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76|回复: 8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红叶 发表于: 2019-10-27 20:30:28|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书人何建明:《时代答卷》是值得我们来研讨和传播的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编者语:由梁庆才著作的、反映河南光山脱贫攻坚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时代答卷──来自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报告》的创作出版,一直得到中国作家协会特别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要领导的关怀和充分肯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著名作家何建明在《时代答卷》样书送审时就热情撰文说:文学书写时代和文学的时代性,在《时代答卷》中得到了充分而生动、精彩的诠释……10月20日,又专门给《时代答卷》写来热情洋溢的贺信。按照作协何建明副主席“《时代答卷》是值得我们来研讨和传播的”的倡议,文学界多位著名作家、评论家纷纷就这一作品从不同角度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现将何建明副主席的贺信和部分作家、评论家的部分研讨发言内容整理刊发于此,对广大读者在接触这部作品时或许有些帮助。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何建明

《时代答卷》是值得我们来研讨和传播的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何建明致《时代答卷》研讨会的贺信
  首先要热烈祝贺《时代答卷》作品研讨会的召开,向作者梁庆才先生表示祝贺。我在18日前往青岛的机场候机时和整个飞机上,认认真真的用了几个小时,研读了这部作品,这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一个时间段,它安静、无干扰,能静下心来思考学习一些东西。读完《时代答卷》,我有三个感受。

一:这是一部非常适时的报告文学。
  扶贫工作在全国已经进入最后出成果的时候,我们已经陆续开始有一批作品诞生。《时代答卷》是在这个过程中一部新诞生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抓的时机很好,他不仅是文学的创作问题,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作品,向全党、向全国人民报告了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扶贫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成果。这是一部生动、丰富、多彩的文学报告,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扶贫工作切实取得了伟大胜利和希望,这个意义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所以说它是非常适时的。

二:这是一部非常有深度和特点的扶贫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
  写扶贫的作品有一些,而且今后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的同类作品出现。但读了反映河南光山的脱贫攻坚报告《时代答卷》,感觉这部作品不仅有一定的深度和特点,它的创作线索也很独特,是通过一个个案,一个事件来展开整个光山县的扶贫全景的,而且整部书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扶贫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展开扶贫的战略,完全是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而非作者自我的感觉去“创作”出来的扶贫现象,他让我们看到中国正在进行的扶贫,是扎扎实实、实事求是的,不是做假文章,是干实事,是体现我们党、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并施以周密计划和思考的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而且抓住了贫困地区的根本。所以作品让我们感觉光山的扶贫不是飘的,是脚踏实地,是完全达到了改变那片土地的一次历史性的伟大行动。

三:通过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光山县扶贫的做法和实践是有温度的,是闪耀着光芒的,而且具有普遍意义。
  光山县从贫穷的光山到闪耀着光芒的光山,其过程是靠党的正确领导,中央办公厅的帮助,靠以县委书记、县长为代表的一批奋斗在第一线的干部们的努力,和全县人民自觉投入的积极性、创造性等多方面的共同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巨大变化和脱贫成就。光山的扶贫答卷,是有热度的,是有精神的,也是有宝贵经验的,很多人物和故事都很感人,一个叫陈猛的扶贫干部,一天要打370个电话,仅凭这一点小小的事情,就可以看出,扶贫干部和群众在脱贫的日月里,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这样的一部作品,我们自然可以说它是成功的,是好作品,是值得我们来研讨和传播的。
