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5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杨正保 发表于: 2005-2-7 22:47:1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夏商周巴蜀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复制链接]
⊙作者:段渝

http://www.phoer.net + W5 ]8 M( y. E& L( F0 Q( G: k  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对于继承发扬巴蜀文化优秀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http://www.phoer.net & r9 K: U9 B* ~4 d3 G3 ~& x5 v4 S9 F, x9 G http://www.phoer.net
一:巴蜀文化的几种概念
http://www.phoer.net 0 O, u+ {) C+ v7 u' f5 j# ]  “巴蜀文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正式提出来的。从20世纪4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期中,学术界对巴蜀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史(尤其先秦史)、考古学、古文字和民族学方面。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学者注意到巴蜀文化在整个历史时期显着的继承性和在不同发展阶段显着的地域特色,因而提出广义巴蜀文化的新概念,即指从古至今巴蜀地区的文化。
http://www.phoer.net   j7 f( [1 ^, O4 ]6 m- M  当前关于巴蜀文化的概念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先秦巴蜀文化,即原来意义上或狭义的巴蜀文化,这一概念在学术界采用最为普遍,并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肯定;一种是考古学上的巴蜀文化,主要通行于考古学界,并得到全国考古学界的肯定;另一种是广义巴蜀文化,这个概念越来越取得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http://www.phoer.net : `. g2 Q% M; w' {' S1 q( c' ]) C8 H7 Y8 s http://www.phoer.net
二:巴蜀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 W+ d2 @5 l* ? http://www.phoer.net
  20世纪的巴蜀文化研究,通过几代学者的筚路蓝缕、艰辛努力,在若干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略述于下。
http://www.phoer.net 4 ?4 W' ~3 O: f- l( x# k  s6 ]8 m" m/ Q" k5 \* a) i http://www.phoer.net
  1.巴蜀考古的主要发现
http://www.phoer.net $ B7 k5 b) }* q7 f: r" l' z  考古发现和研究是古代文化与文明研究的基础。巴蜀文化研究的重要进展,多是充分运用考古新材料的结果。50年代以来巴蜀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其中重要的有:
http://www.phoer.net 1 L1 p# p! n/ y  Z5 Y9 z9 @  (1)绵阳边堆山遗址(1952、1988、1989年)。5 w% y! e0 k/ r4 c8 v- G7 o http://www.phoer.net
  (2)船棺葬(1954年,广元昭化宝轮院、巴县冬笋坝;80年代在川西地区大批发现)。2 g; [6 v: K0 z5 V http://www.phoer.net
  (3)成都羊子山土台(1953~1956年)。
http://www.phoer.net 6 t9 d! a+ Z7 Z' ]# B! i! H( v  (4)新繁水观音遗址和墓葬(1957~1958年)。
http://www.phoer.net 0 X* M- I/ |: K' g  (5)巫山大溪遗址(1958、1975~1976年)。9 a5 k* Z/ |6 M3 \" R  D) s; U8 U http://www.phoer.net
  (6)忠县: j) [. s6 R/ a  W http://www.phoer.net
  井沟遗址群(1959、1975年)。7 c- z  D) B5 d& T# q http://www.phoer.net
  (7)彭县竹瓦街铜器窖藏(1959、1980年)。
http://www.phoer.net 9 f7 O+ i# J+ I% R" ~3 k1 ]  (8)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1964、2000年)。
http://www.phoer.net . c  H8 e1 M& |( R; K& }, m' D  (9)成都百花潭中学10号墓(1965年)。) a' w% T) \; W; o: D  T: o- [ http://www.phoer.net
  (10)涪陵小田溪战国墓(1972年)。$ ^7 |( D8 e/ l: O http://www.phoer.net
  (11)有铭巴蜀青铜戈(70年代,郫县、万县、新都;50年代,湖南常德)。, l% _/ k' C7 }! r( J' `# L2 ^5 W http://www.phoer.net
  (12)汉源狮子山遗址(1972年)。! a$ x2 ?0 r8 b# V3 l' ? http://www.phoer.net
  (13)西昌礼州遗址(1974~1976年)。
http://www.phoer.net : g5 N: A: R$ s4 i; F  (14)犍为巴蜀墓群(1977年)。
