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19|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9年袁隆平黄旭华分享科研心得:把国家需要作为一生追求

 [复制链接]
  2019-9-29日,中国工程院在京召开座谈会。荣获“共和国勋章”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黄旭华来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及工作人员中间,分享多年来潜心科研的心得体会,鼓励大家继续前进。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吖吖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吖吖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吖吖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吖吖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吖吖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吖吖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十一”珐琅厂将办景泰蓝淘宝大集 孔孟之乡的奇特古树,背后故事你都知道吗?
6# 青城山
 爱财小章 发表于: 2019-9-30 21:16:5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袁隆平黄旭华分享科研心得:把国家需要作为一生追求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始终把国家需要作为一生追求”:袁隆平、黄旭华院士在京分享科研心得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消息,题:“始终把国家需要作为一生追求”:袁隆平、黄旭华院士在京分享科研心得
  新华社记者陈芳、胡喆
  作为年近90的院士,袁隆平还有哪些梦想?默默无闻在核潜艇上工作数十年,是什么让黄旭华“金子般的初心”始终不变?29日,中国工程院在京召开座谈会。荣获“共和国勋章”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黄旭华来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及工作人员中间,分享多年来潜心科研的心得体会,鼓励大家继续前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袁隆平说,杂交水稻事业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巨大成就,归功于全国广大科技人员的团结协作。科学研究无止境,作为一名老院士,将以荣誉作为新起点,发挥老骥伏枥之志,继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为“藏粮于技”提供科技支撑。
  袁隆平动情地表示,自己有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我追求的梦想,衷心希望杂交水稻这一成果不但能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同时也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袁隆平说。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攻克一个又一个顶尖的技术难关……黄旭华数十年如一日的“深潜人生”,令无数科研工作者动容。
  黄旭华说,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要不来也求不来,都得靠自己。特别是在今天这种不断求新、求变的情况下,往往会障碍重重,必须要有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信心。
  “我们搞科研的人,如果不把科研装到心里面去,你很难出成果,需要把自己的一生放到科研工作当中去。”黄旭华说。
  “两位院士始终把国家的需要作为一生的追求,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繁盛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老一辈科学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心系人民的优秀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院士说。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还向全体院士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向袁隆平、黄旭华院士学习,学习他们科学报国、勇攀高峰的爱国情怀,学习他们严谨治学、求实奉献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们诚实守信、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质,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带头抵制浮夸浮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等不良风气,坚守院士称号的学术性和荣誉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巴石一 发表于: 2019-9-30 10:06:00|只看该作者

袁隆平、黄旭华谈科学精神

源自:科技日报
  29日下午,平时宁静的中国工程院变得热闹起来──两位刚刚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院士回“娘家”了。他们要在这里开一个座谈会。
  核潜艇研究的开创者黄旭华、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与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一起,在这个下午畅谈科学精神。

袁隆平:“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
  “我现在是‘90后’,脑瓜子还没糊,数学心算没问题,还要继续做研究,目标是实现每公顷产量20吨。”袁隆平笑着说。
  他离不开农田。尽管已经90岁,袁隆平仍然坚持“每天要到田里看看”。这次出发来北京之前,袁隆平一大早还先到田里待了半个小时,跟心心念念的稻子短暂地道个别。而带着“共和国勋章”回去后,袁隆平说,明天第一件事,就是下地看看。“我晚上,满脑子都是稻子的事情。”
  几年前,记者采访袁隆平,他曾经放下豪言壮语:我已经快86岁了,身体还很好,再干4年没问题,希望到90岁时,超级稻每公顷产量能够达到17吨。“人呐,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今天,他成了“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念念不忘的还是这句──“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
  他说,得奖,很激动,但也是个鞭策,自己还是要继续攀高峰。
  如果没有意外,今年10月,超级稻就能实现每公顷产量达到18吨。“实现18吨之后呢,下一个目标就是20吨。”这也是理论上的最高产量。
  自称“90后”的袁隆平笑着说,争取在百岁之前,把每公顷产量20吨这个“小目标”完成了。
  一提起稻子,袁隆平就打开了话匣子。兴致勃勃,各类数据也是信手拈来。他还有另一个目标──耐盐碱水稻。
  “全国有十几亿亩盐碱地是不毛之地,其中有将近两亿亩可以种水稻。”袁隆平说,他们计划发展耐盐碱的水稻1亿亩,每亩按最低产量300公斤计算,也可以多产300亿公斤的粮食。

