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5561|回复: 11
 蜀虎 发表于: 2004-11-14 21:07:55|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作家] 余光中去世后其夫人首次受访 透露余光中病榻遗作

 [复制链接]
  余光中(1928.10.21~2017.12.14),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

2005-2-24 15:42:53,余光中在《华西都市报》 雷康/摄2005-2-24 15:42:53,余光中在《华西都市报》 雷康/摄
2005-2-24 15:42:53,余光中在《华西都市报》 ◎摄影:雷康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1-29 04:28: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余光中去世后其夫人首次受访 透露余光中病榻遗作

源自:成都商报
原文标题:“乡愁不是他的全部”

tJx8-fyqzcxh6806761.jpg
2005年2月23日,成都市武侯祠,前来参加“千秋蜀汉风·武侯海峡诗歌楹联会”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和夫人范我存 成都商报 资料图

  我会在对岸
  苦苦守候
  接你的下一班船
  在荒荒的渡头
  看你渐渐地靠岸
  水尽,天回
  对你招手!
  余光中先生于2017年12月27日辞世,享年90岁。
  翻看余光中老人旧照片,无论他走到世界哪里,总有一个单薄的身影和他并肩而站,永远追随陪伴,她就是余光中夫人──范我存女士。
  作家张晓风曾形容,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
  余光中去世后,这位护井人未接受过任何媒体采访。直到近日,在余先生去世一个月之后,范我存女士才首度开口,接受成都商报独家专访。由女儿余幼珊代为回复,回忆成都这片土地给余光中留下的点点滴滴。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未完成的诗稿 成最后的遗憾
  提到余光中,人们总是会想到《乡愁》。
  “乡愁不是他的全部。”范我存女士接受采访时透露,余光中先生直到逝世之前还在写诗,一首诗是在高雄发生虐婴案后,入院的前一天写下。如今,这份未完成的诗的手稿躺在那里,成了余光中先生最后的遗作。
  余光中一生从未立传,他不写自传,希望要了解他的读者,通过作品来认识他。“他写了上千首诗,《乡愁》只是其中之一,不能代表他的全部,所以请大家多读其他的诗,他在天之灵一定会非常高兴。”这是范我存,也是最了解余光中的人对成都读者捎来的话。

成都有余光中的好友
与流沙河的友谊堪称文坛佳话

  范我存女士除了专门给成都的读者捎话,还回忆了他们夫妇对成都的记忆。
  成都对余光中来说,是有特别意义的地方。而与成都朋友的情谊,她重点提到了流沙河。
  余光中和流沙河的友谊堪称文坛佳话。流沙河曾高度评价余光中:“台湾众多诗人20年来写乡愁写得最多最好的,非余光中莫属。”
  流沙河和他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交往以来,已经走过了几十年,流沙河曾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吾以兄视之。我称呼余先生、光中兄,称呼他的夫人范我存‘嫂嫂’。他们为人非常朴实忠厚,对我们确实像兄嫂。作为个人,我很尊敬他。”
  1982年,余光中给流沙河的信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只。”
  前年,流沙河去台湾旅行,余光中还亲自开车接他,带他四处游览。真诚之情,至今历历在目。

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
而范我存就是护井人

  余光中和范我存相伴一生,61年没吵过架,四个女儿的生活也是幸福美满。他的夫妻之道,他的育子之道,都在他深谙人生、情感、家国天下的作品里。
  1931年出生的范我存,年少时在乐山念书,小名“咪咪”,是余光中的远房表妹,两人相识超过70年。
  1956年,余光中与范我存在台北举行婚礼。
  2016年,余光中与范我存结婚60年,庆祝钻石婚,两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补。诗人对美满婚姻的心得为: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
  余光中曾在讲座中说:“杜甫一辈子只写了一两首诗给太太,真是扫兴!我就不一样了,我写给太太的就多多了。”
  在余光中的诗歌中,年轻时的《咪咪的眼睛》、《灵魂的触须》、《当寂寞来袭时》炽热浓烈,晚年的《珍珠项链》、《三生石》、《东京新宿驿》经典隽永,他们61年的日子就在这一首一首的诗歌里。
  范我存说,因为彼此的兴趣、价值观差不多,这可能与成长经验有关,在江南和四川的童年和少年,逃难的艰苦,历经抗战、内战,“我们是抗战儿女。”也许是经历过那一代日子,对很多东西都比较珍惜。他们都说得一口流利的四川话,一直到今天,他们之间私下说话,用的还是四川音。他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除了谈音乐、绘画、文学,也常看电影。
  在余光中心里,终生对范我存心存感激:“我人生的每一个重大决定都是正确的,妻子选对了,儿女自然就对了。”
  虽然诗人已逝,但他早就在《三生石》里,和范我存做好了下辈子的约定:“我会在对岸/苦苦守候/接你的下一班船/在荒荒的渡头/看你渐渐地靠岸/水尽,天回/对你招手!”