http://www.phoer.net - j5 K& j3 @% h" v' h  (15)青川墓群(1979~1980年)。- r' Y* R7 A. {) h- s6 o6 l http://www.phoer.net
  (16)新都战国木椁墓(1980年)。
http://www.phoer.net $ z$ x7 f5 g. a9 O1 E  (17)荥经巴蜀文化遗存(1981、1982年)。* G) n8 M. t, Q7 X( W6 U http://www.phoer.net
  (18)广汉三星堆遗址(1980年以来,包括房屋基址、陶窑、灰坑、墓葬、祭祀坑、城墙,各种金、铜、玉、石、陶器等)。
http://www.phoer.net & N# q$ o; d/ G0 _& ~  (19)成都十二桥遗址(1958、1986~1987年)。
http://www.phoer.net + _  @/ N. T. f1 p  (20)安宁河流域大石墓(1970~80年代)。( _/ I! o) g4 a0 h http://www.phoer.net
  (21)成都平原古城址群(1995年以来,现已发现新津宝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郫县古城村、温江鱼凫村等六座古城址;1999年在广汉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层发现古城墙)。* y. k6 }8 w- g7 f8 f0 ^- J/ z* N http://www.phoer.net
  (22)云阳李家坝遗址(1997年)。( |7 q/ c% E, i7 o) v6 p( q http://www.phoer.net
  (23)成都市商业街战国大型船棺墓地(2000年)。. ?- W6 {; X8 \ http://www.phoer.net
  (24)盐源县干海、毛家坝战国至西汉墓葬及青铜器(1988、1999、2001年)。
http://www.phoer.net . N' C) }9 u  n; R$ q  除以上各项外,全川和重庆市境内大体均有古文化遗存出土,与川渝毗邻的陕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甘肃等地也发现不少巴蜀文化遗存。大批考古新材料的不断问世,促进了学术界对巴蜀文化的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使人们对于巴蜀是蛮荒之地的陈旧看法彻底改观,取得了巴蜀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的新共识。& k$ j; x$ [, o0 J- W7 E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j) p6 I3 O) u3 D  2.巴蜀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进展' N4 u4 J5 ?3 E: P+ B http://www.phoer.net
  巴蜀文化史历来是巴蜀文化研究的重头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http://www.phoer.net - B% A5 o( j) K' A- r$ Z  (1)巴蜀的族属、地域和迁徙
http://www.phoer.net , ~( N  w0 S2 R+ f: e& n  关于巴,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巴为姬姓,原居川鄂之间,战国时退居清江流域,而后沿江向西进入川东;第二,巴国不止一个,古代有数巴并存;第三,巴人有广狭二义,狭义的巴指巴国王室,广义的巴则包括巴地各族。6 D- Y& o! |* t% Y$ ]- k7 W3 n http://www.phoer.net
  关于蜀,主要有出自氐羌系民族和出自百濮系民族两种看法。也有认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蜀族和蜀国,另有认为蜀来源于黄河下游地区。1 _( c% X* Z* I http://www.phoer.net
  (2)巴蜀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
http://www.phoer.net " j- ~! m. ?& O: A# ]' h8 s! [3 U! C  对巴蜀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古蜀有较发达的稻作农业,已是学者们的共识,但蜀的稻作农业起源于何时何地,则有分歧。一般认为巴地经济以粗耕农业和狩猎为主。蜀地商业发展较早,巴地商业发展较迟。成都在古代是自由都市,对外贸易比较发达,而早在商代三星堆蜀都就初步成为了中国西南与南亚以至西亚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R) _) D3 z5 z: u http://www.phoer.net
  政治史方面,一般认为早在三星堆文化时古蜀已进入国家形态,有比较发达的神权和礼乐制度。西周到战国,巴国也有比较发达和严密的礼乐制度,从而彻底否定了历史上所谓“蜀无礼乐”的传统看法。
http://www.phoer.net   \4 J8 t  U2 p) q, B+ l  关于巴蜀的社会形态,一般认为是奴隶制社会,也有认为春秋战国的蜀是早期封建社会。  I8 Y) n& r! o. X- _0 \- F http://www.phoer.net
  (3)巴蜀文化的起源与形成: y( ~) @& D, l6 ? http://www.phoer.net
  这是最近十多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巴蜀文明”这个概念,是80年代中期三星堆重大考古发现以后提出来的。经学术界对巴蜀的城市、文字、青铜器和政治组织的多方面研究,当前,“巴蜀是中华文化的又一个起源地”,“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等看法,已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普遍接受。+ A1 w; I* \: l http://www.phoer.net