黄旭华:“把一生放到科研中,把科研放到心里去”
  相比袁隆平,黄旭华的名字对公众来说可能略显陌生。
  他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为国家利益,黄旭华几十年隐姓埋名、默默工作,潜心技术攻关,为我国核潜艇研制的从无到有,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8年,中国开展导 弹核潜艇研究,黄旭华作为首批29个人之一参与其中。从那时起直到去年离休,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研制工作。
  研究刚启动时,我国工业体系甚至并不具备研制核潜艇的基本条件。更大的困难是,我们没有专业人才,对核潜艇的知识一无所知,手上也几乎没有任何有关核潜艇的技术参考资料。
  “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国外对我们的严密封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从核潜艇的玩具模型上去验证核潜艇大概是什么,用算盘、计算尺和秤砣计算出复杂的核潜艇关键数据。1970年,黄旭华和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建造周期之短,在世界核潜艇发展史上都属罕见。
  座谈会上,黄旭华感慨,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了,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科研事业的前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是障碍重重、风险很多。广大科研人员必须要有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信心。
  他动情地说,我们搞科研的,如果不把科研装到心里,是很难出成果的。黄旭华说,要把自己的一生放到科研工作当中去,这样听起来老套的话,放到今天,同样适用。
  中国工程院党组号召全体院士向袁隆平、黄旭华院士学习,学习他们科学报国、勇攀高峰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求实奉献的科学精神,诚实守信、淡薄名利的崇高品德。
  (科技日报北京9月29日电)
4# 金佛山
 antibody 发表于: 2019-9-29 22:38:00|只看该作者

中国工程院举行学习袁隆平黄旭华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国工程院举行学习袁隆平、黄旭华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工程院2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学习袁隆平、黄旭华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当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获颁“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黄旭华院士应邀参加,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院机关工作人员等座谈交流。
  有“杂交水稻之父”之誉的袁隆平表示,他和黄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是最高的荣誉。“我们感到非常激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也是一个鞭策,希望我们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说,非常荣幸也非常激动领授“共和国勋章”,这是国家给予的最高荣誉。“我仅仅作为一个核潜艇(研制)成员,在我的工作层面上和大家一道完成任务,一道接受这个荣誉”。
  他介绍,中国核潜艇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国外严密封锁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一个又一个顶尖的技术难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
  一辈子致力于核潜艇研制的黄老还分享自己的科研体会称,如果不把心装到科研里面去,是很难出成果的,“需要把自己的一生放在科研工作当中去”。
  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主任康绍忠院士发言说,袁老一生耕耘,领衔的杂交水稻技术已成为全球最亮丽的一张名片,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作出巨大贡献。黄老独步深潜,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创始人之一,也是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实验的第一人。这两位院士以实际行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典范,他们是真正的共和国脊梁。
  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郭东明院士发言认为,不论是把论文写在大地的袁隆平院士还是把论文写在深海的黄旭华院士,都是科学家无私奉献最为生动的写照,学习两位院士科学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接力科学精神火炬,让老一辈科学家精神能够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院士表示,袁隆平和黄旭华院士始终把国家需要作为自己的追求和使命,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繁荣紧密结合在一起,两位院士身上体现出老一辈科学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敢于担当的高尚情操、心系人民的优秀品格,永远值得学习和敬仰。
  他说,中国工程院党组号召全体院士向袁隆平、黄旭华院士学习,学习他们许身报国、无怨无悔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矢志不移、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学习他们忘我无私、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严格自律、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
  美好生活70年巨变-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浪新闻特别报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伪装妖孽 发表于: 2019-9-29 18:56:58|只看该作者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黄旭华在中国工程院座谈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黄旭华在中国工程院座谈
⊙记者:侯少卿 王俊摄影报道 编辑:殷楠校对 危卓

袁隆平、黄旭华院士一起出席座谈会

  9月29日下午三时,刚刚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黄旭华院士来到中国工程院参加中国工程院学习袁隆平、黄旭华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袁隆平、黄旭华院士分别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国工程院门前,人们等待两位院士的到来

黄旭华院士来到中国工程院,向大家挥手致意

袁隆平院士来到中国工程院,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袁隆平、黄旭华院士与中国工程院工作人员合影

黄旭华院士准备在座谈会上发言

袁隆平院士在座谈会上发言。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旭华院士在座谈会上发言。他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为国家利益隐姓埋名、默默工作,潜心技术攻关,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黄旭华院士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国工程院学习袁隆平、黄旭华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现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00:15,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