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5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话《吴宓与陈寅恪》记录大师旷世知交的友谊与人生

 [复制链接]
吴宓与陈寅恪(增补本)吴学昭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著名学者吴宓与陈寅恪的学术活动及友谊,为二十世纪学术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吴宓的女儿吴学昭先生撰写的《吴宓与陈寅恪》,依据父亲的日记、书信、遗稿,参考大量档案文献,忠实记述了吴宓与陈寅恪长达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这一对旷世知交,哈佛同窗缔交,清华共事,联大流亡,燕京授业,直到劳燕分飞,山水远隔,粤蜀相望,鱼雁寄情。书中细致入微地叙述了吴宓与陈寅恪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真切反映了他们对世局及知识分子命运的种种思考,特别是对中华文化、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终身坚守。
  这是一部研究性、实录性的学人传记,富有很强的历史现场感。一是含有极为丰富的第一手文献材料和实物图片;二是吴陈二人交往的主线之外,也留下王国维、梁启超为首的几代知识人的鲜活身影,对于20世纪思想文化史及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吴宓与陈寅恪》初版于90年代初,列为“清华文丛”的第一本。卷首语中,作者说,“1990年为纪念陈寅恪伯父诞辰一百周年,也为纪念父亲吴宓诞辰九十六周年,我根据父亲的日记及遗稿赶写了《吴宓与陈寅恪》一书,心想或许可为关心两位老人的朋友凭寄哀思,而对研究工作者也有些参考作用。”
  这本十余万字的“小书”甫一面世,就引起学术文化界的关注和兴趣,李慎之、周一良、李赋宁、唐振常、葛兆光等等新老学人纷纷发表书评和讨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书中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对百年学术思想史的研究颇有价值。
  其后,作者又不断地收到读者来信,特别是吴宓先生的学生李赋宁、王岷源、何炳棣等古稀之龄的老先生,不但热情支持鼓励,而且希望作者进一步补充新材料,适当的时候再版《吴宓与陈寅恪》的增补本。
  1991年,离休后的吴学昭先生全力投入搜集、整理父亲“文化大革命”中备受折磨去世残存的诗文遗稿,二十多年来,殚精竭虑,坚持不懈。经她整理、编辑,已经出版的吴宓先生作品,计有《文学与人生》《吴宓自编年谱》、《吴宓日记》(全十册)、《吴宓日记续编》(全十册)、《吴宓诗集》、《吴宓诗话》、《吴宓书信集》、《吴宓评注顾亭林诗集》等等。她长年浸淫于吴宓和陈寅恪的往来诗赋、翰墨书札,参阅了大量同时代学人的文字资料,也查考了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史档案,对吴陈二人的坎坷人生和精神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强烈感受到这种友谊深不可及的内蕴及其悲剧色彩。对他们内心深处坚守的信仰,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襟抱,都有了更深切的体认。同时,文献档案的长期研读,也使她对百年来,国家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剧烈激荡,世局变化下的学术文化、高校教育、知识群体的演化蜕变,都增加了新的收获。经多年准备,才动笔重写“吴宓与陈寅恪”。

增补本特色
  一、此次增订,实为改写
  正如作者所言,此次增订,实为改写。从篇幅上看,新版从原有的五章扩充到九章。全书字数从12万增加到30万。
  如果说,初版本展现的学者吴宓与陈寅恪的学术活动及友谊,犹如一棵主干挺拔的参天大树,人们看到的是大树的伟岸身姿和奕奕风神,那么,在增补本中,扩展的细节描述,贯穿全书,读者更真切地看到参天大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听到飒飒风声过处,大树发出的独白,沉郁而空远。
  就拿书中的图片来说,初版本只有拼合在书首的十来幅黑白图,新版精选了百余幅见证人物命运的珍贵实物图片,随文编排书中,大多第一次公布于世。在时局动荡、沧桑世变、批判运动频繁的半个多世纪里,这些图片竟然保存至今,也是一个奇迹。增补本保留了画家钱绍武先生专为初版本所绘青年吴宓、陈寅恪求学时代的肖象(第2页),又新增了耄耋之年的老画家特应作者之邀,再次摹画的晚年吴宓和陈寅恪(第448页),四幅肖像画,传神之至,忠实记录了岁月和命运。对比之下,令人感慨万千。