  (4)巴蜀与中原和周边文化的关系8 N& _; J- ~3 Z/ I http://www.phoer.net
  过去学术界曾怀疑巴蜀与黄帝、大禹和夏文化的关系,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巴蜀与黄帝的关系绝非无稽之谈,大禹文化确为西兴东渐,而蜀与夏同出于黄帝之孙颛顼的传说绝不是偶然的。
http://www.phoer.net . r( k4 T$ V, }% I% {  [7 ^  关于蜀与商文化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蜀是商王朝的外服方国,另一种认为蜀与商是平行发展的两种青铜文明,其间也存在大量的文化交流以至交融。4 j, n: Z' E, Z' \7 Q0 {; g http://www.phoer.net
  商代甲骨文是否有“巴”、“巴方(国)”,当前还存在争论,因而少有论著研究巴与商文化的关系。: i9 r7 b4 S8 F% y5 ]0 r4 ]. [ http://www.phoer.net
  巴蜀与西周文化的关系比较清楚,均为周王室的封国,与周的关系比较密切。近年研究成果主要是明确了蜀人参与武王伐纣,为周王室所封的史实。9 T& I1 N4 k) N% P http://www.phoer.net
  巴蜀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方面,近年主要明确了蜀文化较早影响了楚文化、秦文化和滇文化,对越南东山文化也有相当的影响。9 a- j9 R) {4 M+ I: C http://www.phoer.net
  (5)巴蜀文化与东南亚、南亚和西亚文化的关系千百年来,巴蜀被人视为经济文化落后地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耐虬饲?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近年研究已彻底否定了这种不正确的看法。考古新发现和文献研究表明,古蜀文化对越南和东南亚大陆国家的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战国末蜀人的大规模南迁,对古代越南民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以成都为起点,中经云南至印度、中亚和西亚的“南方丝绸之路”早在商代已初步开辟,表明蜀文化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_( ]* @/ \% }) i http://www.phoer.net
  (6)巴蜀文字研究  S# \, U1 R1 ]0 V. q http://www.phoer.net
  历史上多认为“蜀无文字”,几成定论。近年以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证明,巴蜀不但有文字,而且有两个系统的文字,一个系统是比较进步的表意文字,一个系统是表形(象形)文字,而两系文字都可以在商代三星堆文化找到起源滥觞遗迹,充分表明巴蜀文明是具有独特文字系统的灿烂的古代文明。
http://www.phoer.net 5 M4 d- c: i4 u; z  (7)巴蜀宗教与巫术( c' k* s- h3 D7 v http://www.phoer.net
  三星堆祭祀坑发现后,学术界认识到古蜀文化中有强烈的萨满文化因素,古蜀宗教是一个有中心、分层次的体系,其主体是神权与王权。而古代巴蜀的宗教崇拜和“尚五”观念,对汉魏时期五斗米道的发源有着重要影响。/ c0 L- ?4 p  B  W3 k http://www.phoer.net
  (8)巴蜀艺术与科技' Q. F) i3 Z/ j# e( J# M8 ~7 T8 P http://www.phoer.net
  广汉三星堆青铜文明的艺术成就,已取得震惊中外的重大影响,尤其青铜人物造型和黄金制品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空白。巴蜀青铜合金中添加微量磷元素的技术,以及成都十二桥商代木结构建筑的地梁等,都走在同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前列,证明当时有发达的科技。
http://www.phoer.net 1 }( X  \2 h# d  (9)古代巴蜀文化模式的演进# z7 N) V$ v# K( X& r. C% a3 r http://www.phoer.net
  这是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巴蜀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同时巴蜀文化有着自身的演进模式。商代是神权文明,西周至战国是礼乐文明,其调控机制的枢纽分别是神权和王权,秦汉之际则在秦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造和文化变革与引导下,转型为秦汉文化的地域亚文化,调控机制相应转变为以中央王朝政权为枢纽,以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法令为运作杠杆,以地方郡县政府为运作网络,协同运作,调节并制约着巴蜀文化各个层面的运转和变化。/ ^- d* {" d0 Z#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D, o" y/ C  B+ B5 e, e  _( y  3.巴蜀民族史研究的主要成果
http://www.phoer.net + Z( Y+ |. Y8 B  Y" @$ |$ d  巴蜀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内涵,是指巴蜀地区的各少数民族,也包括对组成巴族和蜀族各部分的研究。
http://www.phoer.net 1 O" h/ f  K7 B  (1)巴人与土家族( Z9 R/ b" d2 F* P9 }8 c http://www.phoer.net
  明确了巴人是土家族的主要先民。但也有不同的意见。
http://www.phoer.net 2 B! {* S: _. V6 t  (2)氐羌民族研究9 T! V6 F4 L* f& E! I http://www.phoer.net