  最后再次向作者表示祝贺,也感谢河南人民出版社出了一本好书,也为我们报告文学事业作出了一份贡献,期待作者加入到我们浩浩荡荡的报告文学大军之中,成为真正优秀的时代歌者,谢谢研讨会各位。
何建明

10月20日早晨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5G+4K+VR亮相黑科技通信展 带你重燃国庆观礼激情 深圳海关破获走私奢侈品大案 案值高达3.2亿
2# 四姑娘山
 楼主|红叶 发表于: 2019-10-27 20:30:5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时代答卷》研讨会部分作家、评价家研讨发言节选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评论家 李炳银

  近年来,写扶贫攻坚的作品很多,各地都在扶贫,但是《时代答卷》这本书由庆才写,我觉得与我们有些作家去采访写出来的东西有很大的区别。庆才的家乡就在光山,他对那个地方有生命的体验,有多年历史的感受,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他看到光山的贫穷,看到光山当年的苦难,看到光山这几年的巨大改变,他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带有温度的。他把我们每一个扶贫干部所做事情的感动都放在心里,对每一户老百姓生活的贫困、脱贫的感受都非常亲切,所以他看见的东西都很生活化。很多故事、人物的叙述,他是发自内心的,他不是简单的把这个事说出来就行了,他有一种感动在里面。所以这个作品,我觉得庆才对家乡的描述,对家乡的记忆,对家乡的表达,非常明显地区别于外边人去写。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评论家 李炳银
  通过《时代答卷》,我们看到,光山在新时代很大的变化就是干部作风的改变。光山干部真是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决心,有对老百姓解除困苦的使命精神。我觉得光山这几年对县委书记刘勇的人生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在党中央的统筹部署和坚强的政策支持下,在中办及几批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在省、市各级的具体促进中,光山在新时代的这种变化确实很深刻。作品让我们时刻感受到,光山干部不是用开会,不是用口号,而是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办。比如拆迁,比如白雀园矛盾的化解,他们无不是坚守群众路线,历经艰辛。正是通过这种坚守与创新,多年不通的“断头路”修通了,通向富裕的大桥修起来了,水库、水电站建设开工了,一项项扶贫工程、产业都搞起来了。我在作品中还看到,是罗城乡周湾村吧,到今天还有不识字的村支书,省派第一书记是个女博士,她跟他交流必须得打电话,你写条啥信息不行,他不识字,不会看,但这个博士第一书记和不识字的村支书却共同构建起了周湾的感动;还有文殊乡东岳村,村民前几年大年三十过不去了,跑到支书家里去要东西,村支书的那种鲜活形象让人“东岳梦”的实现一定有他的必然。凡此种种,光山此前那种贫困的局面,如果你不走到那个地方,不挖空心思想办法,真的解决不了,也不可能等得来。光山的实践告诉我们,我们干部的作风变了,我们意志、决心有了,而且有了很适当的方式方法,这块土地就改变了。正如作品里说的,都是同样的环境,都是这块土地,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什么如今就解决了。这很深刻。
  我们今天说到一个地方的落后,不能总是简单地抱怨老百姓。我们党的干部的作风、我们干部的脱贫意志是非常重要的。《时代答卷》中,中办帮扶干部的形象很生动。中办第一批扶贫干部党孝民,名字就很有象征意义,老百姓是我们的母亲,党孝民,正好是作为共产党人的化身,在这里孝敬老百姓,孝敬人民。党孝民作为中办帮扶干部的代表、化身,在脱贫一线作风非常深入,做了很多的事,贫困家庭的小孩动情地叫他“党爸爸”。《时代答卷》让我们无处不深刻感受到干部作风的改变有多么重要。一个地方搞不好,肯定是干部作风有问题,一个单位搞不好,肯定是干部队伍有问题。所以光山的脱贫,梁庆才以他的体会,以他的见闻,把这本作品写得如此深刻生动,我觉得非常好。《时代答卷》所反映的是一段非常值得光山人记忆的历史,也是当今历史的一部分,要让人民记得在我们摆脱贫困的进程中,在中国、在河南、在光山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阶段,从贫穷到脱贫,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红叶 发表于: 2019-10-27 20:31:00|只看该作者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研究院、评论家 李建军
  看了《时代答卷》,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一本书。我看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叫作“千年古国贫愚弱”,“贫”是第一个。所以我对这种脱贫攻坚的题材很感兴趣,因为作为我们政府,作为干部,最应该扎扎实实、切切实实需要解决的首先就是“贫”的问题。所以这本书我觉得它很厚重,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它写了这么多事情,它让我们很具体地看到了我们怎么样去战胜贫穷,怎么去解决这个“贫愚弱”的问题。所以我说它是一本好书,更重要的是作者成功地在书里构建起了一个共产党人、干部队伍的群像,这很不简单。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研究院、评论家 李建军