  尤其要说的是卷首彩印的一组图版,以图证文,以图补文,可称全书的精粹。首幅是当代画家陈丹青的油画《国学研究院》五先生(据说是陈丹青在清华任教五年唯一的大幅作品)。1927年陈寅恪“敬求教正”的《王观堂先生挽词》油印版未定稿。1932年雕塑家滑田友塑陈寅恪尊人、诗人陈三立先生八十寿像,当年吴宓特意刊于《学衡》杂志第七十七期卷首,以表贺寿之意。吴宓的欧游杂诗手迹,是他终身诗作之一瞥。表现吴宓文化价值观的“四大世界宗传融合贯通”手泽。唐筼最后一次会晤吴宓时赋赠的诗笺。吴宓于1971年12月9日写在日历页上的日记,这一天,他接到陈寅恪三女儿美延的来信,得知自己日夜思念的老友夫妇早已不在人间。当夜辗转复侧不能入寐,起而披衣伏案,写下日记,直至次日凌晨。吴宓与陈寅恪缔交于1919年,吴宓在哈佛演讲“红楼梦新谈”,陈寅恪当晚作《红楼梦新谈题辞》诗一首见赠,1971年12月9日的这篇日记,为两位一代大才半个世纪的因缘画上了句号。
  二、从史事深处见史魂
  吴宓筹备并实际主持清华国学院,无疑是其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新版在这一章补充了许多重要内容。1925年初吴宓应清华聘,受命前往主持筹建研究院。根据校方的主张和个人的见解,他主持拟定了《研究院章程》。对研究院的组织、科目、教授及讲师、学员及研究方法等,均有明确条文规定。尤其研究方法,略仿旧日书院及英国大学制度,注重个人自修,教授专任指导,分组不以学科,而以教授个人为主,使学员与教授关系异常密切,期以短期内能于国学根底及治学方法,确有所获。开学典礼上,他发表了《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的讲话,再次明确国学院的地位。从《章程》《缘起》到讲话,由此奠定制度性的基础,为国学院后来几年的发展所遵循。不能不说,在国学研究院的定位方面,吴宓有着长远的学术眼光,对人才培养有其中西合璧的整体观念。
  吴宓积极协助校长物色国内著名学者,延聘博识精专的教授到校任教。他登门恭请王国维、梁启超,聘任陈寅恪更出于吴宓的推荐,并且排除种种困难一手促成。
  开办初期,由吴宓主持的研究院教务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并亲做会议记录(见本书54~55页“吴宓所作研究院教务会议记录”)。第一次会议,到会者有“王、梁、赵三教授、李讲师、吴主任(主席)”,议决事项一,普通演讲讲题时间表;二,各教授指导学科范围表。从中我们看出他的民主作风,以及他是如何组织研究院的教学工作。
  研究院的诸位教授,惟有王国维参与筹建工作。吴宓起草的“研究院缘起”“研究院章程”等文件,都曾送呈王国维先生过目,一一商讨,而后定稿。王国维还亲自参加了招生考试录取、图书订购等筹备工作,对吴宓支持和帮助很大。吴宓读书治事之暇,常向王国维请益。王先生迁入清华园西院居住之后,也常到西客厅吴宓住处小坐,谈诗论学。
  正如研究者所说,吴宓既是清华国学院实际规划的主要设计者,更是其开办前期的主持者,他的见解和主张,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引自罗志田《一次宁静的革命:吴宓与清华国学院的独特追求》,载《经典淡出之后》,5~6页),他的务实作风和实际才干更令今人肃然起敬。
  三、对知识群体、学人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新版以吴陈二人交往为主线,描绘了许多有趣的事件和学人的身影。书中涉及的中外知识界人士多达二百几十位,作者一一查考,给出扼要的注释。透过这些简介和内容叙述,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20世纪的知识人,正处在一个传统秩序全面崩溃的时代,各种新旧思潮都在竞逐,那些立说者的生命活动,他们的思想、心态的起伏变化,折射出以大学校园为中心的学术社会的真实情景。比如,新月派人物梁实秋对白璧德人文学说的认同与阐扬;清华大学在国有化变革前后,校园里悄然发生的改变;西南联大在政治激进的同时,教学重心的变化;抗战时期,刘文典在西南联大被辞退的遭遇……
  望着吴宓与陈寅恪远去的背影,我们似乎懂得了,作为个体生命的两位先生,面临一系列社会、时代剧烈转变所做出的种种选择与坚守,其实回应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两个更为广泛的主题:一、传统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可能性;二、现代读书人在建立一个学术社会的进程中经历的成功与挫折。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靳尚谊:我与《开国大典》的那些事 画《呐喊》的蒙克爱拍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0 00:48,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