  明确了岷江上游石棺葬是古代氐羌民族的文化遗存,但对于究竟是氐还是羌则有分歧。! n  M* K9 ]% ?6 r5 p; M http://www.phoer.net
  (3)濮越民族与夷系研究
http://www.phoer.net ! {; B# t' r. v# Q& r) f  多数学者认为,濮越民族是古代巴蜀的一大民族系统,巴地和川西南地区以濮越人为主。也有学者提出“夷系”概念,认为属于古代西南民族中的夷系。, w/ ^, R3 `& m; ~ http://www.phoer.net
  巴蜀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主要论著、学术会议、团体、机构和影响范围1.发展阶段
http://www.phoer.net + N0 U% }: }' a! {  纵观巴蜀文化研究70年,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http://www.phoer.net " B# Q% ]8 W2 a' {  第一阶段,20世纪30至40年代,是巴蜀文化命题的正式提出和初步探索阶段。
http://www.phoer.net $ ]. C( o/ O% {" \; h& y9 I  第二阶段,20世纪50至60年代,是对传统课题进一步深化的阶段,主要研究巴人和蜀人的族属、地域、迁徙、列国关系等。2 ]! h  X4 \2 d+ k http://www.phoer.net
  第三阶段,20世纪70至80年代中期,是对传统研究有所突破的阶段,主要研究巴蜀的来源、民族、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 _3 f# u1 c- v7 U http://www.phoer.net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是不论在研究范围还是理论方法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和飞跃发展的阶段,主要研究巴蜀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演变:包括城市、文字、青铜器、宗教、艺术、政治结构、文化模式等全新的课题,目前正方兴未艾。7 u/ _% u& a" e$ r  N#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8 N5 ?( |( e1 @6 [& f% Z+ y0 Y三:/ V8 H3 }8 x# r7 `1 U  \ http://www.phoer.net
  ……
http://www.phoer.net : x( W: J/ G- F! F* Z. L  2.主要论著
http://www.phoer.net . M2 x- ^5 I: [9 Z- ]% P3 ^4 D6 @  有关巴蜀文化研究的论文或专着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一个阶段超过一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前,涉及巴蜀文化或四川历史的着作出版1部,论文32篇;20世纪50至60年代出版专着1部,论文43篇;20世纪70至80年代中期出版专着10部,论文170篇;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出版专着30多部(不包括集体论文集),论文800篇以上。这种状况,充分反映了巴蜀文化研究欣欣向荣的气象,并预示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 o) B% p2 o3 T1 k9 u9 m8 P http://www.phoer.net
6 ~* x8 P# J# I8 v2 \ http://www.phoer.net
  3.大型学术会议
http://www.phoer.net / q- f+ ]; n$ j) y8 n6 i7 ~/ Z  巴蜀文化研究的大型学术会议,1986年以前没有举行过一次。1986年10月,在四川广汉举行了“全国巴蜀历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30余人,来自北京、陕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包括重庆)等省市自治区,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1992年4月,在广汉召开了“纪念三星堆考古发现60周年暨巴蜀文化与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达20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和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收到论文88篇,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三星堆文化与巴蜀历史》。1993年10月,在重庆市举行了“首届全国巴渝文化学术讨论会”,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巴渝文化》第3辑。1994年8月,在德阳市举行了“中国先秦史暨巴蜀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出席代表20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和台湾、香港以及美国、英国、日本,收到论文150多篇,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先秦史与巴蜀文化》。2000年7月,在广汉市举行了“纪念三星堆考古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外专家学者150余人与会。这几次大型学术会议,大大推进了巴蜀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4 W! c0 I8 i* o, { http://www.phoer.net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更加活跃,有关巴蜀文化研究的各种中小型研讨会日益频繁,巴蜀文化研究更加深广化发展。