  另外一个,就是我觉得从写法上看,光山一县之域,事情很多,千丝万缕,但是作者叙述起来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行文非常活泼、自如。开篇第一章往往是很难的,他开头给你讲讲这个地方的一些逸闻趣事,近的远的,甚至司马光他也讲,宋史里边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作者通过几个人物举重若轻就把你带进去,很显然其中很多历史背景是他自己经过详细研究的。作者这种写法,是很有想法的,在写作上有一定自觉意识。同时,在这里边,我们经常看到作者是很幽默,生活中即便面对那么多的艰难困苦,我们也要保持一种愉悦和欢乐的状态,积极的状态,乐观的状态。大家注意看,整部作品里面总是诗情洋溢、歌声飞扬的感觉。这里边会写到很多人的诗,有古人的诗,“卡西莫多”的诗。“卡西莫多”梁鹏也是一个很坎坷的人物,脸部形象变化很厉害,他也写诗,而且写古体诗。还有一个干部在脱贫验收的过程中,还填了一首水调歌头的词,在作品的结尾,还出现中办干部党孝民极富感染力的长诗,连扶贫一线干部的微信里,也时时浸透着这种诗情,我觉得这个就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作品让我们看到,在光山乃至中国,不仅要解决我们物质层面的需求,在精神层面也要有较高的水平,生活不是把我们变成行政机器,不是一个工作机器的零件、一个部件,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是有情趣、有热情的一个人。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让这部作品充满了美感,有很高的艺术性。我在这里面丝毫看不出来人们常说的小资情调,相反我看到的是作者和光山人民的一种浪漫主义情怀。这个是这本书给我印象很深的地方。我觉得这是挺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看得津津有味。从这部书里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希望,感受到人民生活的热情和体面尊严。
4# 金佛山
 楼主|红叶 发表于: 2019-10-27 20:31:00|只看该作者
原总政宣传部文艺局局长、评论家 汪守德
  扶贫的作品不是太好写,而且写好作品也不容易。这部作品大家都觉得很有意义。有意义在什么地方?第一个,信阳人写信阳的故事、信阳光山的故事,他那种血脉,那种情感,那种生命,那种文学,紧密相连,这一字一句我都能感觉到这样一种份量,这样一种热度。

原总政宣传部文艺局局长、评论家 汪守德
  我们刚才说了写扶贫作品,包括小说,要怎么写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好的作品,真的很难。脱贫攻坚的题材,大部分作品构思、题材、人物,基本上很类似,就那些东西。《时代答卷》这部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我认为庆才作为一个作家,真正是俯下身子到了生活当中去感受。并不是说庆才他是光山人,他是信阳籍,一线素材都能自动的涌现到他的笔下,根本不可能!这地方他再熟悉,生活都不是他的,都是他笔下这些光山广大干部群众、这些能够创造这样一种扶贫攻坚历史的人的。我觉得,这个作品人物非常多,有名有姓的都有上百人,这就是说,脱贫攻坚绝对不是哪一个人来做的事情,放在全国,是“国字一号任务”;放在光山,从县委书记、县长、中办扶贫干部,到下面普通第一书记、村支书,方方面面都在为绕光山的脱贫攻坚来做工作。作者经过了大量采访和材料搜集,这里面文字虽然是38万字,素材、资料至少要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不然我们在读的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这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这部作品是货真价实的呢?这说明,作者从采访到构思到写作,都很细致,非常到位,这是非常难得的。
  另外,《时代答卷》里大量的细节、大量的过程,如果没有去做深入的采访、感受,他根本不可能知道。对庆才我原来不熟,我想他一定是有一种极大的热情,养病的时候还在采访、搜集素材,写作,起码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这样一部著作。书中的人物虽然众多,但是这些人物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他们都在干他们该干的事,在讲他们该讲的话,光山成就、光山经验都是是苦干出来的、实干出来的,更重要是科学的干出来的。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一直在想,我能从这本书里找到什么东西?这个脱贫道路上,作者能告诉读者,你们光山究竟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才能够取得这么好的脱贫效果?这里面有很多事例,很能说明问题,让我们找到答案。比方说,电商这些东西,刘勇和邱学明去争取全国示范县的过程,很戏剧性,也很生动,我们就觉得光山这个脱贫之路是可信的,不是有些同类题材的作品都是概念上的、说大话说出来的,你能感觉到光山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货真价实,是能够让中央放心的,是可以对老百姓有交代的!