范我存女士给成都商报提问的回答
一:余光中对成都的感情

  抗战八年,我们都在四川,余先生当时是在重庆的乡下,而我在乐山。余先生在那里度过整个中学生涯,在文学上对他的启发很大。他一直念念不忘两位中学老师,一位是国文老师戴伯琼,另一位是英文老师孙良骥。多年前他还联系上孙老师的儿子,非常高兴。去年余先生也应江苏省教育厅之邀,写了一篇《我的中学生活》,回忆在四川读中学的点点滴滴。当时生活虽然非常艰困,但是乡下生活纯朴,空气新鲜,运动也足够,因为要走好几里的路去上学,所以比较没有现在的一些“文明病”,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很好的。
  抗战期间我们并没有机会去成都,但是从书上或是在历史里读到,大家都觉得成都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都很想去看看,只是没有机会去,因为抗战的时候不可能旅游的。改革开放以后,余先生就说,有机会的话,很希望能去成都,而正好四川大学邀请他去演讲,就去了,也结交了一些朋友,比如流沙河。最早将余先生的作品介绍给大陆读者的有两位作家:一位是湖南的李元洛,另一位就是流沙河。余先生知道四川这位诗人介绍他的诗,就开始与流沙河通信,发现彼此许多观念非常接近,因而成为好朋友。不过,这个好朋友无法常常见面,因为毕竟居住在两个不同的地区。虽然如此,余先生好几次因参访或是演讲的机会前去成都,都见到流沙河,总是相谈甚欢。前几年流沙河也来台湾旅游,两人得以在高雄相聚,是很珍贵的回忆。
  后来我们去了成都几次,也结识了汤继湘和王莎夫妇,成为很好的朋友,常通电话。
  另外,余先生非常喜爱杜甫,所以成都对他来说在文学的传承上也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地方。都江堰也是余先生很喜爱的地方。其余印象深刻的成都文化包括三星堆、金沙,还有可口的豆腐宴。

二:给成都读者的话
  首先感谢成都文化界以及读者对余先生的重视和喜爱。余先生离开人世前,一直写作不辍,有些完成了,也有未竟之作。有一份诗的手稿,是他入院前一天才写的,是为高雄的受虐婴孩所写的。大家常问他是否要写自传,他总回答:所思所念、情感所系,都在作品里,请大家看作品。他一生的作品很多,真正要了解余先生以及他对文学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确实就是要透过他写的书。大陆读者最耳熟能详的是《乡愁》这首诗,然而他写了上千首诗,《乡愁》只是其中之一,不能代表他的全部,所以请大家多读其他的诗,他在天之灵一定会非常高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leikang 发表于: 2017-12-14 20:24:08来自手机|显示全部楼层
  落叶归根,余老先生最终成了我们的“乡愁”,愿他一路走好。
  现顺补发几张余光中的照片:
2005-2-24 18:29:36,夜幕降临,余光中结束座谈会后,走在《四川日报》集团的报栏前2005-2-24 18:29:36,夜幕降临,余光中结束座谈会后,走在《四川日报》集团的报栏前
2005-2-24 18:29:36,夜幕降临,余光中结束座谈会后,走在《四川日报》集团的报栏前

2005-2-24 18:29:59,余光中走在《四川日报》集团的报栏前2005-2-24 18:29:59,余光中走在《四川日报》集团的报栏前
2005-2-24 18:29:59,余光中走在《四川日报》集团的报栏前