http://www.phoer.net 6 s7 ?/ Z4 p' r+ E4 P9 k( ?) O2 e2 {& Z9 R# n) X http://www.phoer.net
  4.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
http://www.phoer.net 9 z' L8 b: h6 Z' J6 [7 q$ e  从巴蜀文化研究的学科队伍看,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本上局限在古史和甲骨文研究领域,5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研究者的学科队伍大大扩展:史学、考古学、民族学、古文字学、人类学、宗教学、哲学、文学、神话学、经济学、戏剧、美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均有参与,还进一步发展到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学科当中,如数学、生物学、冶金学、化学、建筑学、纺织学、计算机等学科,并日益出现综合或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http://www.phoer.net 3 m' n  H0 a' k- S* x8 U  在研究组织方面,80年代以前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巴蜀文化的研究也谈不上规划和选题。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了“四川省历史学会”,以巴蜀文化研究作为重要任务之一。80年代中叶成立了“巴蜀史研究会”,主要任务是编辑出版老一辈学者的巴蜀文化研究成果。90年代初,成立了“巴蜀文化研究会”。1993年成立了“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主要任务是研究巴蜀文化。同年10月重庆市成立了“巴渝文化研究会”,以研究巴渝地区的历史文化为己任。学会的组建和积极开展活动,对巴蜀文化研究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和协调作用。
http://www.phoer.net % A0 a* ~, H9 Z: @* `- O$ h+ c  专门研究机构方面,199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组建了“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先是历史系办,1999年改为校办)组建了“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随后,四川师范大学成立了巴蜀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设立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当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教学单位和考古文博机构正加强协作,全面推进巴蜀文化研究,巴蜀文化研究的新世纪已经到来。6 S4 N8 L2 G/ y/ q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B1 O" k, h1 T5 W% s3 R6 C5 ]% \  5.巴蜀文化研究的影响范围3 \$ h! M8 j+ W" s/ o  R2 J http://www.phoer.net
  巴蜀文化研究的影响范围,从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这一命题开始,就突破了四川(包括重庆)的省域范围,受到全国著名专家学者的关注,当时的一批重要论文,多是由海内外知名学者写成发表的。80年代以来,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热潮的出现,巴蜀文化研究再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尤其震惊中外的三星堆青铜文明重见天日后,更引起了学术界、新闻界和社会各界的浓厚兴趣,密切关注着巴蜀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人们对巴蜀文化的认识,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巴蜀文化研究。9 u5 k) e- Q5 T: U) _ http://www.phoer.net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广泛,与巴蜀相邻的各省市学术界开始研究本区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关系。与此同时,港、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学术界也有一批学者研究巴蜀文化,发表了不少论文和专着。
http://www.phoer.net 9 o0 g. E" U( E$ j5 e: d/ q  20世纪90年代巴蜀文化研究取得的另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已公认巴蜀文化是长江流域三大文化之一,另外两支则分别是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和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杨正保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杨正保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陋室铭 祝贺全体网友新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 22:37, Processed in 6.16201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