  看了这本书,我还更多是想到的是我们县。我是安徽省定远县。安徽省定远县离光山县在空间距离上并不是很远,可以说很近,很多东西很类似,人员的贫困状况,那些干部的作风,其实有很多问题很像。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很容易把庆才写的光山县的和我们定远县的情况给联系起来,我相信我们县里的干部有一部分人,有一部分领导干部,也是在为脱贫攻坚在做大量的工作,遗憾的是定远没有像梁庆才这样的作家去写,我们定远也就不会引起更多的注意。但就全国而言,我认为光山真的是一个代表。就此而言,这部作品,可以说就是一部为人民立命的书,为英雄群体做传的书,也是一部为时代画像、为脱贫攻坚立传的书,它的价值就在这个地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红叶 发表于: 2019-10-27 20:31:00|只看该作者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副主任、作家 王必胜
  近些年,出了很多扶贫题材的作品,但说实话,留下印象的不多,多半写的都是一些类型化的,能做到这么正面的、立体的、全面的写一个县整体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的确不多。《时代答卷》这部作品的确实是意义不同寻常。也可以说是时代找到了这部书,或者说光山县找到了这个作家,或是作家找到了光山,光山也有幸,作家也有幸,这本书也有幸。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副主任、作家 王必胜
  作为一个从新时代高度的着眼点来写家乡的报告文学、家乡的脱贫攻坚,我觉得梁庆才先生确实做得很到位。我理解的这个报告文学主要是写人物。虽然有时写的是事件,实际上还是在用事件来写人物。从县委、县政府领导,中办扶贫干部,省派、市派第一书记,基层普通干部群众,包括受助的一些人,共同构成了这部书的主体。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领这一帮人,怎么扶贫,而且这个扶贫,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于渔,不光是给你一条鱼,还教你怎么去打鱼,这就是可行性的或者持续性的发展。这个思想、思路,我觉得不光是光山做出来多少成绩这么简单,更主要对当下在扶贫当中的还未脱贫的地方、甚至是已经脱贫的地方,都有一定的借鉴。所以这部书就有了两个不可多得的意义,一个是它的时代意义,一个是书里呈现出来的光山经验、光山模式的指导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我注意到,《时代答卷》在写作当中注意到了生活的逻辑和思想的逻辑。纪实性的文学、写实性的报告文学作品,这个度的掌握是最难的。我觉得《时代答卷》这部作品里,这个度的把握比较准确,这种生活的逻辑和思想的逻辑在这里面体现得很充分。无论是党孝民等中办扶贫干部下来以后的一些做法,到后来每一个光山的干部前前后后的变化,包括不同职务的变化,以及很多人的临危授命,这样的一些人物都写得很合理,也显示了作者比较成熟的写作技巧和一定政治素养、政策水平。很多的故事对话,他根据人物特性采用了不同的文本。比如各种环境下诗的运用、日志的运用。报告文学关键是人物的形象要好,不只是高大,时代感要强,更重要的一定要可信,尤其是刚才说到的,县委书记一直不愿意署名,最终没有拗过专家,现在出版社最终坚持署名了,这个县委书记做的每一个事件,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推断,接受考验,至少有些事做了肯定要有纪录,要证明。反映到作品上,肯定从推论上要是合理的。我看了这部作品以后,我觉得这种生活的逻辑和思想的逻辑都很到位。
  另外,作品特别突出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事件。比如说拆迁,这在扶贫工作中,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都会遇到。这里我看到了干部带头的作用,看到光山的思辨,光山的智慧,这很有现实意义。我看治理官渡河,包括修建天赐大桥,恢复光山火车站客运,这些写得都很生动,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写得的确很好。比如说打通“司马光专列”,上世纪九十年代,京九铁路通车后,光山火车站运营一段时间以后就停运了,在哪儿一闲置在就是十年。在这章里,作者写的比较传神的就是,县里为了恢复火车站客运,请来了铁路部门的相关人员调研。关键是到最后,来了一个姓刘的女士,和刘勇书记同姓。刘勇在这个过程中悄悄的瞅了一眼她的这个调研报告,后面的细节非常传神,大家可以去看,去琢磨。我觉得庆才如果不是充分掌握了事实,就不敢这样用这种小说的笔法来写。作者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使文章波澜起伏,抑扬顿挫。