2005-2-24 18:31:19,夜幕降临,余光中离开《四川日报》集团2005-2-24 18:31:19,夜幕降临,余光中离开《四川日报》集团
2005-2-24 18:31:19,夜幕降临,余光中离开《四川日报》集团
 天文星 发表于: 2017-12-14 14:31:00|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享年90岁 代表作《乡愁》等

1toK-fypsqiz7309056.jpg
资料图:台湾诗人余光中。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中新网12月14日消息,综合台媒报道,台湾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今天病逝,享年九十岁。中山大学今天中午发布新闻简讯证实中山大学外国语文系荣誉退休教授余光中今日上午10时多病逝,家属不愿被打扰,谢绝媒体采访。
  余光中女儿余幼珊电话受访说,父亲刚过去,家属都很伤心,不便受访,相关病情请向医院查询。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著有新诗、散文、评论、翻译、编辑等,多篇作品选入两岸三地大学、中学教科书,定居台湾高雄,代表作《乡愁》等传播度广泛。
  余光中是中山大学外国语文系荣誉退休教授,今年并没有在校开课,他曾任中山大学外国语文学系、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应用英语系讲座教授、中山大学文学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美国西密执安州立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余光中今年10月23日刚过90岁大寿。据了解,余光中日前疑似小中风入院,肺部也有感染,就住进加护病房,一直没有再露面,10月23日由中山大学为他举办的庆生会,成了他最后在镜头前的身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红叶 发表于: 2014-8-4 09:32:00|显示全部楼层

余光中携手贾平凹等西安论道 解读“中国精神”

  中新社西安8月3日消息(记者:田进)“什么叫中国精神?到底中国精神赋予了什么呢?”有着“乡愁诗人”名号的台湾诗人余光中3日在西安表示,中国人的精神讲究天人合一,“天”就是生活中的一个中国精神。
  3日,余光中、贾平凹、潘耀明、袁绍珊等两岸及港澳知名作家、诗人聚首西安,参加“华山论剑·中国精神”两岸和港澳学者论坛,从文化的传承、交流与融合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中国精神”。
  余光中认为,中国人对于永恒,有三大不朽的说法,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中西方的“不朽观”存在差异。在中华文化里,慎终追远,一代一代的传承,就是“中国精神”。
  “铠甲未解,双手犹紧紧地握住。我看不见的弓箭或长矛……”余光中说,在他写的《秦俑》这首诗中,就有同样的暗示,表达的也是一种“中国精神”。
  他举例称,写《乡愁》虽只用了20分钟,但感情酝酿了20年。“对于读书人而言,乡愁不是一种地理的距离,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一种情怀。这其中不仅仅有对故乡菜、故乡方言的眷恋,还有对故乡历史背景、文化概念的传承。”
  陕西籍作家贾平凹从文化表现的角度,谈及中国精神的内涵。他说,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全球化,不同文化的融合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并存。研究文化问题,必须要和研究时代、社会结合起来,掌握社会的发展规律,才可能有前瞻性。
  “我们今天谈文化,就是要了解世界各国文化。”贾平凹说,“我们要了解哪些对我们是有益的,哪些对我们无益”,“确立哪些是要坚持的,哪些是要改正的,哪些是要抛弃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的强大起来。”
  “今天我主要想讲的就是四个字‘求同存异’,从澳门的角度,来看求同存异的精神对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在当日的论坛上,澳门诗人袁绍珊以“求同存异”为主题,阐释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之道。
  她表示,在全球化的当下,各种文化快速地碰撞,求同存异的精神更加重要。认清自己的根,接纳多元的思想,是21世纪中华文化应有的胸怀。
  同时,香港作家潘耀明也讲述了香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搭建的桥梁作用。
  潘耀明说,华人文学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像水、像空气是会流动的,文化在交流中产生影响。”(完)?
 红叶 发表于: 2014-5-4 10:32:00|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将用新课纲引议 余光中等呼吁抢救语文教育

