世的特斯拉在传统车企的包围中撕开一个口子,用生产苹果手机的模式生产电动汽车,它的创立者马斯克实践着所有男人的梦想:造汽车不够劲,还要以私有公司为依托造火箭。种种超越常规的做法让马斯克的定位跳出三界之外,超越了“企业家”“大佬”“梦想家”等诸多头衔,被冠以科幻片角色“钢铁侠”的名头。身价不菲的大佬常有,能获此殊荣的马斯克只有一个。想来这也是李斌在实现财富自由后,想要达到的境界。
  马斯克被称作“钢铁侠”,不代表他和他所创立的特斯拉就会得到一片赞扬。恰恰相反,特斯拉在产能、安全、退市决策反复等一系列风波中,时不时挑战着公众的看法和信任。相比之下,李斌倒显得“踏实”很多,讲的最多的,也就是“新势力造车”,要引领中国电动汽车占领全球高端汽车市场,实现“换道超车”。
  目前看来,能直接说明蔚来汽车造车成果的,就是车辆生产及交付数量。据公开信息显示,成立三年多时间以来,蔚来研发出三款车型,首款车型已经投入市场。蔚来ES8在2018年6月生产272台,交付100台;7月生产831台,交付381台;8月生产1296台,交付1121台。截止2018年8月31日,ES8共生产2399台,交付1602台。目前还有14376台订单等待交付。

蔚来上市
  美国纽约,9月12日早上9点30分,蔚来汽车登陆纽交所挂牌上市,蔚来开盘跌破发行价,翌日低开高走,最高为6.93美元。截至发稿,报6.60美元,总市值为67.72亿美元。
  纽交所对于李斌而言并不陌生,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这座有两百多年历史的交易所,上一次是8年前的易车网上市。不同的是,这次来敲钟的不是李斌本人,而是以李斌太太王屹芝等为代表的12位蔚来汽车ES8车主。
  敲钟仪式结束,李斌接受了国内媒体一个半小时的采访。期间他强调蔚来汽车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前期投入巨大的同时未能盈利是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蔚来花钱其实“很高效”;蔚来的IPO节奏是早已谋划好的事;股市融资对蔚来而言只是一种融资形式,将来随着公司的成长,融资形式将更加多样化,目的都是为了做出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被问起蔚来与特斯拉的区别,李斌特别强调了二者不一样:“蔚来不是中国的特斯拉,是世界的未来。这个标题比较棒。”当被问到蔚来上市后,李斌个人会有何变化时,李斌回答“应该没有什么变化,一直都是上市公司CEO。”面对媒体,李斌应对自如。
  未来,李斌能带蔚来汽车走多远,蔚来就能载李斌走多远。
30#
 dilei110 发表于: 2018-9-14 08:26:02|只看该作者

专访蔚来李斌:亚马逊十几年才盈利 蔚来不用那么久

源自:第一财经
原文标题:专访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亚马逊十几年才盈利,蔚来不用那么久

⊙作者:葛唯尔

  9月12日,蔚来汽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IPO首日,蔚来汽车股价呈现震荡走势,开盘价报6美元,低于6.26美元的发行价,此后一度上涨至6.93美元。收盘为6.60美元,首日收涨5.4%。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的时候表示,IPO定价受到美股大环境等的因素影响。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8月31日,蔚来首款量产车ES8已生产2399台,交付1602台。李斌表示非常有信心,能够在用户期望的时间之内完成交付。当被问到何时能实现盈利时,李斌表示:“亚马逊十几年以后才盈利,我们相信蔚来不用那么久。”


第一财经:此次蔚来IPO定价为6.26美元,位于此前定价区间6.25~8.25美元下方。这是否受到了近期美股大盘表现,或是同类型股票如特斯拉表现不佳的影响?
李斌

  确实,我们这次募资的过程中市场的状况不太好。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是获得了数倍的超额认购。很多投资人在定价方面也给了我们足够的自由度。最后我们还是选择在靠低端一点的价格来定价,主要还是考虑到市场的环境,也希望能够给投资人更长期回报的可能性。

第一财经:你认为在年末之前,蔚来能否实现1万台ES8的产生和交付?
李斌

  到8月31日,我们生产了2399台,交付了1602台,可以看到交付在明显的提速。当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新的公司来说,生产和交付确实有一个爬坡的过程。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能够在用户期望的时间之内完成交付。

第一财经:2020年实现盈利的可能性如何?
李斌

  从长期来讲,当然公司都是需要赢利的。但不要忘了,我们只是一个成立3年多的公司,在研发和用户服务体系方面我们要进行全新的投资和建设。我想,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亏损的概念,更是一个投入的概念。
  我想,总有一天会盈利的。像亚马逊,十几年以后才盈利。我相信蔚来不用那么长的时间。

第一财经:特斯拉上海建厂项目已陆续启动,你如何看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资本寒冬后面临的重新洗牌?
李斌

  毫无疑问,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新创企业有很好的机会。因为全球主要的一些汽车巨头确实在这方面的动作是慢了一些。我想将来的竞争是用户体验、用户关系和用户满意度的竞争。从这个方面来讲,中国企业更有优势。因为智能电动汽车更依赖于本地的基础设施、数据和用户习惯等。就像亚马逊在中国没有竞争过阿里巴巴。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第一财经:蔚来如何在“代工模式”下保证产能和产量?
李斌

  蔚来和江淮是一个非常深度的合作。江淮根据我们的要求和产品的特点建设了一个世界级的全新工厂,双方共同管理,在供应链质量方面采用蔚来的标准。这是一个非常创新的合作。
  以其他行业来看,英特尔可能要找台积电代工芯片。再如,苹果的生产制造都是外包的。我认为,蔚来应专注在研发和用户服务,在制造方面有合作伙伴──这是我们的长期战略。当然,蔚来在上海也在建设新的标杆工厂,为后续产能做准备。但长期来讲我们还是会以制造合作为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7 01:28, Processed in 0.265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