  还有人物前后关系的勾连,前后呼应也很到位。前面写过的事情,出现的人物,后面作者总能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再出来,非常的巧妙。比如官渡河的设计师张莉博士,在后面本来没什么具体的任务了,但作者总是让她在适当时候出来,作用就是通过她、通过一个离开光山的人又回来做评价,让人觉得发生在光山的一切非常可信。这让我觉得,一方面,作者能够做到用人物带动报告文学,尤其带动很多细节的处理;另外一点,就是你能在作品中感受作者掌握材料的丰富性,感受光山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刚才大家谈到的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会作诗、作词、作赋,而且文才飞扬,内涵很丰富,这很让我惊讶,我觉得这个写得太棒了。还有书中运用到的光山的2019元旦献词,也很厉害,如果大家没看到,可以补看一下,这个写得、运用得太好了,没有官腔,有温度,有情怀,让人在这些点点滴滴中体会到光山那不是一般的地方。庆才很善于在报告文学中运用这些东西,我觉得他写得很舒缓,很有文采。
6# 青城山
 楼主|红叶 发表于: 2019-10-27 20:31:00|只看该作者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副会长、评论家 李朝全
  实际上我想说的主要也就是这些话。精准脱贫是新时代最重要的一个事情,是我们近期报告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一个热点,当下报告文学的主潮就是对新时代的书写。了解报告文学的同志可能都知道,近年来获得全国性文学奖项的报告文学几乎都是写新时代的,有的是写新时代的重大科技成就,有的是写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好多是写脱贫攻坚题材的。早在2015年就有一个写湘西十八洞村精准脱贫的故事,叫《逐梦》,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巨马奖;去年有一个1978年的作家写脱贫攻坚战,获得鲁迅文学奖,今年又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因此大家能看出来,确实是报告文学作家都在抓这个热点,都在写这个热点。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的统计,近年来全国大概有二三十部写脱贫题材的报告文学,有一些作品影响很大,前面提到几部,还包括我们何建明主席也写过贵州毕节的《时代大决战》,还有我们河南的作家郑万顺写兰考脱贫的《庄严的承诺》,也是社会反映比较好的一些作品。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副会长、评论家 李朝全
  那么,围绕这个主题已经出现了一大批作品,很久以前我就写了一篇文章,我说要避免同质化、模式化、程式化。一写脱贫、一写扶贫,基本都是扶贫先扶志,扶智先扶心,要产业扶贫,要企业扶贫,基本上都是这样,套路都差不多,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因此怎么写的不一样,写的独特,这对于每一个报告文学作家都是一个挑战,都是一个考验。现在来看庆才这部新作《时代答卷》,我觉得他切入点就很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脱贫攻坚,全面脱贫,就是新时代给我们出的最重要的答卷,最重要的考卷。
  读庆才的《时代答卷》,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他正在努力的想写出这种独特性来。这一点对于所有的报告文学创作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一直在说,报告文学就是要写独特,你没有独特的题材,独特的故事,独特的人物,是立不住的。那么,庆才选的光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们从开篇就看到,光山有三张名片,第一是司马光砸缸,是司马光故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全中国人民几乎耳熟能详,因为它写入教材,小孩都知道,因此这当然是光山一张显赫的名片。第二张是邓颖超的故里。邓颖超大家都知道。三是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背景这里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是中央办公厅定点帮扶县。光山就是这样一个点,这就是我们的作家找到了它的重要独特性的地方。然后我们看庆才开篇就写到光山这个地方还非常特别,不南不北,南方人称光山人“垮子”,北方人称这里人为“蛮子”。这个地方位置也很特殊。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有我”的写作。庆才在自己身体也不太好的时候,养病期间,能够去自觉地承担这样一项任务,是他自己想写而不是哪一级领导要求、请他去写的,能看出来他是有情怀、有担当的一个作家。因为这是发生在他家乡的事,家乡发生了一件这么大的事情,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写,有责任去写,这些在作品的后记里头都能读到,作家的体温、作家的情感都在这里头。