3319762491.png
余光中(左)和张晓风/《联合报》
  中新网5月3日消息,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知名诗人余光中、作家张晓风等近40人日前响应一项“抢救语文教育”的联署陈情,呼吁当局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
  据报道,2018学年台湾将正式使用新课纲,调降语文必修课时数,部分人担心此举将让学生语文能力更低落,语文表达也会越来越差。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作家张晓风2日在记者会上引用客家谚语,强调台湾“软实力中的软实力”就是语文教育,一旦败落,未来台湾在华人的领导权将全数尽失。
  据报道,余光中2日虽未出席记者会,但他曾多次公开呼吁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比喻中华文化是个“圆”,中文是“半径”,半径有多长,圆才能画多大。
  余光中认为,这“半径(中文)”一旦崩溃,便不成圆了。且语言等同其民族,语言黏不住,文化向心力松懈,民族就要疏离了。
  余光中也曾主张,华人社会愈来愈重视中文,大陆也广设孔子学院。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中文热也掀起狂潮,估计有三千万的外国人在学汉语。在这种潮流下,台湾的新课纲却要调降中文授课时数,对学生不是好事。
  台湾东吴大学名誉教授刘源俊更说,在大学教书四十多年,发现学生越来越不会问问题,也无法回答问题,关键就在语言表达能力差。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红叶 发表于: 2014-1-13 17:32:00|显示全部楼层

余光中传授翻译心得 引常州腔诵《念奴娇》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文学大师余光中日前应台湾成功大学之邀,传授自己长达六十多年的翻译心得。余光中说“翻译是文化的旅行,旅行是文化的翻译”。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中,成大师生们悉心聆听大师娓娓道出翻译艺术。
  余光中表示,在文学学习养成的过程中,影响他最大的是古典文学。他强调,阅读古典文学要活读,读出心得并且融合个人经验。此外,翻译时也绝对不能只是模仿而已。他提到,最近开始重读唐诗三百首,发现另有一番趣味,也有不同于以往的见解。
  余大师语中显露豪气,强调翻译经典文学名著是与伟大的心灵为伍,见贤思齐;翻译这门学问大,绝对不只是做为工具、媒介的角色而已。余光中告诉成大师生,他爸爸是泉州人,从小教他读古文,妈妈是江苏常州人。他综合两地腔调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古诗吟唱风格。他当场吟诵起苏东坡的《念奴娇》,获得满堂喝采。(中国台湾网 王思羽)
 又亮又热 发表于: 2013-12-17 12:31:01|显示全部楼层

余光中:对生活和写作,幽默比愤怒有用

  85岁的台湾诗人余光中(左)昨天在上海影城与上海作家孙甘露(右)做了一场文学对话。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乡愁》至今在华语世界传颂。在文学电影《逍遥游》中,几位台湾大学诗社的年轻人讨论这首诗时,直言已经无法感受到诗句中的那种乡愁,因为没有所谓的“乡”了。但余光中昨天在上海影城说,乡愁自古都有,“台湾人看我写乡愁觉得很浪漫,几小时可以从高雄回台北还说乡愁。”
  昨天下午,诗人余光中来到上海影城,出席了“他们在岛屿写作:台湾文学电影展”上海站的开幕式,并与上海作家孙甘露做了一场文学对话。在饱受好评的文学电影系列“他们在岛屿写作”中,《逍遥游》的主人公就是已经85岁的余光中。

借电影的力量维护文学价值
  “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电影系列以纪录片形式记叙了6位台湾文学大师的生活和他们的写作,之前已在香港和北京先后展映。昨天起,该活动将在上海放映20场影片,举行4场论坛(2场大师对谈、2场电影课堂),3场映后交流和1场诗歌之夜。除了昨天的开幕式和文学对话,余光中还将出席数场文学活动。这6部文学电影分别是:《两地》(传主林海音)、《化城再来人》(传主周梦蝶)、《逍遥游》(传主余光中)、《如雾起时》(传主郑愁予)、《寻找背海的人》(传主王文兴)、《朝向一首诗的完成》(传主杨牧),大部分影片将在上海电影博物馆放映。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的总监制、导演陈传兴昨天在开幕式上说,虽然这个文学系列比较小众,“但替台湾电影打开了一个小窗子,我们的电影在所谓的传统电影记录、声音记录之外开了个中间路线。通过影音、影像重燃文学阅读的火花,也推动电影和文学的跨界交流。”“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把电影与文学再次紧密相连,借电影的力量维护文学的价值和宁静。
  昨天的开幕式和文学对话结束后,紧接着就是“他们在岛屿写作”在上海放映的第一场──余光中的《逍遥游》,因为影片的主人公刚刚还在现场,使得这场放映尤显意义。《逍遥游》跟随余光中夫妇的大陆归乡之旅,牵引出诗人的乡愁、文学启蒙、写作风格与文坛交游,更可见其走过的中西思潮交汇澎湃的岁月,找寻属于自己的声音。片中的诗朗读者是导演陈怀恩和歌手万芳。整个下午的活动共持续了4个多小时,但上海影城的放映厅却少有人在期间离场,因为文学与电影。
  “他们在岛屿写作”上海站由上海电影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电影资料馆、目宿传媒等机构共同举办,展映和系列活动将一直持续到11月3日。

