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0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邵璞诗选》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复制链接]

  诗人、画家邵璞

  《邵璞诗选》书封

  研讨会现场
  8月20日,由文艺报社及作家出版社主办的《邵璞诗选》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运德出席研讨会,来自文学界、艺术界的30余位专家、学者、作家、评论家、诗人与会研讨,对邵璞诗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研讨会由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主持。
  邵璞是一位自觉地立足于现实人生的诗人。他的诗作对于令人眼花缭乱的诗坛来说,意味着一串老老实实地袒露自己、扎扎实实地独立前行的足迹。与会者认为,邵璞在诗歌、中国画方面都颇有成就,当生活具象和人生细部渐次在邵璞的面前展开,诗人以明澈与好奇的目光写就了一首首“青春之歌”,并赋予这些诗歌独特的意蕴和品格。这种青春的逻辑,这一派率真和锐气,也正是邵璞诗歌创作的殊为可贵的一种艺术气质。同时,他的诗歌创作,也不乏舒绶、细腻和委婉低回的抒情变奏“小品”,种类丰富,吟咏爱情、托物言志、志诵风物人情的一应俱全。邵璞捕捉瞬间、捕捉细微的擅长,这在其诗作中体现得很充分,而这些作品的语言调度、诗意的抒写和诗美的构筑等,也往往更直观、更多向地见出邵璞驾驭诗歌艺术的实力。
  忆起上世纪80年代写诗的岁月,邵璞感慨良多。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中国和中国大学生生活面对的精神出口太过贫瘠,也因此造就了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在那个时代,电视、网络还未大规模出现,精神世界的呈现完全依赖文字,依赖报刊等最传统的载体。因此,是诗歌选择了诗人,诗歌在那样的历史阶段必然进入“黄金时代”。
  在邵璞看来,写作不是职业,写作不能是支撑生活的;我们要写作,因为写作是刀枪,写作要用鲜血和生命。“我的全部创作源于我的思想、源于我在战场,20世纪80年代,诗歌给了我喉咙,给了我呈现思想智慧的平台,同时诗歌铸就了我提炼抽象纷繁事物、放下提起的能力,诗歌是我全部与世界交流、洞察世界本质的核心文化支撑。”
  邵璞在谈起自己的成名作《周末,我们去了女同学宿舍》时说,这首诗的创作来源于他在复旦大学读书时的真实生活。诗中的宿舍写的是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79级的女生宿舍,这间普通的宿舍是孕育这首诗的世界。“其实,读者记住的是一首诗,我记住的是人生最珍贵的一瞬间、青春最激动不已的年代、天涯最美丽的邂逅、心灵最热烈的燃烧。”后来,张书绅先生通过《飞天》的“大学生诗苑”把这首诗传播出了校园,该诗随即被《朦胧诗选》收入。
  如今的邵璞正沉醉在另一个缤纷的世界──焦墨艺术中。他说:“文学一直伴随我,哺育我的商业和我的焦墨艺术,可以说,我的文学生涯与我的焦墨艺术生涯一直互为表里。现在,我很想向诗人们呈现我的另一种诗歌:我的焦墨艺术,我在水墨里发现和创造了比诗歌更有意义的存在方式,我的诗情在通过毛笔书写和传诵着,我的诗歌的血液和心灵在这里跳动着。”
  参加研讨会的还有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梁鸿鹰,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胡殷红,《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诗刊》原主编叶延滨,公安部宣传局局长、诗人杨锦,《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赵忱,《文艺报》副总编辑王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彭学明、何向阳,《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邱华栋,解放军出版社文艺图书编辑部主任、诗人刘立云,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辑张力奋,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霍俊明,诗人蓝野,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黄宾堂,《文艺报》新闻部主任颜慧,作家寒小风,作家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本书的责编林金荣等。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台媒:两岸民族主义内涵不同是台对甲午冷漠主因 新疆局地遭受风雹1.5万人受灾绝收2.2千公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13:41,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