  另外一个感受,我认为无论是报告文学还是其他,都需要写好故事,写好人物,着重要塑造好这些典型的人物。庆才在这部作品里头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笔墨,用了很大的功夫。刚才提到党政干部,包括县委、县政府领导、扶贫干部、第一书记,在这里头都有非常生动的表现。这里头包括有一些落后人物,比如“王胡子”,要求申请低保很难纠缠的这样一个人,但是作家很巧妙,不用他真名真姓,就用他的一个绰号“王胡子”,这体现了作家对人的基本的尊重。在这个过程中,你看我们的扶贫干部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得知他中午要办生日宴会,要家庭聚会,然后就以上门祝寿的方式看看他家里是不是真那么贫穷。“王胡子”自己打自己的耳光,这是一幅戏剧性的场面,庆才捕捉得那么准确,描述得那么生动,我觉得这就是作家独特的地方。
  还有种油茶的陈世法,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按他的口头语,他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他当年在拉萨到喀什之间种树,一棵树政府答应种活了给一千元,种不活没钱,他一开始觉得种活一棵树一千元这很容易,实际上在种的过程中,就发现高原的地方要种活一棵树真是不容易,最后他连死的心思都有了,就想着跟死掉的树一起死掉算了。投入产出,这个人物也是非常传奇的,他回到光山以后,执着要种油茶,遭遇了很多的挫折,但是他非常的顽强,甚至到后来都自我解嘲,上级干部来考察的时候,说你们山上种的茶叶很不错,绿油油的。实际上种的是油茶。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他只能自我解嘲说,是啊,淮南茶光州上嘛。我觉得这个人物很有意思,这种人物个性是很鲜明的。包括王淮,原来当过林业局的副局长,熬白了头,发展油茶事业也是熬白了头。作品中很多这种人物,作家都抓住了要害,把这些人物的特色、个性、特性写出来,有血有肉。一个作品如果离开了故事,离开了人物就没有血肉。作品光有立意,有主题,有骨骼,有主干,如果没有枝叶没有果实,是不可能好看的。作者很懂这一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红叶 发表于: 2019-10-27 20:31:00|只看该作者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主编、评论家 王国平
  读《时代答卷》这本书,我一直在揣摩庆才作家写这个书的动机。从大的层面来讲,更多是大时代的召唤,大时代的促成。在作品的后记里,作家第一句话就说“一直想写一本关于家乡的书”。这个对于写作者来讲,一个是要回到家乡,再一个是回到童年,人生倒过来倒过去,最后可能还是回来,这种写作优势很明显。家乡是他熟悉的地方,他能摸得很透,光山的人情,包括它的风土,它的历史,它的现在、现实,如果另外一个作家来写,会摸不透,也摸不了这么准,所以我觉得“我写我家乡”的写作方式是一个很好的优势所在。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主编、评论家 王国平
  我觉得还有一个优势,书的后记里面也讲,作者一直在部队生活。看这个书好在什么地方?他把脱贫攻坚战与他的军旅生涯这两个东西之间打通了,从很多章节标题就能看出来,大家可以细心地去看看他每一章节的标题。他把自己的这种军旅的生涯,战斗气息融入到里面,有铿锵之声。在整个谋篇布局上,这个作品非常注重戏剧性,矛盾冲突经常用传统的小说中“花开两朵,各表一支”的手法,先讲讲这个,讲完这个又讲那个事了,讲完之后又回到之前那个去了,他始终在留悬念,很热闹,很精彩。这是他写作方面的特点。这在一般的报告文学作品中不可多见。