余光中再论乡愁
  余光中与孙甘露的对话持续了1个半小时,快要进入尾声的时候,终于有现场观众提到了余光中的这首《乡愁》,观众直接问诗人,现在的年轻人还会有乡愁吗?余光中没有直接回答有还是没有,但他的回应肯定是倾向于有的,他说:“大陆那么大,新疆来的人还是有乡愁,因为不能常常回去。台湾人看我写乡愁觉得很浪漫,几小时可以回台北还说乡愁。乡愁自古都有。”然后余光中开玩笑说,将来如果移民到月亮,就是另外一种乡愁,“李白诗就要倒过来写:举头望地球,低头踏明月。”
  无论是在《逍遥游》中还是昨天的对话里,余光中一直会强调阅读中国古典诗的重要性,尽管他是公认的现代诗大家。余光中说,读者对诗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五四以来的新诗或现代诗,“新诗不是所有诗歌的领域。很多人还在读古典诗,写古典诗。古典诗可以终身读,不仅仅是诗体还有智慧。”余光中年轻时代最早也是写古体诗,后来转向新诗,“影响我写作的文学传统,最重要的是古典诗,这是主流;然后是英美文学,是强大的支流;五四以来的新诗只是个小传统。”余光中认为,古典诗是在格律中追求自由,自由诗也不是绝对的自由,“就算是游戏也有规则,没有任何规则,就没有味道。但格律诗的问题是太保守,太轻逸,但自由诗也容易跳入散文的陷阱。”
  余光中本人对“岛屿写作”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他说,“不光是台湾诗人,莎士比亚也在岛屿写作──英国本身就是个大岛;古希腊有九个岛屿,大家都争相说荷马是他们岛上的人;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岛,也写了很多好诗。反过来,在陆地写作的人,如果心胸不广阔,那未必能比在岛屿上的人写得更好。”孙甘露补充说,岛屿是个宽泛的概念,“上海还曾被称为孤岛。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身处岛屿上。”
  包括余光中在内,“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历史背景是1949年的历史分野,这6位作家或迁台后无法回到故乡,或生长于台湾无法走到对岸,余光中的经历只是这批作家的一个缩影,“我这一生,前半生很不幸,遭遇两场战争──抗战和内战。到了岛屿上开始写作的时候,远离了我的故乡。”但也正印证了那句老话,“国家不幸诗家幸。”余光中感慨说,“我遭遇的战争,痛苦是个人的,也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由不得我做主。我出生在九九重阳日,根据传说,这是一个‘避难日’。这对我来说是个阴影。”余光中出生在南京,因抗战避走四川,又因内战去往香港成为难民,继而来到台湾,这些年定居在高雄。这些动荡的生活成了他诗歌的一部分。可是在他看来,即便日常生活也是痛苦的,从而让诗人能不停地去写,“后半生的痛苦来自日常生活的压力,24小时不间断,连做梦都不能逃过。”但余光中也说,“痛苦大到一定程度,一定是写不好作品的,因为缺乏了一个审美的能力,痛苦太大只会危险到生命。”所以他不停地强调幽默对生活和写作的重要性,“我有的时候也会愤怒,但我觉得作用不大,不如幽默有效。就像李小龙虽然能打,但也要学会躲避。幽默是不正面冲突,转弯处理问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鱼城衰哥 发表于: 2005-10-22 16:00:49|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何况偌大一个城市历经几十个春秋寒暑。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5-10-22 08:14:19|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余光中阔别60年,认不出来重庆了,就是文化大革命后二三十年时光,朝天门的形象也早已荡然无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21:23, Processed in 0.343201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