  还有一个特点,作家始终把光山放在国家整个脱贫攻坚的大背景、新时代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光山只是作为一个切入点,。我们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如何理解国情,理解民情,理解社情。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包括乡村人情世故、乡村治理“宁带一军,不带一村”的复杂性。刚才评论家们讲到“王胡子”的故事。我们现在的农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农村?农村现代化、真正的中原大地上的农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里,更多的可能是一个想象的农村。庆才作家在这部作品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县域工作怎么推进,从学术层面上有很多新的思路,新的理念,但是有时候发现到农村、到基层工作,可能还得有一些土办法,总结起来就是既有现代理念,新思路,也要有土办法,也要讲人情,讲当地的人情世故这些东西。这种新思路与土办法的结合,就是推动基层工作、治理基层社会的办法,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它是一部让我们很好的理解现代的乡村现状的读本。
8#
 楼主|红叶 发表于: 2019-10-27 20:31:00|只看该作者
《解放军》报编辑、评论家 傅逸尘
  一个报告文学作品,作家写作,评论家阅读,各自都有各自的立场和角度。但是我经常会想,如果我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我为什么要读这样的作品,或者从这样一种阅读当中,我能收获什么。刚才很多评论家讲,现在对于这一题材,类似的题材作品,确实很多,以至于会形成一种公共性的价值判断,对于这样一个事件,对于这样一个时代的重要题材,对于我们生活当中关乎千百万人命运的重大的题材,文学书写如何能够找到独特性,或者找到个人情怀,我如果作为一个读者的话,就是我最想看到的。庆才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本土写作,不同于邀请作家去限定采访,所以这个题材的遭遇是不一样的。他是带着对于家乡的了解、熟悉和情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光山的这样一种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包括文化和精神,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书写、概括和提炼,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一方水土,这一方水土的人物,形色面貌,个人的遭遇,个人的命运等等。这样一种写作,通常能够通过一个作品去折射一个大的时代,但是我也想看到通过一个作品,往“小”里去了解一个人群,了解一个地域,了解这一方水土上以及这方水土长期以来所固化、所沉淀的、所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灵魂,这是很难做到的。这恰恰是这部本土写作带入的一种强烈的个人经验,儿时的一种生活遭际,包括父辈留下来的一种流传血脉。

《解放军》报编辑、评论家 傅逸尘
  作家如何写作,是作家的自由,他有自己的考量,有各种现实的限定。作者的具体考量我不太了解,但是我想至少我觉得从这部作品让我看到了一种有情的写作,强烈的情感的动机。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作家对于各色人物,无论是从上到下,包括中办挂职的干部,包括县委书记,县长,镇长,乡长,包括村长,村主任,甚至包括写到的每一名贫困群众,作家对每一个人都有同理心,有悲悯的立场。作家这样一种无差别的,无带区分的,不因为身份、地域背景而有失偏颇的同情心和理解力的书写,是最打动我的。特别是,对我们的党员干部的书写,很多作品写作容易产生一个盲点,对这样一个人群,他们自身的处境又如何?在这样一种时代洪流当中,在这样一种摧枯拉朽式的场景里面,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生命个体,每个生命个体的的经验,个人的情怀,个人的处境,个人的命运又如何?我们经常会讲,世界之大,时代之大,命题之大!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个人的“小”,每个人内心的那种世界,每个人内心的那样一种情感的处境,是不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当中,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叙事当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们来书写这样一种宏阔题材特别需要具有的一种写作伦理。我们所关系到的,关乎到的,关注到的,是每一个个人的这样的一种命运,同时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洪流当中,在一线正在拼搏的这样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群体,我觉得作品给予了非常充分的带有人情味的、带有人性化的一种关照和表达,这种有情的写作是完整的,这样一个情感是贯穿始终的。
  我们现在经常会讲,对于这样一种大的题材,经常看到的报告文学通常的写法都是在做减法,是一种简化的写法,但是我觉得庆才这部作品,这种毛茸茸的生活的质感,恰恰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这个时代、历史、生活的丰富性和情感的丰富性。这样的题材能够把当今中国社会的这种复杂性承载起来,把它勾连起来。就光山这样一个地域,作品能够把这样一个题材吃透,把这里面方方面面的元素都能够解读的比较到位,就像解剖麻雀式的,勾画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治理结构。我觉得这一方面基于一个作家对于这个地域的一种熟悉程度,同时也是基于一个军旅作家的一种情怀、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觉得作品里面很多人物,之所以动人,这里面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就是因为融入了深厚的情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这部作品恰恰写出了我们报告文学容易简化的或者容易遮蔽的个体经历,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和时代背景之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它真正能打动我。向作者表示敬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红叶 发表于: 2019-10-27 20:31:00|只看该作者
中国报告文学理事、海军作家、著名诗人 张帆
  庆才这本书去年我就知道他在写,而且在写这个之前,就和我们有过交流。我和庆才之间已经有了30多年的关系。他最初20岁写小说的时候,第一篇小说就是我给他发的,那时候我当编辑,昨天还找到我们两个在湛江的合影,他21岁,我29岁。他写这个书的动议告诉我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是我非常非常担心,为什么?首先是担心他身体,其次他尽管已经写过很多长篇的关于军队题材的报告文学,但是我不知道他能不能驾驭这样地方脱贫攻坚这样一个重大题材,我觉得这对他是一个挑战。第三个担心就是光山这个地方我有所了解,它是一个历史包袱非常重的地方,怎么把这个历史包袱这个扣解开,我觉得没有很大的智慧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很担心。

中国报告文学理事、海军作家、著名诗人 张帆
  然后今天我带来两本《时代答卷》,一本是他发表的,还有一本是送审样书。这本书我是从头到尾读过了。读过之后,我原来所有的担心都消解掉了。我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成功!我之所以说它成功,除了刚才各位专家讲的共性的之外,这里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就是庆才同志平常正常的工作是做电视的,跟我是一样的,做电视新闻,做专题片,所以我觉得他这本书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和他长期做这个是有关系的。因为他在整个行文、结构、素材的选取、主题的突出等等方面,用了很多电视艺术的方式。我刚才随便梳理了一下,比如说矛盾前置,这是我们搞电视的人,常常用到的手段;比如说大事件、大矛盾开始,这也是我们经常用到的;然后在结构上,客观逻辑牵引着镜头逻辑,用到书上就是叙事逻辑。不是说我们作者要在那儿炫技,我要做一个很宏大的、很出人意料的结构,不是的,他是用客观逻辑来进入叙事逻辑,这是拍电视艺术制作经常用到的。还有细节的丰富,还有现实与历史背景源流的梳理,这都是我们在拍电视中会用到的。还比如说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也包括明确的意义阐述和议论者,究竟作者自己在里边好还是不在里边好,我体会也许他是自觉的不自觉的运用了我们镜头必须过肩,议论必须突出画面。这个我没有跟庆才交流,我感觉得出他是否是使用了这些拍纪录片的艺术创作方式,还是无意识的,这个我们没有详细的交流过,但是我觉得这个方式是促进了这部书的效果。

长篇报告文学《时代答卷──来自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脱贫攻坚报告》梁庆才 河南人民出版社

注:作家、评论家评论内容系根据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提供的《时代答卷──来自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脱贫攻坚报告》研讨会录音速记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14:02,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